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去。”父子俩走后,接着响起两声枪声。沦落人眼望树林深处,似乎又觉
得尴尬,就戴上帽子,对女人们说:“对不起,原谅我在你们太太们跟前没
穿衬衫。我们逃出来的时侯把随身的衣服埋在地里了。”那两个小伙子从树
林里出来了,一个手里还拿着贝利身上穿的衬衫。“把衬衫扔过来,”沦落
人说,随后又叫小伙子们把母女俩和婴儿都带进树林,接着又听到几声枪响。
老奶奶一个劲儿向沦落人说好话,说他绝不会向一个老太太开枪的,同时劝
他向耶稣基督祷告。沦落人说:“听着,老太太,耶稣让死人复活时,我并
不在场。我要是在场,我就知道了事情真相,我也就不会成为今天的我了。”
说时他有点激动,脸凑得离老奶奶很近,老奶奶就伸出手去抚摸他们肩膀,
呐呐地说:“嘿,你是我的娃娃。你就是我亲生的孩子,”沦落人象被蛇咬
了似的,一下子跳了开去,随即朝她的胸口开了3 枪。“如果她活着时候每
分钟都有人开枪打她,她倒很可能成为一个好女人的,”沦落人说。他的伙
伴鲍比·李说:“这倒挺好玩呢!”“住嘴,鲍比·李,”沦落人说。“生
活里没有真正的乐趣。”
作品鉴赏《好人难寻》是奥康纳的代表作,常为选家所选,故事写得
十分生动,语言简朴,文笔清新严谨,含义丰富而深刻。奥康纳的《书信集》
中曾有个英国文学教授写信问她写这篇小说的“意图”,她回答说,从描绘
佐治亚州人民日常生活这个意义上说,这篇小说并不是现实主义的,但她认
为小说的主题是严肃的,寓意是深刻的。她指出,天主教相信原罪说,世间
不乏充满兽性的人和野蛮的暴行,因此尽管有人称她写的是恐怖小说或哥特
小说,她却认为她的小说属于“天主教现实主义”。原罪说指类人的祖先亚
当与夏娃触犯了上帝的禁律,被贬到凡间,因此人一出生就带有原始罪恶。
奥康纳小说的主题主要描写邪恶、赎罪和得救,她笔下的人物可以用圣徒奥
古斯丁的一句箴言来概括:“我们的灵魂不得安宁,直到它们在您(指上帝)
的身上找到了安宁。”但奥康纳作为南方作家,她的创作也带有南方文学的
显著特征:浓厚的历史意识、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怪诞的人物形象。她从来不
用说教来宣传她的宗教信仰,而是用完美的艺术形象通过隐喻和象征来抒写
寓意深刻的主题,有时连主题本身也含有好几层意思,例如《好人难寻》的
寓意深刻得连英国文学教授都要写信询问她本人。这个故事的第一层意思当
然是讲原罪,说明这个世界已变得十分野蛮残酷,人成了冷血动物。作者一
方面通过三个暴徒的暴行用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象征笔法攻击不信上帝的世
俗社会,但另一方面,作者显然也寄同情于沦落人,认为他们也可以通过自
己的方式赎罪得救。美国文学史家弗雷德里克·R·卡尔在《美国小说1940—1980》(1983)一书中说,“好人难寻”这句话原是圣徒耶路撒冷的西里
尔的箴言,他认为通向精神生活之路必须经过恶龙,这些龙可能把你吞噬掉。
老奶奶认为通向精神之路可以不经过龙;但沦落人对精神生活不存幻想,明
知各处都有龙潜伏着。“生活里没有真正的乐趣,”沦落人说,他所寻找的
赎罪形式是老奶奶永远无法想象的。因此卡尔认为,沦落人是某种形式的先
知,是个不露真相的耶稣。”路易斯·Y·高塞特在《南方文学史》(1985)
中说,奥康纳认为通过暴力可以改变一个人,例如在《好人难寻》中沦落人
说:“如果她活着时候每分钟都有人开枪打她,她倒很可能成为一个好女人
的。”意谓老奶奶有潜伏的优良品质,通过暴力可以把她改造过来成为好人。
美国约瑟芬·汉定在《美国实验小说》(1979)里也认为奥康纳同情沦落人,
说她笔下那些最凶暴的人受尽生活的摧残,只好默默地在这个世界上受苦,
而世人却把他们看成破坏性的或者“与众不同”的人。奥康纳根据自己的生
活经验懂得“与众不同”的含义。她本人用礼貌来掩饰自己的愤怒,她笔下
的人物也同样用礼貌来掩饰自己的愤怒。例如《好人难寻》中的沦落人就是
这样。向陌生人施加暴行使许多“沦落人”表示了愤怒,但他们同时又对促
使他们愤怒的根源无动于衷。汉定还说,奥康纳自己受尽病魔的折磨,因此
她深知最大的痛苦是一个畸形人、沦落人或弃儿每天生活中所遭受的苦难。
别人(亲友、社会工作者)和当局对他们的照顾或同情对他们毫无助益,只
会使他们更加愤怒。这类人物的变态心理和反常行为是他们背离宗教信仰的
后果,往往只能靠暴力或死亡得救。奥康纳自己曾说,她的创作源泉主要来
自宗教,教会使她在学习与写作上节省了大约2,000 年时间,而她的创作技
巧也主要借用宗教上解释教义的方法:从字面意义之外看其最后的、神秘的
含义,用这方法观察事物就能在一个意象或一个境遇中看出好几层现实。而
《好人难寻》中的确描写和反映了好几层现实,耐人寻味。
(施咸荣)
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1955)
作者简介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是俄裔美国作家,
主要用俄语与英语写作,他1899 年4 月23 日生在俄国圣彼得堡,1977 年7
月2 日病死于瑞士蒙特勒。他祖父是俄国沙皇的司法大臣,父亲却是激进的
立宪民主党人,十月革命后流亡国外,1922 年在柏林被流亡的右翼君主主义
分子暗杀。纳博科夫因出身于贵族家庭,他父亲又酷爱文学,因此从小就有
很高的文学修养,还掌握了英、法、德几门外语,10 多岁时就练习写诗并把
德国诗歌译成俄文,1916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1918 年又出版了另一部诗
集。1919 年随父母流亡欧洲,入英国剑桥大学攻读法国和俄国文学,1922
年获学士学位后回柏林,1937 年迁居巴黎,1940 年在纳粹入侵法国前夕迁居
美国,成为美国公民,在康奈尔大学等高等学府任教。他早在流亡西欧期间
已用俄文写了大量诗歌、剧本、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他的全集如果出版,
约有三、四十卷,目前已有20 多个短篇和9 部长篇小说译成英文,主要由他
自译或与人合译。他用英语写的长篇小说共有6 部,除本书是他的成名作外,
主要有《普宁》(1957)、《微暗的火》(1962)和《阿达》(1969)。他
是较早向文学传统挑战的老作家,对六、七十年代崛起的美国后现代派作家
影响很大,托马斯·品钦就是他的学生,其他如霍克斯、巴思、巴塞尔姆等
也都很推崇他。他对文学艺术的见解主要发表在他死后由鲍尔斯主编的两卷
本《文学讲稿》(1980)中。他的自传《说吧,记忆》(1966)根据1951
年出版的回忆录作了两次增补修改后写成,从文字到内容都独具一格,被认
为是本世纪写得最出色的纪实文学之一。
内容概要洛丽塔是我生命的光,情欲的火。我名叫亨伯特·亨伯特,
1910 年生在巴黎,家境富裕,当我跟洛丽塔差不多年龄的时候曾热恋过一个
比我稍大几个月的小姑娘,名叫安娜贝尔。她的模样,在我认识洛丽塔之后
就不象从前那样清晰了。人的视觉记忆有两种:一种是你睁着眼巧妙地在你
心灵中再创造出来的,另一种则是你一闭眼就会在你眼帘上出现的形象,一
个跟你心爱的面孔一模一样的复制品,一个天然色彩的小幽灵(这就是我心
目中的洛丽塔)。如果没有与安娜贝尔在海边的那段恋清,或许根本就不会
有什么洛丽塔。安娜贝尔不久患斑疹伤寒死于希腊,但她的形象一直在我的
脑子里飞翔。直到24 年之后我在另一个姑娘身上实现了我的安娜贝尔之后才
摆脱了她的魅力。青年时代很快地逝去,我在精神病学方面拿了一个学位之
后,又去攻读英国文学。我在默默无闻的杂志上发表居心不良的文章,谱写
乌七八糟的歌曲,撰写《简明英国诗歌史》,为讲英语的学生编写《法国文
学指南》,这件事占去我的整个40 年代,到1952 年9 月我被捕时这本书才
付印。父亲死后留给我一笔钱,加上我英俊的外表,使我蛮有把握地寻找伴
侣。瓦莱利亚那种近似小姑娘的活泼迷住了我,但我一直弄不清她的年龄,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