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馐之用。监官三人,以诸司使、副及三班使臣充。监栈圈三人,以三班使臣充。
○光禄卿(少卿 丞 主簿 大官署 珍馐署 良酝署 掌醢署)
秦有郎中令(主郎内诸官,故曰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汉因之(石建为
郎中令,奏事,事已下,建省读,惊曰:“书‘马’者与尾而五,今乃不足一,
获谴死矣!”其谨慎如此)。至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应劭曰:“光,明
也。禄,爵也。勋,功也。”如淳曰:“勋之言阍也。阍,古主门之官。光禄主
官门故也。”张安世为光禄勋。郎有醉,小便殿上,主事行法。安世曰:“何以
知其不覆水也?”其隐人过失如此。王莽时,乃改光禄勋为司中)。後汉曰光禄
勋,所掌同。典三署郎更直执戟宿卫,考其德行而进退之(汉东京三署郎有德应
四科者,岁举茂才二人,四行二人。及三署郎罢省,光禄勋犹依旧举四行衣冠子
弟以充之)。郊祀之事掌三献。光禄勋居禁中(如宋之殿中御史)。有狱在殿门
外,谓之光禄外部。两汉自光禄、大中、中散、谏议等大夫,及谒者仆射、羽林
郎、郎中、侍郎,五官、武贲、左右等中郎将,奉车、附马二都尉,军、户、骑
三将(如淳曰:“主车曰车郎,主户卫曰户郎。”),并属光禄勋(後汉张湛字
子孝,拜光禄勋。光武临朝,或有惰容,湛辄陈谏其失。又杜林字伯山,为光禄
勋,内供奉宿卫,外总三署,周密敬慎,选举称平。郎有好学者,辄见诱进,朝
夕满堂,士以此高而慕附。又荀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册拜司空)。建安末,
复改光禄勋为郎中令。魏黄初元年,复为光禄勋。东晋哀帝兴宁二年,省光禄勋,
并司徒,孝武宁康元年复置。自魏、晋以後,无复三署郎,而光禄不复居禁中,
唯外官朝会则以名到焉。二台奏劾则符光禄加禁止,解禁止亦如之(禁入殿省,
光禄主殿门故也)。其宫殿门户,至宋文犹属焉。梁除“勋”字,谓之光禄卿。
卿旧视列曹尚书,天监中视中庶子,职与汉同。後魏又置少卿。北齐曰光禄寺,
置卿、少卿,兼掌诸膳食、帐幕。隋文帝开皇三年,废光禄寺入司农,十二年复
置。初有卿及少卿各一人,炀帝加置二少卿(唯取汉代旧名,而其职则别)。唐
龙朔二年,改光禄寺为司宰寺,咸亨初复旧。光宅元年为司膳,神龙初复旧。卿
一人,掌终献行事;少卿二人,领太官、珍馐、良酝、掌醢等四署,署各有令、
丞。
丞,汉二人,多以博士、议郎为之。後汉一人,魏、晋因之。铜印黄绶。梁、
陈视员外郎(其员外说在《通直散骑常侍郎》中)。後魏、北齐并有之。隋有三
人。唐置二人。
主簿,汉置。晋、宋、齐、梁、陈并有之。北齐曰功曹、五官主簿。隋二人,
唐因之。
宋光禄寺判寺事一人,以朝官以上充。古者其属有太官、珍馐、良酝、掌
醢四局,令分隶御厨、法酒库。古者祭祀则省牲镬濯溉,三公摄祭为终献,今并
以他官摄。本寺但掌供祠祭酒醴、果实、醢醯、菹、薪炭及点馔进胙之事。卿、
少卿、丞为寄禄官,卿後来为中奉大夫,少卿朝仪大夫,丞宣义郎。元丰官制行,
置卿、少卿、丞、主簿各一人。元三年,诏长贰互置。政和六年,监察御史王
桓等言:“祭祀牲牢之具掌於光禄,而寺官未尝临视,请太祠以长贰,朔祭及中
祠以丞、簿监视宰割,礼毕颁胙,有故及小祠,听以其属摄。”从之。中兴後废
光禄,并入礼部。
太官署令、丞,於《周官》为膳夫、庖人、外饔中士下士,盖其任也。秦为
太官令、丞,属少府,两汉因之。桓帝延熹元年,使太官令得补二千石。魏亦属
少府。晋属光禄勋。宋、齐属侍中。梁门下省领太官,陈因之。後魏分太官为尚
食、中尚食,知御膳,隶门下省;而太官掌百官之馔,属光禄卿。北齐因之。後
周有典庖中士、内膳中士。隋如北齐。唐因之,各一人。
宋朝隶御厨,句当官五人,以朝官并诸司使副、内侍都知押班充。掌供御之
膳馐,及内外饔饩割烹煎和素膳之事。元初罢太官令,二年复置。崇宁二年
置尚食局,太官令惟掌祠事。
珍馐署令、丞于《周官》有笾人,掌四笾之实,盖其任也。後汉少府属官
有甘丞,主膳具。晋太官令有饣易官、果官吏各二人,自後无闻。北齐饣肴藏令
属光禄寺,後周有饣肴藏中士、下士。隋如北齐。唐因之。长安中改为珍馐,
神龙初复旧。开元初又改之。有令、丞各一人。
宋珍馐署隶御厨,有供备库(太平兴国二年,改为内物料库),有使及副
使。掌供尚食及内外膳馐米面、饴蜜、枣豆、百品之料。监官二人,以三班及
内侍充。监门一人,以三班充。外物料库,掌给皇城外诸宫院油盐米面之品。监
官二人,以三班内侍充。
良酝署令、丞,於《周官》有酒正中士、下士,掌酒之政令。後汉汤官丞主
酒,属少府。晋有酒丞一人。齐食官局有酒吏。梁曰酒库丞。北齐有清漳令、丞
主酒。後周如古周之制。隋曰良酝署,令、丞各一人。唐因之。
宋良酝署属御厨,有内酒坊使。掌造法糯酒、糯酒、常料之三等酒,以供邦
国之用。监官三人、监门二人,以三班内侍充。都曲院掌造曲,以给内酒坊之用,
及出鬻而收其直。监官二人,以京朝官及诸司使副、内侍充。法酒库掌造供御及
祠祭(周太祖平河中,得酒工王思善造法曲,因立法酒库置之)。凡祭祀,供五
齐三酒,以实樽。监官二人,以朝臣及三班使臣、内侍充。
掌醢署令、丞,於《周官》有醢人,掌四豆之实。自後无闻。至齐,诸公府
有酿食典军二人。後周有掌醢中士、下士。隋曰掌醢署,令、丞各一人。唐因之。
宋属御厨,有油醋库监官一人,以京朝官充。掌造油醯,以供邦国膳馐内
外之用。
○卫尉卿(丞 主簿 武库令丞 武器令丞 守宫署 公车司马令 左右
都候附)
卫尉,秦官,掌门卫屯兵,汉因之(《汉旧仪》曰:“卫尉寺在宫内。”胡
广云主宫阙之内卫寺,於周垣下为区庐。区庐者,若今之仗宿屋)。景帝初更名
中大夫令,後元年复为卫尉。又有长乐、建章、甘泉卫尉,皆掌其宫,其职略同,
而不常置(颜师古曰:“各随所掌之宫以为官名。”)。後汉有卫尉卿一人,职
与汉同。晋银章青绶,五时朝服,武官,佩水苍玉,掌冶铸,领冶金(户五千三
百五十,冶在江北,而江南唯有梅根及冶塘二冶,皆属扬州,不属卫尉)。晋江
左不置卫尉。宋孝武复置。南齐掌宫城管钥(後汉张衡《西京赋》曰:“卫尉八屯,
警夜巡昼。”南齐宫城诸敌楼上本施鼓,持夜者以应更唱,高帝以鼓多警眠,
遂改以铁磬)。梁卫尉卿位视侍中,职与汉同。卿每月、丞每旬行宫徼,纠察不
法。陈因之。後魏亦有之。北齐为卫尉寺,有卿及少卿各一人。隋文帝开皇三年,
废卫尉寺八太常及尚书省,十三年复置。掌军器、仪仗、帐幕之事,而以监门卫
掌宫门屯兵。唐因之。龙朔二年,改卫尉为司卫,咸亨初复旧。光宅元年又改为
司卫,神龙初复旧。卿一人、少卿二人(初少卿一人,太极元年加一人),领武
库、武器、守宫三署,署各有令。丞,秦、汉多以博士、议郎为之。後汉一人,
魏、晋并同。宋孝武增置一人。梁亦有之。後魏、北齐并有。隋因之。唐置二人。
主簿一人。汉卫尉驾四马,主簿前车以乘。晋有卫尉主簿二人,宋、齐、梁、
陈因之。北齐、隋亦有二人,唐因之。
宋卫尉寺,判寺事一人,以郎官以上充。凡武库武器,并归内库及军器库,
以他官及内侍典领,守宫归仪鸾司,本寺无所掌。卿、少卿、丞皆为寄禄官,卿
後来为中奉大夫,少卿奉直大夫,寺丞宣义郎。元丰官制行,置卿、少卿、丞、
主簿各一人。卿掌仪卫、兵械、甲胄之政令,少卿为之贰,丞参领之。凡内外作
坊输纳兵器,则辨其名数,验其良窳以归於武库,不如式者罚之。时其曝凉而封
籍其数。若进御及颁给,则按籍而出之。每季委官检视,岁终上计帐於兵部。掌
凡幄之事,大礼设帷宫,张大次、小次,陈卤簿仪仗。长贰昼夜巡徼,察其不
如仪者。押仗官则前期禀差。凡仗卫,供羽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