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于丹庄子 心得__心约乐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如果你再长到三围四围,一抱更宽一点说有很多做房梁的人就开始算计你把
                              你砍走了。如果你长得再大,有七八围的树说那有富贵人家要大棺椁,做棺木就
                              该算计了,有这个做棺材板多好啊。也就是说你从小到大,长到那个规格,总会
                              有一种低廉的有用价值观来评价你,把你雕琢为某种器具。但是如果你长得超乎
                              人想象。你真是长到百抱合围,这样的大树我在西藏的林芝地区曾经看见过。那
                              是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树,要二十来个人拉着手围着这个树,那么大的树。长到那
                              么大的树,这就变成了大家的朝圣了,谁去了都要去看一看它,然后大家在这个
                              树底下唱歌跳舞喝青稞酒。那个场景和庄子描述的一模一样。大家以这样的心来
                              对待它的时候,还有谁说把这棵树砍了回去做个箱子。这想法你连有都不会有的,
                              这就是因为它的大已经超乎人们对于一般规格的想象。 
                              (一棵树不能成为栋梁,却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人们朝圣的对象。庄子的寓
                              言对于我们现代生活中急功近利的追求不是一个提醒吗?当我们以世俗的小境
                              界去观察事物时常常会以眼前的有用和无用来进行判断。当你具有大境界时,才
                              能够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大境界
                              呢?) 
                              我们今天所谓的有用,可能都是一些局部的有用。而真正这样一种保全大人
                              生以大眼界去做。那么苏东坡有句话叫做“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就是
                              他说的无事得此生。李白也是一样,一辈子谑浪笑傲,一辈子不服权贵。到老的
                              时候杜甫去看他,说看看你老年还有什么遗憾的事啊。一看,李白说,我就是求
                              仙了道在这儿炼丹还没炼好。所以他说我想起来晋代写《抱朴子》写神仙书的这
                              个葛洪葛神仙。我从心里觉得我就对不住他。杜甫听得瞠目结舌。他说这样一个
                              人上不愧皇帝下不愧父母,偏偏觉得自己愧这么一个不着调的炼丹之人。这是什
                              么人生啊?所以杜甫为他写了一首绝句:“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说这就是李白的人生。“秋来”指人
                              间晚秋。一生要回顾自己的时候,心中有什么惭愧吗?这人还在飘仍然是一个无
                              根之人,这叫“秋来相顾”还像蓬草一样飘着。问他有遗憾吗?他说“未就丹砂
                              愧葛洪”。那么杜甫说好,你的人生是“纵酒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一句“为谁雄”三个字问得好啊。这说明在这个世界上,他不为君主、不为青
                              史、不为功名。他不需要留下一个封号,他为的只是自己的心。所以他是一个无
                              所羁绊的天地英雄。这种天地英雄就是中唐李贺在诗中所说的:“世上英雄本无
                              主。”我们不要老觉得那种为国尽忠效忠与君王或者是效忠与一个主子那样的一
                              种忠臣死世。这些人是英雄吗?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这样的
                              一种由自己的心智而决定的人生会给我们每个人开拓出不同的境界。这是什么,
                              这就是生命的觉悟。觉悟这个词是一个佛家用语。大家可以看一看觉悟这两个字
                              的写法很有意思。觉是下面有一个见字。悟是什么?竖心一个五。也就是说,悟
                              其实是我们的心。觉悟,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是看见我的心。这种觉悟我们问问自
                              己,终其一生有几个人看见了自己的心。你可以了解真个世界,你可以了解他人。
                              这个世界太难了解就是看见我的心,这才是觉悟。而觉悟在佛家禅宗的开悟中,
                              被描述为两个阶段。觉是一个阶段。比如说你听了某种知识,有一个人跟你说了
                              一句话。所谓醍醐灌顶,突然之间眼界通透,这叫有所觉。但是你长长的一生的
                              修为,遇到任何一个事情做反观内心,去考虑突然之间又明白一点什么。这个长
                              长的感受和如何参化的过程叫做悟。也就是说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把
                              所有点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感受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终于看见我的心。这
                              是人生的大觉悟。 
                              大家可以看看中国的武侠小说。金庸先生曾经说,我写武侠小说,写的是侠
                              而不是武。也就是说他从来不崇尚技巧。他从来不崇尚单纯的武艺。他所崇尚的
                              是侠客情怀。也就是说侠是什么人?他们是以一种道义来临天下去平世上不平之
                              事的人。所以金庸先生所写的真正的大侠,从来不信任技巧,我们会看到这样的
                              人生历程描写。说一个少侠初出道之时他会用一口天下无双青锋宝剑,锋利无比,
                              凌厉得可以所向披靡。这是一个少侠的形象。随着他的修炼内功,随着他的境界
                              转深及至中年,他会用一把不开刃的钝剑。尽管还是金属的,但是他已经不需要
                              锋刃了。那么再接着及至壮年他已经走出了一个门派的局限,他可以成为江湖上
                              推崇的英雄,或者他可以成为一个掌门人了。这时候你去看,他便得更为散淡了。
                              他手中可能只有一个木棍了。他已经不用借助金属器皿。那么及至老年,也就是
                              说最高的境界就是我们所说的独孤求败。此生的孤独但求一败,但江湖已经没有
                              对手了。这样的人,你看他的武功连木棍都没有。他这一身十八般武艺完全化为
                              一种精湛的内功。他可能双指一出会啸成剑气;他可能双拳一摆,这就是双棰;
                              他可能手劈下去,这就是刀法。所以他的敌人永远无别他从什么地方出招以及他
                              使用什么兵器。大家知道十八般武艺,有武谱就有破谱。也就是说,只要你可以
                              把这个武艺的精到讲明白,那一套破阵之法已经在那儿等着你了。惟独有这种内
                              功带在身上,什么人都看不出来的人是没法儿破的。其实金庸先生也罢,中国所
                              有的古典小说家所描绘的这种武侠的至极境界在与什么呢?其实在于无为而达
                              到无不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