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献通考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预清品。於是武夫愤怒,羽林、虎贲千馀人焚彝第,杀其父子。诏斩其凶强者八
人,馀大赦以安之。
    张彝既死,灵太后乃命武官得依资入选。既而官员少,应调者多,选曹无以
处之。及崔亮为吏部尚书,乃奏为格制,官不问贤愚,以停解日月为断。虽复官
需此人,停日後者终不得取;庸才下品,年月久者则先擢用。时沉滞者,皆称其
能。
    亮甥刘景安贻书规之,亮答曰:“昔有中正,品其才第,上之尚书,据状量
人授职,此乃与天下群贤共爵人也。吾谓当尔之时,无遗才、无滥举矣,而汝犹
云十收六七。况今日之选,专归尚书,以一人之鉴,照察天下,刘毅所云:‘一
吏部、两郎中而欲究鉴人物,何异以管窥天而求其博哉!’今勋人甚多,又羽林
入选,武夫倔起,而不解书计,唯可广弩前驱,指踪捕噬而已。忽令佩组乘轩,
求其烹鲜之效,未尝操刀,而使割。又武人至多,官员至少,不可周溥。设令
十人共一官,犹无官可授,况一人冀一官,何由不怨哉?吾近面执,不宜使武人
入选,请赐其爵,厚其禄。既不见从,是以权立此格,限以停年耳。”
    水心叶氏曰:“按:《萧宝寅传》载魏世外官代还六年方叙,内官四年为限。
今亮立此格,专以停罢後岁月断之,不总计其平生资历,抑新进,拔滞淹,故为
有意,利柄在已,人不得干,虽曰失之,犹有所获。不若後世沈涂考任,无复止
法,容侥幸,长躁求,使士大夫皆安傲然取必於上,其得失相较又远矣。”
    先公曰:“按:停年格立於武人入选之後,武人入选始於羽林作乱之馀,此
当时事情也。《通鉴》述崔亮答书,削去本旨,已为未然;胡氏、叶氏之论古今
得失则然矣,而停年之所以立,弗深考也。”
    後甄琛、元修义、城阳王徽相继为吏部尚书,利其便已,踵而行之。自是贤
愚同贯,泾渭无别,魏之失才,从亮始也。及辛雄为吏部郎中,上疏曰:“自神
龟以来,专以停年为选。士无善恶,岁久先叙;职无剧易,名到授官。执案之吏,
以差次日月为功能;铨衡之人,以简用老旧为平直。且庸劣之人,莫不贪鄙。委
斗筲以共理之重,硕鼠以百里之命,皆货贿是求,肆心纵意,其制虽烦,不胜
其欲。致令徭役不均,发调违谬,聚敛盈门,囚执满道。盖助陛下理天下者,唯
在守令,最须简置,以康国道。但郡县选举,由来所轻,贵游隽才,莫肯居此,
宜改其弊,以定官方。请上等郡县为第一清,中等为第二清,下等为第三清。选
补之法,妙尽才望。如不可并,後地先才,不得拘以停年,竟无铨革。三载黜陟,
有称者补在京名官,如前代故事,不历郡县不得为内职,则人思自勉,上下同心,
枉屈可申,强暴自息。”书奏,会帝崩。及孝庄帝初,诏求德才文艺政事强直者,
县令、郡守、刺史皆叙其志业,具以表闻。得三人以上,县令、太守、刺史赏一
阶,举非其人者黜一阶。凡官郡守、县令,六年为满,满後六年为叙。
    薛淑为吏部郎中,上言:“使选曹唯取年劳,不简贤否,义均行雁,次若贯
鱼,勘簿呼名,一吏足矣,数人而用,何谓铨衡!请积劳之中,有材堪牧人者,
在先用之限;其馀不堪者,既壮藉其力,岂容老而弃之。将佐丞尉,去人稍远,
小小当否,未为多失,宜依次补序,以酬其劳。”不报。
    东魏元象中,文襄王高澄秉政,摄吏部尚书,乃革後魏崔亮年劳之制,务求
才实。自迁邺以後,掌大选知名者不过数四,文襄年少高朗,其弊也疏;袁聿修
沈密谨厚,所伤者细;杨遵彦风流辩给,所取失於浮华;唯辛术贞明简实,新旧
参举,管库必擢,门阀不遗,衡鉴之美,一人而已。至孝昭帝皇建二年,诏:
“内外执事官从五品以上、三府主簿、录事参军、诸王文学、侍御史、廷尉三官、
尚书郎中、中书舍人,每在三年之内,各举一人:或夙在朝伦,沈屈未用;或先
官後进,今见停散;或白屋之人,巾褐未释。其高才良器,允文允武,理识深长,
具通济,操履凝峻,学业宏赡,诸如此辈,随取一长,无待兼资,方充举限。
举荐之文,指论事实,随能量用,必陈所堪,不得高谈,谬加褒饰。所举之人,
止在一职,三载之内,有犯死罪以下、刑罪以下,举主准举人之犯,各罚其金;
自鞭以下,举主勿论。若未经三载而更,馀转通计後官日月,合满三周。凡所举
人,必主事立功,裨益时政,不限年之远近,举主之赏,亦当非次,被举之人,
别当擢授。其违限不举,依式罚金。又拥旄作镇,任总百城,分符共理,职司千
里,凡其部统,理宜委悉。刺史於所管之内下郡太守、县令、丞、尉、府佐、录
事参军以降,州官、州官都主簿以下,但г在吏职,及前为官并白人等,并听表
荐。太守则曹掾以下及管内之人,亦听表举。其大州、中州、小州,畿内、上郡、
中郡,并三年之内各举一人,其不入品州并自馀郡守,不在举限。”
    杨典选二十馀年,奖擢人伦,以为已任。然取士多以言貌,时致谤言,以
为之用人,似贫士市瓜,取其大者。
    水心叶氏曰:“魏以停年致乱,高氏反之。观此,则奔走一时材用,以赴功
名,自不系君德也。铨叙群彦,虽曰吏部之职,然宰相知人,能尽器使,乃职业
中一大事。”
    後周以吏部中大夫一人掌选举,小吏部下大夫一人以贰之。初,霸府时,苏
绰为六条诏书,其四曰擢贤良。绰深思本始,惩魏、齐之失,罢门资之制,其所
察举,颇加精谨。及武帝平齐,广收遗逸,乃诏山东诸州举明经理者,上县六
人,中县五人,下县四人。
    乐逊上疏论选举曰:“选曹赏录勋贤,补拟官爵,必宜与众共之,有明扬之
授,使人得尽心,如睹白日。其材有升降,功有厚薄,禄秩所加,无容不审。即
如州郡选置,犹集乡闾,况天下选曹,不取人物?若方州列郡,自可内除,此外
付选曹铨叙者,既非机事,何足可密。人生处世,以荣禄为重,修身履行,以基
身名,逢时既难,失时为易。其选置之目,宜令众心明白,然後呈奏,使功勤见
知,品物称悦。”
    隋文帝开皇七年,制:“诸州岁贡三人,工商不得入仕。”开皇十八年,诏
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济二科举人。牛弘为吏部尚
书,高构为侍郎,选举先德行而後文材,最为称职。当时之制,尚书举其大者,
侍郎铨其小者,则六品以下官咸吏部所掌。自是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州郡无复辟
署矣。
    牛弘问於刘炫曰:“魏、齐之时,令史从容而已,今则不遑宁处,其事何由?”
炫曰:“往者,州唯置纪纲,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事具僚,则长官自辟,
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是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
功,所以繁也。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官事不省,而欲从容,其可得乎?”
弘甚善其言而不能行。
    自後周以降,选无清浊。及卢恺摄吏部尚书,与侍郎薛道衡、陆彦师等甄别
物类,颇为清简,而谮纷纭,恺及道衡皆除名。
    沈既济曰:“选法之难行,久矣。夫天产万类,美寡而恶众;人分九流,君
子孤而小人群。虽消长迭有,而善恶不常,此古今之通理然也。将退不肖而惩其滥,
必悬法以示人,而俾人知惧,举善以劝,而不仁自远,可以阴骘而潜移之,故难
明斥其恶而强挤也,暨艳、张彝皆以不及是而败,悲夫!斯理甚明,盖非英明之
君,不可以语焉。故崔、毛当魏武而政举,卢、薛值隋文而身坠,时难不其然乎!”
    炀帝制:“百官不得计考增级,其功德行能有昭然者乃擢之。”
    大业三年,始置吏部侍郎一人,分掌尚书职事。时武夫参选,多授文职,八
年,诏曰:“顷自班朝治人,乃由勋叙,拔之行阵,起自勇夫,蠹政害人,由
於此。自後诸授勋官,并不得授文官职事。”
    帝自江都幸涿郡,御龙舟渡河入永济渠,敕选部、门下、内史、御史四司於
前船选补。受选者三千馀人,徒步随船三千馀里,不得处分,死者什一二。
    致堂胡氏曰:“甚矣美才难得,而凡马之众也。夫自江都至涿郡,随舟徒行,
自东南而极北,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