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声、香、味、触五唯(五境),地、水、火、风、空五大,以及十一根,即眼、耳、鼻、舌、身五知根,口、手、足、肛门、私处五作业根,再有驾驭一切的意根。他们承许自性、神我为常有,所谓的“我”就是神我。外道中有一部分认为我是物质,有一部分认为我是意识,数论外道认为是意识(神我)。
    下面开始破斥这种遍计我执:
    子一、宣说遮破:
    声识若是常,一切时应闻,
    若无所知声,何理谓识声?
    无识若能知,则树亦应知,
    是故定应解:无境则无知。
    中观师破曰:按汝宗所许,识是常有的神我,缘取声音的耳识常恒不变,那么不管是白天、晚上,抑或睡觉、听课、吃饭,一切时处、一切威仪中都应该听到声音了。因为所谓的常有,是永远不变的本体,如果今天变成这个,明天又变成那个,就是无常而非常有了。
    对方解释说:“虽然耳识是常有,但存在外境的声音时,才能听到声音;不存在外境的声音时,也就听不到声音,因为声境不存在的缘故,所以耳识无法恒时闻声。”
    中观宗回辩:倘若没有所了知的声境,你们所谓的耳识依何而成立?只有看见蓝布,才能安立缘取蓝布的眼识,只有听到动听的歌声,才能安立缘取歌声的耳识,如果根本没有声音,那单独的耳识怎么安立呢?绝对无法安立。如果说没有声境也存在缘取声音的耳识,那么树木、石头、花朵等也应成能了知声音的能知了。这种观点明显违背了事实,再愚笨的人也知道树木是无情物,没有耳根,不可能听到歌声。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所知对境不存在,缘取它的识就无有。
    也许有人认为:“外境虽不存在,但就像唯识宗所许,识是应该存在的。”这种想法不正确。识是观待对境而安立的,如果没有对境,识从何而来呢?其实这种分析方法很简单,数论外道只要承许意识是常有,就会导致要么永远听到声音、要么永远听不到声音的过失,如果对声音有时听到、有时听不到,这样的识绝非常有。关于这个问题,《释量论广疏》中有较广的分析。
    总之,人我与法是互相观待的,一者没有,另一者也不存在。龙猛菩萨在《中论》中云:“以法知有人,以人知有法,离法何有人?离人何有法?”意思是,依靠法而了知人我存在,依靠人我而了知法存在,离开了法不能安立人我,离开了人我不能安立法。
    比如说,剖析我的一根头发(法),如果你认为“这是我的头发”,就会产生我所的执著(人),但若没有我所执的头发,观待它的我也不存在。倘若你把头发分成极小的微尘,这时候不叫头发,而叫发尘,再把发尘析为空性,此时找不到对境(法),则观待它的有境(人)无从安立。这样的道理,大家平时应该观察观察。
    子二(破遣过之答复)分二:一、作答;二、破彼。
    丑一、作答:
    若谓彼知色。
    对方回答:“没有声音的时候,执著声音的心识还是存在。因为它是常有的,声音不在近前,它可去认知色法,闻声与见色两个识其实是一体。就像一个人先提水,再生火,虽然做的是两件事情,但人的本体却是一个。”
    这是把相续执为一体的迷乱执著,认为昨天的河流是今天的河流、昨天的柱子是今天的柱子,表面上看来相续相同,但实际上昨天的事物刹那变化,今天一点一滴也没有了。但是外道不懂这一点,他们认为神我一会儿执著这个、一会儿执著那个完全可以。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驳斥。
    丑二(破彼)分三:一、以前一太过存在之推理而破;二、以行相相违之推理而破;三、以相互不缘之推理而破。
    寅一、以前一太过存在之推理而破:
    彼时何不闻?若谓声不近,
    则知识亦无。
    破曰:既然闻声之识是常有的,那它在认知色法时,为什么听不到声音呢?一会儿缘取声音,一会儿缘取色法,这种识岂不是成了无常吗?
    这种观察方式,学过因明的人应该比较清楚。若能通达了这一点,那平时执著“昨天的我与今天的我是一体”的邪念,马上可以推翻。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老,希望永远年轻,但岁月的流逝谁能阻挡?科学再发达,你的化妆品再好,也是无法阻挡无常规律。所以在驳斥外道的同时,我们亦可反省自己很多不如法的邪念和邪行。
    数论外道回答:“当时听不到声音是有原因的,因为声音不在附近之故。但识本身仍然存在,所以在出现色法时,它可以当即去缘取。”
    破曰:如果声音不在附近,则耳识也无法存在,因为二者互相观待,没有对境就不可能产生识。再说,你们承许神我遍于一切法,色声香味触五唯无处不在,又怎么会有近与不近的差别呢?
    这些道理一定要通达,通达之后才不会对外道有信心。假如你对外道信心特别大,相续中没有断除它的种子,来世很可能无法解脱。隋朝有一位慧全法师,他在当时很出名,弟子有五百之多,其中有个弟子性格粗暴,与人不和睦,所以慧全平时不重视他,没想到他已证得三果。一日,慧全生了重病,闭门静养,此弟子以神通走到床前问候,伤心地说:“师命终之后,不能直接解脱,还要转生婆罗门家。”慧全问:“我一生出家、坐禅修行,怎么会转生外道?”弟子答言:“信道不笃,未弃外学,虽有福业,不得超脱。”也就是说,他对佛教的信心不深,没有放弃外道理念,虽然出家积了一些福德,却不能以此超脱轮回,反而堕入外道行列中去。
    现在有些人特别喜欢看外道的书,当然你若想了解它、驳斥它,麦彭仁波切、无垢光尊者也是开许的,可如果你觉得那种观点很不错,比对佛教还有信心,那你有点完蛋了。有些出家人和在家人听到无我空性没有大的信心,而对战争、爱情等乱七八糟的小说,觉得比佛说还珍贵,这种人是毁坏善根者,应该好好反省。我们学佛的是为了了脱生死、利益众生,除此以外,不要依靠其他行为而堕入恶趣,这一定要注意啊!
    寅二(以行相相违之推理而破)分二:一、安立推理;二、比喻不成立。
    卯一、安立推理:
    闻声自性者,云何成眼识?
    中观宗继续驳斥:何况,你们说闻声之识是常有不变,那怎么会变成缘取色法的眼识呢?因为本体常有之法,不可能有任何变动。
    我们佛教中所谓的识,不承认为常有,所以它一会儿变成耳识、一会儿变成眼识是可以的;或者从无分别的角度讲,如《释量论》中所说,六种无分别识可以同时出现。但按数论外道的观点,识是常有的,是不可变动的本体,怎么会由闻声之识变成执色之识呢?《释量论》云:“非由一知二,根识决定故。”在不舍眼识的情况下,同时了知声音,这是绝对不可能,因为根识是决定的缘故。怎么决定呢?眼识决定是执著色法,耳识决定是听闻声音,不可能在不舍声音的同时执著色法。故外道所许的一体常法的识,既是耳识又是眼识不成立。
    此处应注意的是,同一相续中,并不是闻声之时不能见色。在因明中,承认几种无分别识可于同一时间生起,比如你在花园里口中含着糖,耳中听到鸟叫,鼻子嗅到花香,舌头品尝着甜味……但分别识在一个人相续中只有一个,若有两个分别识于一相续中同时并存,则会有一人有两个相续的过失。
    卯二、比喻不成立:
    一人成父子,假名非真实。
    忧喜暗三德,非子亦非父。
    外道反驳说:“闻声之识为什么不能成为眼识呢?如同一个人,观待儿子是父亲,观待父亲是儿子,而其自性不变;同样,一个识观待声音是耳识,观待色法是眼识,观待不同的对境可变成两种法,而实际上是自性一体,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刚才我听收音机,有个人问心理咨询医生:“我非常非常苦恼,父母天天催我,说我三十多岁了,还不能变成爸爸,有没有什么办法啊?”我当时就想,他观待父亲是儿子,但观待还没有降生的儿子,可以是爸爸。世间人就是这样,他们的有些话,我们在寂静山沟里听了以后非常好笑,但城市里的人觉得这非常有道理,可能是环境和生活不同吧。)
    破曰:比喻不成立。一个人既是父亲又是儿子,这是不同观待而安立的假名。按缘起空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