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走神儿不如我走神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P5)……在这后一个语境中,那种回避苦难、遗忘苦难、无视苦难之类的“止疼药”,将只会置我们于更大危险之中。   
  穷小子梦想成真   
  鲍威尔 《我的美国之路》 昆仑出版社 
  梦想越遥远便越像梦想 
  本书讲述述传奇人物鲍威尔故事。简单说,其实就是一个在黑人移民家庭长大的穷小子经过奋斗而梦想成真的故事…… 
  不说鲍今日之发达,仅“穷小子梦想成真”这个经典模版本身,已有足够号召力——此类故事的读者半径向来大得惊人——毕竟世界上穷小子多于纨绔或公子哥。更何况,又有谁不渴望梦想成真? 
  该书中文版长达五十七万字,可与“梦想”相比,这个数字仍旧嫌短。鲍威尔还算幸运——毕竟他梦想成真。 
  该书末尾附有长长一串“鸣谢名单”,漫不经心地显示着传主的厚道。曾有不少读者怀疑某些公众人物的自传非己所撰,本书有如此漫长之鸣谢,读者大可放心——本书封底勒口印有详细的“协助撰稿人简介”,并附照片——他的名字叫约瑟夫·E·佩希科——一位神采奕奕的长者。   
  在厕所加点儿机智   
  本杰明·富兰克林 《穷理查德历书》 百花文艺出版社 
  在厕所读格言,感觉就像在北京站候车厅读康德 
  名言、格言、谚语之类对我们其实无关紧要。今天,金钱常常等于一切。扯一堆不咸不淡,不如亮出一摞坚挺冰冷钞票。面对美好无比的金钱,名言或格言也好,可有可无。 
  可那“冰冷”依旧不足以抵挡“全部”——偶尔,某深夜或某百无聊赖空隙,名言妙语恰好可以加塞儿——填入一段虚空或惘然……“乘隙而入”? 
  美国人本杰明·富兰克林撰写的《穷理查德历书》,是一本可以放在马桶边随便翻阅的书:其中格言妙语以一种家常话道出:庸常,真实。 
  同时追两只兔子,只能是这只没逮着,那只也跑掉。懒惰走得非常慢,以至贫穷很快就追上了它。 
  有了好律师,也就有了坏邻居。 
  冲动的结束,也就是忏悔的开始。 
  最了解世俗的人也最不喜欢世俗。 
  舌头长在我的嘴里我还管不住,我怎么能管住别人的舌头呢? 
  ——厕所是个稍息之地,再加一点儿平凡机智,已是聊补于无?   
  一只百无禁忌的狗   
  比得·梅尔 《一只狗的生活意见》 新世界出版社 
  当梅尔成为狗肚子里的蛔虫,我们也便成为狗世界的居民 
  在广告界任职十五年后,比得·梅尔带上妻子珍尼和爱犬,一头扎进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开始以写作为生的“山居岁月”。 
  十五年后,梅尔撰写的的系列作品引起读者关注。中文版也一次推出其四部作品:《山居岁月》、《恋恋山城》、《有关品味》、《一只狗的生活意见》。 
  梅尔的书大都是一些对自我隐居生活的描述,亲切,松弛,琐碎,平淡中不乏真知灼见。在《一只狗的生活意见》中,作者以政客回忆录常用格式,以一只狗的视角,对现代社会文明提意见,谈看法。 
  台湾知名读书节目主持人蔡某评论此书,称,“比得 · 梅尔在把自己丢进普罗旺斯之后,又把自己丢进了一只狗的身体里。这下可好了,做人时说不出的话,一旦做狗,就百无禁忌地源源而出了……” 
  看来位置互换,多半可能对人们的习惯性思维生成挑衅或颠覆——那些生成于狗视角中的狗意见或狗建议,常常也正是现代人渐次丢失的温情与德行?   
  榜样也得摹仿得起   
  比尔·埃文 《山境之旅》 海南出版社“山径”并非人生变态,而是人生常态一位盲人与一条狗一起翻越阿巴拉契亚山脉的故事构成了本书的全部内容。 
  亲历类故事对阅读者从来具有亲切感。在现实生活日益动荡、人际交往日益稠密、心灵约会反倒日益稀疏的今日,人的内心其实渴望榜样——那些富人当然从来都是榜样,但它们多半更像梦境……更确切的榜样应该是人,不是神——比尔·埃文的故事既平民,也简朴——一种普通人摹仿得起的“榜样”。 
  北京的五星级酒店或四合院,中国或者世界,不同的人面对是完全不同的“山径”……而摹仿得起,是基本前提。   
  要短句,亲爱的   
  彼埃蕾特·弗勒蒂奥 《》 人民文学出版社纠缠与厮守,无法摆脱的温暖,不能稀释的伤感所有好小说都是“关系”写得好的小说……我把这句话扔在这儿,不解释。解释是别人的事儿。任何人都可以就此联想自己所读过的任意时代、任意国家、任意性别作者所撰写的好小说,它们都将符合我扔在这儿的这句话……我估计。我相信。 
  奇异的书名出自该书作者母亲不厌其烦的一个叮咛。小说中第十九节提及这一细节:作者的母亲抱怨作者的小说写的太复杂,不好懂——她说:“写短句”(P138)。事实上这句话母亲对女儿不断在说,说了一辈子。在那不断地说、不断地说、不断地说的过程中,直到作者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小说终篇处,这一细节再次浮现:“她在我的肩头上方,轻轻地喘气,和我童年时一样。不要鲜花,要小短句,亲爱的。”(P189)……而这部小说也正以短句式的无数回忆碎片粘合而成。它与书中不断出现的母亲的叮咛契合,呼应,对比,纠缠,完成了一个既寻常也非常的母女关系的再创造。 
  “母亲是我奇怪的对手。‘我老了’,她说。‘我也老了’,我说。她耸耸肩……她在前面,总是比我老,她走过所有的门,比我先知道一切,她的痛苦先于我的痛苦,在我疼痛的地方,她早已流过眼泪,我身体的每一步,都能找到她身体的痕迹”(P126P127)…… 
  “如果说我忘记了我的生活,如果说我抑制自己的筋肉和精神,使它们别紧张,那我在母亲的史官式叙述中发现了不同的说法,例如她有时一带而过,这表明在她身上有秘密。她的话总是毫不含糊,四面光滑,她建造她所希望的世界,并运用全部的母爱让我相信它。我母亲,比潜意识还厉害。”(P36)“我们不明白她希望我们一个周末一个周末地待在她身边,对她来说,待在她身边的时间才是测量我们情感的惟一可见的标志。她家里的东西都是她生命的一小片,她必须讲述、移交……”(P29)“简陋的乡村珠宝,它们断裂了,失去了光泽。为什么当我是少女时,当我想要手镯时,母亲不给我?为什么如今时光不再,她才送给我?……我发怒是因为这些珠宝太可怜了,她从来没有想到送我珠宝——简单地为了高兴或是通过打扮我来打扮她自己……这种沉重使得珠宝像是墓园里坟墓上生了锈的铁饰物”(P39)…… 
  上面这些清晰、真切地传达出一个女儿与一位走向衰老母亲之间繁复的纠缠与厮守:它是“对抗”,也是“亲密”;是无法摆脱的温暖,也是不能稀释伤感;是“过去”对“未来”的挽留,也是“现在”对“过去”的隔膜……而正是“对抗”与“亲密”的质疑、融汇、渗透,还原出一种真切的伤感与迷人。在那种耳语般的窃窃私语所传递出来的,有细若毫发的心灵悸动,也有平凡生命终结前漫长而巨大的纠缠与对抗——它或许不过是我们经年病卧床榻老妈随时打来的一个电话,可那“铃声”却足以在我们的神经上“划出一道道条纹”;它像一把刀,毫不留情砍去我们“脚下的东西”,使我们顿失“精力与源泉”(P16)…… 
  无论父母,还是儿女,终究都会衰老并死去……不过,在《要短句,亲爱的》之前,这个永恒且宿命的存在几乎无人提及。它用爱说不清,用恨说不清,用伤感说不清,用无奈也说不请……它像“一团错综复杂的乱麻,夹杂着好几个层次的文明,它们几乎是看不见的”,它就像插入我们心中的“一个迷团”,既是我们的“基座”,也是我们“最大的困惑”(P51P52)。   
  暗中之火   
  勃朗宁 《勃朗宁诗选》 海天出版社 
  携手同坐在春草碧茵,神游这辽阔的荒郊 
  与“西藏”相似,“诗歌”也如暗中之火:你需要,它暗燃,你不需要,它依旧火种留存。 
  笼罩在这一语境中,维多利亚时代诗人罗伯特·勃朗宁的诗就像一盆古老之火,尽管与我们中间相隔万千时空隧道,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