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献通考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主,句芒有主木之功,故取以相配也。云‘著德立功’者,著德谓太,立功
谓句芒也。云‘太宓戏氏’者,以东方著德,则谓之太;德能执伏牺牲,谓
之伏羲,即宓戏也。《律历志》云:‘太作网罟以佃渔,取牺牲,故天下号曰
包牺氏’”又“季春天子乃荐鞠衣於先帝”,注云:“为将蚕求福祥之助也。鞠
衣,黄桑之服;先帝,太之属。”疏曰:“礼,祭五帝则服大裘,今荐鞠衣,
与桑同色,盖荐於神座。菊者,草名,花色黄,故季秋之月云‘菊有黄华’,是
鞠衣黄也。与桑同色,又当桑生之时,故云‘黄桑之服’也。云‘先帝,太之
属’者,以其言先不言上,故知非天,唯太之属。春唯祭太,云‘之属’者,
以蚕功既大,非独祭太。故何允云,总祭五方之帝。其所祭之处,王权、贺、
熊氏等并以为在明堂,以太祭在明堂故也。”)。夏,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此赤精之君,火官之臣,自古以来,著德立功者也。炎帝,大庭氏也。祝融,
颛顼氏子,曰犁,为火官。疏曰:“《春秋说》云:‘炎帝号大庭氏,下为地皇,
作耒耜,播百,曰神农’也。”)。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此黄精之
君,土官之臣,自古以来,著德立功者也。黄帝,轩辕氏也。后土,亦颛顼氏之
子,曰犁,兼为土官。疏曰:“按昭二十九年《左传》云:‘颛顼氏有子曰犁,
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上。’后土为土官,知此经后土非句龙而为
犁者,以句龙初为后土,後转为社,后土官阙,犁则兼之。故郑注《大宗伯》云:
‘犁食火土。’以《宗伯》别云社稷,又云五祀,句龙为社神,则不得又为五祀,
故云犁兼也。”)。秋,其帝少,其神蓐收(此白精之君,金官之臣,自古以
来,著德立功者也。少,金天氏。蓐收,少氏之子,曰该,为金官。疏曰
“《左传》昭元年云:‘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元冥师,生允格、台骀。’
称金天氏,与少金位相当,故少则金天氏也。昭二十九年,蔡墨云少氏之
子曰该,又云该为蓐收。是为金神,佐少於秋。蓐收者,言秋时万物摧蓐而收
敛。”)。冬,其帝颛顼,其神元冥。(此黑精之君,水官之臣,自古以来,著
德立功者也。颛顼,高阳氏也。元冥,少氏之子,曰修,曰熙,为水官。疏曰
“按《五帝德》云:‘颛顼,高阳氏,姬姓也。’又《帝王世纪》云:‘生十年
而佐少,十二年而冠,二十年而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而崩,以水承金也。’”)
季冬,乃毕祀帝之大臣、天之神(四时之功成於冬,孟月祭其宗,至此可以祭
其佐也。帝之大臣,句芒之属。疏曰:“前孟冬是祭先啬神农,并祭五帝,但孟
冬其文不具,则五帝为宗,大臣句芒等为佐,是‘孟月祭其宗,此月祭其佐’也。”
《月令》问:“祭先圣如何?”朱子曰:“有功德在人,人自当报之。古人祀五
人帝,只是如此。”)。
    秦襄公作西,祠白帝。宣公作密,祠青帝。灵公作吴阳上,祠黄帝;
作下,祠炎帝(详见《郊祀门》)。
    汉高祖二年,立黑帝祠,命曰北(详见《郊祀门》),命晋巫祠五帝,九
天巫祠九天,皆以岁时祠宫中。
    《索隐》曰:“《孝文本纪》云:‘立九天庙於甘泉。’《三辅故事》云:
‘胡巫事九天於神明台。’《淮南子》云:‘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昊
天,北方元天,西北幽天,西方皓天,西南朱天,南方炎天,东南阳天。’是为
九天也。”《正义》曰:“《太元经》云,一、中天,二、羡天,三、从天,四、
罚更天,五、天,六、郭天,七、咸天,八、治天,九、成天也。”
    按:五帝之说,先儒多辟之,以为帝即天也,天一而已,安得有五?然帝者
主宰之名,五行之在天,各有神以主之,而谓之五帝,犹云可也。至於九天之说,
则其虚诞特甚,而汉初已祠之宫中。《索隐》、《正义》引《淮南子》及《太元
经》所载名字,是果何所传授,而於义何所当邪?後来道家有所谓九天,又有所
谓三十三天,且各有名字,然则其说所从来远矣。
    文帝十五年,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上,言:“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采,若
人冠冕焉。或曰,东北神明之舍,西方神明之墓也(神明,日也,日出东方,舍
谓谷;日没於西,墓,谷也)。天瑞下,宜立祠上帝,以合符应。”於是作
渭阳五帝庙,同宇(宇,谓上同下异,《礼》所谓“复庙重屋”也。一营宇之中
立五庙。《括地志》云:“渭阳五帝庙在雍州咸阳县东三十里。”一宇之内而设
五帝,各依其方帝别为一殿)。帝一殿,面各五门,各如其帝色。祠所用及仪,
亦如雍五。夏四月,帝亲拜霸、渭之会,以郊见渭阳五帝。五帝庙南临渭,北
穿蒲池沟水,权火举而祠,若光辉然属天焉。於是贵平上大夫;赐累千金。而使
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谋议巡狩封禅事。文帝出长安门,若见五人
於道北,遂因其直北立五帝坛,祠以五牢。其後,人有上书告新垣平所言皆许,
下吏治,诛夷平。自後,帝怠於神明之事,而渭阳、长门五帝,使祠官领,以时
致礼,不亲往焉。
    武帝时,亳人缪忌言:“天神贵者泰一,泰一佐者五帝。”乃令祠官宽舒等
具泰一祠坛,祠坛放薄忌泰一坛,坛三垓,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又治明
堂奉高旁,祠泰一、五帝於明堂上座(详见《郊祀门》)。
    成帝时,匡衡请於长安立南北郊,奏言:“今郊雍、、密、上、下,本
秦侯各以其意所立,非礼之所载术也。汉初,仪制未定,且因奏故祠,复立北。
今既稽古,建定天地之大礼,郊见上帝,青、赤、白、黄、黑五方之帝皆毕陈,
各有位馔,祭祀备具。诸侯所妄造,王者不当长遵;及北,未定时所立,不宜
复修。”天子皆从焉(《汉旧仪》:匡衡既奏罢雍、甘泉、汾阴,作南北郊祀
天地,复作五祭五帝於长安城旁十里内)。
    平帝元始五年,大司马王莽奏:“臣前奏徙甘泉泰、汾阴后土,皆复於南
北郊。谨按:《周官》‘兆五帝於四郊’,山川各因其方(师古曰:“《春官》
小宗伯之职也。兆,谓为坛之营域也。‘五帝於四郊’,谓青帝於东郊,赤帝及
黄帝於南郊,白帝於西郊,黑帝於北郊也。‘各因其方’,谓顺其所在也。”)。
今五帝兆居在雍五,不合於古。又日、月、雷、风、山、泽,《易》卦六子之
尊气,所谓六宗也;星、辰、水、火、沟、渎,皆六宗之属也。今或未特祀,或
无兆居。谨与太师光、大司徒宫、羲和歆等八十九人议,皆曰:天子父事天,母
事地,今称天神曰皇天上帝,泰一兆曰泰,而称地曰后土,与中央黄灵同,
又兆北郊未有尊称。宜令地称皇地后,兆曰广。《易》曰:‘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师古曰:”《易·上系》之辞也。方,谓所向之地。”)。’分群神
以类相从为五部,兆天地之别神:中央帝黄灵后土及日庙、北辰、北斗、镇星、
中宿中宫於长安城之未地兆;东方帝太昊青灵句芒及雷公、风伯庙、岁星、东
宿东宫於东郊兆;南方炎帝赤灵祝融及荧惑星、南宿南宫於南郊兆;西方帝少
白灵蓐收及太白星、西宿西宫於西郊兆;北方帝颛顼黑灵元冥及月庙、雨
师庙、辰星、北宿北宫於北郊兆。”奏可。於是长安旁诸庙兆甚众矣。
    世祖建武二年,制郊兆於雒阳城南,采元始故事,为圜坛八陛,中又为重坛,
天地位其上,皆南乡,西上。其外坛上为五帝位:青帝位在甲寅之地,赤帝位在
丙巳之地,黄帝位在丁未之地,白帝位在庚申之地,黑帝位在壬亥之地。天、地、
高帝、黄帝各用犊一头,青帝、赤帝共用犊一头,白帝、黑帝共用犊一头,凡乐
奏《青阳》、《朱明》、《西皓》《元冥》(馀见《郊祀门》)。
    显宗永平二年,祀五帝於明堂,光武帝配,五帝座位堂上,各处其方,黄帝
在未,皆如南郊之位。永平中,以《礼谶》及《月令》有五郊迎气服色,因采元
始中故事,兆五郊於雒阳四方,中兆在未,坛皆三尺,阶无等。立春之日,迎春
於东郊,祭青帝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