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午是一大勺菜汤(里头有几十粒麦片和一些土豆皮)。“按古拉格的定量,
本来就没法让一个在严寒中劳动13 小时、哪怕10 小时的人吃饱”,还要统
筹安排,“分成各种等级:凡完成定额不足百分之三十者,吃禁闭灶,一天
300 克面包,一钵菜汤。。完成百分之八十一至一百者吃生产灶,500 至600
克面包,三钵菜汤;再高就是突击工作者灶,面包700 至800 克,外加稀粥
一至二份,奖励菜一份——一个又黑又苦的黑麦面做的豌豆馅包子。为了获
得这点抵偿不了体力消耗的稀汤寡水,人们拚死拼活,耗尽体力。因此突击
工作者和斯达汉诺夫工作者比装病不上工的人早入土。”饥饿使人顾肚皮顾
不了脸皮,面包从切面包室运进食堂,没有人拿着棍子护送,就会被夺走抢
光。厨房门口泔水坑里一倒进垃圾,守候在那里的人就一拥而上,互相厮打,
在坑里寻找鱼头、骨头、菜帮子,然后把它们洗净、煮熟、吃光。饥饿使“人
死得多么简单:正说着活就没有声音了,正走着路就倒下了,哆嗦一下就完
事了”。劳改犯们衣着褴褛,肮脏无比。卫生状况坏得不能再坏。臭虫、虱
子、跳蚤极多,可以咬死垂死的病人和老人。伤寒等各种疾病常常流行于营
区,大批地死人。因此作者认为,劳改营的“任务是在榨干这些人最后一把
力气后加以消灭”,故叫作“劳动消灭营”。但是,“忍受畸形的生活、饥
饿的熬煎、过度的劳动的人们并不以自杀结束生命”。作者认为,其原因就
是“他们的普遍的无罪感”,他们要“活下去”。正因为如此,逃亡比自杀
多。第五、六、七部分着重描述劳改营里的反抗、闹事和逃亡情况。为防止
逃跑,“当局给窗户装上又粗又密的铁格子,用几十道铁丝网把营区围起来,
修建了碉堡、围墙、板墙,布置了潜伏哨、伏击兵,用带血的生肉养着军犬”。
逃跑者一旦被活捉回来,便被打得鼻青脸肿,口吐鲜血。逃跑者被打死,则
陈尸“以儆效尤”。虽然如此,逃跑事件仍不断发生。书中加意描写了藤格
的逃跑过程。他是苏联海军军官,突然被捕了,原因莫明其妙,他决定逃跑。
有一次,他与科里亚逃出了20 多天,吃尽了饥饿口渴之苦,但他们处处碰到
敌视的人们,结果还是被抓回来并延长了刑期。劳改犯熬到服满刑期被释放
后,“按规定,内务部有责任安置释放后囚犯,但是坐过牢的人不知道这条
规定”,于是“没有工作就不给报户口,没有工作就领不到粮食卡片”,依
然衣食无着。普罗霍罗夫·普斯特维尔被释放后自愿留在原地当一名自由雇
佣的工程师,可行动科长对他说:“你被释放了。但是你要记住,你总是走
在钢丝上的。”有些人释放后回到家里,感到陌生,与妻子难以情投意合,
与子女难以感情融洽,过去的熟人也回避见面。他们孤独,怕见人,小心翼
翼地触摸各种事物。“也有另外一些人,他们是获释后精禅才振奋起来,只
有这时才焕发出青春活力”,希望弥补一下过去失去的东西。但是,直到赫
鲁晓夫时代,古拉格“群岛还在”。
作品鉴赏《古拉格群岛》是苏联劳改营文学的代表作。它揭露了苏联
一个历史时期内劳改营的内幕。作者给书名加了一个副书名,叫《文艺性调
查初探》,“文艺性”就已表明其中材料并不可靠,《古拉格群岛》看起来
是个地道的地名,其实不是个地名。“古拉格”是“苏联劳改营管理总局”
的俄文缩写译音。“古拉格群岛”作为书名,其艺术构思颇为新颖别致,同
时又具有高度浓缩的政治含义。它表示劳改营管理总局管理下的一个个孤立
的与世隔绝的劳改营,宛如一个个岛屿一般遍布于苏联各地,而书中附的一
张劳改营分布图是作者给“古拉格群岛”绘制的地图,也是作者给1917 年十
月革命后的苏联绘制的一张鸟瞰图。正是这种性质贯穿着整部著作。作者一
开始就描述的“监狱工业”,其题名与书名具有同样深刻的含义。书中不厌
其烦地罗列了许多材料,有些显然是作者的推测,也不无夸大之处,意在给
读者造成这样一个错觉:在那里,在社会主义苏联,没有法律,没有天理公
道,暗无天日,人人自危。而“劳动消灭营”,则把“群岛”——劳改营—
—描写成十足的人间地狱。那里的“土著”(犯人)过着猪狗不如的畜牲生
活,从事着极其艰苦的奴隶劳动,直至饿死、累死。这显然是在攻击,劳改
营的目的不是通过劳动来改造人,而是通过沉重的劳动来消灭人。这是一方
面。另方面,作者力图说明,苏联是通过建立“监狱工业”来建设社会主义
的,也就是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依靠劳改营来进行的,各个经济管理
部门需要的劳动力是由劳改营提供的。这除了他意存污蔑之外,也是一种坐
井观天之见。实际上,苏联宏伟的让会主义建设规模,岂能是一个囚徒所能
了解、得窥全貌的。其次,劳改犯的劳动是有成绩的,这是事实,作者也不
得不承认这一点,因为他们毕竟为在苏联地图上画上几条铁路和几大运河出
了些力气,许多人刑满获释后“精神振奋,焕发出青春活力”,努力作出贡
献。作者对此写得恨少,很苍白无力,而且是被歪曲着的,但也说明,通过
劳动改造犯人令其自新的政策是成功的,是行之有效的。至于劳改营里的种
种苦难,书中写得很多,很详,很生动,令人触目惊心,显然也是很片面的。
因为,很自然,一个囚徒绝不会赞美监狱,同样的道理,作为“群岛上土著”
的索尔仁尼琴,也绝不会赞美劳改营;憎恨、诅咒劳改营几乎是劳改犯的本
性使然,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充分地自然
主义的描写,确也补充了许多正面的报道和描写,说明苏联十月革命后和卫
国战争胜利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十分艰苦的,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索尔仁
尼琴不吝笔墨,用14D 万字的巨大篇幅,大肆渲染地描绘苏联社会的这一“黑
暗面”,而同时,也常常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他对沙俄专制社会的深厚感情和
依恋不已的心态。这就暴露了作者的立场、观点是沙皇专制主义的。《古拉
格群岛》内容庞杂,结构松散。不是一部小说。说它是报告文学,也确难概
括它多种多样的写作手法,而且文学的味儿也不够,作为艺术欣赏,恐怕是
会令人失望的。说它是历史著作,却又有太多的文学性,讽刺幽默的笔法、
辛辣尖刻的对话、夸张激越的描述、内涵深刻的比喻,也会使人误入歧途。
就是这个文艺性杂记深深地揭开了苏联劳改营的内幕,震动了世界,引起了
很大的反响。但它斐声世界,与其说是它的文学价值,毋宁说是它的政治原
因。
(倪合礼)
瓦·格·拉斯普京活着,并且要记住(1974)
作者简介见“最后的期限”条。
内容概要1915 年初,反法西斯战争接近尾声,胜利的曙光已经展现在
苏联的大地上。西伯利亚安加拉河畔的阿塔曼村的人们翘首盼望亲人们从前
线凯旋归来,这时候古斯科夫老人家里突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失窃案件:藏
在澡堂地板下的一把斧头不见了,猎用滑雪板和烟叶也被顺手牵羊偷走了。
正当老人为此大发雷霆,怒骂窃贼的时候,他的儿媳纳斯焦娜以女性特有的
敏感和细致觉得事情十分蹊跷:外人不可能对他家的情况如此熟悉,莫非是
她的丈夫?。。可怕的猜测揪住了她那颗纯洁的心。为了检验自己的猜测,
她在澡堂里放了一只刚烤出来的新鲜面包。两天后,面包不翼而飞,炉灰里
还留下一个烟蒂。一天夜里,纳斯焦娜避开众人耳目,偷偷地守侯在澡堂里。
突然门开了,一个巨大的黑影闯了进来。来人正是纳斯焦娜的丈夫安德烈·古
斯科夫。安德烈于战争暴发后应征入伍。3 年内曾经伴随坦克冲锋,猛扑德
寇机枪,滑雪夜袭抓“舌头”。战斗中他不冲在别人前头,也不落在别人后
面,侦察兵还把他看作可靠的战友。1944 年夏天,他所在的炮兵连遭到敌人
坦克偷袭,安德烈受了重伤,于是被送往新西伯利亚医院治疗。住院期间,
纳斯焦娜打算去探望,可安德烈没有同意,因为他坚信伤愈后上级会给他探
亲假,病友们也都这样认为。3 个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