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何厚铧家族传 作者:佚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贤去香港,跟任剑辉、白雪仙又谈及红线女的境况。任、白两名伶道出苦衷:“我们也很想去看看她,只是对内地的情况不熟悉,只怕犯了规矩,累人累己呀!”

  何贤说:“不怕,只是探望朋友,犯什么法?我带你们去。”

  贤哥说到做到,他果真带着任剑辉、白雪仙看望红线女了!在那个六亲有如陌路,连夫妻也反目成仇的残酷岁月里,居然有朋自远方来,有故交从故地来,来看一个处境艰难、潦倒落泊之人,怎不叫红线女感动涕零……

  “文革”当中,另一个处境很惨的艺人是罗家宝。这位粤剧小生原先是在新加坡和港澳登台唱戏的,1951年何贤在香港碰到他,见他英俊潇洒,演艺事业正在蒸蒸日上,便说:“祖国的粤剧艺术是会发展起来的,那边人才济济,你回去也好舒展拳脚,发挥自如,因为祖国的舞台天地更大更广阔呀!”

  1954年1月,罗家宝毅然来到了广州。罗家宝在广州一登台,便迅速走红,成为著名小生。他的唱腔独树一帜,被称作“虾腔”。何贤每次到广州,碰到家宝登台必定去看;而每次邀请广东粤剧团到澳门演出,也都不会忘记他。

  1960年新春,罗家宝到澳门访问演出时,就住在何贤的家里。十年浩劫一开始,罗家宝就被“揪”了出来,以后便被送到梅县管制劳动。那十年中,何贤每次来广州都要打探罗家宝的消息,甚至直接向省里的领导部门问他何时才能释放?终于到了1978年,家宝从梅县回到广州,可他的问题还未澄清,被安排在工厂劳动,接受审查。忽有一天,家宝风闻“贤哥”来到广州,请省市的粤剧界朋友吃饭。家宝听说邀请的名单中有他的名字,可他一直没接到通知,也没收到请柬。罗家宝很想见一见久违的老朋友,他请示广东省粤剧院长郑泽才:可不可以去见何贤?郑泽才说要请示省文化厅领导;结果还是认为他的问题尚未弄清,不宜出席……

  家宝心中遭一重棒,泪在眼里打着转儿,却没让它们落下来。家宝想法子打听到何贤住在爱群大厦14楼,便打电话到何贤的房间。何贤已知晓家宝不能来参加宴会,就关切地问:“你的身体怎样?”

  “我很好。”家宝说。

  “你的声带呢?”

  “没有损害。”家宝心中又一阵辛酸……

  “……”电话里沉默了片刻。

  还是家宝先开口:“贤哥,你保重,不用惦记我!最苦的日子都挺过来了!”

  何贤也道:“你也要保重,我已同领导讲过,希望加快解决问题,将来你还可以出来演戏。”

  “……”这回,是家宝没出声,但他含泪默默地点头,放了电话。那一回,咫尺天涯,人在一城,却未能相见。第二天,何贤再到广州,知道罗家宝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并且正在沙河戏院演出《苏小妹三难新郎》。何贤即刻跑到沙河去观看,尔后,又去看他的看家好戏《柳毅传书》。看完家宝的戏,保贤真的吃惊不小,他感到无比欣慰。归途中,何贤对陈琼说:“家宝虽然耽误了10多年,看来还未丢荒,声音还可以啊!”

  1980年,罗家宝与粤曲名伶李丹红结婚了。那时日罗家宝只有一个10平方米的小房间,令他好不为难。恰好何贤又到广州,他便将这个最烦心的困难告知了何贤。何贤一听,非常干脆道:“我在西关有一间屋,空着没人住,可以借给你。”

  何贤带着罗家宝径直来到昌华街多宝南横28号。天哪!这哪是一间,房子相当宽敞,三层共有七百多平方米!何贤说,这所房屋当年是用343万港元买下的。罗家宝无言,只有闪着泪花点头感激。何贤说:“这房屋得略为装修一下。”说罢,掏出一千多元连同手上的钥匙,一并交给罗家宝。



  






何厚铧家族传48、垫支巨资拍电影






48、垫支巨资拍电影

  倘若说,“文革”以前,何贤组织省港澳的艺术活动和演出交流还带有冒险尝试的意味,那么,到1978年中国大陆实行开放政策之后,何贤就更可以大胆地组织内地和港澳间的艺术交流活动,也更能敞开心扉地和艺人们频繁交往了。

  1978年冬,中国艺术团访澳,1979年春,东方歌舞团访澳,1980年春,中央乐团独唱奏乐组访澳,何贤都曾热情地接待过他们。而1980年6月,广东粤剧团一行59人赴澳门演出,更是轰动一时,此次活动从始至终,演出、宴会、游览,所有的节目何贤都亲自过问,安排妥帖。

  如此看来,何若“贤哥”活至今日,可谓一个出色的“演出经纪人”角色。更令艺人们不能忘怀的是,1983年7月,何贤又邀请了罗家宝、卢秋萍等到香港演出。可那时他已确诊患了肺癌,决定要到美国治疗了。

  人们劝何贤:“你抱病在身,又不在家,谁来接待他们呢?不如取消这次邀请吧!”

  何贤执意不肯:“不可这样做,既然邀请信已发出,就不要改变计划。我不在家,由厚铧代我接待。”

  临上飞机前,何贤仍放心不下,还反复叮嘱儿子厚铧和联艺公司经理霍强要做好接待工作,不要出岔子,尤其不可冷落怠慢了人家。何贤啊何贤,对待工作竟是如此细腻;对待朋友,对待艺人竟是这般恩深似海,情重如山!

  何贤不但对粤剧界的“老字号”们怀有深情厚意,对待年轻的“小字辈”艺员,也是关怀备至。他对龙剑笙像对弟弟一样地呵护,对麦炳荣、凤凰女、谭倩、林家声、吴君丽、黄炎等,也都给予过得力支持,卢秋萍,更是在何贤的葬礼上哭得死去活来……

  何贤的义举,还体现在体育界和电影界。“贤哥”历任澳门乒乓球总会、篮球总会、排球联会、泳联总会及港澳各大体育会的名誉会长。50年代,澳门举办的各种体育活动所需经费、奖品,多由何贤赞助,尤以乒乓球赛项最多。1954年,澳门举办以工人为主的澳门游泳竞赛,何贤不仅赞助了全部费用,而且答应主持开幕式。可开幕前夕,却发现国民党特务有意对此次活动进行破坏,气氛十分紧张,大家都估计“贤哥”不会在运动会上露面了。出乎人们所料,“贤哥”不仅准时到会主持开幕式,还声色俱厉地发表了别具一格的开幕辞:“这次游泳竞赛,澳门各界都踊跃参加,有人却要搞破坏,我们不怕!有胆的就放马过来,我何某奉陪到底……”

  他的举动,深得澳门各界人士的敬佩。老球迷应该记得,“贤哥”也是搞过足球队的。多年以后,何贤与人开玩笑中,无意间泄露了他鼎力参与文体事业的辛苦与艰难。他对人开玩笑说:“若是你同哪个人有仇,想致他内伤,就叫他搞球队兼拍戏啦!最好搞上两只球队,再拍上两套戏,这样你就什么仇都报啦!”

  这番话,怎么有点像前几年国内流行的一个电视剧开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这同类的话语,“贤哥”在80年代初就倾吐出来了!他边说此话边笑着摇头,颇有个中复杂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之神态。然而,我们能体悟一个真实的何贤———他深爱着文体事业,又付出了相当的代价,然而他无怨无悔。

  已故著名电影小生十三哥张瑛,在香港开创华侨电影公司时,由何贤投资支持,拍了不少健康的影片。改革开放以后,为密切港澳和内地的联系,何贤对电影业也倍加关注。有一次,赴北京开会的何贤碰到了赴北京旅游的香港大导演李翰祥。问及电影方面的信息,两人谈得热火朝天,非常投机。

  何贤觉得李翰祥应当拍几部规模宏大的能反映中国气派的影片,便建议李导演说:“你为何不到故宫拍片呢?”

  “噢?到故宫拍片……”李翰祥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

  “你如果愿意同内地合作拍片,我可以帮助你,尽我的力量支持你。”回香港不久,李翰祥就自己成立了一间“新昆仑公司”,与大陆合拍摄《垂帘听政》和《火烧圆明园》。

  李翰祥拍片的大部分钱,都是先由何贤垫支的。据说何贤特地开了个帐户,借给李翰祥使用。



  






何厚铧家族传49、赌业竞争新霸主






49、赌业竞争新霸主

  澳门,这个巴掌大的弹丸之地,却是一个声名显赫的世界级赌城。有人说,是赌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