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
司马光
西江月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①淡淡妆成。红烟翠雾②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③
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微醒,深院月明人静。
【作者简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累官资政殿学
士等职。主修《资治通鉴》。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注释】
①铅华:铅粉。
②“红烟翠雾”两句:形容珠翠冠的盛饰。皆为妇女的头饰。
③争:怎。
【评解】
这首词抒写了对所爱的切望之情。上片写佳人妆饰之美,以词丽胜;下片写作者的
眷念之情,以意曲工。表现出作者对所爱的深切系念。全词轻倩婉丽,笔墨精妙。
【集评】
《唐宋词百首详解》:这首词是事后的追想,时间该是月明之夜;地点是深院之中。
“飞絮游丝”句很形象。“深院月明人静”句,渲染气氛很好。我原以为这是作者的游
戏笔墨,不一定必有其事。又按作者曾被外放知永安军,知许州,曾因和王安石政见不
合,“绝口不论事……”。依此,此篇该是依托之作。“佳人”比宋王。
黄庭坚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
问取①黄鹏。百啭无人能解,因风②飞过蔷薇。
【作者简介】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江西修水人。进士出身。神宗时为国子
监,以诗为苏轼所称赏,和秦观、张耒、晁补之齐名,后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在
新旧党争中被一再谪贬,死于宜州。
他是江西诗派的大师。词和秦观齐名。今传有《山谷词》。
【注释】
①问取:问。
②因风:趁着风势。
【评解】
这首词写的是惜春之情。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语
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
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全词俏丽、新警、宛转、含蓄,表现了山谷词的风格。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山谷词尤以《清平乐》为最新,通体无一句不俏丽,而结句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不独妙语如环,而意境尤觉清逸,不着色相。为山
谷词中最上上之作,即在两宋一切作家中,亦找不着此等隽美的作品。
虢寿麓《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这是首惜春词。耳目所触,莫非初夏景物,而春
实已去。飘然一结,淡雅饶味。通首思路回环,笔情跳脱,全以神行出之,有峰回路转
之妙。
画堂春 本意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①。 宝篆烟销龙凤
②,画屏云锁潇湘③。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注释】
①睡损红妆:语似双关。实写闺人睡起慵困貌;用拟人法写杏花零落状。
②宝篆烟销龙凤:古代盘香,有做成龙凤形的,点燃后,烟篆四散,龙凤形也逐渐
消失。故云。
③画屏云锁潇湘:屏风上的潇湘山水图中的白云,把潇湘地区锁住了。有不放远方
游人回来之意。
【评解】
这是一首抒写春闺思远的词。上片写暮春景色,下片写离人愁思。词中用东风衬托
“柳”,见其婀娜多姿;用雨余、斜阳衬托“草”,见其嫩绿鲜美。而杏花糁径,燕啄
香泥,屏画潇湘,白云深锁,寒夜失眠,更引起闺中人的无限思量。全词以景衬人,宛
转细腻地抒写了闺中人的绵绵情思。
【集评】
《唐宋词百首详解》:“睡损红妆”句,表少妇的闲愁,非常委婉,和结尾处“无
限思量”互相足成,笔法很好。
虢寿麓《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这首是描写闺情之作。绮情艳语,图写工致。
晁端礼
浣溪沙
清润风光雨后天,蔷薇花谢绿窗前,碧琉璃瓦欲生烟。十里闲情凭蝶梦①,一春幽
怨付鲲弦②。小楼今夜月重圆。
【作者简介】
晁端礼字次膺,其先澶州清丰(今属河南)人,徒家彭门(今属江苏徐州)。宋神
宗熙宁六年进士,两为县令,忤上官,坐废。晚以承事郎为太晟府协律。其词集有《闲
斋琴趣外篇》。
【注释】
①蝶梦:《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后因称梦为蝶梦。
②鲲弦:即鹍弦。《乐府杂记》:“贺怀智以鹍鸡筋作琵琶弦,用铁拨弹。”
【评解】
这首词上片写夏日雨后,风光清润。绿窗前蔷薇初谢,琉璃瓦如美玉生烟。下片抒
情,闲情寄梦,幽怨入曲,而结以小楼月圆,不尽之情复归于写景,弥觉隽永。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端礼与周美成同官大晟府,于当日审定旧调,创制新词,有
参助之功,他的词亦与美成为近,惟才情较弱。
踏莎行
萱草①阑干,榴花庭院。悄无人语重帘卷。屏山②掩梦不多时,斜风细雨江南岸。
昼漏初传,林莺百啭。日长暗记残香篆③。洞房消息④有谁知?几回欲问梁间燕。
【注释】
①萱草:即黄花菜。夏秋开花。古人以为能使人忘忧。
②屏山:画有山峦的屏风。
③香篆:焚香出烟袅袅如篆字。
④洞房消息:内室中的动静。
【评解】
这首词写一侍女,夏梦片刻,醒后犹细味梦中江南游程,但漏传莺啭,不禁又挂念
需在炉中添香。而主人室内动静如何,则颇费猜疑。全词表现人物内心的寂寞无聊,婉
转含蓄,细致入微。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端礼当年亦系一位慢词作家,集中自创之调亦甚多。以补大
乐中徵调之阙者。
晁补之
盐角儿 毫社①观梅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占溪风,留
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②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
【作者简介】
晁补之字无咎,钜野(今属山东)人。生于宋仁宗皇祐五年。受知于苏轼。举进士。
元祐中为著作郎。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词多追模东坡,不喜作艳语,而“神
姿高秀”。为当时杰出作家。
【注释】
①毫社:指毫州的祠庙。此词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作者从齐州知州贬为毫州通判。
②直饶:即使。
【评解】
上片写梅花色香,用重句而略更数字,两联似对非对,遣词灵动。下片以山桃作比,
更托出梅花高洁标格。词人亦寄托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操。
【集评】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晁无咎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所为诗余,无子瞻之高
华,而沉咽则过之。
张尔田《忍寒词序》:学东坡者,必自无咎始,再降则为叶石林,此北宋正轨也。
《宋史·文苑传》:补之才气飘逸,嗜学不知倦,文意温润典缛,其凌丽奇卓,出
于天成。
李重元
忆王孙 春词
萋萋芳草忆王孙①,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②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
门。
【作者简介】
李重元,生平不详,宋徽宗宣和前后(约1122年)在世,工词。
南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录其《忆王孙》(春、夏、秋、冬)词四首。
【注释】
①萋萋:草茂盛貌。 王孙:旧诗词中对男子的称呼。 刘安《招隐士》赋:“王
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②杜宇:即杜鹃鸟。
【评解】
此词抒写春闺相思。见芳草而念王孙,登楼眺望而不见伊人归来。眼前雨打犁花,
窗外杜宇声声。春色恼人,动人愁思。结尾两句,渲染出黄昏时分的凄恻气氛。伤离意
绪,也就浮现纸上。全词委婉曲折,轻柔细腻。
【集评】
虢寿麓《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这是写闺人春日思念丈夫的词。
芳草是触动情怀的季节;高楼是触动情怀的地方;杜鹃啼唤,是触动情怀的声音;
黄昏,指明时候;雨打梨花,指情境。由于情景逼人,闺人念远的苦思可以想见。
忆王孙
风蒲猎猎小池塘①,过雨荷花满院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