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佐兼领,诸州仍令都监、监押同掌之。行者赍货,谓之过税,每千钱算二十;居
者市鬻,谓之住税,每千钱算三十。大约如此,然无定制,其名物各从地宜而不
一焉。
开宝六年,诏岭南商贾赍生药者勿算。
先是,伪蜀时,部民凡嫁娶,皆籍其帏帐妆奁之数估价抽税,是年,诏除之。
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用度所出,未遑削除,征算
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以部内州军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
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常
税各物,令有司件析揭榜,颁行天下。”
至道元年,诏两浙诸州纸扇、芒鞋及细碎物皆勿税。
二年,诏民间所织缣帛非出鬻於市者勿得收算。
真宗景德三年,除杭、越等十三州军税鹅鸭年额钱。
大中祥符五年,诏京东西、河北、陕西、江淮南民以柴薪渡河津者勿税。
大中祥符六年,诏免诸路州军农器收税。
熙宁十年以前天下诸州商税岁额:
四十万贯以上:
东京 成都(二十一务) 兴元(三务)
二十万贯以上:
蜀(九务) 彭(八务) 永康(五务) 梓(二务) 遂(二务)
十万贯以上:
开封(二十三务) 寿(八务) 杭(十二务) 眉(二务) 绵(二务)
汉(二务) 嘉(八务) 邛(十九务) 简(四务) 果(一务) 戎(三
务) 泸(六务) 合(一务) 怀安(三务) 利(三务) 阆(一务) 剑
(七务) 三泉县(二务) 夔(二务)
五万贯以上:
西京(二十六务) 北京(十四务) 徐(七务) 郓(十二务) 邳(三
务) 颍(十一务) 沧(二十二务) 博(十四务) 棣(十一务) 秦(六
务) 德(十三务) 京兆(十二务) 楚(八务) 真(五务) 庐(六务)
成(五务) 扬(七务) 蕲(八务) 无为(八务) 资(一务) 高邮
(八务)苏(五务) 普(一务) 昌(三十八务) 洋(八务) 兴(二务)
大宁监(一务) 达(一务) 施(五务) 涪(六务)
五万贯以下:
南京(九务) 青(十务) 齐(十务) 沂(五务) 兖(九务) 淮阳
(二务) 济(六务) 单(五务) 濮(八务) 襄(八务) 邓(七务)
许(十务) 蔡(十六务) 陈(六务) 滑(一务) 澶(十务) 瀛(七务)
滨(六务) 思(六务) 凤(四务) 永静军(九务) 真定(十五务)
河中(十一务) 陕(六务) 并(九务) 延(十六务) 凤翔(十五务)
亳(十一务) 舒(十九务) 宿(九务) 光(七务) 黄(九务) 湖(十
务) 婺(八务) 秀(七务) 信(八务) 洪(十一务) 吉(七务) 潭
(七务) 荣(一务) 雅(十一务) 广安(三务) 富顺监(一务) 巴
(五务) 蓬(一务) €安(二务) 福(十二务) 黔(七务) 忠(二务)
万(六务) 渝(三务)
三万贯以下:
密(六务) 登(四务) 莱(四务) 潍(三务) 曹(四务) 淄
(十一务) 郢(二务) 唐(五务) 孟(七务) 汝(十务) 郑(九务)
冀(七务) 雄(一务) 相(七务) 邢(七务) 定(十七务) 怀(八
务) 卫(八务) (九务) 深(五务) 磁(十一务) 赵(六务) 保
(一务) 永宁(一务) 华(八务) 通利(三务) 同(十一务) 耀(九
务) (四务) 解(五务) 庆(十一务) 商(四务) 宁(六务) 环
(六务) 泽(五务) 陇(八务) 渭(十八务) 阶(二务) 德顺(一务)
乾(八务) 通远(一务) 潞(六务) 晋(六务) 绛(六务) 汾(五
务) 海(四务) 泰(七务) 泗(七务) 滁(四务) 和(六务) 濠
(四务) 涟水(二务) 越(九务) 润(六务) 明(五务) 常(五务)
温(六务 )台(八务) 处(七务) 衢(八务) 睦(六务) 江宁(五
务) 宣(九务) 歙(六务) 江(六务) 池(十一务) 饶(六务) 太
平(八务) 南康(七务) 虔(六务) 广德(二务) 袁(九务) 兴国
(二务) 临江(五务) 衡(一务) 江陵(十四务)鄂(八务) 安(五务)
岳(十一务) 黎(一务) 汉阳(三务) 荆门(二务) 文(六务) 龙
(二务) 集(七务) 璧(一务) 南剑(十一务) 开(一务) 建(七务)
泉(九务) 汀(八务) 漳(十务) 广(十四务) 昌化(三务) 潮
(五务)
一万贯以下:
随(三务) 金(十七务) 均(三务) 信阳(二务) 莫(三务) 霸
(三务) 乾宁(一务) 信安(一务) (五务) 虢(四务) 坊(四务)
岷(三务) 原(六务) 仪(四务) 府(二务) 代(十九务) 隰(九
务) 忻(一务) 石(六务) 辽(五务) 威胜(五务) 平定(四务)
南安(三务) 建昌(二务) 通(二务) 桂阳(二务) 鼎(四务) 澧
(四务) 陵井监(四务) 峡(五务) 梁山(一务) 邵武(三务) 康
(十六务) 南雄(六务) 英(八务)
五千贯以下:
广济(一务) 房(一务) 保安(一务) 安肃(一务) 丹(四务)
广信(一务) 顺安(二务) 保安(三十务) 镇戎(六务) 熙(一务)
庆成(二务) (一务) 宪(一务) 岚(三务) 慈(二务) 宁化(一
务) 火山(一务) 岢岚(一务) 保德(一务) 抚(二务) 大通监(二
务) 江阴(三务) 筠(三务) 永(三务) 郴(一务) 邵(三务) 全
(二务) 归(一务) 辰(一务) 沅(四务) 复(二务) 茂(一务)
南平(三务) 兴化(八务) 循(四务) 韶(三务) 连(四务) 贺(二
十一务) 封(三务) 端(一务) 新(一务) 南恩(一务) 惠(四务)
梅(二务) 春(九务) 桂(十四务) 容(五务) 邕(一务) 象(七
务) 融(一务) 昭(十二务)梧(一务) 藤(一务) 龚(一务) 浔
(三务) 贵(十一务) 柳(九务) 宜(五务) 宾(四务) 横(三务)
化(五务) 高(六务) 雷(二务) 白(一务) 钦(一务) 郁林(一
务) 万安(一务) 珠崖(一务) 廉(五务) 琼(一务) 蒙(一务)
窦(二务) 南仪(一务)
按:天下商税惟四蜀独重,虽夔、戎间小垒,其数亦倍蓰於内地之壮郡。然
《会要》言四蜀所纳皆铁钱,十才及铜钱之一,则数目虽多,而所取亦未为甚重。
而熙宁十年以後再定之额,他郡皆增於前,而四蜀独减於旧,岂亦以元额偏重之
故欤?
仁宗时,诏场务岁课倍增者,乃增使臣一员监临。又诏取一岁中数为额,後
虽羡益勿增,仍毋得抑配人户、苛留商贾,求羡馀以希赏(详见《酒税门》)。
天圣中,有请算钱以助给费者,仁宗曰:“货泉之利,欲流天下而通有无,
何可算也。”不许。又诏有司裁定岁课或不登而州县责衙前备偿者,立命罢之。
神宗熙宁元年,诏:“三路支移,或民以租赋赍货至边贸易以转官者毋税。
石炭自怀至京不征。流民复业者,所过免算。”
四年,诏三司:“凡民承买酒麴、坊场,率千钱输税五十,储之以禄吏。”
七年,诏减国门税数十种,钱不满三十者蠲之。其先,外城二十门皆责以课
息,近止令随其闲要分等,以检捕获失之数为赏罚。既而以岁旱,复有是命。
八年,手诏问中书,贾贩之物法不税者,其市利钱当输否?时有司创税贾物
之入京者,谓之市利钱,以禄吏。帝疑焉,故问之。
《郑侠奏议》跋後云:“建言者以诸门及本务税钱额亏折,皆是官员饶税过
多,而吏人受财,公共偷瞒,不知乃为市易拘拦商旅入务官买,以致商旅不行,
税乃大亏也。遂立条约,专拦皆有食钱,官员不得饶税。专拦取钱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