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色戒 分析--创伤性人格的真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女主角王佳之的角度说,尽管邝渔民对她仍有一份爱的感觉,但她却有理由相信,邝渔民从一开始对自己的感情,除了革命需要就是革命情谊,这就是《色戒》这部影片极具讽刺意味的地方——把革命需要和情感需要对立起来(这也是《色戒》最容易引发争议并刺激国人爱国之心的地方)。对于爱情而言,邝渔民不仅是一位极不真实、极不坦诚、极不勇敢、极不负责的遗弃者,而且还是一个将这个缺少关爱和缺少保护的弱女子推倒了更为危险的境地的策划者,一个虚伪透顶的利用者。因此,邝渔民三年后的愧疚之吻,自然无法唤回王佳之失落的爱和冰冷的心。

  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在荒诞中表现人性的真实,在偶然中揭示人性的必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似乎不能回避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这样一个已经遍体鳞伤的弱女子王佳之,为什么还要继续去充当“色情间谍”,并义无反顾地执行刺杀易先生的革命指令呢?易先生对于王佳之而言,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 

  三。王佳之的色诱之旅——从对立到融合!人性之爱可以战胜“失父”之恨吗?

  关于易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影片并没有对这个角色的背景资料进行具体的介绍,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汉奸,一个更大的汉奸卖国者的帮凶,一个在日占区上海滩的有身份有地位有生杀权的中年男人,一个做过许多对不起国家和民族的坏人。如果我们仔细留意影片中关于易先生的间接资料就会知道,他还是一个伤害女人的人,因为他曾杀害了别人的老婆,显然,关于这一点,与他“汉奸”的特殊职业身份,也许并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这些零零碎碎的资料清楚地表明,他是一个“家国”的背叛者,一个遗弃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而为外国人卖命的人,一个除了自己的老婆和情人可能还有其他女人的男人。如果我们把易先生的这些个人资料依据“意义相似”原则与王佳之的父亲做一对比,就会发现原来是多么惊人的一致。

  王佳之的父亲:一个背离了自己祖国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人,一个客观上抛弃了对自己的女儿的监护、保护和关爱的人,一个除了自己的女儿还有其他女人的人,一个可能因自身的某种原因导致自己的妻子过早去世的人,一个大致上与易先生年龄相当的人,也许(有可能)还是一个神情忧郁焦虑的人,上述特征与易先生的心理角色是高度一致的。因此不能理解,王佳之义无反顾地完成“暗杀易先生”的任务,是出于内心深处对父亲的怨恨,“怨恨”是唯一的心理动因。只不过这个要暗杀的人不是真正的父亲,而是父亲的替身。

  不过,当王佳之真正接近了易先生,当易先生更多地放下防御的面具,并以柔情和感性的爱去面对佳之时,当易先生内心痛苦更多地溢于言表时,佳之则为之感动。

  易先生是活得很累的,当佳之唱小曲的时候,流泪,两次流泪……音乐往往能很好地突破一个人的防御而进入无意识层面,进入一个人温暖和真实的情感层面。一开始,易先生在和佳之的性爱过程,满足的是“缓解焦虑”的需要,而且参杂“怨恨与对立”的成分,性关系表现为“施虐与受虐”的暴力特征。“性”对于易先生来说或许仅仅就是满足“解除压力和焦虑”的需要。漫漫地,他和年轻美丽性感的佳之在性行为中找到了他所需要的而在婚姻生活中又无法体验到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后,年轻的佳之犹如一道清新纯净的风,极大地补偿了易先生“太太整日沉醉在麻将和攀比首饰穿着”的婚姻缺陷。爱情,这是易先生能卸下防御、刻板、谨慎、狠毒、虚伪、自保和焦虑的情感根源。

  影片中王佳之对易先生的感情,经历了一个“由恨到爱,由怨恨到怜爱,由对立到融合,由依恋到救助”的过程,这个过程通过三段性爱片断,得到了很好的阐释。在易先生出差南京,而后回到上海,与佳之的一场性爱激情戏中,双方有过这样的对话:

  王佳之:“我恨你!你知道我每分钟都在恨你,你走的这几天,一句话都没有!”

  易先生:“我现在已经回来了,你还恨吗?”(做爱)

  王佳之:“不恨了!” 

  易先生:“还回香港吗?不是说要回去?”

  王佳之:(不确定)“我要回去……”

  这种因分离而生怨恨,因回归而达成谅解,揭示了父女之爱的心理内涵,也为王佳之内心情感的转变埋下了伏笔。因为王佳之不仅感受到了易先生对她的关爱,而且在这种富有激情的欲望满足中,双方都找到了曾经失落的价值——这是对失去父亲的创伤体验的补偿。王佳之的情感角色要求自己必须对自己的存在感保持尊重,这是她能够进入易先生情感世界的动力。否则,她会在刻意扮演的“色情间谍”角色里产生自我体验上的混乱。

  从象征意义上说,王佳之对易先生的情感可谓爱恨交加。恨,是因为他是一个汉奸,一个背叛者,一个“家——国”的遗弃者,这里对应的是现实中佳之父亲对女儿的遗弃;爱,是因为他是一个能够给予“父亲般”关爱的男人,一个在情感世界中让她感受到存在感和价值感的男人,一个能够让她从压抑和幻想中回归现实和满足的男人。

  因此,《色戒》整个故事版本所讲述的,不是一个真正的“谋杀汉奸”的故事,而是一个因“商业票房需要”进行的“不合时宜”的题材借用——借用张爱玲《色戒》这篇小说所记录的一个历史故事,以象征性的手法,给我们叙述了一个关于女儿与父亲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最终选择的是爱和救助,而不是怨恨。

  遗憾的是,对王佳之而言,这仅仅是一个主观“投射”过程,是一个错误的“移情”反应。因为,无论是邝渔民还是易先生,都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父亲,而为了这份实际上无法拥有的爱,她最终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这就是《色戒》悲情之所在,这就是《色戒》所揭示的人性的真实,也是《色戒》作为一部情感剧和艺术片的“无意识创作者”的心理真实。

                                                                    作者:赖芳女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