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献通考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今四郊有五帝及日、月、星辰之坛,而独四望之坛不建,或遇朝廷有祈焉,
则设位皇地坛下,甚非古制。请依《周礼》,建四望坛於四郊,以祭五岳、四
镇、四渎,庶合於经。”诏下详定礼文所。详定所请以《国朝祠令》所载岳、镇、
海、渎,兆四望於四郊:岱山、沂山、东海、大淮於东郊,衡山、会稽山、南海、
大江、嵩山、霍山、大海於南郊,华山、吴山、西海、大河於西郊,常山、医无
闾山、北海、大济於北郊。每方岳、镇则共为一坛,海、渎则共为一坎,以五时
迎气日祭之,皆用血祭瘗埋,有事则请祷之。又以四方山川各附於本方镇、岳、
海、渎之下,别为一坛、一坎,水旱则祷之。其北郊从祀及诸州县就祭如故。
“诏每方岳镇共为一坛望祭,馀从之。
    徽宗政和三年,议礼局上《五礼新仪》:五方岳、镇、海、渎坛各高五尺,
周四十步,四出陛,两,每二十五步,坛饰依方色。祭岳、镇、海、渎,设
位西向,以西为上;山川从祀,西向,以北为上。诸岳、镇、海、渎,年别一祭,
以祭五帝日祭之:东岳泰山於兖州界,东镇沂山於青州界,东海於莱州界,东渎
大淮於唐州界,南岳衡山於潭州界,南镇会稽山於越州界,南海於广州界,南渎
大江於益州界,中岳嵩山於河南府界,中镇霍山於晋州界,西岳华山於华州界,
西镇吴山於陇州界,西海、西渎、大河於河中府界,北岳常山及遥祀北镇医无闾
山於定州界,北海、北渎、大济於孟州界。太常言:“大中祥符中,封五岳为帝,
四海为王,独五镇封爵尚仍唐旧。元丰八年,始封西镇吴山为成德王,而未及四
镇。”诏并封王。
    高宗建炎元年,权太常少卿滕康言:“车驾巡幸所过名山大川,望差官致祭。”
从之。
    绍兴七年,太常博士黄积厚言:“百神之祀,旷岁弗修,如中祀未举者,岳、
渎、海、镇、中岳、中镇是也。望举而行之。”从之。
    每岁以四立日、季夏土王日设祭,其礼料初依奏告例,後比拟旧制,用羊豕
各一口,笾十(菱、芡、栗、鹿脯、榛实、乾桃、乾{艹}、乾枣、形盐、鱼
肃),二(稻、粱),簋二(黍、稷),鼎三(羹),登二(大羹),
脂盘一(毛血),豆十(芹、┺、葵、菁、韭、鱼醢、兔醢、豚白、鹿、醯
醢。),俎八(羊腥七体、羊熟十。羊腥,肠、胃;羊熟,肠、胃、肺。豕腥七
体、豕熟十一。豕腥,肤;豕熟,肤),尊二十四(实酒,并同皇地)。
    三十一年,知枢密院事、督视军马叶义问言:“比虏寇进逼江上,与镇江、
建康、太平诸郡才隔一水。先报虏人谋开第二港河,欲径冲丹徒,施工累日,一
夕,大风沙涨,截断不得渡,以为水府阴。仰惟陛下神圣威武,将士用命,犬
羊之众,未遽冲突;然滔滔大江,横截其前,虏军为之逡巡退却,虽有舟楫,不
得施者,实神助有道,阴相於冥冥之中,所以致然。乞诏礼官考其制,乞依五岳
例,峻加帝号,令建康守臣择地建庙。其金山、采石二水府,乞增封,遣官精洁
祭告。”诏令礼部、太常寺讨论。已而太常寺言:“江渎已封广源王,止系二字,
欲特加赠六字,作八字王。拟昭灵孚应威烈广源王,令建康守臣择爽垲之地建庙,
赐额曰佑德。其乞峻加帝号一节,恢复中原日别议封册。兼契勘广源王本庙,系
在成都府,今来所封庙额,并增八字王,令本庙一体称呼。”从之。
    孝宗乾道五年,太常少卿林栗言:“国家驻跸东南,东海、南海实在封域之
内。检照《国朝祀仪》,立春祭东海於莱州,立夏祭南海於广州,其西、北海远
在夷貊,独即方州行二时望祭之礼。自渡江以後,惟南海广利王庙岁时降御书祝
文,令广州行礼,并绍兴七年,加封至八字王爵,如东海之祠。但以莱州隔绝,
不曾令沿海官司致其时祭,殊不知通、泰、明、越、温、台、泉、福,皆东海分
界也。绍兴辛巳,虏人入寇,李宝等舟师大捷於胶西,是时神灵助顺,则东海之
神於国为有功矣。谨按:东海祠,隋祭於会稽县界,唐祭於莱州界,本朝沿唐制,
莱州立祠。元丰元年,建庙於明州定海县,既成,命知制诰邓润甫撰记;二年,
加封‘渊圣’之号;崇宁二年,本庙岁度道士一员;大观四年又加“助顺”二字。
则东海之祠,本朝累加崇奉,皆在明州,不必泥於莱州矣。欲乞行下礼部,参照
南海已封礼例,将李宝等昨来立功事迹显著,特封东海之神八字王爵,自今後立
春及大礼告谢,乞依见令广州祭南海礼例,关报所属,请降香祝下明州排办,差
官行礼。”诏从之。

    ●卷八十四·郊社考十七
    ○封禅
    秦始皇既即帝位,三年,东巡狩郡县,祀驺峄山(驺,鲁县也。峄山在北。
峄音亦),颂功业(谓刻石自著功业)。於是徵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於
泰山下。诸儒生或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蒲车,以蒲
裹轮);扫地而祠,席用苴秸(秸,本也,去皮以为席。苴音租,秸音戛。苴,
藉也,茅藉也。“苴”字本作“菹”,假借用),言其易遵也。”始皇闻此议各
乖异,难施用,由此黜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颠,立石颂德,明其
得封也。从阴道下(山南曰阳,山北曰阴),禅於梁父。其礼颇采泰祝之祀雍上
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於大
树下。诸儒既黜,不得与封禅,闻始皇遇风雨,即讥之。於是始皇遂东游海上,
行礼祠名山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使人赍童男女入海,求不死之药。既封
禅十二年而秦亡。诸儒生疾秦焚《诗》、《书》,诛灭文学,皆曰“始皇上泰山,
为风雨所击,不得封禅”云。
    齐桓公既霸,会诸侯於葵邱,而欲封禅(师古曰:“葵邱会在僖九年。葵邱
在陈留外黄县东。封禅者,封土於山而禅祭於地也。解在《武纪》)。管仲曰:
“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一焉。昔无怀氏封泰山,
禅云云;(郑氏曰:“无怀氏,古之王者,在伏羲前,见《庄子》。”服虔曰:
“云云在梁父东,山名也。”晋灼曰:云云山在蒙阴县故城东北,一有云云亭。)
宓羲封泰山,禅云云(ж读曰伏);神农氏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
云(炎帝,神农後);黄帝封泰山,禅亭亭(服虔曰:“亭亭山在牟阴。”晋灼
曰:“《地理志》,钜平有亭亭山。”师古曰:“晋说是也。”);颛顼封泰山,
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
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於社首(应劭曰:“山名,
在博县。”晋灼曰;“在钜平南十二里。”师古曰:“晋说是也。”):“皆受
命然後得封禅。”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过孤竹(应劭曰:“伯夷国也,在
辽西令支。”师古曰:“令音郎定反。支音地之。”);西伐,束马县车,
上卑耳之山(韦昭曰:“将上山,缠束其马,县钓其车也。卑耳即《齐语》所谓
辟耳。”);南伐,至召陵,(师古曰:召陵,楚地也,在汝南。召读曰邵。)
登熊耳山,以望江汉(师古曰:“熊耳山在顺阳北益阳县东,非《禹贡》所云
‘导洛自熊耳’者也。其山两峰,状亦若熊耳,因以为名也。”)。兵车之会三,
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师古曰:“兵车之会三,谓庄十三年会于北
杏,以平宋乱;僖四年侵蔡,蔡溃,遂伐楚,次于陉;六年伐郑,围新城也。乘
车之会六谓,庄十四年会于鄄,十五年又会于鄄,十六年同盟于幽,僖五年会于
首止,八年盟于洮,九年会于葵邱也。匡,正也。一匡天下,谓定襄王为天子之
位也。一说谓阳之会,令诸侯云‘无障谷,无贮粟,无以妾为妻’,天下皆从,
故云‘一匡’者也”),诸侯莫违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於是管仲睹
桓公不可穷以辞,因设之以事,曰:“古之封禅,高阝上黍、北里禾,所以为盛
(应劭曰:“高阝音霍。”苏林曰:“高阝上、北里,皆地名也。”师古曰:
“盛,谓以设簋。”);江淮间,一茅三脊,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