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献通考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东汉用人,多以试取之。诸科之中,孝廉、贤良、有道皆有试,迁官则
如博士,如尚书皆先试,至於辟举、徵召,无不试者。李固、杨秉所言,皆以试
为是,特拜为非。然所试率文墨小技,固未足以知其贤否也。况於翟者,以市
井权谲之术,冒取高第,又足为贤乎?
    孝灵帝时,司徒杨赐、太尉桓焉皆坐辟诏禁锢党人免。
    徐氏曰:“按公府之有辟命,自西京则然矣。然东汉之世,公卿尤以辟士相
高。卓茂习《诗》、《礼》为通儒,而辟丞相府史;蔡邕少博学好词章,而辟司
徒桥元府;周举博学洽闻,为儒者宗,而辟司徒李邰府。又有五府俱辟如黄琼者,
四府并命如陈纪者。往往名公钜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乘为重,
是以誉望日隆,名节日著,而一洗末世苟合轻就之风。孟子曰:“观近臣以其所
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其斯之谓与!
    州从事史十二人,皆州自辟除,通为百石。
    按《鲁恭传》:“恭再在公位,选辟高第至列卿、郡守者数十人,而其耆旧
大姓或不蒙荐举,至有怨望者。恭闻之曰:‘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诸生不有乡
举者乎?’终无所言。”盖东汉时,选举、辟召皆可以入仕。以乡举里选循序而
进者,选举也;以高才重名躐等而升者,辟召也。故时人犹以辟召为荣云。
    孙宝为京兆尹,故吏侯文以刚直不苟合,常称疾不仕。宝以恩礼请文为布衣
友,日设酒食,妻子相对。文求受署为掾,进见如宾礼。数月,以立秋日署文东
部督邮,入见,敕曰:“今日鹰隼始击,当顺天气,取奸恶,掾部讵有其人乎?”
文仰曰:“无其人不敢受职。”宝曰:“谁也?”文曰“霸陵杜稚季”云云。於
是稚季不敢犯法。宝为京兆三岁,京师称之。任延为会稽都尉,吴有龙邱苌者,
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就。掾吏白延请召之,延曰:“龙邱先
生躬德履义,都尉扫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书记,致医药,
吏使相望於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愿得先死备录。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
祭酒。
    按:两汉二千石长吏皆可以自辟曹掾,而所辟大概多取管属贤士之有才能操
守者。盖必如是,乃能知闾里之奸邪、黔庶之休戚,故治状之显著,常必由之。
後世长吏既不与之以用人之权,而士自一命以上,拘於三互之法,不使之效职显
能於本土。士之贤者亦以隐情惜已,不预郡府之事为高,而与郡守、县令共治其
民者,则皆凶恶贪饕、舞文悖理之胥吏,大率皆本土人也。然则岂三互之法可行
之於僚掾,而独不行之於胥吏?可施之於有行止之命官,而独不可施之於无藉在
之恶少乎?
    魏王凌为青州刺史。青土初定,请王基为别驾,後召为秘书郎,凌复请还。
顷之,司徒王郎辟基,凌不遣。朗书劾州曰:“凡家臣之良,则升於公辅,公臣
之良,则入於王职,是故古者侯伯有贡士之礼。今州取宿卫之臣,留秘阁之吏,
所希闻也。”凌犹不遣。凌流称青土,亦由基叶和之辅也。
    刘虞备礼署田畴为从事,令其奉表行。在既而虞为公孙瓒所杀,畴至,哭於
虞墓。北归,率宗族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报,不可以立於世。”
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敌地而居,徵辟皆不就。
    曹爽辟王沈及羊祜,沈劝祜应命,祜曰:“委质事人,复何容易。”遂不就。
    古人之於所为主也,有君臣之义焉,故难则死之。羊叔子之贤,盖知曹爽之
不足以死故也。
    北齐武平中,後主失政,多有佞幸,乃赐其卖官分占州郡,下及乡官,多降
中旨,故有敕用州主簿、郡功曹者。自是之後,州郡辟士之权浸移於朝廷,以故
外吏不得精核,由此起也。
    後周时,刺史僚佐、州吏则自署,府官则命於朝廷。
    隋文帝时,牛弘为吏部尚书,高构为侍郎,最为称职。当时之制,尚书举其
大者,侍郎铨其小者,则六部以下官吏,咸吏部所掌。自是海内一命以上之官,
州郡无复辟署矣。
    弘问於刘炫曰:“魏、齐之时,令史从容而已,今则不遑宁舍,何也?”炫
对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事具寮则长官自辟,
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是吏部,纤介之绩,皆属考
功,所以繁也。”唐制,二品、三品册授,五品以上制授,守五品以上敕授,六
品以下旨授,其视品及流外官皆判补之(判补即辟举之类)。
    肃、代以後,天下兵兴多故,官滥而铨法益坏。沈既济上疏极言之,欲请:
“五品以上及群司长官,宰臣进叙,吏部、兵部得参议焉;六品以下或僚祖之属,
听州府辟用。则铨择之任委於四方,结奏之成归於二部。必先择牧守,然後授其
权,高者先署而後闻,卑者听版而不命。牧守、将帅或选用非公,则吏部、兵部
得察而举之。”(有《选举杂议》十条,详见《举官门》)
    既济《选举杂议》五:“或曰:‘今日多情故,长官许其选吏,必纲纪紊失,
不如今已之有伦也。’答曰:‘不假古义,请徵目前以明之。今诸道节度、都团
练、观察、租庸等使,自判官、副将以下,皆使自铨择。纵其间或有情故,大举
其例,十犹七全,则辟吏之法见行於今,但未及於州县耳。利害之理,较然可观,
何纪之失?何纲之紊?向令诸使僚佐尽授於选曹,则安获镇方隅之重、理财赋之
殷也。’”六:“或曰:‘顷年尝见州县有摄官,皆是牧守所自署置,政多苟且,
不议久长,才始到官,已营生计,迎新送故,劳弊甚矣。今令州郡召辟,则其弊
亦尔,柰何?’答曰:‘国家职员,皆禀朝命,摄官承乏,苟济一时,不日不月,
事必停省,人虽流而责不及,绩虽著而官不成,便身而行,不苟何待?若职无移
夺,命自州邦,所摄之官,便为己任,上酬知己,下利班荣,争竭智力,人谁不
尽?今常调之人,远授一职,已数千里赴集,又数千里之官,挈携妻孥,往复劳
苦,必一周而在路,料间岁而停官,成名非知已之恩,後任可计考而得。此之不
苟,而谁为苟!’”
    陆贽秉政,请令台阁长官各自举其属,有不职,坐举者。帝初许之,或言诸
司所举皆亲党,招赂遗,无实才,帝复诏宰相自择。贽上奏言其非便,帝虽嘉之,
然卒停荐士诏。(陆贽疏见《举士门》)
    按:自隋时,海内一命之官,并出於朝廷,州郡无复有辟署之事。士之才智
可效一官者,苟非宿登仕版,则虽见知於方镇岳牧,亦不能稍振拔之,以收其用。
至唐,则仕者多由科目矣,然辟署亦时有之,而其法亦不一。有既为王官而被辟
者,若张建封之辟许孟容,李德裕之辟郑畋,白敏中之辟王铎是也;有登第未释
褐入仕而被辟者,若董晋之於韩退之是也;有强起隐逸之仕者,若乌重允之於石
洪、温造,张博之於陆龟蒙是也;有特招智略之士者,若裴度之於柏耆,杜忄舀
之於辛谠是也。而所谓隐逸智略之士,多起自白衣。刘贡甫言:“唐有天下,诸
侯自辟幕府之士,唯其才能,不问所从来,而朝廷常收其俊伟,以补王官之缺,
是以号称得人。”盖必许其辟置,则可破拘挛,以得度外之士,而士之偶见遗於
科目者,亦未尝不可自效於幕府,取人之道,所以广也。宋时,虽有辟法,然白
衣不可辟,有出身而未历任者不可辟,其可辟者复拘以资格,限以举主。盖去古
法愈远,而倜傥斥弛之士,其不谐尺绳於科目,受羁於铨曹者,少得以自达
矣。
    宋太祖皇帝建隆四年,诏:“自前藩镇多奏初官人为掌书记,颇越资序。自
今历两任有文学者,方得奏举。”
    开宝四年,诏:“自今诸州不得以摄官视事;其阙员处,即时以闻,当委有
司除注。”继又诏:“委有司按其历任经三摄无旷败者,具以名闻。”(详见
《举官门》)
    太宗雍熙四年,诏:“今後诸路转运使及州郡长吏,并不得擅举人充部内官,
其有阙员,即时具奏。”
    神宗熙宁间,内外小职任,长吏旧得奏举者悉罢,一归吏部,以为选阙。已
而铨法所授,才与职多不相当,遂又即选阙取其不可专以法注者,仍许辟置,然
亦罕矣。至要司剧任,或创有兴建,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