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队先进武汉城了。
畑俊六大将,虽为武汉会战日军最高统帅,但协调两军不力,特别是因冈村的
第11军下属诸师团,多是他华中派遣军的老部队,故有意让其立头功,任由该军中
路突出而未加节制(事实上,第6师团的突出攻击,他一直知道并默许),惊动中国
军队全面加速了撤退进程,导致东京大本营这次会战的一个主要目标,围歼中国军
主力的狂妄野心未能得逞。
会战结束后,中国有关军事当局在作战总结报告中,分析了中国军队避免了被
对方围歼的原因:武汉是10月25日放弃的,日军没有捕捉住我们的大部队……日军
进攻武汉,北、中、南三路作战不协调,而华中派遣军(畑俊六)又不能予以统制。
中路(指稻叶第6师团)快了,北、南路慢了。10月24日,中路迫近武汉,北路始达
应山,没有遮断陨汉两水的交通。南路尚滞留于三溪口、辛潭铺以北地区,没能遮
断粤汉路和长江的交通,所以不能消灭我军有生力量。如果能协调有制,使北路、
南路到达花园、安陆和咸宁、嘉鱼的时间,先于或同于中路到达武汉的时间,那我
军的有生力量,一定会受到严重损失……
总结分析得不错。武汉会战,尤其最后阶段,数十个中国师在撤退过程中都有
过与上级失掉联系,与日军缠斗在一起险遭全军覆灭的经历。但日军部队过于急功
近利,太垂涎于武汉城池,因而无论是冈村还是东久迩,都一次又一次错失歼灭对
方整军、整师的机会。
25日凌晨,蒋介石的座机恋恋不舍地飞离了大武汉。此刻,汉口近郊已出现了
第6师团的先头部队。当日深夜,汉口完全沦陷。
26日凌晨5时,波田支队从宾阳门突入了武昌。
27日午后,以生产“汉阳造”枪支闻名的当时中国最大的军火城汉阳,也飘起
了炫目刺眼的太阳旗。
至此,武汉三镇全部被日军占领。随着侵略军铁蹄的践踏声,“君之代”国歌
在全城疯狂地奏响。
消息传至东京,欣喜若狂的裕仁天皇特颁下敕语:“我陆、海军诸部队之紧密
适从协力,克服长途几多困难,终于击摧众敌达成攻占武汉之目的,朕对此深感欣
慰。望将此旨传告众将士。”
与此同时,日本各地城市到处张灯结彩,相继举行了大规模的祝捷会,“天皇
万岁”、“皇军战无不胜”之类的口号响彻列岛上空。东京街头,着了魔似的人群,
“狂喜”的游行队伍,竟数日在皇宫外的樱田门前和陆军省、参谋本部周围彻夜狂
欢、载歌载舞。
这是日本人的天性,也是他们坠人战争深渊的民族劣根性的表现。战后半个世
纪以来,成千上万的日本人每年都以沉痛的心情在广岛市举行纪念会,追悼原子弹
的受难者,使许多日本人感到似乎只有他们才是战争的“受害者”,是“无辜者殉
难”,而有意或根本就忘却了南京大屠杀和在中国其他许多地方“三光政策”所造
成的无数惨案。就是在广岛纪念馆的展品中,至今还有一幅58年前该地居民举行祝
捷大会,庆祝日军占领武汉三镇的照片。这是多么鲜明的对照和讽刺,当今的某些
日本人难道不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吗?
作为主攻部队的指挥官,冈村宁次自然得到了莫大的“荣耀”,来自国内或上
级的贺电雪片般飞到他的手里。其中,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于27日发来贺电如
下:
“庆贺占领要地武汉。贵军转战百里实跃进百数十里。其间,越过崇山峻岭,
渡过大河湖沼,备尝艰辛,顽强战斗,终克顽敌,遂奏伟功。此诚圣上威严,统帅
有方,将士勇武,宣扬吾皇军之威武于天下。应继续压倒、歼灭顽敌,愈益扩大战
果。值兹向彻底完成本作战目的迈进之秋,遥致庆贺之意,并祝武运长久。”
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的贺电是:“贵军麾下之精锐部队,以疾风扫落
叶之势,一举攻占武汉,深表谢忱及庆贺之意。”
看来抢了头功,着实风采盛极一时。
但是,武汉会战中国军队失败了吗?中国军队弃守武汉,从保住这座重要城市
的角度看,是失败了。但中国军队两大战区的主力没有被气势汹汹的日军吞掉,中
国政府没有像东京一心企盼的那样垮台或投降。对于这一点,在现地指挥作战的冈
村宁次心里是清楚的,所以他后来回忆当时攻占武汉的心情时说:“国内出现了庆
祝胜利的各种活动,对国民的支持我为之感到放心。但是,我并不特别感到高兴,
因为,占领了武汉并不等于我军主力方面的战斗已经完成。”他似乎意识到日本已
陷入了长期战争的泥沼,那种出于无知和偏狭而发出的“半年灭亡中国”、“中国
人不堪一击,少量日本师团便可占领中国”的叫嚣,是多么令人可笑的梦人吃语。
中国不会灭亡。武汉弃守前,中共主席毛泽东即指出:“保卫武汉重在发动民
众,军事则重在袭击敌人之侧后,迟滞敌进,争取时间,务须避免不利的决战,至
事实上不可守时不惜断然放弃之。”武汉弃守后不久,他在延安第二次青年代表大
会上发表讲话,向青年们分析抗战形势时说:这次蒋介石放弃武汉是对的,不能死
守。我们把力量保存起来,四面跟它打,不好吗?武汉失守,日本方面不便宜,它
的力量被分散了。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要进到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是敌人不能
再进攻,敌我相持……
11月1日,冈村宁次在幕僚、卫兵们的簇拥下,以胜利者的姿态踏进了武汉城。
他把其第11军司令部设立在位于武昌的湖北省政府大院内,副官铃木安排他下榻和
办公的地方,恰巧是中国军第9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主席陈诚的官邸。
国民政府留给侵略者的大武汉,乃是空城一座。这一点,可以冈村宁次一路所
见为证:“我军进攻地区之彭泽、港口、九江等地居民中的士绅富户,在我军进攻
以前早已躲藏避难,剩下的不过是少数贫苦人家或老年人。汉口有各国租界,又是
商业城市,一部分人和经营商业的没有走。但武昌为政治、军事的中心地,几乎全
部撤退。大街上商店的门口、窗户,也都用砖堵死,值钱的东西也都搬走。我司令
部住的省政府大厅,也空空如也。”接着,他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这样
的现象,可能是对先前日军在南京暴行的恐惧,也可能是经历几世纪战乱而积累的
民族特性。由此使我想起,明治以来日本虽有多次战争经历,但都是出征国外。日
本民族至今尚未遭受过异民族的蹂躏,没有尝到真正恐怖和悲惨的滋味。”
这个侵华的高级指挥官,在一场恶战之后的不打自招,看来应让今天某些无视
历史的日本人好好读读。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当时中国屈指可数的繁华都市。华中派遣军
司令部远在南京,这里日军的最高长官现在是冈村宁次。眼见日本对华侵略之速战
速决希望破灭,要维持长期作战,巩固侵略成果,就要现地掘罗经济和人力资源。
而要使武汉成为对中国腹地继续作战的跳板和后方战略基地,入城后,首先就须
“安抚”民心、改善侵略者的“形象”。否则,其他一切便无从谈起。这方面,冈
村宁次有何独特招数呢?请看下章细说。
冈村宁次
第二十一章 “改善形象”
兽军暴行鬼神惊,奸淫烧杀无人性;
改善形象称“爱民”,有所收敛手段精。
说起日本侵略军的“形象”,曾遭其蹂躏的中国老百姓莫不咬牙切齿,众口一
辞:一群披着人皮的禽兽!
近代甲午战争以来,日本军队在中国犯下的一次次暴行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远的不说,就在日军发动武汉会战的半年前,华中派遣军的前身华中方面军,在司
令官松井石根大将的指挥下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随即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
烧、杀、抢、奸活动,制造了世界近现代史上罕见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当时,日本列岛上至天皇、下至贩夫走卒,一片“膺惩中国”的狂嚣,松井石
根在入城之前,就向所属部队下达了“发扬日本武威慑服中国”的命令。我堂堂中
华文化曾促进、甚至说哺育过日本社会的进步,中国人民不知为何竟遭致彼等如此
丧心病狂的对待!
就是那个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