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以别庙姑而於祖姑者,以别嫌也。按《曲台礼》别庙神主於祖姑之下,
有三人则於亲者。既於祖姑,又各於亲者之下,明共一幄,同享一位之荐,
不得别设幄次矣。从来有司失於检照,将别庙神主享之位别设幄次,若别设幄
次,当在舅姑之下,岂得上於祖姑乎?今来太庙享,懿节皇后於神宗幄祖
姑之下,别设幄次在哲宗、徽宗之上,此其不可者一也。神宗与三后共享一位牺
牲粢盛之荐,而懿节来,独享其一。今来安穆皇后、安恭皇后各设幄次,於
徽宗幄祖姑之下,徽宗与三位共享一位之荐,而安穆、安恭共享其二,揆之人情,
夫岂相远,此其不可者二也。且之言‘附’也,孙妇之於祖,始其尊卑绝矣,
礼无不顺。丰而尊杀,伸而尊屈,将得为顺乎?栗窃谓别庙神主於祖姑之
下,宜执妇礼,不当别设幄次,陈其笾豆,列其鼎俎,亦不当别致祝祠,但於本
幄祖姑之下添入别庙享某皇后某氏,於礼为称。”
淳熙元年诏议享东乡之位。
吏部侍郎赵粹中言:“谨考前代七庙异宫合享,则太祖东乡,始得一正太祖
之尊。倘享又不得东乡,则开基之祖无时而尊矣。乃者,绍兴五年董┍建议,
乞正艺祖东乡之尊,谓太庙世数已备,而艺祖犹居第四室,乞遵典礼正庙制,遇
享则东乡。得旨:下侍从、台谏集议。既而王普复有请。当时集议,如孙近、
李光、折彦质、刘大中、廖刚、晏原复、王俣、刘宁正、胡文修、梁汝嘉、张致
远、朱震、任申先、何悫、杨晨、庄必强、李弼直皆以其议悉合於礼,艺祖东乡
无疑,乞行正。时臣叔父涣任将作监丞,因陛对奏陈甚力,据引《诗》、《礼》
正文,乞酌汉太公立庙万年、南顿君立庙章陵故事,别建一庙安奉僖、顺、翼、
宣四位,、、、尝并行别祀,而太祖皇帝神主自宜正位东乡,则受命之祖
不屈其尊,远祖神灵永有常奉。光尧皇帝深以为然,即擢董┍为侍从,叔父涣为
御史。是时赵霈为谏议大夫,以议不己出,倡邪说以害正,然亦不敢以太祖东乡
为非,不过以徽宗在远,宗庙之事未尝专议,以此宣言胁制议者,而欲享虚东
乡。今若稽以《六经》典礼、三代之制度,定艺祖为受命之祖,则三年一当奉
艺祖东乡,始尊开基创业之主。其太庙常享,则奉艺祖居第一室,永为不祧之祖,
若汉之高祖。其次奉太宗居第二室,永为不祧之宗,若周之武王。若僖、顺、翼、
宣追崇之祖,一稽旧礼亲尽而祧,四祖神主别议迁之所。则臣亦尝考之,於
德明、兴圣之庙,唐制也;立太公、南顿君别庙,汉制也。前日王普既用德明、
兴圣之说而欲於景灵宫天兴殿,朱震亦乞藏於夹室,今若酌三代、两汉别庙之
制与唐陈京之说,或别建一庙为四祖之庙。若欲事省而礼简,或天兴殿,或
藏太庙西夹室,每遇享,则四祖就夹室之前别设一幄,而太祖东乡,皆不相妨,
庶得圣朝庙制尽合典礼。”诏礼部、太常寺讨论。既而众议不同,乃诏有司止遵
见行享旧制行礼。
绍熙五年闰十月(时宁宗已即位),诏别建庙,迁僖、顺、翼、宣四帝神主,
太庙以太祖正东乡之位。孟冬享,先诣四祖庙室行礼,次诣太庙逐幄行礼。
(详见《天子庙制》)
◎孟冬享仪注
△时日
太庙三年一,以孟冬之月。其年,太常寺预於隔季以孟冬时享前择日享
太庙,关太史局择日报太常寺,太常寺参酌讫,具时日散告。
△斋戒
前享十日,受誓戒於尚书省,其日五鼓,赞者设位版於都堂下,初献官在左,
刑部尚书在右,并南向;亚终献礼官位於其南稍东,北向,西上;监察御史位於
其西稍北,东向;户部兵部工部尚书、押乐太常卿、光禄卿押乐太常丞光禄丞位
於其南稍西,北向,东上(凡设太常丞、光禄丞位皆稍却);奉礼协律郎、太祝、
太官令、内常侍、内谒者、荐香灯官、宫闱令、扶持内侍、捧腰舆内侍位於其东,
西向,北上;捧俎官位其後。质明,赞者引行事执事官就位立定,礼直官引初献
降阶就位。礼直官赞:“揖”。在位者对揖。初献笏读誓文云:“十月某日孟
冬,享太庙,各扬其职,不共其事,国有常刑。”读讫,执笏。礼直官赞:奉
礼郎、协律郎、太祝、太官令、内常侍以下先退。馀官对拜,乃退。散斋七日,
治事如故。宿於正寝,不吊丧、问疾、作乐、判书刑杀文书、决罚罪人及与秽恶。
致斋三日(光禄卿丞、太官令斋一日),二日於本司(宗室於睦亲宅都厅,如相
妨,即於宗学;馀官无本司者,并於太庙斋房;内侍以下亦於太庙斋房致斋。质
明至斋所)。惟享事得行,其馀悉禁。前享一日,质明,俱赴祠所。斋房官给酒
馔,享官己斋而阙通摄行事。
陈设(除设权奉安别庙皇后神主幄次南神门外,东向,及不设皇帝位版、上
设三献神官位外,并同朝享太庙)。
△别庙神主过太庙
前享一日,捧擎腰舆内侍官、援卫亲事官等,宿於太庙斋房。享日丑前五刻,
所司陈行障、坐障等於别庙东偏门外,设腰舆於殿之下,南向。少顷,礼直官、
赞者分引内常侍以下於殿庭,北向,西上,重行立(别庙,内常侍行事礼直官引,
馀官皆赞者引)。赞者曰:“再拜。”内常侍以下皆再拜。本庙宫闱令升殿开室,
捧懿节皇后、安穆皇后、安恭皇后神主至室门,次引内常侍北向,亻免伏,跪称:
“摄内常侍臣某言,请懿节皇后、安穆皇后、安恭皇后神主享於太庙,降殿乘
舆。”奏讫,亻免伏,兴(凡内常侍奏请准此)。又宫闱令捧接神主,内常侍前
引,置於舆内。常侍以下分左右前导,诣太庙南神门外“幄次,东向,权奉安”。
援卫、亲从官等至太庙门外止,行障、坐障至太庙南门外止,内常侍以下俟导引
诣殿上神幄如仪。
△省牲器(仪同朝享太庙)
△晨
享日丑前五刻(行事用丑时七刻),祠祭官引宫闱令入诣庙庭,北向立。祠
祭官曰:“再拜。”宫闱令再拜。升殿开室,整拂神幄,帅其属扫除,退,就执
事位。次引荐香灯官入诣殿庭,北向立(凡宫闱令、荐香灯官行事,皆祠祭官引)。
祠祭官曰:“再拜。”荐香灯官再拜。升殿各就职事位。次乐正帅工人、二舞人
就位(登歌工人,俟监察御史点阅讫,升西阶,各就位)。次太官令、光禄丞帅
其属实馔具毕,光禄丞还斋所。次引光禄卿入诣殿庭席位,北向立。赞者曰:
“再拜。”光禄卿再拜。升殿点视礼馔毕。次引监察御史升殿点阅陈设,纠察不
如仪者(凡点视及点阅,皆先诣僖祖位,以至次位)。光禄卿还斋所,馀官各服
祭服。次引行事执事官诣东神门外,揖,立定。礼直官赞:“揖。”次引押乐太
常卿太常丞、协律郎,次引监察御史、奉礼郎、太祝、太官令入,就殿下席位,
北向立。次引初献户部兵部工部尚书、终献礼官入,就殿下席位,西向立。祭官
於殿上赞:“奉神主。”次引荐香灯官入室,笏,於┙室内奉帝主出,诣殿上
神幄设於座(奉神主,诣神幄伺於几後启匮,设於座,以白罗巾覆之),执笏,
退,复执事位。次引宫闱令奉后主如上仪(以青罗巾覆之),退,复执事位。初,
殿上赞“奉神主”,内常侍以下於太庙南门外神幄奉别庙懿节皇后、安穆皇后、
安恭皇后神主腰舆入南神西偏门,至殿下,南向。内常侍以下北向立,赞者曰:
“再拜。”内常侍以下再拜。俟殿上奉神主讫,内常侍稍前,奉懿节皇后、安穆
皇后、安恭皇后神主享於太庙。奏讫,退诣懿节皇后、安穆皇后、安恭皇后神
主前奏请降舆升殿。奏讫,宫闱令捧神主升自泰阶至殿上,本庙宫闱令捧接懿节
皇后神主於神宗神幄内钦慈皇后神主之右,安穆皇后、安恭皇后神主於徽宗
神幄内显仁皇后神主之右,各设於座(奉神主设於座,并如上仪)。内常侍以下
退诣东神门内道南,西向立以俟,祠祭官於殿上赞“奉神主”讫。礼直官稍前,
赞:“有司谨具,请行事。”赞者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次引监察御史、
押乐太常卿太常丞、奉礼协律郎、太祝、太官令各就位立定(太官令就僖祖位尊
彝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