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於两坛间,又设位於坛上,西向,北上。雨师、雷坛饮福位准此。设初献饮福位
於坛上神座之东,北向。设望燎位於坛南,南向。燎坛积柴於上,开上南出户。
置香炉合并烛於神座之前,币置篚陈於左,祝版置坫陈於右。
△行礼
祀日,质明,诸祀官各服其服,赞礼者引三献官以下入就位立。赞礼者少前
初献之左,赞请行事。执事者升烟燔牲首,赞唱者曰“拜”,献官以下皆再拜讫,
祝升自东陛,就西向位;祝跪取币於篚,兴,立於神座左。赞礼者引初献诣洗
南,北向,执者酌水,初献笏,盥手,执篚者取巾於篚,授初献,手讫,
即授巾奠於篚,执笏。初献升自午陛,诣神座前,北向笏,跪,三上香,祝以
币西向跪授初献讫,兴,复位。初献受币,奠於神座前,执笏,俯伏,兴,再拜
(内雨师行礼讫,降坛,次诣雷师坛位前,行礼如上仪),降陛复位。少顷,引
初献再诣洗南立,北向,执者酌水,初献笏,盥手,手讫,又取爵以授
初献,执者酌水,初献洗爵,又授巾,初献拭爵讫,巾奠於篚,执笏。初献升
自午陛,执事者引初献诣酒樽所,举幂,酌酒於爵。初献诣神座前北向,笏,
跪,执爵,三祭酒,奠爵,执笏,俯伏,兴,少退,北向立。祝持版於神座之右,
东向跪,读祝毕,初献再拜。祝奠版於神座右坫,兴(读祝讫,先诣雷师神位,
初献三祭酒,奠爵,兴,祝持版於神座右跪读祝毕,奠版於神座右坫,兴,复位),
初献降复位。次引亚献诣洗,北向笏,盥手,手,洗爵,拭爵,执笏,升
自东陛,诣神座前笏,跪,执爵,三祭酒,奠爵,执笏,俯伏,兴,再拜讫,
降复位(诣雷师坛并如上仪)。次引终献诣洗,升献如亚献之仪讫,降复位。
次引初献诣雷师坛,升自午陛,诣饮福位北向立。执事者各以爵酌酒,合置一爵,
持爵诣初献之左,东向立。初献再拜,笏,跪受爵,祭酒,啐酒,奠爵。执馔
者以俎减神座前胙肉,合置一俎上,又以豆取稷黍饭,合置一豆。先以饭授初献,
受讫,又以俎授初献,受讫,皆以授执馔者。初献取爵,饮卒爵,执事受虚爵复
於坫。初献执笏,俯伏,兴,再拜,降复位。引初献以下就望燎位,南向立。执
事者以篚诣神位前跪,取版、币,降自东陛,置於燎柴。赞唱者曰可燎,以炬燎,
柴半,赞者少前北面赞礼毕,引初献以下退。
十一年,太常丞朱辂言:“九宫贵神所主风、雨、雪、霜、雹、疫,所系甚
重。请举行祀典,以春秋二仲祭。”
十八年,礼部侍郎沈该言:“国家乘火德之运,以王天下。先朝建阳德观专
奉火德,配以阏伯,而祀以夏至。旧典可举,望诏有司於宫观内别建一殿,专奉
火德,配以阏伯,以时修祀,益固炎图。”诏礼部、太常寺讨论。
太常寺讨论得应天府祀大火,系以季春、秋择日差官於本庙致祭。今道路未
通,从宜於行在春秋设位。臣僚言:“多事以来,大火之祀弗举。比年多灾,虽
缘有司不戒,然预防之计,宜无所不用其至。望命有司参酌旧典,即行在每建辰、
戌出纳之月,设位望祭,岂特昭炎德昌炽之福,亦弭灾之道。”寻太常寺请以季
春出火日於东郊,季秋纳火日於西郊,各建坛,以大祠之礼礼火神,礼料依感
生帝(详见。《祀五帝门》)。
诏择地建泰一宫。
先是,命礼官考典故,十月癸卯上之,曰:“太平兴国初司,天楚芝兰建言:
‘泰一有十,曰五福、君基、大游、小游、天一、臣基、直符、民基、四神、地
一,天之尊神也。五神所在,无兵疫,人民丰乐。自雍熙元年入巽宫吴分,苏州
请建宫都城东南苏村,以应苏台之名,乃建东泰一宫。八年,宫成,合千一百区,
凡十殿四廊,图三皇、五帝、九曜、七元、天地水三官、南斗、三台、二十八宿、
天曹四司、十精泰一、五岳、储副、佐命、十二山神、八卦、六丁、五行、四渎、
本命等神,及四直灵官、三十六神将像,五百二十四躯。天圣六年,司历者言,
泰一入蜀之坤宫。又建西宫於八角镇,前後东西凡四殿;又建斋殿,塑像自内出,
始铸印给之。熙宁四年十月,司天言,甲寅,五福当入中都。又建中宫於集禧观。
政和间,改龙德宫为北泰一宫。今四立日,皆望视泰一於惠照设位,宜择地建宫。”
诏两浙漕臣营之。癸丑,诏制像於新宫。十一月甲戌,礼官谓:“泰一冠服,不
载於传记。略记东西宫像,服道冠、仙衣,侍臣二人服道衣,童子二人青衣,执
红丝拂。中泰一宫道流朱忠焕亦谓:‘十神泰一,皆服通天冠、绛服,执圭;从
臣梁冠、绛服,执笏;童子执红丝拂。’请如其饰,及名诸殿。”十八年正月癸
未,又请上书其榜:泰一殿曰灵休,殿门曰崇真,挟殿曰琼章宝室;三清殿曰金
阙寥阳,火德殿曰明离,本命殿曰介福,斋殿曰齐明。三月,宫成,凡百七十有
四区。十泰一位於殿上,南面,西上;从祀,东庑九十有八,西庑九十有七,皆
北上。乙亥,设官榜。丙子,奉安神像,用细仗二百人,钧容乐、亲从、威仪、
道士皆百人,宰臣为奉安使。上亲谒泰一宫,前期,有司张於斋殿,设褥位於
灵休殿、介福殿上之东,西向,及香案之前;设群臣次宫之内外。质明,帝服履
袍,自崇政殿辇出宫北门,至斋殿降辇。群臣先入,班於灵休殿下,皆北面。帝
自斋殿後步至宫之东庑,入便门,升殿东侧阶,至褥位西面立,再拜,群臣皆再
拜。凡帝拜,群臣皆拜。帝进五福泰一前,三上香,再拜;次至君基、大游、小
游、天一、地一、四神、臣基、民基、直符前,皆如五福之仪。还褥位,再拜。
群臣自西庑班於介福殿下。帝降,由东庑升介福殿东侧阶,至褥位,西面立,再
拜,进建生星斗君前,三上香,再拜。次至本命元辰真官前亦如之。帝还褥位。
若命宰臣炷香,则宰臣升自西阶,以次上香毕,降阶,帅群臣再拜。帝再拜,还
斋殿。群臣皆退,帝还宫。
太常寺主簿林大鼐言:“十神泰一、九宫泰一,皆天之贵神,国朝分而为二,
并为大祀。比新泰一宫,而九宫贵神尚寓屋而不坛,与小祀杂。”乃诏临安府於
国城之东,择爽垲地,建九宫贵神坛,其仪如祀上帝,以泰一、摄提、权星、
招摇、天符、青龙、咸池、太阴、天一为序,牲以少牢,笾、豆十有二,玉以圭
璧。泰一币以黑,摄提、招摇、天符以黄,权星以青,青龙以紫,咸池以白,太
阴以红,天一以赤。
孝宗乾道五年,太常少卿林栗等言:“本寺已择九月十四日,依元降旨设位,
望祭应天府大火,以商邱宣明王配。二十一日内火,祀大辰,以阏伯配。大辰即
大火,阏伯即商邱宣明王。国朝以来,建号以火纪德。太祖皇帝、光尧寿圣太上
皇帝皆受命於宋,故推原发祥储祉之所自,崇建商邱之祠,府曰应天,庙曰光德,
加封王爵,锡谥宣明,所以追严者备矣。今有司旬日之间,举行二祭,一称其号,
一斥其名,义所未安。乞自今立夏日祀荧惑,季春出火,季秋内火,祀火神,其
配位称阏伯者,祝文、位版并依应天府大火礼例,改称商邱宣明王,以称国家崇
奉火正之意。”从之。
●卷八十一·郊社考十四
○祭寒暑
《祭法》,相近於坎、坛,祭寒暑也。(注:“相近”当为“禳祈”,声之
误也。禳,犹却也;祈,求也。寒暑不时,则或禳之,或祈之。寒於坎,暑於坛,
祭用少牢。疏曰:“祭寒暑者,或寒暑太甚,祭以禳之;或寒暑顿无,祭以祈之。”)
章,掌土鼓豳(杜子春曰:“土鼓以瓦为匡,以革为两面,可击也。”
郑司农云:“豳,豳国之地竹,《豳诗》亦如之。”元谓“豳,豳人吹之
声章。《明堂位》曰:“‘土鼓,蒉桴,苇,伊耆氏之乐。’”疏曰:“後郑
云‘豳人吹之声章’,云‘豳人吹’,其义难明,谓作‘豳人吹乐之声章’,
商祝、夏祝之类声章,即下文《豳诗》之等是也。”《明堂位》曰:“‘土鼓,
蒉桴,苇,伊耆氏之乐’者,郑注《礼运》云:‘土鼓,筑土为鼓也。蒉桴,
桴谓击鼓之物,以土块为桴。’”蒉,苦对反,又苦坏反。桴音浮)。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