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耻辱仿佛一块巨石落地,永远也不会折磨人了,可金卡斯毕竟是他们的长辈,
表面上还要尽点孝道,在埋葬金卡斯之前,几个还保持着亲缘关系的家属还
要守灵,起码让人觉得,他们还出自体面知理之家,可等他们一旦知道全卡
斯身边还有他四个生前友好在那里傻乎乎地苦熬黑夜时,便一个个托词溜之
大吉了。作家在他的这部小说中,状如剥笋一般,一层层地把这些“上等人”
卑鄙龌龊的五脏六肺向读者清清楚楚地流露开来。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则
是那些流浪汉和妓女的高大形象:与金卡斯亲属们冷漠无清的态度截然相
反,他们在惊悉金卡斯死讯之后,立即感到悲痛和失望。出售炸糕的迷人的
黑人妇女帕乌拉在她的货摊前哭成了泪人儿,妓女们悲痛欲绝,“流下了最
伤心的眼泪。”哭哭啼啼地像失去了亲人,大眼睛基特利娅的哭喊声更是响
彻云霄,听了叫人心肝欲裂;金卡斯生前四个最要好的朋友不是像在胸口上
狠狠地挨了一拳,就是长吁短叹,或者嚎啕大哭,总之,没有一个是无动于
衷的。对于他笔下所捅摩的人物,诚如作家所言,他是“爱憎分明”的。金
卡斯究竟有没有死?小说中的人物固然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就是亚马多本
人也确实运用了他那支如椽之笔,造成了一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氛围,
令人回味无穷。说金卡斯死了,也非谣言,因为有人亲眼目睹,有人从大老
远来向万达通报,说他在清晨与世长辞,违有人见到他纵身跳进大海,见证
人可见是不少的。然而,说他没有死,也有充分的理由,而且更令人信服。
因为这不仅反映了朋友们良好的心愿,而且还揭示了金卡斯的家属们因虚情
假意的伪善而感到心虚的一种心态。你看,在万达无可奈何地在为他父亲守
灵时,清晰地听到他在骂她:“毒蛇”,吓得她脸色煞白。姑姑马罗卡斯则
听到她弟弟金卡斯在嘲笑他那肥大的臀部:“屁篓子”。金卡斯由他的四个
好朋友扶起来,坐好,喝过酒后,他的头摇来晃去,笑得很厉害。然后,由
他们扶着,走出家门,他走起路来跟跳舞似的。在去船老大曼努埃尔船上的
半道,大伙歇了一会儿,金卡斯则躺下来,仰望夜空。在卡祖扎酒店,金卡
斯也“参加了打斗”,他“一头向人撞去”,但后来躺倒在地,脑袋撞在一
块石板上。。这一切都烘托出金卡斯又生又死的形象,而这也正是作家的创
作初衷,地位卑贱、心地善良、与群众共苦乐的人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而
却为“高贵者”所不容,但在他们心里,金卡斯即便“死”,又何足惜哉!

(林一安)


埃·维利西奠大使先生(1965)

作者简介埃里科·维利西莫(1905—1977),出生在巴西南里约格朗
德州的一个名叫上克鲁斯的小城里。由于家贫,中学未毕业便开始独立谋生,
先后当过店员、银行职员,还经营过药店。艰难的生活并未能影响他对文学
的热爱。从少年时起,他就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英国的赫胥利,美国的
海明威和多斯·帕索斯等都是他喜爱的作家。他曾经把赫胥利的小说《对比》
译成葡文介绍给巴西读者。1930 年,他开始在南部最大的港口阿雷格里港工
作,担任《环球》杂志编辑部的秘书和编辑。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偷牛贼》
就是同年在该杂志上发表的。三年以后,他便进入创作的旺盛时期。从1933
年至1943 年间,维利西莫以充沛的精力陆续写出了《克拉丽萨》(1933),
《十字路口》(1935),《远方的音乐》(1935),《太阳下的一处他方》
(1936),《传说》(1940),《余下的是沉默》(1943)等一系列以南里
约格朗德州为背景的城市生活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声誉鹊起,名噪全国,
成了巴西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1949 年到1961 年,《时间与风》三部曲
问世,即:《大陆》,《肖像》和《群岛》。其中尤以《大陆》最受推崇,
被译成七种文字在世界许多国家出版。这部长达670 页的小说是以联邦党和
共和党在小城圣菲的攻防战为线索,利用时空跳跃法,描写了两个家族五代
人在一百五十年间的矛盾冲突和兴衰荣辱。实际上,小城里发生的一切是那
一时期整个巴西社会生活的缩影。1965 年,《大使先生》问世,再次轰动巴
西文坛。1971 年,长篇小说《安德列斯事件》出版,通过一次工人罢工事件,
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凶残面貌。该作深受广大工人群众的好评。除小说外,维
利西莫还著有游记、童话、回忆录等作品。

内容概要《大使先生》全书共分四章:《递交国书》,《招待会》,
《外交圈》和《山上》。前三章叙述了拉美某国驻美国大使馆里发主的故事;
最后一章介绍主要人物回到国内之后的事件。整个小说是以该国驻美大使加
夫列尔·埃略多罗上任一年间的经历为主要线索,以一等秘书巴勃罗·奥尔
特加的活动为副线,以大使馆为主要舞台逐渐展开的。通过对大使、武官、
参赞、秘书、美籍雇员和他们的夫人、情妇间关系的描述和后来发生的游击
队进军首都夺取政权的全过程的介绍,让人们看到了那个世界的外交圈内尔
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内幕,让人们看到种种虚伪的假面和各派政治力量间冲
突的实质。主要人物有两位:一位是大使加夫列尔·埃略多罗,他忠于独裁
政权,曾“为共和国作出杰出的贡献”;他踌躇满志、官运亨通,正处于飞
黄腾达的事业巅峰。但实质上,他面善心毒,口蜜腹剑,野心勃勃,期望有
一天当上华盛顿式的人物。可惜好景不长,他所依附的独裁政权很快处于危
机之中,这时他本可以远走他乡,可是共同的利益和命运使他不得不回国参
战,结果落得个被“革命”政权处决的悲惨下场。另一位重要人物是一等秘
书巴勃罗·奥尔特加,他是一个有着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热血青年。他厌恶这
虚伪的外交圈,更不愿为独裁政权卖命,以致最后毅然辞去了使馆的职务。
随后,他几经周折回到祖国参加了游击队,投入了推翻独裁政权的战斗。但
不久之后,游击队领导人的极左表现使他对未来感到优虑,他决心迫使“革
命”的领导人要履行对人民许下的诺言:实现社会公正,组成民主政府,给
人民以自由。他悲愤他说:“我们这个民族不能,也不应再受欺骗了。”然
而,孤掌难鸣,当权派不但不予理睬,反而派人监视他的行动。大使和一秘


是两个水火不容的人物,他俩的活动在作品中交叉进行并贯彻始终“在使馆
里,他们分属于两派,当独裁政权面临危机、使馆人员作鸟鲁散时,他俩又
都回国参加了互相对立的营垒。但在书的结尾,他俩又意外地相遇了。加夫
列尔·埃略罗多被游击队抓获了,随后被送上“人民法庭”受审。巴勃罗·奥
尔特加这时正在游击队里工作,但他对极左政策不满,坚持接法律程序审理,
便决定为前大使出庭辩护。然而,在极左政策的高压下,不仅前大使被判处
死刑,而且巴勃罗·奥尔特加也受到了“革命中央委员会”的指责。

作品鉴赏从争取民主、反对军事独裁、拥护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大
使先生》的确是一部有进步意义的作品。代表进步思想的主要人物就是巴勃
罗。奥尔特加,他追求的目标十分明确:“我不要地位和个人好处,而是要
这个饱经苦难的人民的大多数可以分享他们应得的利益。”为此,他不赞成
革命中央委员会的极左方针。而且公开批评总书记巴伦西亚,坚决反对他的
个人独裁:“今天上午,许多战友来找我,说他们的想法跟我一样,绝不接
受巴伦西亚的个人独裁。”“革命委员会”当然不能容忍这种“反革命行径”,
除指责他“右倾”和“动摇”之外,还派人监视他的行动。但他态度十分坚
决:“我不伯他(总书记)心毒手狠,决心对付他。我几乎把一切都献给革
命了,但我不要地位和个人的好处,而是要这个饱经苦难的人民的大多数应
该分享的利益。我不打算流亡,更不想朝脑袋上开一枪,而是要留下来斗争。
我比我本人原先想象的要固执得多。如果说这场革命白搞了,至少它使我更
清楚地认识了自己。”巴勃罗·奥尔特加的顿悟绝非个人的觉悟的提高,而
是代表了进步的知识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