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括了的词认识事物的规律,在词的联系系统中掌握现实的事物。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儿童先是通过具体事物(包括他人的活动)的中介,后来是通过词的交际,以掌握客观现实的规律和人类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经验知识。
因此,正是词“带来了神经活动的一个新的原则”
(巴甫洛夫)。
81
·67·普通心理学
还应该注意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对于动物来说,暂时联系的形成决定于刺激物对有机体的生物意义;而对于人来说,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刺激物的社会意义。而词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现象,是在社会生活的条件下形成的。
第四节 效应过程
刺激过程总是跟反射性效应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由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达到中枢神经系统,经过中枢间的传递,沿传出神经而传达到效应器官,引起反应。所以效应器官跟同它联系着的传出神经一道可以看作反射活动的执行机构。
效应器官的活动也是随传来的神经冲动的不同而不同的。在活动中效应器官产生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如神经冲动传达到肌肉纤维,就引起它的机械的运动,同时三磷酸腺苷发生分解,以产生活动所需的能量。所以效应过程也是物质运动形式的转化过程。
参与效应过程的有有机体的不同组织、器官和系统。在一定刺激物的作用下,有机体某些腺体、内脏器官、肌肉、循环系统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反射性活动。其中骨胳肌系统的活动是有机体适应周围环境或者直接作用于周围环境的主要效应形式。
效应过程不是由刺激物机械地决定的,中枢神经过程可以使它产生多种形式的变化,从而使有机体能更好地适应不
82
普通心理学·77·
断变化的环境。同一个无条件刺激物的作用,仅仅由于脊髓的机能状态随有机体的肢体当时所处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就可以引起肢体的不同的反应。由于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影响,无条件反射也可以受到加强或减弱,或者完全被抑制而不直接以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谢切诺夫抑制”)。
高级神经活动是使效应过程产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
通过暂时联系,同一个刺激物的作用可以引起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效应过程,同一效应过程也可以由不同的刺激物所引起。
效应过程中所包含的有机体活动的成分也可以产生改组,时而是这些部分、时而是另一些部分参与活动。
在许多情况下,同一个刺激物的作用引起相同的效应,这种效应产生的过程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以灯光刺激物和食物直接结合形成动物的条件反射,以后灯光就能够引起条件性食物反射。先以铃声和食物结合形成条件反射,再以灯光和铃声结合形成二级条件反射,以后,灯光也能够引起条件食物反射来。但是在前一种情况下,是灯光所引起的大脑皮层中枢的兴奋直接传到食物反射皮层代表区,再沿传出神经来发动效应器官的效应活动;而在后一种情况下,皮层上由灯光引起的兴奋既可能通过铃声刺激的皮层投射区传到食物反射的皮层代表区,也可能直接通向食物反射的皮层代表区,以引起食物反射。
这一点对于理解人的心理现象特别重要。
在实验室里,用红灯光和绿灯光分别作为条件刺激物,使儿童形成了按压胶皮球的条件反射。然后突然呈现白色灯光,许多儿童也同样产生了按压的效应。
可是在询问他们的时候,有些儿童不能答出对白灯光刺激产生按压反应的理由,他们的
83
·87·普通心理学
这种效应活动,显然是由于条件反射的一般泛化过程引起的;而另一些儿童是通过第二信号系统的联系,经过推理的过程而产生这种效应的。他们认为,在红灯光或绿灯光出现时都要按压,白灯光出现时自然也要按压。
运动效应过程不仅可以改变形式,而且可以由于内抑制的参与而不表现为运动性动作。在形成动物抑制性条件反射的场合,动物对于条件刺激物的作用,都不以运动反应或分泌反应来回答,就是一个例子。这一点对于理解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一般情况下,客观事物所引起的并不是直接的外现的效应过程,而是在第二信号系统中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内部过程,反射的终末环节,则受到抑制而不表现为实际的行动。
不能把刺激作用未引起明显形式的效应活动而只引起复杂的中枢过程这一现象看成反射活动中没有效应的过程。实质上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本身即是反射性的,也永远跟有机体其他部分的活动联系着。抑制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过程,抑制性条件刺激物的作用,也会引起有机体的某种变化,例如内脏器官、呼吸、循环等多方面的变化。人进行积极的思惟活动时既有脑电图的变化,还有肌肉电活动的变化,甚至有言语器官的轻微活动。中枢的内部过程,最后还都会统一表现于最终的外部效果。
有机体的每一个效应活动往往是由许多反射成分通过暂时联系而组成的,它们或者组成一个同时性的复合体,或者组成相继性的包含着许多环节的反射连锁。
在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复合的形式是彼此结合的。这就构成了效应过程的多种
84
普通心理学·97·
复杂的形式。而这两种复合体的形成的根据,是同时复合物和动型的建立。
效应过程并不是反射活动的简单终结,效应过程本身同时也构成一种对有机体的刺激物。例如,参与效应过程的骨胳肌活动会通过本体感受器向中枢神经系统传入神经冲动,效应所引起的外部结果和有机体本身情况的改变,会作用于外部感受器和前庭器官,从而向中枢神经系统传达效应结果的信息。
这类在效应过程中的传入神经冲动——返回传入,是效应过程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返回传入制约着反射活动,使其终止、继续或改变。
返回传入对于有机体的效应过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人形成某种运动技能的时候,往往根据效应活动所产生的客观效果来纠正效应活动的误差,以逐步掌握技能。这时,决定人的动作进程的,是客观刺激物和返回传入所共同组成的条件刺激物。
效应性运动的定型已经牢固地形成以后,大脑皮层中就构成了一个相应的暂时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在第一个刺激物发生作用的时候就会兴奋起来,对整个过程具有相当的决定作用。
返回传入传到大脑皮层的时候,就跟这个系统相遇。
如果跟这个预先兴奋起来的系统相符合,就对系统产生强化的作用,使系统更为巩固,有机体的活动继续进行;如果它跟这个系统不相符合,那么或者校正效应活动,使所产生的返回传入跟系统趋于符合,或者由于返回传入的力量强,而引起已有系统的重新改组。这种通过暂时联系而形成的兴奋系统称为“活动感受器”
,它是接受效应活动的返回传入的机
85
·08·普通心理学
构。
人的效应过程一般都是有第二信号系统参与调节的,所以人的效应活动常是有意识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参加对于技能的掌握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人根据返回传入以校正自己效应活动的误差进行技能学习的时候,往往能够口头报告校正的经过和情况。可是当技能已经形成了的时候,效应活动由于中枢神经兴奋过程的集中而趋于精确,并且由于这种集中的兴奋的诱导,抑制第二信号系统中的暂时联系。这时虽然能顺利地和精确地进行效应活动,而且当客观情况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变化的时候,可以根据返回传入而准确地调节效应活动,却不能在口头报告中反映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效应过程由“自觉的”阶段进入了“自动化的”阶段,正如行走之类的习惯动作一样。这种自动化的过程是运动达到熟练的过程。
但是不能认为自动化的效应活动是跟第二信号系统无关的。当返回传入跟中枢神经系统中已有的兴奋系统(活动感受器)不相符合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对自己所进行的效应活动就立即意识到并进行自觉的调整。例如在步行遇到阻碍的时候,人就立即可以觉察到并改变自己的活动。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