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焉。
隋制,行幸所过名山、大川,则有司致祭,岳渎以太牢,山川以少牢。亲征
及巡狩,则类上帝、宜社、造庙,还礼亦如之。将发轫,则祭。其礼:有司
於国门外委土为山象,设埋坎。有司刳羊,陈俎豆。驾将至,委奠币,存脯醢,
加羊於,西首。又奠酒解羊,并馔埋於坎。驾至,太仆祭两轵及轨前,乃饮,
授爵,遂轹上而行。
开皇八年,以伐陈,有事於太庙。帝亲饯将士,陈师誓众。
九年四月,帝幸骊山,亲劳旋师。诸军凯入,献俘於太庙。
炀帝大业七年,征辽东,亦行类帝、宜社之礼。
唐高祖武德元年,秦王平薛仁杲凯旋,献俘於太庙。
三年,秦王破宋金刚,复并州地,凯旋,献捷於太庙。
四年,秦王平东都,被金甲,陈铁马一万、甲士三万,俘王世充、窦建德及
隋神器、辇辂,献捷於太庙。
太宗贞观四年,李靖俘颉利可汗,献捷於太庙。
高宗总章元年,以高丽平,献俘於含光殿;大会李及部将以下,献俘於昭
陵,乃备军容。奏凯歌於京城,献於太庙。以後征四夷,讨叛臣有功,皆献俘太
庙。
仪凤二年,太常以仲春告祥瑞於太庙。高宗令礼官徵求故实,太常博士贾大
隐对曰:“古者,祭以首时,荐用仲月。近代相承,元日奏祥瑞,二月然後告於
庙,盖缘告必有荐,便於礼也。又检贞观以来敕令无文,礼司因循,不知所起。”
上令依旧行焉。
宋太祖皇帝建隆元年四月,太常礼院言:“车驾征潞州,出宫日,请遣官告
天地、太庙、社稷,城门外祭用羝羊一,所过州府河桥及名山大川、帝王名
臣陵庙去路十里内者,各令本州以香祭告。”从之。六月,平泽潞,及车驾还宫,
皆遣官奏告天地、太庙、社稷,仍祭祓庙、泰山庙、城隍庙。
其年十月征扬州,及太平兴国四年征河东,并用此礼。
古者,天子巡狩出征,有亲告宗庙之礼,宋朝因之。故幸西京,封泰山,祠
后土,谒太清宫,皆亲告太庙。三岁皇帝行郊祀,及每岁祈上帝,祀感生帝,
雩祭,祀方丘,明堂大飨,祭神州地,祀圜丘,并遣官告祖宗配侑之意。他大
事,自祖宗以来,登位,改名,上尊号,改元,立皇后、太子,皇子生,纳降,
献俘,亲征,籍田,朝陵,肆赦,河平,大丧,上谥,山陵,园陵,庙,皆遣
官奏告天地、宗庙、诸陵,及告社稷、岳渎、山川、宫观、在京十里内神祠。其
仪用牺樽、豆、笾各一(实以酒、脯、醢。宫观以素馔、时果),祝版,币帛,
行一献礼。
乾德三年,太常礼院言:“孟昶到阙日,请差官奏告太庙、社稷。”从之。
开宝四年,平广南,刘钅长赴阙,奏告如孟昶例。
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五月,诏遣直史馆石熙古还上都,以平晋告宗庙。七月,
刘继元至,命宰臣薛居正摄太尉,行告庙礼。遣通事舍人薛文宝引继元及伪命官
以献。
太平兴国五年十一月,太常礼院言:“车驾北征,请出宫前一日,遣官祭告
天地於圜丘,其礼特牲;太庙、太社、太稷坛用太牢;望祭五岳、四渎、名山、
大川於四郊,磔风於风伯坛,祀雨师於本坛,祷马於马祖坛,祭蚩尤及礻马牙於
北郊,并用少牢;祭北方天王於北郊,迎气坛用香柳枝、灯油、乳粥、苏蜜、饼
果。”从之,仍遣内侍一人监祭。
真宗咸平六年,车驾北征,亦用此例。
景德元年,上封事者言:“按《开元礼仪鉴》云:‘车驾行幸,路次有名山、
大川,去三十里内则祭之;名臣,十里内则祭之。’今朝陵有期,缘州县所记山
川、祠宇,名多伪俗,望委礼官先检详事迹以闻。”可下太常礼院。礼院言:
“同开封府、孟郑州所供山川神祠,除京城神祠旧系祀典者,今约定祠宇,请下
逐州差官依礼致祭。”从之。
哲宗元二年九月,熙河路经略总管司擒西蕃大酋领鬼章以献,诏差左谏议
大夫孔文仲告永裕陵。
高宗绍兴六年八月,太常寺言:“车驾巡幸建康,进发前二日,遣官奏告天
地、宗庙、社稷、应临安府载在祀典神;出国城日祭,用羝羊、祝文,并
致祭沿路桥梁、十里内神祠、名山、大川。”从之。
三十一年,诏:“金人败盟,朝廷兴师,合奏告天地、宗庙、社稷,令太常
寺条具。”
寻具到:“合奏告天地、社稷、九宫贵神、五福十神。泰一差宰执,宗庙差
亲王,诸陵攒宫差宗室节度使及正佐以上行奏告礼;及遣官祭告蚩尤、马祖、北
方天王、五岳、四渎、名山、大川;并令招讨使行礻马祭之礼。”并从之。
宁宗开禧二年五月,以兴师北伐,奏告天地、宗庙、社稷、宫观、九宫贵神、
五岳、四渎、风伯、雨师、北方天王、马祖、蚩尤。
二年三月,吴曦叛逆就诛,奏告天地、宗庙、社稷。
●卷九十·郊社考二十三
○杂祠淫祠
《大宗伯》,以辜祭四方百物(,孚逼反。注疏见《四方礼》。《春官
·鬯人》,凡祭祀事用散。注疏见《祭器条》)。《鼓人》,凡祭祀百物之神,
鼓兵舞、舞者(兵谓干戚也。,列五采缯为之,有秉。皆舞者所执,疏
曰:“云‘鼓兵舞舞’者,天地之小神,所舞不过此兵舞、舞二事。按
下《舞师》,山川用兵舞,社稷用舞。今此小神等,若义近山川者,舞兵舞;
义近社稷者,舞舞。故六舞之中,唯言此二舞而已。按《司兵》云:‘祭祀,
授舞者兵。’郑亦云:‘授以朱干、玉戚。’必知兵舞是干戚者,见《礼记·乐
记》云‘干戚之舞’,《祭统》又云‘朱干玉戚’,并是《大武》之舞,是知兵
舞干戚也。又知舞‘列五采缯为之,有秉’者,按《乐师》注‘析五采
缯,今灵星舞子持之’,是举今以晓古,故知之也。”《地官》)。一献质(谓
祭群小祀也。疏曰:“祭群小祀最卑,但一献而己,其礼质略。”),一献孰
(一献,祭群小祀也,孰而已。并《礼器》)。王祭群小祀则元冕(群小祀,林
泽、坟衍、四方百物之属。元者,衣无文,裳刺黻而已。凡冕服皆元衣裳。疏
曰:“以其祭服,衣本是元。今元冕一章,仍以元为名,明衣上无画;一章者,
刺黻於裳而已。”)。
周立寿星祠於下杜、亳(亳,汤所都,济阴亳县。师古曰:“亳即京兆亳县,
有亳亭,非汤之都也。”),时奉焉。又立杜主祠,因宣王杀杜伯射王,故周人
尊其鬼,以岁时奉祠。
惠王十五年,有神降於莘(惠王十五年,鲁庄公三十二年。降,下也,言自
上而下,有声像以接人也。莘,虢地也)。王问於内史过(内史,周大夫;过,
名也。掌爵禄废置及策命诸侯、孤、卿,大夫也)曰:“是何故?固有之乎(故,
事也。固犹常也)?”对曰:“有之。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齐,一也。衷,
中也),精洁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惠,爱也。馨香,芳馨之升闻也),其
惠足以同其民人(同,一也)。神享而民听,民神无怨,故明神降之,观其政德
而均布福焉。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荒怠,粗秽暴虐;其政腥臊,馨香
不登(腥臊,臭恶也。登,上也。若馨香不上闻於神,神不享也。《传》曰:
“黍稷非馨,明德唯馨。”);其刑矫诬(以诈用法曰矫,加诛无罪曰诬),百
姓携贰(携,离;贰,二心也)。明神不蠲(蠲,洁也),而民有远志(欲叛也),
民神怨痛,无所依怀(怀,归也),故神亦往焉,观其苛慝而降之祸(苛,烦也。
慝,恶也)。是以或见神以兴,亦或以亡。昔夏之兴也。融降於崇山(融,祝融
也。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也);其亡也,回禄信於隧(回
禄,火神。再宿为信。隧,地名)。商之兴也,杌次於丕山(杌,鲧
也。过信曰次。丕,大。邳山在河东);其亡也,夷羊在牧(夷羊,神兽。牧,
商郊牧野也)。周之兴也,鸣於岐山(三君云:“,凤之别名也。《诗》
云:‘凤凰鸣矣,於彼高冈。’其在岐山之脊乎?”);其衰也,杜伯射王於高阝
(高阝,高阝京。杜国,伯爵,唐氏之後也。《春秋传》曰:“宣王杀杜伯而不
辜。後三年,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