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于平江地区。
日军第33师团是1939年2月才在日本仙台编成的,属警备专用三单位制师团,下
面没有旅团建制,直辖7至8个步炮联队,实力比常规师团略弱。该师团编成仅五个
月后即开赴华中战场,编入第11军的战斗序列。中方驻守鄂南的是杨森的第27集团
军,但编制员额不满。9月21日,粕重太郎率所部向中国第140师米山、官田、土幻、
大圆沙堆的阵地发起进攻,次日即占麦市西北的高冲、塘湖市、鲤港;23日,又围
攻麦市,第140师伤亡过重,撤出麦市,协同第134师与日军激战于麦市以南地区。
27日,粕重太郎又以一部正面攻击杨森第27集团军之第20军福石岭阵地,师团主力
则绕过该阵地攻下龙门厂,战斗由鄂南扩大到湘鄂赣边区。
薛岳接到杨森报告后,担忧这股日军与湘北日军形成对第15集团军的夹击,速
调第8军前往增援,同时命令湘鄂赣边区游击总指挥樊崧甫,以大湖山、九宫山方面
的部队由南向北尾击并由东向西侧击日军。因中国军队在外线居高临下,占据了有
利地势,日第33师团进入汨罗江上游河谷后前进困难,加上杨森各部在薛岳的严令
督饬下拼死命阻滞,使粕重太郎始终未能与湘北日军主力会合。
再说湘北正面战场。薛岳和关麟征将部队从新墙河一线,撤至汨罗江南岸后,
准备利用既设阵地进行抵抗。但薛岳同时想到,如果各部队死守该线,还会给日军
造成聚歼的机会,莫如边抵抗边撤退,把因连续进攻已有重大消耗的当面之敌诱至
长沙郊区,或可全歼这股凶悍的日军主攻部队。
这一点,远在重庆的蒋介石似乎也想到了。当他接到薛岳关于在“长沙郊区与
敌决战”的方案报告后,立即首肯并电示薛岳:“着准备6个师兵力,位置于长沙附
近,亲自指挥,乘敌突入长沙之际,侧击而歼灭之。”
薛岳得令,指示第52、第70军各留两团兵力在汨罗江阵地阻击掩护,其余部队
全部退到长沙附近及以北地区。此时,赣北和鄂南战场的中国军队也阻滞了日军第
101、第106及第33师团与湘北日军会合,薛岳觉得围歼湘北正面战场上日军主攻部
队的时机更成熟了。于是,他将战区司令部紧急拟制出的《在长沙以北地区诱敌歼
灭战之指导方案》通晓各部:“……战区以一部埋伏于福临铺、桥头堡附近及其以
北地区,以有力部队控制于金井及福临铺逸东地区,俟敌进入伏击区域,突起包围
敌人而歼灭之。”
同时,他将战区部队划分为野战、警备、决战、预备兵团四种,并规定各兵团
任务:1.野战兵团以游击战术,破坏敌交通、通信,袭击敌辎重,断绝敌补给,以
达尾击之任务。2.警备兵团,以逐次诱击,节节抵抗之战法,达成诱敌至我伏击区
之任务。但敌如前进迅速,则必须迟滞其行动至一周以上,使其携行之粮弹用罄为
止,而后归还为决战兵团之预备队。3.决战兵团之伏击部队,运用伏击战法,先按
其入伍前之职业及个性,分别化装为士农工商,潜入伏击区,俟敌进入后,突起猛
袭,捕杀敌各级指挥官,破坏敌通信,使敌混乱,不能作有计划的行动,积极协同
我侧击部队,内应外攻,以达成歼灭战之任务。4.决战兵团之侧击部队,以侧面攻
击之战法,乘敌遭我伏击混乱之际,猛力侧击包围敌人,以达成歼灭战之任务。5.
预备兵团以要点防御战法,达成守备后方要点之任务;如决战失败时,所备之要点
为新阵地之骨干,于决战兵团要加强力量时,仍可使用于决战方面。
薛岳早在北伐战争和屡次与红军交战中,就深知民众在战争中的伟力。他在该
指导方案中,特别重申了会战前所制定的民众组织、交通、通信、城垣破坏及物资
藏匿的方法:
民众组训方面。第一,将战地民众以保为单位,分别组为侦探、交通、救护、
输送、宣传、慰劳等队,并分别授以侦探、通信、道路破坏、修筑、看护、输送等
常识;第二,当日军进入战地时,所有青年壮丁男女均分任侦探、交通、救护、输
送、宣传、慰劳等工作,老幼者一律离开公路、铁路及驿站30华里以外山中安全区
内,使敌深入后,不见一人,如盲人瞎马,无从探悉我军情况及交通状况。
发动民众对交通、通信及城垣进行破坏。第一,将预定作战区之公铁驿路彻底
破坏,使之通塘、通河、化田、蓄水、还山;第二,部队转进时,将通信迅速撤收,
或彻底破坏,使敌不能利用;第三,将预定作战区之城垣彻底拆除,使敌占领后,
毫无凭借。
动员民众实行坚壁清野。将预定作战区之物资,竭力向后方疏散;民众之必需
品,亦须藏匿至距公铁、驿路、水路30华里以外之安全山中,使敌深入后,一无所
获。
方案下达后,薛岳将自己的指挥所由长沙迁至株洲,只等冈村宁次来钻。
最先与日军接火的还是关麟征集团军所辖的第52军。
9月26日晚,该军第195师开往福临铺进入伏击阵地,准备在这里阻滞日军以掩
护主力撤退。次日中午,师长覃异之派出便衣侦察敌情,即与渡过汨罗江的日军第
6师团先头部队遭遇,便衣队长牺牲。傍晚,日第6师团大队人员到达福临铺附近。
28日清晨,当淡淡的雾气消散之后,在掩体里露宿了一夜的官兵们刚刚醒来,
便听到一阵清脆而纷乱的马蹄声,他们忙抬头望去,只见日军步骑兵组成的搜索队
正逼进阵地。
官兵们起身一通猛烈扫射,日军顿时人仰马翻。个把小时后,又一个联队的日
军赶到,向第195师阵地发动进攻,激战到下午两点多,仍未突破守军阵地。
恼差成怒的稻叶师团长,再次增兵向对方阵地分头攻击,并按照日军步炮空协
同作战的战术,架设大炮轰击并唤来飞机助战,但仍然没有看到自己的部下占领阵
地。
他指挥日军以同样的攻击方式进攻其他阵地,尽管造成了守军的重大伤亡,但
始终没有击溃对方。
当晚,覃异之师长率队主动撤退到上衫市一线,日第6师团跟进追击,又遭到罩
部伏击,被歼700余人。但上杉市还是被该师团占领。
30日上午,稻叶四郎中将令工兵在捞刀河上架设浮桥,渡河中,师团大部分人
马虽被阻击于北岸,但仍有两个联队冲到南岸,并直扑长沙以北60华里的永安市,
击溃守军后将该城占领。这是日军自湘北南侵,所达最远的地方。日军自新墙河北
岸开始攻击,进军的直线距离达260华里以上,长沙以北的湘北地区,大部为其占领,
但沿途不断遭到中国军队的阻抗、伏击,损失颇重。中国军队不再死守阵地,而是
采取且战且退较为灵活的方式。日军原定“捉捕敌军第9战区主力部队,将其歼灭于
湘赣北部平江及修水周围地区”的作战计划,显然也成泡影。
冈村宁次是日军高级将领中有名的“中国通”,就任第11军司令官以来,也潜
心研究了他的主要对手第9战区部队的诸方面特点。但是,有一点却不曾被他所真正
认识,那就是湘北战区中国老百姓的力量。千千万万的中国民众在当地政府和中国
军队的组织下,把新墙河至捞刀河之间广大地区上的公路和马路翻成了新土,将这
一地区的铁桥、木桥甚至石头桥也炸了个精光。他的部队进攻得越远,运送补给就
越困难;而就地搜寻给养,又因当地百姓坚壁清野,几乎使日军什么也得不到。他
不明白中国腹地湖南省老百姓的性格。此战结束后,他返回武汉忙中偷闲捧起了神
田正雄著的《湖南省要览》,其中对“湖南人之性格”一节亲自摘录如下:自尊心
强,排外思想旺盛,富于尚武风气,信仰释、道,笃于崇拜祖先,淡于金钱,反抗
心理强,迷信思想深,有嫉妒、排挤风气,多慷慨悲歌之情……
不考虑当地社情、民情的因素就采取行动,历来是进攻者的大忌。这一点,他
犯了一忌。
同时,他还过于低估中国军队的力量了。冈村是攻打武汉的主将,他认为经过
武汉会战后,中国军队战斗力已日趋下降,不堪一击了,南昌攻防战就是一例。在
制订这次战役作战计划时,他的作战课一反通常以一个联队等于中国军队一个师来
计算战斗力“的稳妥做法,竟然以为一个大队(相当于中国军队一个加强营的人数)
就足对付得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