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献通考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士,不亦可乎?’臣窃谓不然。《记》曰:‘祭不欲疏,疏则怠。’夫三年迭
祭,则是昊天大神六年始一亲祀,无已怠乎?《记》曰:‘大事必顺天时。’二
至之郊,周公之制也,舍是而从後王之失,可谓礼欤?彼议者徒知苟简之便,而
不睹尊奉之严也。伏惟陛下鉴先王已行之明效,举旷世不讲之大仪,约诸司仪卫
而幸祠宫,均南郊之赐予以给卫士,蠲青城不急之务,损大农无名之费。使臣得
以讲求故事,参究礼经,取太常仪注之文,以正其讹谬,稽大驾卤簿之式,以裁
其繁冗,惟以至恭之意,对越大,以迎至和,格纯嘏,庶成一代之典,以示万
世。”
    又曰:“臣某等恭惟本朝冬至祀天南郊,夏至祭地北郊,每岁行之,皆合於
古。犹以有司摄事为未足以尽志,於是三年一郊而亲行之。夫三年一郊而亲行之,
盖所谓因时制宜者也。施之於今,诚不可易。惟合祭之礼,在所当正。《礼》曰:
‘鲁人将有事於上帝,必先有事於泮宫。’所以然者,告祖为配之谓也。又曰:
‘晋人将有事於河,必先有事於恶池;齐人将有事於泰山,必先有事於配林。’
所以然者,先卑後尊之谓也。臣等推古以知今,推诸侯以知天子,欲乞每遇亲郊
七日戒之後、三日宿之时,宿太庙以告,宿北郊以祭,宿南郊以祀。所以先太庙
者,告祖为配也;所以先北郊者,先卑後尊也。虽然,自北郊至南郊相去为远,
则中道不可以无舍,请为帷宫,止而後进。如允所奏,乞下有司施行(礼,後汉
因祠南郊,即祠北郊明堂、世祖庙及太庙,谓之五供。唐因祠南郊,即祠太清宫
及太庙,谓之三大礼。本朝三岁郊祠,必先景灵宫及太庙,盖因前制。然每岁夏
至於北郊,自有常祠祀,兼常岁有司摄事於南郊,亦不合祭天地。其合祭之意,
止缘亲祠欲遍及尔。若以亲祠欲遍及之,则因南郊同时告祭北郊,自因旧仪,亦
不背违礼意,近於可行。伏乞更赐参酌施行)。”於是诏礼官讲求。翰林学士张
ロ以为:“冬至祀天,夏至祀地,不易之理。今祀地欲改用他月,无所据依。必
不得已,宜於郊祀之岁,夏至之日,盛礼容,兴乐舞,一如南郊之仪,命冢宰摄
事。而王存、曾肇言:“今北郊常差中书门下官,乃冢宰之任;乐舞之类,亦开
元、开宝旧礼所载,特近世废阙。二者皆有司摄事常行之典,未足以代亲祠之重,
恐於父天母地之文,有所未顺。”判太常寺陈荐言:“议者以天地合祭,始於王
莽,故欲罢之。臣按《周颂》:‘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汉《郊祀歌》曰:
‘惟泰元尊,媪神蕃。’泰元,天也;媪神,地也。又曰:‘涓选休成,天地
并况。’此天地同祀,可以概见,恐非自王莽始也。议者又谓方丘之祀,盛夏不
躬行,宜选冢宰摄祀。亦恐未必合古,然终不若天地合祭也。乞且循旧制。”知
礼院曾肇言:“今冬至若罢合祭,而夏至又使有司行事,则於父母天地之义若有
隆杀。愿陛下遇亲祠南郊之岁,以夏至日躬款北郊,以合先王之制。”遂诏罢南
郊合祭,亲祠北郊,并依南郊仪;如不亲祠,上公摄事。
    自元丰元年,上命枢密直学士陈襄等详定郊庙奉祀礼文,大正历代典礼之失。
至是,岁亲祀圜丘,始用新仪(国朝亲郊,止服衮冕,至是稽古,始加服大裘,
而被以衮冕)。
    详定礼文所议:“《礼记》曰:‘郊特牲而社稷太牢。’又曰:‘祭天地之
牛,角茧栗,配位亦特牲。’《书》曰:‘用牲於郊,牛二。’是也。宋朝仪注,
昊天上帝、皇地、太祖皇帝之位,各设三牲俎,非尚质贵诚之义。请亲祠圜丘、
方泽,正配皆用犊,不设羊豕俎及鼎七,有司摄事亦如之。郊之祭也,器用陶匏,
以象天地之性;单用白木,以素为质。今郊祀、簋、樽、豆皆非陶,又用龙
杓,未合礼意。请圜丘、方泽正配位所设、簋、樽、豆,改用陶器,仍以单
为杓。祀天之有柴,犹祭地之有瘗血,享庙之有鬯,皆歆神之始,非谓於祭
之末燔烧胙馀也。至後世之燔瘗牲币於祭末,而不知致神於其始,则是备於後而
阙於先也。请南北郊先行升瘗血之礼,至荐奠礼毕,即如旧仪,於坛坎燔瘗牲
币。北郊祭皇地及神州地,当为坎瘗埋,今乃建坛燔燎祝版。考先儒所说,
地即无燎之文。请祭皇地祝版、牲、币并瘗於坎,不设燎坛。熙宁祀仪,
惟昊天上帝、皇地、高燔瘗犊首,自感生帝、神州地而下,皆不燔瘗牲体,
殊不应礼。又按《周礼·羊人》,祭祀割羊牲,登其首。《礼记》曰:‘升首,
报阳也。’首为阳,则胁与髀为阴可知矣。报阳宜以阳,报阴宜以阴,各从其类
也。请自今昊天上帝、感生皆燔牲首以报阳;皇地、神州地、太社、太稷,
凡地之祭,皆瘗牲之左髀以报阴;凡荐享太庙,皆升首於室。”
    又曰:“臣等见亲祠南郊仪注,并云祀前三日,仪鸾司铺御座黄道褥。谨按
唐故事:郊坛、宫庙内及殿庭天子步武所及,皆设黄道褥,坛上立位又施赤黄
褥,将有事,命撤之。武德、贞观之制用紫,至德以来用黄。《开元礼》、《开
宝通礼》,郊庙并不设黄道褥。《太常因革礼》曰:‘旧制,皇帝升坛,以褥藉
地,象天黄道。太祖命撤之,设拜於地。和岘乞宣付史馆。’天圣二年,仪注又
增设郊坛门道北御座黄道褥。康定初,有司建议,谓配帝褥用绯,以示损於天
地;而自小次之前至坛上诸位,其道褥以黄,盖非典礼。是岁,有诏自小次至坛
下撤黄道。臣等伏详《礼记》,郊祭之日,埽反道。郑氏注谓令新土在上也。
其藉神席,天地尚质,则用蒲越藁秸;宗庙尚文,则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
加次席黼纯而已。天子受胙乃有席,《周礼·司几筵》所谓‘胙席’,是也。今
来郊坛黄道褥欲更不设。”又言:“臣等看详《周官》,外祀皆有兆域,盖设一
而已。後世因之,稍增其制。东汉坛位天神从祀者甚众,至一千五百一十四神,
故外设重营,以为等限。日、月在中营内南道,而北斗在北之西,至於五星、中
宫宿之属,则其位皆中营,二十八宿外宫星之属,则其位皆外营。然则为重营者,
所以等神位也。唐因齐、隋之制,设为三,天神列位不出内,而御位特设於
坛下之东南。若夫公卿分献,文武从祀,与夫乐架、馔幔则皆在中之内。而大
次之设乃在外者,所以序祀事也。盖古者神位寡,祀事简,故兆守有域,以为
遮列厉禁而已。後世神位既众,祀事亦繁,故为三,以严内外之限。国朝郊祀
坛域,率循唐制,虽仪注具载圜丘三,每三十五步,而有司乃以青绳代内,
诚不足以等神位、序祀事、严内外之限也。伏请除去青绳,如仪注为三。”从
之。
    哲宗元七年,亲郊。诏:“今岁圜丘,宜依熙宁十年故事,设皇地位,
以申始见之礼。候亲祠北郊,依元丰六年五月八日指挥。”
    南郊卤簿使、兵部尚书苏轼奏:“臣谨按:汉成帝郊祠甘泉泰、汾阴后土,
而赵昭仪常从在属车间。时扬雄待诏承明,奏赋以讽,其略曰:‘想西王母欣然
而上寿兮,屏玉女而ж妃。’言妇女不当与斋祠之间也。臣今备位夏官,职在
卤簿。准故事,郊祀既成,乘舆还斋宫,改服通天冠、绛纱袍,教坊钧容作乐还
内,然後后妃之属中道迎谒,已非典礼,而况方当祀事未毕,而中宫掖庭得在勾
陈豹尾之间乎?窃见二圣崇奉大祀,严恭寅畏,度越古今,四万来观,莫不悦服。
今车驾方宿斋太庙,而内中车子不避仗卫,争道乱行,臣愚窃恐於观望有损,不
敢不奏。乞赐约束,仍乞取问随行合千勾当人施行。取进止。”时轼为卤簿使导
驾,内中朱红车子十馀辆,有张红盖者,争道乱行於乾明寺前,轼於车中草此奏。
奏入,上在太庙,驰遣人以疏白太皇太后。明日,中使传命申敕有司,严整仗卫,
自皇后以下皆不复迎谒中道。
    先时,元五年五月夏至,祭皇地,命尚书右丞许将摄事。将言:“王者
父天母地,三岁冬至,天子亲祠,遍享宗庙,祀天圜丘,而夏至方泽之祭,乃止
遣上公,则皇地遂永不在亲祠之典,此大阙礼。望博诏儒臣,讲求典故,明正
祀典,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