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近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以82岁的高龄,娶了一个28岁的妻子,人们对此褒贬不一。不过我觉得这个年龄很凑巧,一个是82,反过来就是28,这样也挺好的。
    总之,世间人的生活非常痛苦,为了赚钱,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四处奔波,如宣化上人所说:“在家人很可怜,整天为贪欲而奔波,正是所谓的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在这里,也不是说在家人不好,而是提醒他们,应将佛法的道理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仔细体会佛陀所说的“一切感受皆为痛苦”。如果经常思维佛陀及高僧大德们留下来的殊胜教言,自己一定会得到不可言说的受益。
    多欲卑下人,白日劳力竭,
    夜归精气散,身如死尸眠。
    那些欲望强烈的卑下之人,白天忙着工作,疲惫不堪,晚上回家时困顿至极,身体就像死尸般倒在那里,根本无法享受欲乐。
    世间很多贪欲炽盛、地位低下的人,为了积累钱财维持家庭,不得不做各种重活。他们起早摸黑,白天在烈日下、雨水中不停劳作,竭尽了自己的体力。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一头倒在床上,衣服都来不及脱就睡着了。这种情形下,对贪欲不会有享受的能力。当然,脑力劳动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几个小时坐在办公室里,脑子高速运转,一下班就像虚脱一样,疲惫不堪。尤其是搞生意的人,连晚上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一直盘算着怎么样赚钱。
    很多人以为在家人有宽裕的时间,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欲乐,日子过得很自由快乐。实际上并不是那样,世间生活的艰辛苦楚,大家看看成过家的人,问问他们就可以了知。
    所以在出家人当中,从小出家和半路出家有一定的差别。如果从小就出家,没有享受过世间欲乐,很可能认为在家人的生活快乐,这种恶念爆发后,宁愿放弃出家、舍戒还俗,离开快乐的宫殿而沦为乞丐。反之,假如经历了风风雨雨后才出家,对很多事情不会那么执著,感到出家有一种舒适感、安全感,比较容易守持清净的戒律。
    当然,也有个别人的善根深厚,从小就对出家生活非常向往,对在家生活没有兴趣,一看到世间的繁杂,就不愿意去接受。但是善根不好的人,经常受到外境的诱惑,这时候就应该运用上这些教言。
    我们过去经常受教育说,男人和女人在一起,有天堂般的快乐生活,但这种快乐建立在什么层面上,大家一定要观察清楚。现在很多人成家以后,不久就开始闹离婚,那个时候怨天尤人,互相不满攻击,生嗔心造恶业,这样值不值得呢?生活的本性即是如此,在这上面是得不到快乐的,即使获得一点也微乎其微,严格来讲,这种快乐的本质即是痛苦。然而,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为了瞬间的乐受而感受痛苦,这些痛苦也极为强烈,刺入骨髓。
    学习这些大乘教言后,无论遇到什么状况,快乐也好、痛苦也好,家庭和合也好、不和合也好,你们应该有一定的把握,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若能从心里解开种种困扰,行为上也比较容易面对,否则很多人钻入死胡同后,实在出不来就自杀、危害对方,各种悲剧不断地上演。
    或需赴他乡,长途历辛劳,
    虽欲会娇妻,终年不相见。
    有些人为了生计,要长途跋涉地远赴他乡,尽管渴望与娇妻欢聚,朝朝暮暮在一起,却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更何况说享受欲乐了。
    以前我看过一本书,是印度一位诗人写的,名字叫《白云的召唤》,里面阐述了一对夫妻离别12年的痛苦历程,看后使人油然生悲。还有一本西方作家写的《离别的痛苦》,也反映了在家人的生活,时时处在爱别离之中。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一家人两地分居的情况特别多。
    孟姜女哭长城,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当时她成亲才两三天,丈夫被秦始皇抓去修长城,结果死在那里,尸骨被填进城墙里。孟姜女苦苦等待丈夫归来,结果半年过去了,一点消息也没有。于是她万里寻夫,一路上经历了无数苦难,才来到长城脚下。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她丈夫已经死了,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哭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把长城哭倒了一大片。(现在有些搬迁公司,见到好多老百姓不想搬,就希望负责人变成孟姜女,把他们的房子统统哭倒,自然省去很多麻烦。)后来她也投海自尽了。
    现在有些在家人经常哭诉,说丈夫在美国,妻子在中国,或者丈夫在那个城市,妻子在这个城市,很长时间都无法团聚。我有空时经常跟学院里的工人聊天,通过这种接触,对生活的感触还是比较大。他们说:“我们夏天六七个月在藏地打工,藏地不能打工的时候,就到广东那边找活干,过年才回家一次,住了七天又要出来。”表面上看是一家人,实际上这些工人在外面一起住的时间,比跟家人住的时间还长。
    杜甫有传世佳作“三吏三别 ”,在《新婚别》中,一对夫妻第一天结婚,第二天丈夫就要去战场,作者将他们离别的痛苦场面,描写得特别感人。还有《垂老别》中的一个老太太,儿子死在了战场上,丈夫又必须要去战场,萧瑟的寒风中,她的棉衣极其破烂,在路边哭着,一直苦苦地等待……
    藏地也有一首出名的民间诗歌,叫《果洛妇女的悲歌》,歌词的大意是:一个女人的丈夫死在战场上,村里的其他男人都回来了,唯独她的丈夫杳无音讯。她一直等,一直哭,后来启程上路,亲自去寻找。到了战场上,她看到了丈夫的尸体——她以前最喜欢丈夫的白色皮肤,现在正被秃鹫不断撕扯着;丈夫特别好看的头发,也被风吹动着……当时她的所见所感,被后人编成了诗歌,藏民们经常以此来观无常。
    这种离别的现象,在世间中相当相当多,但很多人根本不知用佛法来思维。若能通过佛法洞彻世间欲妙的本质,不管出现什么状况,自己都能够接受。苏东坡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世间的一切原本无常,明白此理之后,凡事就比较放得下了,秦观也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因此,如果以佛教的道理来剖析生活,对人们的帮助应该很大。遗憾的是,现在学佛的人非常少,他们整日沉迷于声色当中,再这样下去,来世的下场可想而知。所以佛教徒应通过各种途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佛法在人间传播开,让那些人清醒过来,这也是度化众生的一种行为。其实世间人还是有智慧的,真正有道理的事物,他们也愿意接受,只不过很多人还没有理解佛法而已。因此,我们佛教徒当以利他心尽量地帮助众生,在所有的方法中,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佛教的精神传达给世人,让他们的心里少一分痛苦,多一分快乐!
     
思考题
    691、“自迷痴狂徒,呜呼满天下”,对这句话你有哪些感受?请以具体事例进行说明。
    692、为什么说死人的城市和活人的城市一样?明白这个道理后,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693、从因方面而言,为什么不应该贪执异性?
    694、在家人没有清规戒律的约束,可以随意享受欲乐,为什么作者说他们享用欲妙的机会很少?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第一百二十七节课
    《入行论》正在讲贪欲的过患,现在讲的是第二个问题“与他罪相联”,即贪执异性的身体还连着很多罪业。
    丑二(与他罪相联)分六:一、获得身苦;二、阻碍解脱机会;三、以比喻说明过患;四、空耗暇满;五、痛苦无义;六、痛苦无法比拟。
    寅一、获得身苦(贪著别人的身体,会给自己的身体、事业等方面带来很多痛苦):
    或人为谋利,因愚卖身讫,
    然利犹未得,空随业风去。
    有些人为了妻子、生计等出卖自己的身体,本想谋求一些利益,但最后得到了什么呢?可以说是空手而归,一无所得,只有随业风不由自主地漂泊在轮回中,今生来世都极为痛苦。
    古往今来,很多人为了养家糊口,以及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将自身卖给他人,以换取一点可怜的财利。成为他人的奴仆后,自己些许自由都没有,完全要听从主人的吩咐,什么事情都愿意做。本来正如麦彭仁波切所说:“广大无垠大地上,谁成谁人之奴仆?”每个众生都有自主权,可是遇到贪欲的对境时,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