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献通考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学,小学居外,太学居内,故《文王世子》言‘凡语於郊,然後於成均,取爵
於上尊。’以其选士由外以升於内,然後达於朝故也。”
    江陵项氏《松滋县学记》曰:“学制之可见於书者自五帝始,其名曰成均。
说者曰:以成性也。然则有民斯可教,有教斯可学,自开辟则既然矣。有虞氏始
即学以藏粢而命之曰庠,又曰米廪,则自其孝养之心发之也。夏后氏以射造士,
如《行苇》、《矍相》之所言,而命之曰序,则以检其行也。商人以乐造士,如
夔与《大司乐》所言,而命之曰学,又曰瞽宗,则以成其德也。学之音则校,校
之义则教也,盖仿於商人。先王之所以教者备矣。周人而兼用之,内即近郊并
建四学,虞庠在其北,夏序在其东,商校在西,当代之学居中南面,而三学环之,
命之曰胶,又曰辟ń。郊言其地,璧言其象,皆古人假借字也。其外亦以四学之
制,参而行之。凡侯国皆立当代之学,而损其制,曰泮宫,凡乡皆立虞庠,凡州
皆立夏序,凡党皆立商校,於是四代之学达於天下。夫人而习闻之,故今百家所
记,参错不同者无他,皆即周制杂指而互言之也。”
    司徒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
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六礼:冠、昏、丧、
祭、乡、相见。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八政:饮
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命乡简不率教者以告。耆老皆朝於
庠,元日习射上功,习乡上齿,大司徒率国之俊士与执事焉(朝犹会也。此庠谓
乡学也。乡谓饮酒也。将习礼以化之)。不变,命国之右乡,简不率教者移之左;
命国之左乡,简不率教者移之右,如初礼(中年考校而又不变,则使转徙其居也)。
不变,移之郊,如初礼(郊,乡界之外)。不变,移之遂(远郊之外),如初礼。
不变,屏之远方,终身不齿。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移居於司徒也。
秀士,乡大夫所考有德行、道艺者)。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可
使习礼者。学,太学)。升於司徒者不征於乡,升於学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
(不征,不给其徭役。造,成也,能习礼则为成士。正义云:“此徭役者,供学
及司徒细碎之徭役。”)乐正从四术,立四教(即诗、书、礼、乐),顺先王诗、
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之以礼、乐,冬夏教之以诗、书。王太子,王子,群
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子,国之俊选,皆造焉。凡入学以齿。将出学,
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於大乐正,大乐正以告於王(此所简者,
谓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子。大胥、小胥皆乐官属也。
出学,谓九年大成学止也),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学。不变,王亲
视学(亦习礼以化之。不变,王亲临,重弃贤者子孙。此习礼皆於大学也)。不
变,王三日不举(去食乐),屏之远方,西方曰棘,东方曰寄(棘,逼也。逼寄
於夷戎。不屏於南北,谓其太远),终身不齿。
    《礼书》曰:“乡简不率教者,至於四不变然後屏之,小乐正简国子之不帅
教,止於二不变则屏之者,先王以匹庶之家为易治,膏粱之性为难化。以其易治,
故乡遂之所考,常在三年大比之时。以其难化,故国子之出学,常在九年大成之
後。三年而考,故必在於四不变,然後屏之。九年而简,则虽二不变,屏之可也。
古之学政,其轻者有觥挞,其重者不过屏斥而己。若夫万民之不服教,其附於刑
者归於士。”
    又曰:“秀於一乡者谓之秀士,中於所选谓之选士,俊士以其德之敏也,造
士以其材之成也,进士以其将进而用之也。选士升於司徒而不征於乡,俊士升於
学而不征於司徒。俊士亦谓之造士,盖学至於此,材成德敏,非可一名命之也。
《传》曰:‘十人曰选,百人曰俊。’此论其大致然也。古之六卿,其分职也未
尝不通,其联事也未尝不分。司徒掌邦教,司马掌邦政,未尝不分也。有发则司
徒教士以车甲,升造士则司马辩论官材,未尝不通也。《周官》大司马之属司士
曰:‘以德诏爵’。此司马辩论官材之谓也。”
    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於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移名於司马。进士,
可进受爵禄也)。司马辩论官材(辩其论,官其材,观其所长也),论进士之贤
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禄之。
    师氏掌以'A134'诏王('A134'音美)。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教之使识
旧事。中,中礼者。失,失礼者)。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
    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
    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均,调也。乐师主
调其音,大司乐主受此成事以调之乐。董仲舒云:成均,五帝之学)。凡有道者、
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於瞽宗(祭於学宫中)。
    大胥掌学士之版,以待致诸子(学士,谓卿大夫诸子学舞者。版,籍也,今
时乡户籍,世谓之户版。大胥主此籍,以待当召聚学舞者。卿大夫之诸子,则按
此籍以召之)。春入学,舍菜、合舞。秋颁学,合声(春使之学,秋颁其材艺所
为。合声亦等其曲折,使应节奏)。
    《文王世子》:凡学(户孝反,教也)世子及学士必时(学士,谓司徒论俊
选所升於学者)。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皆於东序(干戈,万舞,象武也,
用动作之时学之。舞,象文也,用安静之时以学之)。小乐正学干,大胥赞之;
师学戈,师丞赞之(四人皆乐官之属,通职,秋冬亦学以羽。小乐正,乐
师也,《周礼》乐师掌国学之政,教国子小舞。大胥所掌见上。师掌教国子舞
羽吹。《疏》曰:“此经杂,多有诸侯之礼,故谓之大乐正、小乐正也。小舞
即年幼小时教之舞,其舞即舞、羽舞、皇舞、耗舞、干舞、人舞也。《周礼》
唯有师,此云师丞者,或诸侯之礼,或异代之法)。胥鼓《南》  (《南》,
南夷之乐。胥掌以大乐之会正舞位,旄人教夷乐则以鼓节之)。春诵、夏弦,大
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
(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阳用事则学之以声,阴用事则学之以事,因时顺
气,於功易也。周立三代之学,学书於有虞氏之学,典谟之教所由兴也。学舞於
夏后氏之学,文武中也。学礼乐於殷之学,功成治定,与己同也)。凡祭与养老
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於东序(学以三者之威仪也。合语谓乡射、乡饮
酒、大射、燕射之属也。《乡射义》曰:“古者於旅也语。”疏曰:合语谓合会
义理而语说。《诗·楚茨》论祭祀之事云:“笑语卒获。”笺云:“古者於旅也
语。”是祭有合语也。养老既乞言,自然合语也。周立三代之学,三代学皆立大
学、小学。今按:下养老於东序,是周之大学,夏之东序也。又《王制》之养老
於虞庠,是周之小学为虞庠也)。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命乞言,皆大乐正授
数(学以三者之义也。戚,斧也。语说,合语之说。数,篇数。疏云:谓大乐正
授世子及学士等篇章之数,为之讲说,使知义理)。大司成论说在东序(论说,
课其义之深浅、才能优劣。此云“乐正司业,父师司成”,则大司成,司徒之属
师氏也)。凡侍坐於大司成者,远近三席可以问(犹容也。容三席则得指画
相分别也。席之以制,广三尺三寸三分,则是所谓甬丈也)。终则负墙(就後
席相避)。列事未尽不问(错尊者之语不敬也)。
    《乐书》曰:“《王制》之教造士,春秋以礼、乐,冬夏以诗、书,《文王
世子》之教世子,春夏以干戈、秋冬以羽者,升於学者之造士,则其才向於有
成,其教之也易,故先其难者,而以诗、书後於礼、乐。贵骄之世子,则其性诱
於外物,其教之也难,故先其易者,而以干戈羽後於礼、乐、诗、书。《周官》
师氏教国子在司徒教民之後,《记》言教国之子弟在乡遂之後,其教之难易盖可
见矣。然《王制》主於教造士,而王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