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室也。卜用夏正,於农耕之始也。”
《郊特牲》疏曰:“鲁之郊祭,师说不同,崔氏、皇氏用王肃之说,以鲁冬
至郊天,至建寅之月,又郊以祈。故《左传》云‘启蛰而郊’,又云‘郊祀后
稷,以祈农事’,是二郊也。若依郑康成之说,则异於此也。鲁唯一郊,不与天
子郊天同月,转卜三正,故《梁传》云:‘鲁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若不
从,则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若不从,则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若不从,则
止。’故《圣证论》马昭引《梁传》以答王肃之难。是鲁一郊则止。或用建子
之月,则宣三年正月郊牛之口伤是也;或用建寅之月,则《春秋左传》云‘郊祀
后稷,以祈农事’是也。若杜预,不信《礼记》,不取《公羊》、《梁》,鲁
唯有建寅郊天及龙见而雩。”
石林叶氏曰:“《明堂位》曰:‘鲁君孟春祀帝於郊,配以后稷;季夏六月,
以礼祀於太庙。’郑氏以孟春为建子之月,季夏为建己之月,盖用周正,非也。
《郊特牲》曰:‘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又曰:‘郊之用辛也,周之始郊,
日以至。’郑氏谓证《易说》,以三王之郊,一用夏正,为建寅之月;迎长日,
为建卯之月,昼夜分,分而日长,以日至为鲁礼,亦非也。且冬至之日,祭天於
地上之圜丘,此周之正礼,不可得而易者也,孟春建寅之郊,盖祈之祭尔。鲁
虽得郊,不得同於天子,是以故使因周郊之日以次上辛,三卜不从,至建寅之月
而止,乃不郊。书於《春秋》者甚明,则鲁郊殆周祈之郊而已。故左氏以谓启
蛰而郊,安得孟春为建子乎?孟春为建寅,则所谓季夏六月者,建未之月也。
《郊特牲》以郊为迎长日之至,而谓郊之用辛,周之始郊日以至,正以别鲁礼,
而郑氏反之,强以建卯为日至。甚矣,先儒之好诬也!《杂记》曰:孟献子曰:
“正月日至,可以有事於上帝;七月日至,可以有事於祖。”七月而,献子为
之也,盖谓鲁不得郊日至,故仲孙蔑欲取建未夏至而,以配周郊祖,所以记其
失,何与六月之乎?凡周之政事,大抵皆用夏正,盖天时有不可乱,故《周官》
每以正岁别之。《易说》言三王之郊,一用夏正为建寅,亦无据,郑氏取以为证,
徒以成其说尔。郑氏本不晓郊、之辨,故以冬至之祭为大,以祈为正郊,
此其言所以纷纷,虽《诗》之《雍》与《长发》,亦岂得其正也?
鲁人将有事於上帝,必先有事於宫(先有事於宫,告后稷也。鲁以周公
之故,得郊祀上帝,与周同告。告者,将以配天先仁也。宫,郊之学也)。
《春秋》僖公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三望,分野
之星,国中山川,皆因郊祀望而祭之。鲁废郊天,而修其小祀,故曰“犹”。
“犹”者,可止之辞)。
左氏曰:“牛卜日曰牲(既得吉日,则牛改名曰牲),牲成而卜郊,上怠慢
也。望,郊之细也;不郊,亦无望可也。”
公羊子曰:“三卜,礼也;四卜,非礼也。三卜何以礼,四卜何以非礼?求
吉之道三。曷为或言‘免牲’,或言‘免牛’?免牲,礼也;免牛,非礼也。免
牛何以非礼?伤者曰牛(养牲不谨,致有灾伤,天不飨用,不得复为天牲,故以
本牛易之)。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则曷祭?祭泰山、河、海(赵伯循曰:“公、
云四卜非礼,四月不时;左氏,公、皆云讥犹三望。卜郊不从而免牲,是知
不郊,故不云不郊。”)。”
宣公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望。
公羊子曰:“曷为不复卜?养牲养二,卜帝牲不吉,则扳稷牲而卜之。帝牲
在於涤三月(涤,宫名,养帝牲三牢之处也。谓之涤者,取其荡涤洁清。三牢各
主一月,取三月一时,足以充其天牲),於稷者唯具是视(视其身体具,无灾害
而已,不特养於涤宫,所以降稷尊帝)。”
成公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夏
五月,不郊,犹三望。
十年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梁云:“五卜,强卜也。”)。
十七年九月辛丑,用郊。
公羊子曰:“九月非所用郊也,郊用正月上辛。”
襄公七年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
左氏:孟献子曰:“吾乃今而後知有卜筮。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是故
启蛰而郊,郊而後耕。今既耕而卜郊,宜其不从也(《纂例》曰:“三卜,礼也;
四月,不时也。”)。”
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不郊。
定公十五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夏五月辛亥,郊(五
月,不时也。赵氏曰:“子卑年常怪鼷鼠食郊牛致死。上元二年,因避兵旅於会
稽,时有水旱、疫疠之苦,至明年而牛灾,有小鼠能噬牛,才伤其皮肤,乃无有
不死者。”)。
哀公元年,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夏四月辛己,郊。
梁子曰:“此该郊之变而道之也,於变之中又有言焉。鼷鼠食郊牛角,改
卜牛,志不敬也。郊牛日展斛角而知伤,展道尽矣。郊自正月至於三月,郊之时
也。夏四月郊,不时;五月郊,不时也。夏之始可以承春,以秋之末承春之始,
益不可矣。九月用郊,用者,不宜用也(在成十七年)。郊三卜,礼也;四卜,
非礼也(僖三十一年,襄十一年皆四卜);五卜,强也(成十年,五卜)。卜免
牲者,吉则免之,不吉则否。牛伤,不言伤之者,伤自牛作也,故其辞缓(宣三
年,郊牛之口伤。以牛自伤,故加“之”言缓辞)。全曰牲,伤曰牛,未牲曰牛,
其牛一也,其所以为牛者异(已卜日成牲而伤之曰牛;未卜日,未成牲之牛)。
有变而不郊,故卜免牛也。巳牛矣,其尚卜免之,何也?《礼》,与其亡也,宁
有。尝置之上帝矣,故卜而後免之,不敢专也(尝置之涤宫,名之为上帝牲矣,
故不敢擅放也)。卜之不吉,则如之何?不免,安置之?系而待,六月上甲始庀
牲,然後左右之(庀,具也。待具後牲,然後左右前牛,在我用之,不复须卜,
己有新牲故也。《周礼》:司门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祭祀之牛牲系焉。然则
未左右时,监门者养之)。子之所言者,牲之变也,而曰我一该郊之变而道之,
何也?我以六月上甲始庀牲,十月上甲始系牲,十一月、十二月牲虽有变,不道
也(牲有变则改卜牛,以不妨郊事,故不言其变。疏曰:“上言‘子’者,弟子
问梁子辞;而曰‘我’者,是弟子述梁子自我之意。”);待正月,然後言
牲之变,此乃所以该郊(至郊时然後言其变,所必重其妨郊也)。子不志三月卜
郊,何也(三月谓十二月、正月、二月也)?郊自正月至於三月,郊之时也(有
变乃志,常事不书)。我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如不从,则以正月下辛卜二
月上辛;如不从,则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如不从,则不郊矣(意欲郊而卜不
吉,故曰“不从”。郊必用上辛者,取其新洁莫先也,四月则不时矣)。”
孔子曰:“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矣?鲁之郊、非礼也,周
公其衰矣!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先祖法度,子
孙所当守)。”
横渠张氏曰:“杞、宋之郊,则为其二王之後也。鲁用天子之礼乐,必是成
王之意不敢臣周公,即以二王之後待鲁,然而非周公本意也。以成王尊德乐道之
心则善矣,伯禽不当受,故曰‘鲁之郊非礼也’。‘周公其衰’者,谓周公必
不飨其祀。”
三山林氏曰:“《春秋》郊、望之旨,《三传》诸儒之说无得之者,无他,
知求小礼而昧於大礼故也。《经》书郊者九,皆为有故而书,非因卜不吉而废郊,
则因牲死伤而废郊,又有不待卜之吉而特郊者,虽牛之死伤而必郊者。因卜不吉
而废郊,则若僖三十一年夏四月,成十年夏四月,襄公七年夏四月、十一年夏四
月是也。因牲死伤而废郊者,则若宣三年正月,成七年正月是也。有不待卜之吉
而特郊者,则若成十七年九月辛丑用郊是也。有牛虽死伤而必郊者,则若定十五
年正月,哀元年春正月是也。先儒之说,不过罪其屡卜与其养牲不谨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