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不尽取;山陵林麓,莫不有禁;关有征,市有租,盐铁有榷,酒有课,茶有算,
则凡衰世苟且之法,莫不尽用矣。譬之於人,其少壮之时,丰健勇力,然後可以
望其无疾以至於寿考。今未五六十,而衰老之候具见而无遗,若八九十者,将何
以待其後邪!然天下之人,方且穷思竭虑,以广求利之门,且人而不急,则以为
费用不可复省,使天下而无盐铁酒茗之税,将不为国乎?臣有以知其不然也。天
下之费,固有去之甚易而无损,存之甚难而无益者矣,臣不能尽知,请举其所闻,
而其馀可以类求焉。夫无益之费,名重而实轻,以不急之实,而被之以莫大之名,
是以疑而不敢去。三岁而郊,郊而赦,赦而赏,此县官有不得已者,天下吏士数
日而待赐,此诚不可以卒去。至於大吏,所谓股肱耳目,与县官同其忧乐者,此
岂亦不得已而有所畏邪?天子有七庙,今又饰老、佛之宫而为之祠,固已过矣,
又使大臣以使领之,岁给以钜万计,此何为者也?天下之吏为不少矣,将患未得
其人,苟得其人,则凡民之利莫不备举,而其患莫不尽去。今河水为患,不使滨
河州郡之吏亲行其灾,而责之以救灾之术,顾为都水监。夫四方之水患,岂其一
人坐筹於京师而尽其利害?天下有转运使足矣,今江淮之又有发运,禄赐之厚,
徒兵之众,其为费岂可胜计哉?盖尝闻之,里有畜马者,患牧人欺之而盗其刍菽
也,又使一人焉为之厩长,厩长立而马益癯。今为政不求其本而治其末,自是而
推之,天下无益之费不为不多矣。臣以为凡若此者,日求而去之,自毫以往,
莫不有益,惟无轻其毫而积之,则天下庶乎少息也。”
曾巩《议经费》曰:“臣闻古者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使有九年之蓄,而制
国用者必於岁杪,盖量入而为出。国之所不可俭者祭祀也,然不过用数之仂,则
先王养财之意可知矣。盖用之有节,则天下虽贫,其富易致也。汉唐之始,天下
之用尝屈矣,文帝、太宗能用财有节,故公私有馀,所谓天下虽贫,其富易致也。
用之无节,则天下虽富,其贫亦易致也。汉唐之盛时,天下之用常裕矣,武帝、
明皇不能节其制度,故公私耗竭,所谓天下虽富,其贫亦易致也。宋兴,承五代
之敝,六圣相继,与民休息,故生齿既庶,而财用有馀。且以景德、皇、治平
校之:景德户七百三十万,垦田一百七十万顷;皇户一千九十万,垦田二百二
十五万顷;治平户一千二百九十万,垦田四百三十万顷。天下岁入,皇、治平
皆一亿万以上,岁费亦一亿万以上。景德官一万馀员,皇二万馀员,治平并幕
职州县官三千三百有馀,其总三万四千员。景德郊费六百万,皇一千二百万,
治平一千三十万,以二者校之,官之众一倍於景德,郊之费亦一倍於景德。官之
数不同如此,则皇、治平用财之端多於景德也。诚诏有司按寻载籍而讲求其故,
使岁之数入、官之多门可考而知,郊之费用、财之多端可考而知,然後合议其可
罢者罢之,可损者损之,使天下之人如皇、治平之盛,而天下之用、官之数、
郊之费皆同於景德,二者所省者盖半矣。则又以类而推之,天下之费,有约於旧
而浮於今者,有约於今而浮於旧者。其浮者必求其所以浮之自而杜之,其约者必
本其所以约之由而从之。如是而力行,以岁入一亿万以上计之,所省者十之三,
则岁有馀财三万万。以三十年之通计之,当有馀财九亿万,可以为十五年之蓄。
自古国家之富,未有及此也。古者言九年之蓄者,计每岁之入存十之三耳,盖约
而言之也。今臣之所陈,亦约而言今,其数不能尽同,然要其大致必不远也。前
世於凋弊之时,犹能易贫而为富,今吾以全盛之势,用财有节,其所省者一,则
吾之一也;其所省者二,则吾之二也。前世之所难,吾之所易,可不论而知也。
伏惟陛下冲静质约,天性自然,乘舆器服,尚方所造,未尝用一奇巧,嫔嫱左右,
掖庭之间,位号多阙,躬履节俭,为天下先,所以忧悯元元,更张庶事之意,至
诚恻怛,格於上下,其於明法度以养天下之财,又非陛下之所难也。”
按:东坡、南丰二公之论,足以尽昭陵以来国计之本末。然大概其所以疲弊
者,曰养兵也,宗俸也,冗官也,郊赉也。而四者之中,则冗官、郊赉尤为无名,
故二论特详焉。所谓“去之甚易而无损,存之甚难而无益”,所谓“其浮者必求
其所以浮之自而杜之,其约者必本其所以约之由而从之”,诚名言也。
神宗以国用不足,留意理财。熙宁元年,谓文彦博等曰:“当今理财,最为
急务,养兵备边,府库不可以不丰,大臣宜共留意节用。”乃命翰林学士司马光、
御史中丞滕甫同看详裁减国用制度。帝曰:“宫中如私身有俸及八十千者,嫁一
公主至费七十万缗,如沈贵妃月俸八十万,皆浮於祖宗之时。”帝以勤俭率天下,
诏龙图、天章ト及禁中诸殿栏俱不用毡覆,励精为治,大修宪度,内自百司府寺,
外薄四海,事为之制,物为之法,虽藏冰、治灶、畜羊之小事,亦思有以节省。
帝患增置官司费财。王安石反谓增创官司,所以省费。中书言诸仓主典、役
人增禄不厚,不可责其廉,谨请增至一万八千九百缗,复尽增选人之禄。三司上
新增吏禄数:京师岁增四十一万三千四百馀缗,监司、诸州六十八万九千八百馀
缗。时主新法者皆谓吏禄既厚,则人知自重,不敢冒法,可以省刑。然良吏实寡,
赇取如故,往往陷重辟,议者不以为善。
帝谓辅臣曰:“比阅内藏库籍,文具而已,财货出入,初无关防。前此尝以
龙脑、真珠鬻於榷货务,数年不输直,亦不钩考。”盖领之者中官数十人,惟知
谨扃钥,涂窗牖,以为固密,安能钩考其出入多少与所蓄之数。乃令户部、太府
寺,於内藏诸库皆得检察。置库百馀年,至是始编阅焉。
初,艺祖尝欲积缣帛二百万易胡人首,又别储於景福殿。元丰元年,帝乃更
景福殿库名,自制诗以揭之曰:“五季失固,犭严狁孔炽,艺祖肇邦,思有惩艾,
爰设内府,基以募士,曾孙保之,敢忘厥志。”凡三十二库。後积羡赢为二十库,
又揭以诗曰:“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予不武姿,何日成戎捷。”
哲宗元元年,议者谓熙宁以前,上供无额外之求,州县无非法之敛,自後
献利之臣,不原此意,惟务刻削以为己功。事有所减,如禁军阙额与差出衣粮、
清汴水脚、外江纲船之类,例皆赍转运司封桩上供;即用度有增,又令自办上供
名额,岁益加多。有司财用,日惟不足,必至多方以取於民。非法之征,其原於
此。因请罢,熙宁以来,旧上供额外所创封桩钱物,及内外封桩、禁军阙额奉给
等,枢密院议悉罢封桩。虑诸路观望於铺兵备,或阙缓急之事,乃诏三路、岭
南被边勿封桩,仗师臣以占募,馀路封桩仍旧。
诏曰:“邦赋之入,盖有常制,若不裁减浮费,量入为出,深虑有误国计。
宜令户部尚书、侍郎同相度裁减,条析以闻。”
右司谏苏辙奏:“臣窃闻熙宁以来,天下财赋文帐,皆以时上於三司。至熙
宁五年,朝廷患其繁冗,始命曾布删定法式。布因上言,三部胥吏所行职事非一,
不得专意点磨文帐,近岁因循,不复省阅,乞於三司选吏二百人,颛置一司,委
以驱磨。是时朝廷因布之言,於三司取天下所上帐籍视之,至有到省三二十年不
发其封者。盖州郡所发文帐,随帐皆有贿赂,各有常数,常数已足者,皆不发封,
一有不足,即百端问难,要足而後已。朝廷以其言为信。帐司之兴,盖始於此。
张设官吏,费用钱物,至元丰三年,首尾七八年间,帐司所管吏仅六百人,用钱
三十九万贯,而所磨出失陷钱止一万馀贯。朝廷知其无益,遂罢帐司,而使州郡
应申省帐皆申转运司,内钱帛、粮草、酒麴、商税、房园、夏秋税管额纳毕,盐
帐,水脚、铸钱物料、稻糯帐,本司别造计帐申省,其驿料、作院欠负、修造竹
木杂物、舟船、柴炭、修河物料、施利桥船物料、车、驴、草料等帐,勘勾讫架
阁。盖谓钱帛等帐,三司总领国计,须知其多少虚实,故帐虽归转运司,而又令
别造计帐申省。至於驿料等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