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何厚铧家族传 作者:佚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澳门半岛三面环海,境内丘陵起伏,从东北向西南依次有望厦山、东西望洋山和妈阁山;中部有大炮台山;西北有青洲山;东部有马交石山等。半岛北面通过关闸与珠海市拱北区相连。半岛的南面就是氹仔岛,岛上也有大小氹山和北澳山等。氹仔岛上有著名的东亚大学(后改为澳门大学)、赛马车场、濠苑城和五星级的凯悦酒店。

  氹仔岛再南面就是路环岛。路环岛上居民较少,有全澳门最高的山峰塔塘山(海拔174米);岛的东南部有卫星接收站和著名的风景区黑沙环,以及竹湾泳场。

  何贤意欲将它们连接一体,自然得到澳门各界人士和澳葡当局的支持。于是从1970年6月18日开始,由何贤经营的澳门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澳氹大桥”的建造工程,这是颇具规模的地域工程,从中足见何贤的魄力和勇气,经过四年多的施工,澳氹大桥在1974年10月5日建成通车。

  当时,澳门舆论界认为,何贤以4332万元的廉价承接额,建设这项社会民生工程,实在是为开发氹仔、路环西岛的各项事业,起到了铺天梯的重要作用。

  何氏经营企业,可谓拓足荒远,视野广阔、眼光独到,对新兴产业都能洞察先机。何贤的理想相当远大,这是一个企业家必须具备的品格。他不仅在港澳投资工商业,而且拥有拓展海外新天地的愿望。早在1952年,何贤曾经请姚观顺(曾当过孙中山先生的侍卫官)代表他到葡属帝汶岛,打算在该岛规划开发垦植业。可姚观顺却不幸患了脑溢血,在送香港医治途中逝世,故此,垦植大业不得不中途停了下来。但是从中人们也可以窥见,何贤经营事业的范围是很广泛的。

  从80年代开始,我国大量向澳门地区供应石油产品。何贤面对这个新兴行业,又迅速采取应变的经济措施,开办了大明石油公司。大明石油公司,在我国外贸公司的支持下,经销的石油产品占澳门同类商品进口总值的40%左右;其中煤油占74%,轻柴油占77%,对澳门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我国的对外开放,都有促进作用。

  何氏家族于澳门拓展业务,数业并举,可谓多姿多彩。然而,也有不少商界舆论和知情人士透露,何贤在经营企业的历史中,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他过分相信别人,且没有一套完整的监督制度,以致给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

  例如他在香港办的一家独资公司,因为用人不当,结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何贤还有一个较为“古怪”的特点,就是与人合股经营的企业,从来不让自己儿子插手业务。

  例如他与人拍档经营的地产公司,建了一幢大楼,他的一个儿子要求接做装修工程,但何贤却不同意!

  不是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么?自己的儿子都不能“受惠”于爸爸的买卖?何贤说这样做会损害了拍档的利益。

  “贤哥”做生意,究竟守的是生意之道,还是做人之道?究竟是经营之道,还是人际之道?他宁亏自己,不负他人。对他人,他永远主张“和为贵”。



  






何厚铧家族传42、儒风清骨办教育






42、儒风清骨办教育

  从1941年起,何贤不仅担任了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会长;镜湖慈善会主席;立法咨询委员及“法人代表”……他还是澳门教育会会长,多间中小学董事长,以及东亚大学(现澳门大学)校董会主席。

  何贤仅读过3年私塾,在今天看来可以算作无学历者。但是他见多识广,历尽沧桑,最能体会到的似乎是“百年树人”大业之神圣。

  1948年6月17日,何贤为澳门捐建平民小学校舍一座,南湾八角亭图书室一座。

  何谓八角亭图书室呢?原来,在澳门的水坑口至荷兰园一带,过去有个南湾花园。那里面积较大,花园内曾设有音乐台、喷水池、假山、酒水部……是葡国人节日时欢聚跳舞的地方。后来音乐台、喷水池、假山都没有了,只剩下作为酒水部的八角亭。

  1948年,何贤担任澳门中华总商会的副理事长期间,便把那八角亭买下来,送给商会作附设的书报阅览室。没多久,他又拿出1.75万元,把八角亭修饰一新,并且购置了一批图书,供人们阅览。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八角亭完全演变为澳门一处别具一格的“文化景点”了。四十多年来,“八角亭”一直成为澳门最具规模的公众书报阅览室,每当人们走进这里看书抑或读报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想起那已去的“故人”———那关心文化公益事业的“贤先生”了。

  1948年,或许是“贤先生”的文化年度?那一年,何贤又和澳门一些爱国人士,集资创办了《澳门商报》。但是这份报纸长时间没能获得澳葡当局的许可,到1950年,他们便将《澳门商报》改为小报《新园地》出版。这份小报正式注册时,由“贤先生”出任担保人,交纳了1万元保金。

  1958年8月15日,在以何贤为首的爱国主义人士的努力下,新创办的《澳门日报》正式出版。自始至今,该报都是以“来自澳门同胞,属于澳门同胞,为了澳门同胞”为宗旨的;其一贯坚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报道祖国改革开放情况,成为澳门各界进步人士的喉舌。

  50年代初,澳门人口只有四十多万,而学生已达四万多人。大部分学生都在私立学校就读,而私校的开设又有各种形式。何族崇义堂联谊会开办的崇义学校,就是在1955年由何贤倡议创办的,他还兼任了该校校长。崇义学校收费低廉,每学期会员子弟仅收10元,非会员子女也只收18元。该校开办第一年,学生有六百多人,1957年学生已增至一千多人,是澳门办得最好的学校之一。

  该校还开办免费夜校,并设奖学金和助学金。学校所有支出不敷之数,全部由何贤倾囊捐助。何贤还被推选为平民免费小学董事会主席。继而他再以银业公会的名义创办免费义学,收容失学儿童五百余人。

  再往后何贤又发起行动,将“免小”和“免义”两校合并为镜平学校,并为“镜平”新建了校舍,增收了学童。有着悠久历史的澳门濠江中学,是在1932年建校的,何贤曾较长时间担任校董会董事长。在任期间,他积极捐资扩建校舍,并设有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部,每期招收学生四千多名。

  1981年前,澳门是没有大学的。何贤便率先倡议组建东亚大学,曾任该大学校董会主席。东亚大学的校舍矗立在澳门氹仔岛观音岩上,占地16公顷。自1981年3月28日开办,便设立“四院一中心”,即本科学院、公开学院、预科学院、进修学院和管理研究中心。

  “东亚大学”即今日之“澳门大学”,这座氹仔岛上的美丽学府,对为澳门培养知识型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然,澳门由于地方太小,教育之历史底蕴不够深厚,所以大多富贵豪门之子女,都会前往国外深造学业。但是,也正因如此,何贤倾心鼎力办学,资助文教事业,其归根结底为的是广大平民,为他们更多的子女孩童能顺利且及时地得到良好的教育,以拥有光辉的前程。



  






何厚铧家族传43、醉红孤品送故宫






43、醉红孤品送故宫

  1958年春天,正值广州美术馆建馆的第二年。关心祖国文化事业的何贤,又为广州美术馆馈赠了一批宝物。原来,为了充实该馆西方油画的馆藏,何贤一次性从香港购买了英国菲尔氏复印西欧名画206幅,并通过当时广州市市长朱光,将这批名画复制品送给广州美术馆收藏。

  现在已是广州美术馆副馆长的谢文勇,当时受单位委派接待何贤,并正式接受了何贤的赠送。那批油画复制品,是自西欧14世纪开始,包括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优秀作品。其中有古典派、学院派、浪漫派、写实派、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以及现代各个流派等78位著名画家的作品;更有像意大利绘画大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现实主义大师柯罗的《桥影流光》等经典画作。

  这对研究西方之油画,无疑是极为可贵的资料,因为何贤在澳门的时间比较多些,所以“大丰银行”办公室里的陈列,多了一些他心爱的古玩和名人字画。在办公室的一面壁橱里,有很精致的古玩,四周都是大陆名画家佳作,有画家黎雄才的巨幅,也有叶剑英亲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