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献通考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送纳。”
    诏:“夏税,诸州军所纳大小麦,纳外残欠,许以秋色斛斗折纳。”
    四年,诏诸州所须繁碎物折便以正税折斛者皆罢。大中祥符五年,上以江、
淮、两浙路稍旱即水田不登,乃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择
民田之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内出种法,令转运司揭榜示民。其稻比中国者穗
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
    六年,知滨州吕夷简请免税河北农器,诸路农器悉免输算。
    天禧四年,诏诸路提点刑狱朝臣为劝农使,使臣为副使,取民籍视其差等,
不如式者惩革之。劝恤农民,以时耕垦,招集逃散,检括陷税,凡农田事悉领焉。
自景德中置劝农之名,然无职局,至是,始置局案,铸印给之。
    开宝末,天下垦田二百九十五万三千三百二十顷六十亩。
    至道二年,垦田三百一十二万五千二百五十一顷二十五亩。
    天禧五年,垦田五百二十四万七千五百八十四顷三十二亩。
    大凡租税有、帛、金铁、物产四类。之品七:一曰粟,二曰稻,三曰麦,
四曰黍,五曰祭,六曰菽,七曰杂子(粟之品七:曰粟、小粟、梁、硷、┒
粟、秫米、黄米。稻之品四:粳米、糯米、水、旱稻。麦之品七:曰小麦、大
麦、青稞麦、麦、青麦、白麦、荞麦。黍之品三:曰黍、蜀黍、稻黍。
祭之品三:曰祭、秫祭、{麻黍}祭。菽之品十六:曰豌豆、大豆、小豆、
绿豆、红豆、白豆、青豆、褐豆、赤豆、黄豆、胡豆、落豆、元豆、荜豆、巢豆、
杂豆。杂子之品九:曰脂麻┒子、稗子、黄麻子、苏子、苜蓿子、莱子、荏子、
草子)。布帛丝绵之品十:一曰罗,二曰绫,三曰绢,四曰纱,五曰纟,六曰
纟由,七曰杂折,八曰丝线,九曰绵,十曰布葛。金铁之品四:一曰金,二曰银,
三曰铁、钅,四曰铜、铁钱。物产之品六:一曰六畜,二曰齿、革、翎毛,三
曰茶、盐,四曰竹木,麻草、刍菜。五曰果、药、油、纸、薪、炭、漆、蜡。六
曰杂物(六畜之品三:曰马、羊、猪。齿、革、翎毛之品七:曰象牙,麂皮,鹿
皮,牛皮,狨、鹅翎、杂翎。竹之品四:曰{冉}竹、箭竹、箬叶、芦{废}。
木之品三:曰桑、橘、楮皮。麻之品五:曰青麻、白麻、黄麻、冬、苎麻。草之
品五:曰紫苏、茭、紫草、红花、杂草。刍之品四:曰草、稻草、穰、茭草。油
之品三:曰大油、桐油、鱼油。纸之品五:曰大灰纸、三钞纸、刍纸、小纸、皮
纸。薪之品三:曰木柴、蒿柴、草柴。杂物之品十:曰白胶、香桐子、麻鞋、版
瓦、堵笪、器、苕帚、麻翦、蓝淀、草荐)。至道末,岁收三千一百七十万
七千馀石,钱四百六十五万六千馀贯,绢一百六十二万五千馀匹,纟、纟由二
十七万三千馀匹,布二十八万二千馀匹,丝线一百四十一万馀两,绵五百一十七
万馀两,茶四十九万馀斤,刍茭三千馀万围,蒿二百六十八万馀围,薪二十八万
馀束,炭五十三万馀秤,鹅翎、杂翎六十二万馀茎,箭八十九万馀只,黄铁三
十万馀斤,此皆逾十万之数者,他物不复纪。天禧末所收:增一百七万五千馀
石,钱增二百七十万八千馀贯,绢减一万馀匹,纟、纟由减九万二千馀匹,丝
线减五十万五千馀两,布增五万六千馀匹,绵减一百一十七万五千馀两,茶增一
百一十七万八千馀斤,刍茭减一千一百万五十馀围,蒿减一百万馀围,炭减五十
万四千馀秤,鹅翎、杂翎增一十二万九千馀茎,箭增四十七万馀只,黄铁增五
万馀斤。又鞋八十一万六千馀量,麻皮三十九万七千馀斤,盐五十七万七千馀石,
纸十二万三千馀幅,芦{废}二十六万馀张。大率名物约此,其折变及移输比壤
者,视当时所须焉。
    岁时其类有五:曰公田之赋,官庄、屯田、营田赋民耕而收其租者是也;曰
民田之赋,百姓各得专之者是也;曰城郭之赋,宅税、地税之类是也;曰杂变之
赋,牛革、蚕盐、食盐之类,随其所出,变而输之者是也;曰丁口之赋,计丁率
米是也。其输有常处,而以有馀补不足,则移此输彼,移近输远,谓之“支移”。
其入有常物,而一时所须,则变而取之,使其直轻重相当,谓之“折变”。其输
之迟速,视收成早暮而宽为之期,夏有至十月,秋有至明年二月者,所以纾民力
也。自祖宗承五代之乱,王师所至,首务去民疾苦,无名苛细之敛,革几尽,
尺缣斗粟,无所增益,一遇水旱徭役,则蠲除、倚阁,殆无虚岁,倚阁者,後或
岁凶,亦辄蠲之。而又田制不立,畎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
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丁谓尝曰“二十而税一者有之,三十而税二者有之”,
盖谓此也。
    乾兴元年十一月(时仁宗已即位,未改元),诏限田:公卿以下过三十顷,
衙前将吏应复役者过十五顷,止於一州之内。而任事者以为不便,寻废(详见
《差役门》)。又禁近臣置别业京师,又禁寺观得市田。
    天圣初,诏民流积十年者,其田听人耕,三年而後收赋,减旧额之半。後又
诏流民能自复者,赋亦如之。既而又与流民期,百司复业,蠲赋役五年,减旧赋
十之八,期尽不至,听他人得耕。
    时天下生齿日蕃,田野多辟,独京西唐、邓尚多旷土,唐州闲田尤多,入
草莽者十八九,或请徙户实之,或议以卒屯田,或请废为县。嘉中,赵尚宽守
唐州,劝课劳来,岁馀,流民自归及自他所至者二千馀户,引水溉田或数万顷。
诏增秩赐钱,留再任。
    宝元中,诏诸州旬上雨雪,著为令。
    皇中,作宝岐殿於苑中,每岁诏辅臣观刈麦,罕复出郊矣。
    皇中,垦田二百二十八万馀顷。
    治平中,四百四十馀万顷。
    皇、治平,三司皆有《会计录》,其相去不及二十年,而垦田之数增倍。
以治平数视天禧则犹不及,而叙《治平录》者,以为此特计其赋租以知顷亩之数,
而赋租所不加者十居其七,率而计之,则天下垦田无虑三千馀万顷矣。盖祖宗重
扰民,未尝穷按,故莫得其实,姑著其可见者如此。治平中,废田见於籍者,犹
四十八万馀顷。景时,谏官王素言,天下田赋轻重不等,请均定。而欧阳修亦
言:“秘书丞孙琳尝往州肥乡县,与大理寺丞郭谘以千步方田法括定民田,愿
召二人者。”三司亦以为然,且请於亳、寿、蔡、汝四州择尤不均者均之。於是
遣谘蔡州。谘首括一县,得田二万六千九百三十馀顷,均其赋於民。既而谘言州
县多逃田,未可尽括,朝廷亦重劳人,遂罢。
    自郭谘均税之法罢,论者谓朝廷徒恤一时之劳,而失经远之虑。至皇中,
天下垦田视景德增四十一万七千馀顷,而岁入九乃减七十一万八千馀石,盖田
赋不均,故其弊如此。其後田京知沧州,均无棣田,蔡挺知博州,均聊城、高唐
田。岁增赋帛之类,无棣总千一百五十二,聊城、高唐总万四千八百四十七。
既而或言沧州民以为不便,诏如旧。嘉时,复诏均定,命三司使包拯与吕居简、
吴中复总之,继以命张、吕公弼,乃遣官分行诸路,而秘书丞高本在遣中,独
以为不可均。已而复罢,才均数郡田而已。
    天圣时,贝州言:“民析居者,例加税,谓之‘罚税’,他州无此比,请除
之。”诏可。自是州县有言税之无名若苛细者,所蠲甚众。
    自唐以来,民计日输赋外,增取他物,复折为赋,所谓“杂变之赋”也,亦
谓之“沿纳”而名品烦细,其类不一。官司岁附帐籍,并缘侵扰,民以为患。明
道中,因诏三司,“沿纳”物以类并合。於是三司请悉除诸名品,并为一物,夏
秋岁入,第分粗细二色,百姓便之。
    凡岁赋,以石计,钱以缗计,帛以匹计,金银、丝绵以两计,藁秸、薪蒸
以围计,他物各以其数计。皇中比景德之数,增四百四十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五,
治平中又增一千四百一十七万九千三百六十四。其以赦令蠲除,以便百姓,若逃
移、户绝不追者景德中总六百八十二万九千七百,皇中三十三万八千四百五十
七,治平中一千二百二十九万八千七百。每岁以灾害蠲减者,又不在此,盖不可
悉数云。
    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