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用幕后故事
    我们只能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转化场景:要么通过动作,要么通过揭示。舍此别无他法。例如,如果我们有一对处于正面关系的爱侣,恩爱相守,我们想将这种关系转化为负面,让他们愤恨分手,我们可以通过动作来进行:她给了他一个耳光,说:“我受够了。一切都结束了。”也可以通过揭示:他看着她,说:“过去三年来,我都在跟你妹妹暗中幽会。这事你打算怎么办?”
    强有力的揭示来自幕后故事——人物以前的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作者可以在危机时刻来披露这些事件,以此创造转折点。
    《唐人街》:“她是我的妹妹,也是我的女儿”便是一个解说信息,作者一直把它留到此时以创造一个令人震慑的揭示,并以此来转折第二幕高潮并为一个螺旋上升的第三幕埋下伏笔。《帝国反击战》:“你不能杀我,卢克。我是你父亲”是一个来自于《星球大战》的幕后故事中的解说信息,留待此时是为了创造最强烈的效果,它不仅转折了影片的高潮,还为一部全新的影片《杰迪归来》埋下了伏笔。
    罗伯特?汤恩完全可以在《唐人街》开始不久就揭露克罗斯家庭的乱伦,让吉提斯从一个不忠的仆人口中套出这一事实。乔治?卢卡斯完全可以早点揭开卢克的父亲之谜,让QPO警告岛I),:“不要告诉卢克,他听到以后一定会不安的,可是达思的确是他父亲。”可是,他们宁愿采用幕后故事的解说来创造爆炸性的转折点,在期望和结果之间掘开鸿沟,并引出大量见解。除了个别特例之外,场景不可能只通过动作、动作、动作来转折。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将动作和揭示有机地结合起来。事实上,揭示还会产生更强的冲击力,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保留到重大转折点:幕高潮。

    闪回
    闪回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解说。就像其他一切因素一样。这种手法也是用好即好,用坏即坏。换言之,与其用冗长、毫无动机而且充满解说的大段对白来令观众厌倦,倒不如用毫无必要、索然寡趣而且充满事实的闪回来令观众厌烦。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用好。如果我们遵循常规性解说的严格规则,闪回便可以创造奇迹。
    首先,将闪回戏剧化。
    与其闪回到过去平淡乏味的场景,不如在故事中插入一个微型剧,其中有它自己的激励事件、进展过程和转折点。尽管制片人常常声称闪回会延缓影片的进度,而且若是处理不好也的确如此,但是,用得恰到好处的闪回,实际上能加快进度。
    《卡萨布兰卡》:“巴黎闪回”在第二幕开篇出现。里克在酒醉中哭泣,醉眼朦胧,心情抑郁,影片的节奏有意放慢,用以缓解第一幕高潮的紧张。但是,当里克回忆起他和伊尔莎的往日情缘时,他俩在纳粹入侵巴黎时爱情故事的闪回,将影片推人一个不断加快的进度,并于伊尔莎抛弃里克这一序列高潮时达到顶峰。
    《水库狗》:一部神秘谋杀片的激励事件会把两个事件合而为一:谋杀发生;主人公发现了谋杀罪行。然而,阿加莎?克里斯蒂却只从激励事件的后半部分开始她的故事——壁橱门打开,一具尸体倒下。通过从发现犯罪开始讲述,她从两个方向唤起了好奇心:一是指向过去,这人是怎么被杀的?为什么?二是指向未来,在诸多嫌疑犯中,到底是谁干的?
    塔兰迪诺的设计只是简单地对阿加莎?克里斯蒂进行了再加工。在介绍了他的人物之后,塔兰迪诺通过跳过激励事件的前半部分——笨拙的持械抢劫——开始了他的影片,立即切人到后半部分——逃跑。在逃跑汽车的后座上,有一名劫匪受伤,我们马上意识到,这次抢劫行为已经出岔,于是我们的好奇同时指向过去和未来。出了什么岔子?其结果将会如何?既然已经创造出想要知道这两个答案的需要和欲望,当仓库场景的进度放慢时,塔兰迪诺便闪回到抢劫行为的高速动作。这个想法倒是非常简单,但是此前从没有人曾经如此大胆地尝试过,于是一部本来不太激烈的影片便获得了稳健的进度。
    第二,不要采用闪回,除非你已经在观众中创造出想要知道的需要和欲望。
    《卡萨布兰卡》:第一幕高潮也是主情节的激励事件——伊尔莎突然再现于里克的生活,而且他俩隔着萨姆的钢琴交换了深情而热烈的眼神。接下来便是一个啜着鸡尾酒闲谈的场景,二人语带双关,潜文本中暗示着往日的情缘以及如今依然萦怀的激情。当第二幕开始时,观众的好奇心便如火烧火燎,极欲知道他们二人之间究竟在巴黎发生了什么。此时,也仅仅在此时,当观众需要而且想要知道的时候,作者才可以采用闪回。
    我们必须认识到,剧本并不是小说。小说家可以直接进入人物的思想和感情。我们不能。因此,小说家能够恣意使用自由联想这一奢侈手法。我们不能。散文作家只要愿意,便可以让他的人物走过一个商店橱窗,让他凝视窗内,回想起他的整个童年:“那天下午,他穿过家乡的街道,看到了那家理发店,回想起童年时父亲常带他到那儿去的日子。他会坐在那些老主顾中间,看他们抽雪茄,听他们谈论棒球。也就是在那儿,他第一次听到‘性’这个词。从此以后,他每次跟女人睡觉时,都会想到他是在击出一个本垒打。”
散文中的解说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而摄影机却是一台X光机器,对一切虚假的东西毫不留情。如果我们企图通过像小说那样的自由联想式剪辑或者部分模仿潜意识的跳切来“窥视”人物的思想,我们不免会觉得过于牵强。

    梦境序列    
梦境序列是穿着舞裙的解说。上面所说的一切都双倍地适用于这种企图利用弗洛伊德的陈词滥调来掩盖信息的通常是很虚弱的努力。英格玛?伯格曼在《野草莓》开篇的梦境序列只是极少数有效使用梦境的实例之一。

    蒙太奇
    在美国人的语汇中,蒙太奇这个术语是指一系列快速剪接的形象,它们可以从根本上浓缩或扩展时间,而且常常采用光学效果,如划、圈、分画面、渐隐或其他多画面手法。这种序列的高能量被用于掩盖其目的——传达信息这一颇为世俗的任务。就像梦境序列一样,蒙太奇的采用也不失为一种努力,试图通过使观众的眼睁忙着来减轻非戏剧化解说的乏味程度。除了个别特例之外,蒙太奇只不过是一种懒惰的企图,是想用装饰性摄影和剪辑来取代戏剧化展示,因此必须尽量避免采用。

    画外音解说
    画外音解说是另一个披露解说信息的方法。就像闪回一样,它也是用好即好,用坏即坏。对画外解说应该用下述方法来检验。问你自己:“如果我将画外解说从剧本中删除,故事是否还能讲好?”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将它留在画内。一般而言,“少即多”的原理通常适用于此:技巧越少,效果越强烈。因此,任何可以删除的都应该删除。不过,也有特例。如果画外解说可以删除,而且故事还能自圆其说,讲得很好,那么你之所以还要采用画外解说,唯一合理的原因就是可以将它用作对照或衬托。
    衬托性解说是伍迪?艾伦的拿手好戏。如果我们把《汉娜和她的姐妹们》或《夫妻们》中的画外解说去掉,他的故事依然会明白晓畅。但是,我们干吗要去掉它?他的解说所提供的智慧、反讽和见解不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为影片增添非解说性对照的画外音确实可以做到使影片赏心悦目。
    简短的告诉性解说,尤其是在电影开篇或幕间过渡时,如果偶一为之,观众不会有被冒犯之感,如《巴里?林登》。但是,通篇采用告诉性解说的趋势却威胁着我们这门艺术的前途。从好莱坞到欧洲,一些优秀导演的越来越多的影片,都喜欢采用这种偷懒的做法。它们使银幕上充斥着华彩的摄影和用金钱堆砌的制作场景,然后用一个单调低沉的画外音将形象串连在一起,使电影这门艺术蜕变为过去曾经风靡一时的经典连环画。
    我们许多人对大师名家的宏篇巨作的最初了解,都是通过阅读经典连环画,即用卡通形象外加串连故事情节的说明文字的小人书,而获得的。这对孩子来说固然不错,但这并不是电影艺术。电影艺术是通过剪辑、机位或镜头运动来将A形象和B形象连接在一起,其效果是富有意味的C、D和E,而且这种意义并不是通过解释来表达的。最近,一部接着一部的影片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