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私欲,或出于极端的冷漠,或出于对善良忠实品格的木能的敌视,成了无辜
的比姆的敌人。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比姆被拐卖、遗弃、圈捕、乃至惨
死。这类形象中刻画得最鲜明的是靠倒卖农副产品而暴发、以窥视他人阴私
为乐趣、兼有造谣生事和泼妇骂街之特长的刁婶,以及那个萎琐卑劣、心灵
扭曲,力蝇头小利而不惜泯灭良心的灰脸。作者对这类形象尽管着墨不多,
但却将他们作为现代市侩的那种精神蜕变、自私虚伪的本质特征入木三分地
揭示了出来。同时,作者通过比姆不幸的遭遇,表达了他的深沉的忧患意识:
随着物质主义的抬头,市侩哲学正在侵袭苏联社会,人际关系中自私冷漠、
尔虞我诈的状况正在加剧。小说结尾处,伊凡·伊凡内奇面对大森林喊道:
“不要再那样了!”森林里响起短促的回声:“不要——不要——不要——”
这正是作者本人的心声。小说中,作者又热情颂扬了善良和直诚的品格。曾
经参加过卫国战争的退休老人伊凡是比姆的主人,也是它最好的朋友。比姆
在老人那里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而老人也从比姆那里得到了心灵上
的慰藉。伊凡在自己的笔记中写道:比姆“用善良、无限信任和爱抚,赢得
了我的好感、信任和爱抚。”这种以善良和真诚为基石的友谊同样体现在比
姆与达莎姑娘,与托里克和阿辽沙等人的关系上。作者不惜笔墨,对此作了
许多感人肺腑的描写,并在这些描写中寄托了自己对人类美好情感的由衷赞
美。但是,小说没有离开生活的真实,作者无情地把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摆
在了读者面前:为什么善良的人们没能使比姆最终摆脱厄运?在小说的插叙
中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好人总是很多,坏人只是个别,但是所有的好
人都怕坏人三分。”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固然有不少,然而在恶势力面
前有些人确实表现得太软弱了,这不能不说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要使比姆的
悲剧不在人间重演,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与邪恶势力作针锋相对的斗争。
小说中最动人的是比姆的形象。这是一条人格化了的猎犬,作为猎犬,比姆
在外貌、习性和思维方式上都很传神。作者把比姆寻找主人的过程演绎为一
支生命和自由的赞歌。在失去主人后,比姆是不幸的,但唯其不幸,比姆的
顽强生命力才放出了异彩。比姆几度濒临绝境,被灰脸夫押和毒打,被二流
子克利姆踢成重伤,被托里克的义亲拴住绳套,抛入荒野,被垂涎欲滴的饿
狼逼入树洞。。但是比姆没有屈服,它以惊人的生命意志与厄运抗争,直到
生命的最后一刻,被关进囚车的比姆仍满怀着对生命和自由的渴望,一面用
鼻子从门缝里“吸吮着自由的空气”,一面执着地抓着和啃着铁门。比姆死
了,但这只是个体主命的结束,它的精神已经升华。显然,作者在这里倾注
的浓烈之情已远远超出了对一只猎犬的赞美。小说独特的叙事角度、细致的
心理描写,以及与叙事交融的抒情旁白,使小说在艺术上也具有独到的魅力。
(陈建华)
亚·瓦·万比洛夫去年夏天在丘里姆斯克(1972)
作者简介亚历山大·瓦莲京诺维奇·万比洛夫,见《打野鸭》。
内容概要《去年夏天在丘里姆斯克》是两幕正剧。一座老式木房子:
高高的台阶、凉台,还有一间阁楼。这是西伯利亚林区一个小镇上的小食堂。
一个夏日的早晨,瓦莲京娜走向饭馆,她首先走进花园,从地上拣起拆下来
的栅栏板,装回原处,然后扶直花草,着手修理便门,这是因为人们经常为
了抄近路到饭馆去而弄坏的。这时她发现凉台的台阶上躺着一个人,瓦莲京
挪惊叫了一声,看见是一个干巴巴的老头,他姓叶列麦耶夫。老人一边帮忙,
一边同瓦莲京娜聊起来,他是到这来找一位朋友的。当饭馆服务员都来上班
时,区卫生科的会计麦切特金一边在这吃早饭,一边说一些与自己毫不相干
的怪话,他责怪叶列麦耶夫老人不该在公共场所睡觉,又向瓦莲京挪打招呼
说她给人的印象良好,瓦莲京娜只是谦虚的笑了笑,他的话使饭馆热闹起来
了。这时叶列麦耶夫要找的朋友杰尔加切夫也来了,他将近五十岁,左手拿
着一个木工用的工具箱。老朋友相见分外高兴,叶列麦耶夫向他讲述自己来
这里的目的,原来,老人从深山老林来,他孤苦伶仃,始终是一个人过日子。
他曾为地质队做了四十年的向导,九年前退休,不知道办手续,因而一直没
有领到养老金。现在女儿外出无消息,自己的胳膊又犯病,实在情况不好,
想申请养老金。可是,如今当权的“只认纸,不认人”。而地质队员已各奔
东西,所以他想请杰尔加切夫帮忙找找人。人们劝他多跑几趟,求求情,也
许执委会会给他出点主意。上面阁楼的门打开了,出来一个人,他叫沙曼诺
夫,是个三十二岁的瘦高男子。沙曼诺夫是城里一个青年审判员,一年前,
某个人人物的少爷开车轧了人,这个案子交给他去办理,谁也没料到沙曼诺
夫竟想把少爷关到牢里去。由于他主持正义,这个案子就不让他办了,审判
延期。他想坚持真理支撑住,人们却说他是发疯。于是,他便作罢,离开家,
离开原来的地方,跑到了丘里姆斯克小镇上。他想在大自然中寻求一种解脱。
沙曼诺夫小心翼翼地从阁楼上下来,这时下面传来药剂员卡士金娜的声音,
问他为什么象个贼一样溜下来。沙曼诺夫是怕人知道他与卡士金挪的暧昧关
系,而实际上他沿着这条梯子都快走三个月了。卡士金娜就住在阁楼上。沙
曼诺夫经常出入饭馆,和卡士金挪一起在饭馆用餐。他们谈笑着,怕人看见
但也不躲闪,瓦莲京娜看见他们脸色都变了,动作也变得紧张,不自然。实
际上,长期的观察,使瓦莲京娜对沙曼诺夫产生了爱慕之情。但她知道他与
卡土金娜的关系,所以一直把这种爱埋在心底。瓦莲京娜收拾沙曼诺夫和卡
士金娜用过的桌子时,帕士卡来了,他是霍罗希赫的儿子和杰尔加切夫约养
子,帕士卡二十四岁,长期在外打工,有时回来休假。他粗暴、放荡,他看
中了瓦莲京挪,约她出去玩,瓦莲京娜拒绝了他,这正好被沙曼诺夫碰见,
沙曼诺夫要帕士卡对姑娘客气点。有一天早上沙曼诺夫问瓦莲京娜为什么要
修理栅栏。她说:“除了您以外,别人都问过我了。我还以为您明白呢!”
她说修理栅栏是为了使它完好无损。她要修到人们学会沿人行道走为止,而
“您总是沿人行道走的”。瓦莲京娜说完把头低下去,脸也红了。沙曼诺夫
早就没有看到有人脸红了,于是他谈起从前他有一个恋人,瓦莲京娜就象她。
沙曼诺夫觉得象瓦莲京娜这样的姑娘是不会爱上他了。意外的是瓦莲京娜却
脱口而出:“不对”。沙曼诺夫意想不到瓦莲京娜会说出这样的话。她的突
然出现,对他就象“乌云中射出一线光芒”。他感谢命运,想从此抛弃一切
偏见,开始新的生活,从现在做起,开始奋斗。现在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卡士
金娜不要再来打扰他。这天,沙曼诺夫与帕士卡相遇,他们都觉得瓦莲京娜
应该属于自己,两人唇枪舌剑地争执起来,帕士卡愤怒之中竟然开枪,差点
把对方打死。沙曼诺夫写了一张便条,托叶列麦耶夫转交瓦莲京娜本人,让
她晚上十点钟等他。不料老人被卡士金娜花言巧语所骗,把条子交给卡士金
娜转交,而她却把便条扣下了。第二幕的情节发生在当日的黄昏。霍罗希赫
劝说瓦莲京娜远走高飞,不要为得不到的爱情伤心。但瓦莲京娜很坚决地说
这是她自己的事,任何人也禁止不住她。麦切特金是一个小官吏,已到中年,
一天他来到卡士金娜的屋里,想向她求婚,而卡士金娜却趁机怂恿他向瓦莲
京娜求婚,麦切特金觉得自己没希望,卡士金娜就劝他与瓦莲京娜的父亲谈
谈。瓦莲京娜的父亲同意了这门亲事,他觉得麦切特金有一定身价,较可靠,
最主要的是瓦莲京娜的两个姐姐都远走高飞,但生活不幸福。他想留下小女
儿在家乡。他对女儿说,只要他活着,瓦莲京娜的家就在这里。痛苦之余,
瓦莲京娜和帕士卡跳舞去了,因为她没有看到沙曼诺夫的便条。就在这天晚
上,帕士卡占有了瓦莲京挪。麦切特金也打扮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