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邀到哈彼的酒吧唱歌,第一次唱歌时候西丽与X 先生都去了。莎格唱着唱着,
忽然喊起西丽的名字来,当众宣布她要唱的这支歌叫作《西丽小姐之歌》,
是她生病时西丽小姐使她头脑里拼凑出来的,歌中唱的是“丈夫没有理由找
她麻烦”。西丽望着莎格,听着歌曲,心里很乱,觉得自己越来越爱莎格了。
终于到了6 月,莎格提出要走,西丽恋恋不舍,两人谈起各自对X 先生的感
情,西丽说她不在乎莎格跟他睡觉,而且她自己在性方面毫无乐趣。莎格走
了半年,直到圣诞节才带了个叫作格拉迪的瘦男人回来,说是她的丈夫。她
还热烈拥抱西丽,说现在我们两个都是结过婚的女人啦。有一天X 先生与格
拉迪同车外出,晚上只剩莎格与西丽在家,两人就同床而眠,谈到男女间的
事,西丽诉说了自己被继父奸污的经过,莎格深表同情,最后两人互相亲吻、
抚摸,享受了同性爱的乐趣。一天晚上,她们俩躺在床上谈起西丽的妹妹内
蒂。自从内蒂从家里出走后,西丽始终未接到她的信,还以为她已经死了。
早在内蒂出走之前,西丽有一天在街上看见一个女孩长得很象她自己,就尾
随着进商店,与率领这女孩的黑人妇女攀谈起来,才知她是塞缪尔夫人,收
了这小女孩当养女。西丽打听到塞缨尔是黑人牧师,将去非洲布道,当内蒂
离家出走时,西丽就叫她去投奔塞缪尔。塞缪尔牧师原是西丽继父的朋友。
看见内蒂与西丽的两个孩子长得有点相象,还以为内蒂是这两个孩子的亲生
母亲,也就收留了内蒂,带着她同去非洲。内蒂到非洲后,共写给她姐姐二
十几封信,但部被X 先生藏了起来。在莎格的帮助下,西丽终于找到了那些
信,读后才知道内蒂到非洲后的种种经历,也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世。原来
西丽与内蒂的生父因开店做买卖抢了白人的生意,被白人私刑处死,店铺也
给烧了,母亲疯了,不得已才嫁给原来的这个继父。西丽也从内蒂的信中知
道塞缪尔果真收养了她的两个亲生孩子,现在都已长大成人。西丽得悉这一
切之后,在写给内蒂的信中说,我不再给上帝写信了。上帝究竟给了我些什
么?一个被私刑处死的爸爸,一个疯妈妈,一个混蛋继父,还有一个我这辈
子也许永远见不着的妹妹。上帝是白人的上蒂,他所干的事跟我所认识的男
人一样,无聊、卑鄙、无耻。西丽在给内帝的信中谈起她在莎格影响下如何
觉醒。有一次她表示要与莎格一起去孟菲斯,X 先生动手想揍她,她就用食
刀扎他的手,这是她第一次公开反抗,此后X 先生再也不敢揍她了。西丽在


孟菲斯学做衬裤,当了女裁缝并经销衬裤,能够自立。后来她继父死了,西
丽姐妹俩获得了她们生父遗留下来的财产:田地、房子与店铺。西丽要内蒂
带着两个孩子回来同住,这时塞缪尔的妻子死了,内蒂嫁给了塞缪尔,终于
带着一家人回美国与成为新人的西丽团聚。

作品鉴赏本书出版后,曾引起轰动,兼获当年的普利策奖、全国图书
奖和全国书评界奖三大奖,总销售数达400 万册,1985 年还拍成电影,但也
引起男性读者——尤其是黑人男性——的指责与抗议。作者也承认,她的这
本小说主要写女性的受压迫和如何觉醒,男人们只在小说中扮演不光彩的角
色。确实,这部小说是以80 年代兴起的“女权主义批评派”文艺观点写成的,
用的是一种所谓“新现实主义”或称“社会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者本
人就是一个积极参加妇女解放运动的女权主义看。她一向认为美国黑人妇女
身受种族主义与男性至上主义的双重压迫,当前首要任务是把妇女从男性压
迫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赋予她们独立的人格,包括经济上、精神上和家庭地
位上的独立。作者曾在一次谈话中强调她最关心的是地本民族精神上的复
活。本书女主人公西丽在给上帝的一封信中说:“我离开了家·生命就结束
了。或者可以说,跟X 先生在一起,生命就结束了。可是跟莎格在一起,生
命又开始了。”沃克的小说反映当前美国“女权主义批评派”所谓的新现实
主义特点,从家庭琐细和妇女心理反映重大的社会矛盾和种族问题,本书虽
然象作者在谈《紫色》的创作时所说,“从一个女人向另一个女人谈私旁话
开始”,却反映了女权斗争、宗教信仰、种族矛盾(如索菲亚因顶撞市长夫
人、动手殴打市长而被判12 年徒刑,在监牢里备受白人的虐待)、性解放和
同性恋自由等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本书又与传统的黑人抗议小说不同,
作者在书中宣扬的是博爱:西丽不仅不忌妒莎格,反而真爱心她;莎格也投
桃报李,真心爱西丽,不嫌她长得丑,教导她性知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终
于使她获得新生。西丽也宽恕虐待过她的丈夫,而她丈夫最后也开始尊重她
独立的人格,对她另眼相看。正如美国学者伯纳德·贝尔在《美国黑人小说
和他的传统》(1987)一书中所说,在《紫色》中“民间传奇小说的因素要
比批判现实主义强,小说关心的与其说是阶级与种族,不如说是性与独立人
格,而对女主人公西丽来说,同性恋是她获得独立人格与真正的爱通道,”
从艺术上看,本书颇似著名黑人女小说家左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他
们的眼睛盯着上帝》(1937),用黑人方言、音乐与宗教等表现黑人文化特
征的民间风格通过,爱情故事与家庭生活描写黑人妇女的精神生活,书中的
心理描写比较突出,女主人公内心受到压仰只能向上帝写信倾吐积郁与衷
痛,而且全书用书信体写成,自然无法描绘重大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只能
诗意地描写人物细腻的感情与心理活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本书是一部心
理小说而不是社会抗议小说,这也说明80 年氏妇女小说的“新现实主义”与
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不同之处。作者在致《紫色》中文译者杨仁敬教授的
信中还谈到本书的两个特点:一是关于书名,书中西丽曾对莎格说:“如果
你踏着紫色走在田野里而对它视而不见,上帝准会大发脾气。”换句话说,
宇宙的造物主创造了这么多美丽而神秘的景物,如果我们不屑一顾,至少对
造物主是极大的遗憾,也是不公正的。西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就象紫、蓝、
黄、红颜色一样,显得那么平凡而独特,二是书中X 先生没有姓,既是由于
西丽在信中隐去了他的身份,也是由于他根本没有替别人做过好事。只有为
别人做过好事的人才有权得到自己的名字。


(施咸荣)


威廉·肯尼迪斑鸠菊(1983)

作者简介威廉·肯尼迪(1928),是80 年代崛起的著名美国小说家,
1928 年1 月16 日生于纽约州的奥尔巴尼市一个小康的天主教工人家庭,父
母都是爱尔兰移民。他1949 年毕业于锡耶纳学院,获学士学位,1950 年至
1952 年参军,复员后在奥尔巴尼市当记者,1963 年以后当专业作家,主要从
事小说创作,1974 年以后在大学执教至今。肯尼迪很早就从事写作,但不是
为了金钱,而是为了想说出心里想说的话。他年轻时候写过一部小说《夭使
与麻雀》,修改了三四遍,投过二三次稿,始终未能出版,后来就把这部作
品的材料分散到以后写的各部作品里,《斑鸠菊》主人公弗朗西斯·费兰的
雏形也见于这部未出版的处女作。1969 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油墨车》,用
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报馆里由一个堂·吉诃德式人物发动的一次罢工,自
称他的这部小说受卡夫卡、布莱希特、拉伯雷和超现实主义画家如马格丽特
的影响,植根于表现主义,描绘梦幻世界,嗣后出版的《怪腿戴厄蒙》(1975) 
描写当地黑社会里绰号“怪腿”的流氓头子杰克·戴厄蒙的一生:《比利·费
兰的最大一次赌博》(1979)主要描写发生在奥尔巴尼市的一次绑架案,当
地的政治首脑兼黑社会头子的儿子被绑架,在黑社会里鬼混靠赌博为生的比
利·费兰(他是《斑鸠菊》主人公弗朗西斯·费兰的儿子)受人之托从中斡
旋,比利不伯得罪黑社会头头,也不肯昧着良心出卖朋友,这就成为比利主
平的最大一次赌博。上述两部小说加上《斑鸠菊》,构成描写奥尔巴尼市的
富于地方色彩的三部曲,获1976 年诺贝尔奖的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