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献通考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也;爱憎难防,二也;情伪难明,三也。凡官不同事,人不同能。今九品不状
才能之所宜,而以九等为例,以品取人,或非才能之所长,以状取人,则为本品
之所限。若状得其实,犹品状相妨,况不实者乎!”(详见《举士门》)
    按:既曰九品中正之官设之於州县,是即乡举里选之遗意。然未仕者,居乡
有履行之善恶,所谓品也;既仕者,居官有才能绩效之优劣,所谓状也。品则中
正可得而定,状则非中正可得而知。今欲为中正者,以其才能之状,著於九品,
则宜其难凭。要知既入仕之後,朝廷自合别有考课之法,而复以中正所定之品目
第其升沉,拘矣。况中正所定者,又未必允当乎!
    宋营阳王时,以蔡廓为吏部尚书,廓谓傅亮曰:“选事若悉以见付,不论;
不然,不能拜也。”亮以语录尚书徐羡之,羡之曰:“黄、散以下,悉以委蔡,
吾徒不复措怀;自此以上,故宜互参同异。”廓曰:“我不能为徐千水署纸尾。”
遂不拜。千木,羡之小字。选案黄纸,录尚书与吏部尚书连名,故云“署纸尾”。
宋黄门,第五品也。
    文帝元嘉中,限年三十而仕,郡县以六周而代,刺史或十馀年。及孝武即位,
仕者不复拘老幼,守宰以三周为满。时中军录事参军周朗上疏曰:“欲为教者,
宜以二十五家选一长,百家置一帅。男子十三至十七,皆令学经;十七至二十,
皆令习武。训以书记图纬、忠孝仁义之礼,廉让恭勤之则;授以兵经战略、军部
舟骑之容,挽强击刺之法。习经者五年有成,而言之司徒;习武者三年善艺,亦
升之司马。若七年而经不明,五年而勇不达,即更求其言行,考其事业,必不足
取者,虽公卿子弟,长归农亩,终身不得为吏。”兼述农桑生植之本,及礼教刑
政之端。帝省之不悦。左卫将军谢庄以其时搜才路狭,又上表曰:“九服之旷,
九流之难,提钧悬衡,委之选部。一人之鉴易限,而天下之才难原。以易限之鉴,
照难原之才,使国无遗授,野无滞器,其可得乎?请普令大臣,各举所知,以付
尚书铨用。”不从。帝又不欲重权在下,乃分吏部,置两尚书,以散其权。
    裴子野曰:“官人之难,尚矣。居家视其孝友,乡党察其诚信,出入观其志
义,忧难取其智谋,烦之以事,以求其理,临之以利,以察其廉。《周礼》,始
於学校,论之州里,考诸六事,然後贡於王庭。其在汉家,州郡积其功能,五府
举为掾属,三公参其得失,尚书奏之天子。一人之身,所阅者众,故能官得其才,
罕有败事。魏晋易是,所失弘多。夫厚貌深衷,险如壑,择言观行,犹惧弗周,
况今万品千群,俄析乎一面,庶僚百位,专断於一司,於是嚣风遂行,不可抑止,
干进务得,兼加谄黩,无复廉耻之风、谨愿之操,官邪国败,不可纪纲。假使龙
作纳言,舜居南面,而治致平章,不可必也,况後之官人者哉!孝武虽分曹为两,
不能反之於周汉,朝三暮四,其庸愈乎。”
    颜峻为吏部尚书,留心选举,奏无不可。後谢庄代峻,意多不行。峻容貌严
毅,庄风姿甚美,宾客喧诉,尝欢笑答之。人言:“颜峻嗔而予人官,谢庄笑而
不与人官。”
    按:自魏晋以来,州郡无上计之事,公府无辟召之举。士之入仕者,始则中
正别其贤否,次则吏部司其升沉而已。所以尚书之权最重,而其於人恩怨亦深。
故贾充与任恺争权,则启令其典选,俾之易生间隙;蔡廓以主ウ时艰,不欲居通
塞之地。盖非精於裁鉴者,不能称其任,而恬於权势者,多不乐居其位也。
    齐因宋代限年之制,乡举里选不才德,其所进取以官婚胄籍为先,遂令甲
族以二十登仕,後门以三十试吏,故有增年矫貌以图进者。(详见《举士门》)
    左仆射王俭请解领选,谓褚渊曰:“选曹之始,近自汉末。今若反古,使州
郡贡计,三府辟士,与众共之,犹贤一人之意。古者选众,今则不然,奇才绝智
所以见遗於草泽也。”渊曰:“诚如卿言。但行之已久,卒难为改也。”
    梁初,无中正制,年二十五方得入仕。天监中,制:“九流常选,年未三十,
不得一经者,不得为官。”(详见《举士门》)
    陈依梁制,凡年未三十不得入仕,唯经学生策试得第、诸州迎主簿、西曹左
奏及尝为挽郎,得未壮而仕。诸郡唯正王为丹阳尹经迎得出身者亦然,庶姓尹则
否。有高才、异行、殊勋,别降恩旨叙用,不在常例。凡选无定时,随缺则补。
官有清浊,以为升降,从浊得清,则胜於迁。若有迁授,但移转一人为官,则诸
官多须改动。其用官式,吏部先为白牒,列数十人名,尚书与参掌者共署奏,敕
或可或否。其可者则下於选曹,量贵贱,别内外,随才补用;以黄纸录名,八座
通署,奏可乃出,以付於典名;典名书其名帖鹤头板,修容整仪,送所授之家。
其别发诏除者,即宣付诏局,诏局草奏闻,敕可,黄纸写出门下,门下答诏,请
付外施行,又敕可,付选司行名。得官者不必待行名到,但闻诏出,明日即入谢
後,诣尚书上省拜受。若拜王公则临轩。凡拜官皆在午後。初,武帝承侯景丧乱
之後,纲维颓坏,制度未立,百官无复考校殿最之法,但更年互迁,骤班进秩,
法无可称者。後徐陵、孔奂继为吏部尚书,差有其序。
    後魏州郡皆有中正,掌选举。每以季月与吏部铨择可否;其秀才对策第居中,
上表叙之。
    文成帝和平三年,诏曰:“今选举之官,多不以次,令班白处後,晚进居先,
岂所谓彝伦攸叙也!诸曹选补,宜各书劳旧才能。”其後中正所铨,但在门第,
吏部彝伦,仍不才举。
    崔浩为冀州大中正,荐冀、定、相、幽、并五州士数十人,各起家为郡守。
景穆帝为浩曰:“先召之人亦州郡选也,在职已久,勤劳未答,令先补前召外任
郡县,以新召者代为郎吏。又守宰人宜使更事者。”浩固争而遣之。高允曰:
“崔公其不免乎!苟遂其非,而较胜於上,何以能济。”
    郭祚为吏部尚书,特清,重惜官位,至於铨授,假令得人,必徘徊久之,
然後下笔,即云:“此人便已贵矣。”由是事颇为稽滞,每招怨ゥ。然而所拔用
者,量材称职,士论归之。
    孝文励精求治,内官通班以上,皆自考,以为黜陟。(见《考课门》)
    任城王澄为吏部尚书,诏澄简旧臣。初,魏自公侯以下迄於选臣,动有万数,
冗散无事。澄品为三等,量其优劣,尽其能否,咸无怨言。
    自太和以前,精选中正,德高乡国者充;其边州小郡,人物单鲜者,则并附
他州;其在遐陋者,则阙而不置。当时称为简当,颇为得人。及宣武、孝明之时,
州无大小,必置中正。既不可悉得其人,故或有庸鄙者操铨之权,而选叙颓紊。
至正始元年冬,乃罢诸郡中正。时有以杂类冒登清流,遂令在位者皆五人相保,
无人保任者夺官还役。
    清河王怿以官人失序,上表曰:“孝文帝制出身之人,本以门品高下有恒。
若准资荫,自公卿令仆之子,甲乙丙丁之族,上则散骑秘著,下隶御史长兼,皆
条例昭然,文无亏没。自此或身非三事之子,解褐公府正佐;地非甲乙之类,而
得上宰行僚。自兹以降,亦多乖舛。且参军事专,非出身之职,今必释褐而居;
秘著本为起家之官,令或迁转以至。斯皆仰失先准,有违明令,非所谓式遵遗范,
奉顺成规。此虽官人之失,相循已久,然推其弥漫,抑亦有由。何者?信一人之
明,当九流之广,必令该鉴氏族,辨照人伦,才识有限,固难审悉。所以州置中
正之官,清定门胄,品藻高卑,四海画一,专尸衡石,任实不轻。故自置中正以
来,暨於太和之日,莫不高拟其人,妙尽兹选,皆须名位重於乡国,才德允於具
瞻,然後可以品裁州郡,综人物。今之所置,多非其人。乞明为敕制,使官人
选才,备依先旨,无令能否乖方,违才易务;并革选中正,一依前轨,庶清源有
归,流序允穆。”灵太后诏依表施行,而终不能用。
    征西将军、冀州大中正张彝之子仲上封事,请铨别选格,排抑武夫,不使
预清品。於是武夫愤怒,羽林、虎贲千馀人焚彝第,杀其父子。诏斩其凶强者八
人,馀大赦以安之。
    张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