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橹3制浣峁购偷浴7栏寥芤夯咕哂�3个极重要的特性:一、阻碍细菌发育;二、止住细胞自溶;三、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溶液不蒸发,也不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进行防腐处理时仅对列宁的眉毛稍加修整,给双手小部分皮肤化妆。列宁逝世前不久理过一次发,而他生前所有的照片都是蓄发的,为避免产生误解和疑问,不得不将他的短发颜色描深些。列宁逝世时身穿弗伦奇式军上认,在圆柱大厅和最初在陵墓停放时都原封未动。而这种服装列宁生前并不常穿,所以政府于60年代中期决定列宁遗体改着便服。
列宁遗体迄今已保存66年。在此期间,专家们定期用精密仪器对肤色、体形、凸出部位进行测定,证明全部符合标准,情况良好。一句话,可以长久保存下去。苏联每4年任命一个政府委员会,成员包括卫生部长、权威解剖学家、病理解剖学家和生物化学家,任务是对遗体全身进行检查并核对一切必要的数据。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届政府委员会发现过异常现象。此外,该委员会每隔5—10年从遗体取样化验,取下的部分体积极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然后将其制成标本,如不了解实情,任何专家都猜不到,摆在他面前的组织切片,竟取自保存了60多年的遗体。
列宁陵墓每星期一、五关闭。这两天从清晨起,小分队将遗体从棺内抬出,借助气溶胶将脸部和双手浸泡在防腐剂溶液里。此外,陵墓每一年半关闭一段较长时间,约45天。这段时间内,遗体全身要进行彻底的补充防腐处理,同时对陵墓全部工程技术系统采取预防措施。这套军工厂生产的结构相当复杂的设备,使陵墓内和棺材内常年保持恒温、恒湿,并可测定和记录遗体表面的温度。自陵墓建成以来,更换过几副棺材。现在的棺材是1974年更换的,由钢材、青铜、高纯度坚固玻璃制成。
����
Number : 5732
Title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趣事
Author :
Issue : 总第 123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资助
1901年首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法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苏利·普吕多姆。他荻悉得奖消息后,在巴黎近郊的住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他知道自己所获得的奖金是也写了35年诗的总收入的4倍以上时,显得异常惊喜。同时他表示要拿出其中的一部分资助那些苦于出第一本诗集的青年作者。他的应诺一出,请求资助的信件纷至沓来,以至于使普吕多姆惊叹:
“如果我全部答应的话,足可将我的奖金吞得一文不剩。”
表示谦虚
1921年,年近八旬的法国法朗士坚持出席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盛大庆典。庆典在富丽堂皇的瑞典音乐学院的演奏厅举行。在献辞过程中,法朗士一直坐在自己的桌边“打盹”。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打盹”,他却解释说:
“没有这回事,那时我没有打瞌睡,只是我听不懂瑞典语,但我知道他们在谈我——为了表示我的谦虚,我就把头垂了下来。”
遗憾
1956年诺贝尔文学奖由流亡波多黎各的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获得,祝贺的电报传到波多黎各时,希梅内斯钟爱的妻子正患癌症躺在波多黎各的一家疗养院里。此时各国的记者都纷纷前来祝贺他,采访他获奖的消息。希梅内斯强忍住悲痛,只接见了几位来自美国、瑞典和西班牙的记者。他说:
“我恳求各位转达那些帮助我获奖的人们的最深切的谢意。我的一切成就都应当归功于我的妻子。对于获得这项殊荣我本应感到高兴和自豪。然而,由于她的沉疴不起,我无法体会这种心情。对此,我深深地感到遗憾。”
猎物
当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通知电报来到肖洛霍夫身边的时候,他正在郊外的森林里打猎。后来,在他亲赴斯德哥尔摩领奖时,大批记者来采访他。他说瑞典文学院尽了二三十年才颁奖给他,实际上他是第一位真正该得此项奖的苏联作家。他还说:
“当我得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天,正好朝天上放了两枪,除了掉下两只大雁之外,还十分意外地掉下诺贝尔文学奖。”
����
Number : 5733
Title :情书如红叶,报纸做冰人
Author :
Issue : 总第 123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据说象征派诗人戴望舒,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罗曼史。
有个女大学生,长得相当漂亮,不少俊俏潇洒的男子纷纷追求她。这时戴望舒也去轧闹猛,参加这“追求队伍”。可是戴望舒的外貌并不好看,跟那个女学生根本不能相比。所以无法获得女学生的青睐。
戴望舒在碰了好多次钉子后, 仍然毫不气馁。他每天都要写一封充满激情的情书寄给那女学生,从不间断。
起初,那女学生见是戴望舒写来的信,连封口也不拆就投进了字纸篓。久而久之,便姑妄拆之和姑妄看之,但回信是从来不写的,戴望舒把给女学生写的情书当做日常必做的功课,对从来收不到她的回信也安之若素。
那时,戴望舒在文坛已颇有声望。报刊编辑收到戴望舒的稿件,不管是诗歌还是散文,总是文不加点,立即编发。
有一次,戴望舒把写好的情书和一篇稿子同时发出,可是他误把稿件当做情书装入了寄给女学生的信封,却把情书误当做稿件装进了寄往一家报社的信封。那女学生见收到的是一篇稿子,固然莫名其妙;最糟糕的是报馆编辑接到那封情书后,依旧文不加点,立即发了出来。
这件事,很使女学生和女学生的亲人们羞窘不安。
女学生一方面觉得面子攸关,另一方面也为戴一往情深的诚意所感动,竟终于和戴望舒结成伉俪。
����
Number : 5734
Title :五彩纷呈的情书
Author :苏军
Issue : 总第 123期
Provenance :青年社交
Date :1991。3
Nation :
Translator :
图画情书
据说,名叫奥基布娃的印第安人女子,曾用赤扬树皮当纸,写过一封“情书”给自己的爱人,这封情书没有一个文字,是由图画组成的。
情书的左上角是一只熊,是女子奥基布娃的图腾,左下角是一条泥鳅,是她爱人的图腾,曲线表示应走的道路,帐篷表示聚会的地方,帐篷里面有一个人表示她在等候,旁边有3个“十”字,表示周围住的是天主教徒,帐篷后面画大小3个湖沼,表示帐篷的位置。她爱人收到这封“情书”后,便可以根据信中指示的路线,顺利地找到自己的情人。当然,这样的“图画情书”,恐怕只有她的爱人才能读懂,其他人看了会感到莫名其妙,难以理解。
实物情书
在我国瑶族青年中解放前盛行着一种“实物情书”,原为有些青年不识字所致,不过识字的人认为这种“以物代言”很有趣味,于是也采用了。这种“实物情书”是:
第一个信封装的是两枝嫩嫩的树芽,表示爱情正在萌芽。
第二个信封装的是一颗红豆,意思是日夜在思念对方。
第三个信封装的是一小束韭菜,意思是我们的爱情永久(韭)。
第四个信封装的是两颗坚硬的红豆,这是告诉对方,我们的婚事受到了干扰,还需要经过斗(豆)争,才能取得胜利。
第五个信封装的是一片枯叶,枯叶上打着一个大“×”。意思是我们的受情不能枯萎,不能中断。
第六个信封装的是两颗煮熟的花生,两颗花生米紧紧地连着躺在花生壳里,意思是我们的爱情已成熟,可以结婚了。
第七个信封装的是大蒜、葱花、芹菜,意思是我们结婚后要会算(蒜),要聪(葱)明,要勤(芹)俭过日子。
这封“实物情书”像一首首含蓄的情诗,反映了青年的智慧。
画圈的情书
宋代女词人朱淑贞18岁时嫁给了商人陈豪,一次其夫久行不归,朱淑贞寄给丈夫一笺,信纸上画满了圈,在纸背赋词一首:“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梦。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单圈是我,双圈是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月缺了会圆,月圆了会缺。我密加圈,你密密知我意,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情,一路圈儿圈到底。”
情书的长与短
情书有长有短。肖红在日本有一次写给肖军的情书竟达3万多字,而郁达夫写给王映霞的情书只有几十个字或百余个字,短的情书,有时可以是一句俏皮话,有时可以是一首小诗,如诗人陆游写给唐琬的那首《钗头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