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睫时,也将雷达转为军用。
在英国,1935年沃森·瓦特向英国空军提交了一份关于雷达的重要文
件,才引起对军事雷达的重视,并开始大力研究。在德国,30年代初开始研
究船只探测系统,很快又发展了飞机探测系统,1939年已有了入侵飞机早期
报警系统,紧接着出现了船只报警系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利用600兆赫
的雷达系统,能够精确地指挥高射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研制使用3000兆赫微波的投弹瞄准雷达,
用于投弹指挥。后来,美英合作,研制了频率高达10000兆赫的雷达系统,
使瞄准更精确。德国虽然在战争初期也发展了雷达系统,但由于它把重点放
在发展导弹上面,大大缩减了雷达研制费用,所以雷达系统远远落后于同盟
国。
大战结束后,人们对军用雷达的兴趣一时急剧减退,科学家开始研究如
何用雷达作为科研工具。1946年美国成功地探测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雷达信
号,这实际上是射电天文学的开始。此外,也开始用雷达作为导航工具,作
为防止船只以及飞机碰撞的常规手段。
高速飞机的出现,对雷达装置和技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显然,将计算
机和雷达结合起来,可以解决自动雷达侦察的问题。
在洲际导弹发射成功之后,尽早报警成为迫切需要。第一个满足这个要
求的雷达设置在格陵兰。它有4个天线,每一个的宽度都超过90米,探测距
离为4800公里,它的计算机可以确定导弹的轨道、目标和到达的时间。
此外,战后还发展了多种小型军用和民用雷达。其中最突出的是机载小
型雷达。飞机运载这种带有小型天线的雷达,沿固定航线飞行,雷达系统将
天线接收的信号送计算机分析处理。这种雷达所获得的信息量大,分辨率高,
这就是合成孔径雷达。
50年代大功率速调管出现后,根据多普勒效应,制造出目标显示雷达,
可以探测出目标的速度。
60年代以后,雷达在航天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登月活动和
空间飞船对接活动中,雷达同计算机配合,完成了跟踪、定向等多种任务。
燃气轮机的发明
(1937年)
燃气轮机是一种用燃气推动涡轮直接产生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可连续
… Page 101…
无振动地高速工作。中国古代的走马灯,古罗马时代的烟风车,都是早期出
现的燃气涡轮雏形。
据记载,1791年已提出“燃气轮机”的名称。19世纪上半叶达姆贝尔和
本森曾分别制造过简陋的定容和定压热功循环的燃气轮机,但没有实用价
值。
1902年,美国人莫斯发表了有关燃气涡轮的论文。1918年,他用汽油机
排出的燃气驱动涡轮,以带动增压器,受到军界的重视。1926年,英国的格
里菲斯提出涡轮叶片的气动力理论,他和惠特尔分别于1927年和1928年发
明燃气涡轮螺旋桨轴带动的轴向和径向增压器,促进了涡轮螺旋桨飞机的产
生,从而解决了飞机高空飞行的性能问题。燃气涡轮是否被推广使用,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耐高温耐腐蚀的高强度材料及其加工技术。
30年代后期,空气动力学和风洞实验的发展,为合理选择涡轮叶片的形
状和尺寸创造了条件。瑞士的阿梅尔首次研制成工业上实用的4000千瓦定压
热功循环的燃气轮机。美国最早的燃气轮机是在 1937年为火车和轮船制造
的。到1941年和1945年,瑞士和美国分别制成燃气轮机驱动的火车和汽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燃气轮机进入全面发展和使用时期。50年代初中国
科学家吴仲华提出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对50年代以后的燃气涡轮及喷气
发动机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至60年代,轴流式压气机的增压比达23,超
过离心式的4—5倍,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和热效率,而被广泛地使用。
1970年世界燃气涡轮发电装置总容量达3200万千瓦。1971年它在舰船
上的总功率达780万马力。此后最大燃气轮机的功率又达到10万千瓦级,热
效率达30%。美国研制的20万千瓦级的燃气轮机,热效率达40%。
战略弹道导弹的出现
(1944年)
1944年9月8日19点左右,英国首都伦敦的居民,没有听见空袭的警
报,却看到了猛烈爆炸后的火光,当时谁也不知这是什么武器。后来查明,
它是法西斯德国在荷兰首都海牙近郊,隔着英吉利海峡发射的V—2弹道导
弹。
导弹的出现,是军事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
着飞机在军事上的应用,人们开始研究远距离控制飞机和自动制导炸弹。1926
年美国人哥达斯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并达到了超音速。与
此同时,德国的一批业余火箭研究者,成立了“宇宙航行俱乐部”,从事火
箭理论与试验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德国出于侵略战争的需要,
成立了庞大的火箭研究中心。经过十年的努力,他们在空气动力理论、火箭
推进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电子设备、无线电雷达技术、航空材料工艺等方
面做了大量工作后,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
V—1飞航式导弹和V—2弹道式导弹。
导弹与火箭不同,它的原意是“导向炮弹”或“导向火箭”。导弹与火
箭的根本区别就在“导”字上。就是说,装有控制系统,能自动导向目标的
火箭武器是导弹。
当时的法西斯德国,为了挽救即将战败的命运,把希望寄托在一两件新
式武器上,因此大批生产并使用V—2导弹。在1944年9月至1945年3月间,
… Page 102…
从荷兰和法国海岸,向英国首都伦敦发射了10800枚V—2导弹。由于V—2
导弹能在高空 (可达100公里)以高速飞行,使得英国的所有防空手段都无
法防御,因此给伦敦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有限,V—2导
弹的性能还比较差,仅有一半飞到了目标区,另一半发射时在地面或空中爆
炸,也有的因精度不高而掉落在英吉利海峡。尽管如此,V—2导弹毕竟已显
示了当时其他武器所不具备的优点——威力大、射程远、飞行时速高,从而
引起各国的注意。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弹道导弹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40年代末至5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弹道导弹的有无
问题。继德国之后,美苏在此期间先后成功地研制了近、中、远程各种类型
的弹道导弹。如美国的“红石”、“丘比特”、“宇宙神”;苏联的“SS—1”、
“SS—5”和“SS—6”等。这一阶段弹道导弹的性能较差,发射准备时间长,
且易被发现,防护能力差,生存力低。
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的是提高战略弹
道导弹系统在核袭击下的生存力以及进一步提高战略弹道导弹的性能。在此
期间,美国出现了地下井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大力神Ⅱ”、“民兵Ⅰ”、
“民兵Ⅱ”以及潜射导弹“北极星A1”、“北极星A2”等。苏联也相应装备
了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导弹。这一阶段弹道导弹提高了生存能力,缩短了发
射准备时间,提高了命中精度。
60年代中至70年代末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导弹的突防问题。
为此出现了集束多弹头导弹和分导式多弹头导弹,这些导弹都带有突防装
置。此外,通过加固地下井,进一步提高了生存能力。洲际导弹的命中精度
已达到0。185公里。
80年代以来,战略弹道导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总的趋势是进一
步提高导弹的进攻能力、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和战备性能;大力研制全导式
多弹头;广泛实行固体化和机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