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桃杏依稀香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缕,人间没个安排处。
【作者简介】
李冠字世英,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以文学著称。官乾宁主簿。
有《东皋集》传世。其词以《蝶恋花》为最婉约多姿。
【注释】
①亭皋:这里指城郊有宅舍的地方。
②风约住:下了几点雨又停住,就象雨被风管束住似的。
【评解】
时节已过清明,桃杏芳香依然。小雨之后,淡月朦胧。信步亭皋,忽闻秋千架上,
笑语轻盈,勾起了心中的万缕相思。
诗人把惜春、伤春与怀人的思绪,融为一体。全词写得轻柔纤巧,婉丽多姿。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此词与张先、宋祁作风极相类,设混于子野词中,几乎无从
辨认。
刘逸生《宋词小札》:这首词写一个青年人常会碰到的意外和因此惹起的无端烦恼。
事情本是琐细的。他在春夜的闲行中偶然听到隔墙的笑语声,如此而已。但正因其琐细,
要写得委婉动人,又实在不易。
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恰当地安排了一个同青年人的伤春情怀十分和谐的环境和
气氛,然后让那感情自然地伸展开去。
叶清臣
贺圣朝
满斟绿醑①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
来几许②?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作者简介】
叶清臣字道卿,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仁宗天圣初进士,历官翰林学士,权
三司使。有诗文集。《全宋词》存其词二首。
【注释】
①绿醑:美酒。
②都来几许:都算在一起才有多少时间呀!
【评解】
这首词是酒席筵前留别之作。满斟美酒,劝友人尽情欢乐。全词精心铺叙,情意殷
切。表现了诗人伤春惜别的情怀,也流露出人生萍寄之感。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词中“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句,则为东坡《水龙
吟》“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及贺方回《青玉案》“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蓝本了。
苏 轼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①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中进士,曾任
翰林学士等官职。在文学上,他是一位诗、词、文均有很深造诣的全能作家。他的词突
破了“词为艳料”的局限,扩大了词的题材,冲破了声律的束缚。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
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创作实践,对词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东坡
乐府》传世。
【注释】
①“天涯”句:指芳草长到天边。
【评解】
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这首《蝶恋花》,代表了他词作清新婉约的一面,表现诗
人创作上的多方面才能。这首词借惜春伤情,抒写诗人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上片惜春,
下片抒写诗人的感伤。面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景色,诗人惋惜韶光流逝,感慨宦海
沉浮,把自己的身世之感注到词中。艺术构思新颖,使寻常景物含有深意,别有一种耐
人玩味的情韵。
【集评】
王士祯《花草蒙拾》:“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
东坡但解作“大江东去”。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下阕墙内外
之人,干卿底事,殆偶闻秋千笑语,发此妙想,多情而实无情,是色是空,公其有悟耶?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本词是消春之作。不过,作者还借“何处无芳草(知音)”
以自慰自勉。“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
水龙吟
次韵①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②却是,无
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③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①次韵:依照别人的原韵和诗或词。 章质夫:名栥(jié),字质夫,福建蒲城
人,历仕哲宗、徽宗两朝,为苏轼好友,其咏杨花词《水龙吟》是传诵一时的名作。
②“思量”两句:指杨花看似无情,实际却自有其愁思。 思:意思,思绪。
③“困酣”二句:用美女困倦时眼睛欲开还闭之态来形容杨花的忽飘忽坠、时起时
落。
【评解】
这首咏物词,当作于苏轼贬黄州时期。其间,诗人的好友章质夫有咏杨花词《水龙
吟》一首,盛传一时,诗人因依原韵和了这首词寄去,并嘱“不以示人”。词中通过丰
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构思,运用拟人化手法,把咏物和写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
物即人,两不能别”。全词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集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
朱弁《曲洧旧闻》:章质夫杨花词,命意用事,潇洒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
律吕。徐而视之,声韵谐婉,反觉章词有织绣工夫。
魏庆之《诗人玉屑》:章质夫咏杨花词,东坡和之,晁叔用以为:
“东坡如王嫱、西施,净洗脚面,与天下妇人斗好,质夫岂可比哉!”是则然也。
余以为质夫词中所谓“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亦可谓曲尽杨花妙处,
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诗人议论不公如此。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本词是和作。咏物拟人,缠绵多态。词中刻画了一个思
妇的形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随风万里,寻郎去处,是写杨花,亦是写思妇,可说
是遗貌而得其神。而杨花飞尽化作“离人泪”,更生动地写出她候人不归所产生的幽怨。
能以杨花喻人,在对杨花的描写过程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比章质夫的闺怨词
要高一层。
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
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①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
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②。若待
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③。
【注释】
①瑶台:传说昆仑山仙人所居之处。 曲:深处。
②秋风惊绿:秋风起后,榴花凋谢,剩下的绿叶,禁不住摧残。
③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评解】
这首《贺新郎》借咏名花佳丽,以抒诗人的感怀,寄意高远,构思奇妙。上片咏佳
人,隐约流露出人物的孤独心境。
下片写石榴,然后将人物与石榴合写,亦花亦人,巧妙新颖。
全词以华美艳丽的形象,婉曲缠绵的情韵,曲折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怀。
苏轼在新旧两派当权时,均不愿随声附和,取媚求进,因而或遭新党排挤,或为旧
党不容。曾两次出任杭州。词中以榴花比托“幽独”的佳人,联系自己的心情和处境,
借咏物曲曲传出自己的心声,手法极为高妙。
【集评】
黄蓼园《蓼园词选》:末四句是花是人,婉曲缠绵,耐人寻味不尽。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极写其特立独行之概。以上阕“孤眠”之“孤”
字,下阕“幽独”之“独”字,表明本意。“新浴”及“扇手”,其身之洁白,焉能与
浪蕊浮花为伍,犹屈原不能以皓皓之白,入汶汶之世也。下阕“芳心千重似束”句及
“秋风”句言已深闭退藏,而人犹不恕,极言其忧谗畏讥之意。对花真赏,知有何人,
惟有沾襟之粉泪耳。
沈雄《古今词话》曾记载:苏轼任职杭州时,曾在西湖宴会。群妓毕集,而秀兰迟
到,一府僚为此发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