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献通考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置江西盐法,言汀州运路险远,淮盐至者不能多,请罢运淮盐,通搬广盐一千万
斤於江西虔州、南安军,复均淮盐六百一十六万斤於洪、吉、筠、袁、抚、临江、
建昌、兴国军,以补旧额。大率峻剥民,民被其害。哲宗即位,御史言周辅议江
西盐法掊刻诞谩,乃削职贬官。
    河北盐 旧不榷。熙宁八年,三司使章言河北、陕西并为边防,今陕西榷
盐而河北独不榷,此祖宗一时误恩,请遣使诣海阳及煮小盐州县(小盐,伪盐也),
与两路转运司度利害施行。而文彦博论其不便,诏如旧。元丰三年,京东转运李
察言,南京、济、濮、曹、澶行解盐,馀十有二州行海盐,请用今税法置买盐场,
尽灶户所煮盐,官自卖之,禁私为市。岁收钱二十七万三千馀缗。而息几半之。
乃诏以京东法榷之河北,自大名府、澶、恩、信、安、雄、霸、瀛、莫、冀等州,
尽榷卖以增其利。哲宗即位,监察御史王岩叟言其不便,遂罢河北榷法。绍圣中
复之。
    河东盐 熙宁八年,三司使章言:“东西永利两监,盐岁课旧额二十五万
馀缗。自许商人入中粮草,增饶给钱支盐,商人得钞千钱,售价半之,县官阴有
所亡,坐贾获利不赀。又私盐不禁,岁课日减,今才十万四千馀缗,若计粮草虚
估,官才得实钱五万馀缗,视旧亏十之八。请如解盐例,募商人入钱请买,或官
自鬻,重私贩之禁,岁课且大增,并边市粮草,一用见钱。”乃诏官自运盐,鬻
於本路。知太原府韩绛言其不便,请通商,乃令商人输钱於边,给券,於东西监
请盐,以除加饶折籴之弊。仍令商人自占所卖地,即官盐已运至场务者,令商人
买之,加运费。
    蜀盐 熙宁中,患井盐不可禁,欲尽实私井而运解盐以足之,修起居注沈括
以为不可,遂寝。九年,刘佐入蜀经度茶事,乃岁运解盐十万席,未几,罢之。
崇宁二年,川峡利、洋、兴、剑、蓬、闻、巴、绵、汉、兴元府等州,并通行东
北盐。四年,梓、遂、夔、绵、汉、大宁监等盐仍旧鬻於蜀,惟禁侵解池盐。
    蚕盐 熙宁五年,京西漕臣陈知俭言蚕盐畸零,非民所愿,乃罢之,第令输
钱。七年,复诏开封府界蚕盐折以粮者,三等户以下许代以钱,愿输本色者听。
元初,有司言罢所蚕盐,而令虚纳盐钱,於义未安,乃诏旧经蚕盐处仍旧散
敛。有司复奏府界、京西、京东等路用蚕盐三万二千五十席,预出盐引,募人算
请於解盐司以给用。六年,徐州、淮阳军仍旧散敛,京东及晋、绛、隰、磁州皆
罢。元符三年,重定散蚕盐给纳之限,开封府界、京东西、河北澶州皆罢。初,
东南岁支蚕盐,即不欲盐,计其数输价钱六分,如京东、西之制。政和三年,虑
州县抑民,诏罢两浙、淮南支,其江、湖四路下盐事、常平司共相度闻奏。後
遂诏淮、浙支蚕盐去处,依市卖客盐价例支给价钱,散依旧,来数输纳物帛,
其丁口盐钱亦依上件指挥散纳。中兴後,亦不复散盐,而差损民所纳之直。
    东莱吕氏曰:“《洪范》,初一曰五行,一曰水,水曰润下,润下作咸,此
盐之根原。五行之气无所不在。水周流於天地,润下之性无所不在。其味作咸,
凝而为盐,亦无所不在。种类品目甚多,世所共知者有三,如出於海,出於井,
出於地。三者盐之尤多,世共知之。如青州出於东井,幽蓟东海、岭南南海皆出
於海,剑南西川出於井,如河东盐出於池,如解池,盐之尤著者,大略三种。三
种之外,所出亦多。如河北有卤地,此出於地者;如永康军盐出於崖,此出於山
者。又有出於石,出於木,品类不一。大抵盐生民之日用,不可一日缺者,所以
天地之,无处不有。自《禹贡》青州贡盐、,此海盐之见於经。三代之时,
盐虽入贡,与民共之,未尝有禁法。自管仲相桓公,当时始兴盐,以夺民利。
自此後,盐禁方开。虽汉兴除山泽之禁,到武帝时,孔仅、桑弘羊祖管仲之法,
盐始禁榷。至昭帝之世,召贤良文学论民疾苦,请罢盐铁,又桑弘羊反覆论难,
所以盐榷不能废。元帝虽暂罢之,卒以用度不足复建。自此之後,虽盐法有宽有
急,然禁榷与古今相为终始,以此知天下利源不可开,一开不可复塞。於是论其
作俑出於管仲,计近功浅效,夺民利以开盐禁,自此天下之盐皆入禁榷。论禁榷
之利,惟是海盐与解池之盐,最资国用。南方之盐皆出於海,北方之盐皆出於池。
如蜀中井盐,自赡一方之用,於大农之国计不与焉。前代盐法兴衰皆不出於所论,
今且论本朝盐本末。本朝就海论之,惟是淮盐最资国用。方其国初,钞盐未行,
是时,建安军置盐仓,乃令真州发运。在真州,是时,李沆为发运使,运米转入
其仓,空船回,皆载盐,散於江、浙、湖、广。诸路各得盐,资船运而民力宽,
此南方之盐,其利广而盐榷最资国用(至道二年十一月,西京作坊使杨允恭言:
“淮南十八州军,其九禁盐,馀不禁。商人由海上贩盐,官倍数而取之,至禁盐
地,则上下其价。民利商盐之贱,故贩者益众,至有持兵器往来为盗者。且行法
宜一,今请悉禁,官遣吏主之。”诏知制诰张秉与盐铁使陈恕等会议,恕言其不
可,允恭再三为请,乃从之。是岁,收利巨万)。解池之盐,朝廷专置使以领之,
北方之盐尽出於解池(大中祥符九年,陕西转运副使张象中言:“安邑、解县贮
盐三千二百七十六,计三亿八千八百八十万八千九百二十八斤,计直二千一百
七十六万一千八十贯,切虑遗利,望行条约。”帝曰:“地财之阜,此亦至矣。
若过求增羡,虑有时而阙,不可许也。”)当时,南方之盐全在海,北方全在解
池。然而南方之盐,管得其人则其害少,惟北方解池之盐,有契丹、西夏之盐尝
相参杂,夺解池之利,所以本朝议论最详,大抵解池之盐,味不及西夏,西夏优
而解池劣;价直,西北之盐又贱。所以沿边多盗贩二国盐以夺解池,所以国家常
措置关防,西夏常护视入中国界。大抵南方所出是海盐,自汉以来,海盐、井盐
用煎熬之制,皆烹炼然後成,两处之盐,必资人力。如解池之盐,大抵姑耕种,
疏为畦垅,决水灌其,必俟南风起,此盐遂熟,风一夜起,水一夜结成盐。所
以北方皆坐食盐,如南风不起,则课利遂失。夫海盐、井盐全资於人,解地之盐
全资於天而人不与。至徽宗时,如两浙之盐多有变更。自蔡京秉政,费转搬仓之
法,使商贾入纳於官,自此为钞盐法,请钞於京师,商贾运於四方。有长引、短
引,限以时日,各所之地,远近以为差。蔡京专利罔民,所以盐法数十日一
变。盐法既变,则钞盐亦不可用,商贾既纳钱之後,钞皆不用,所以商贾折阅甚
多,此海盐之一变也。解盐之变,缘徽庙初,雨水不常,围堑不密,守者护视不
固,为外水参杂。雨水不常,外水イ满流入,解池不复成盐,此所以数年大失课
利。後大兴徭役,尽车出外水,渐可再复,此是解盐之一变也。若论禁榷之利,
天下之盐固皆禁榷,惟是河北之盐自安、史乱河北一路,缘藩镇据有河北盐,後
本朝因而以盐定税,所以河北一路盐无禁榷(《唐志》:“自兵兴,河北盐羁縻
而已。至皇甫奏置榷盐使,如江淮榷法,犯禁者岁多。及田弘正举魏博归朝廷,
穆宗命河北罢榷盐。”《国朝会要》:“开宝三年四月,诏河北诸州,盐法并许
通行,量收税钱,每斤过税一文、住卖二文,隐而不税,悉没官,以其半给捕人
定赏。”)仁宗时,议者要禁榷,仁宗不肯。神宗时,荆公、章亦欲禁榷,神
宗亦不许。自後章为相,方始行禁榷,犯刑禁者甚多,盗贼滋起。河北所以不
可禁榷,兼河北之盐又与其他不同。如井盐,官司只才一井,故井盐可榷。如解
池之盐,亳封守,亦可禁榷。海盐亦待煎起炉闭炉,非一旦所成,官司及时禁
察,亦可禁榷。惟河北盐是卤地,其地甚广,非如井、池可以为墙园篱堑封守;
又才煎便成,非如海盐必待煎煮,可以禁察,所以最易得犯禁。自章禁榷河
北,一到靖康之末,盗贼愈多。河北风俗悍,盐又易成,小人图利,所以不体
朝廷之法,遂轻来相犯。盐大略如此。然推大纲论之,盐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