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下车时却又改变了主意。”当然,《变》在新小说派中还不算走得最远的
作品,书中还有时间、地点、人物,还能找到大概的脉络。可是这样一个简
单的故事,到底具有什么意义呢?有的评论者认为,《变》是表现时空观念
千变万化的典型作品,有的沦者认为该书的主题正如书名指出的,在于变,
多层意义上的变,尤其是人物内心的变,这种变化导致了觉醒,原来没有意
识到的东西现在意识到了,对于一些事物原来还抱有幻想现在则清醒了:主
人公意识到他对情妇的爱情并不能给他带来解放,于是他决定不带她去巴
黎。而布托尔本人的观点却独具一格:“这部小说所要讲的,主要是巴黎与
罗马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历史传统关系。巴黎从好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寻求罗马
式的霸权,直到目前巴黎还没有完全抛弃这个梦想,尽管世界事务已经有了
很大的变化。我这本小说讲的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即一个人要在两个城市之
间进行选择,我企图通过主人公想把情妇从罗马接到巴黎来,经过反复考虑,
最后改变了主意这样一个个人感情的故事,说明两个城市整个历史的血缘关
系。”这样看来,《变》这部小说以乎又具有某种历史和象征的韵味了。但
是,这本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其主题,而是它那异平寻常的写作手
法。首先,作者刻意淡化人物,淡化故事情节,主人公在读者的印象中始终
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是一个正在进行回忆、思维和内心活动的人,即一种
意识的体现,除此而外,关于他的音容笑貌及性格特征等传统小说中用以表
现个性的典型化描写则一概没有,从小说开始他踏进三等车室到小说最后一
页走出车室为止,这中间他除了观察、思考与回忆之外没有任何重要活动,
作者倒是花了些笔墨描写那些与主人公同一车室的数名旅客,手法相当现实
主义,给他们每人安一个姓名,仔细描述他们的外貌,甚至用一两个纲节点
出他们的个性。作者对于物事的描写不厌其烦,精确细致,比如描写天气,
描写透过市满雨水的玻璃窗看到的车外的景色,甚至描写一只衣袖上的扣子
在火车的震动下“撞着了金属杆,发出清脆的响声”。作者的另一个手法便
是颠倒时序,扩充空间,主人公在火车上仅只活动了多20 个小时,但是他过
去20 年的生活乃至未来的生活却随着他的回忆、想象及梦幻一一展现在读者
面前,“时间的观念不再是现实生活中那样的时间,而是一刹那无限拉长扩
大了的现实。”(萨罗特语》空间也不再局限于狭窄的火车车厢里了,罗马
的废墟古迹、西斯廷小教堂以及情妇的居室与巴黎的办公室和先贤祠广场那
套住宅跳跃式地出现,人物的活动在巴黎一罗马火车车厢这三角空间中进
行,真实的空间与意象的空间交互重叠。最后,本书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新
手法便是第二人称“你”的运用。小说一开篇便是:“你把左脚踩在门槛的
铜凹槽上。。”接下去是没完没了的“你”,这一别出心裁的叙述方式将读
者硬拉进作者的创作活动之中,仿佛读者就坐在虚构的主人公面前,将他的
经历,他的意识觉醒过程娓娓向他道来,这样从另一个角度也拓展了小说的
空间。
(邓永忠)
玛格丽特·杜拉琴声如诉(1958)
作者简介玛格丽特·杜拉(1914—),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戏剧家、
电影家。她出生于越南西贡附近的嘉丹,本姓道纳迪约,杜拉是她自取的笔
名。杜拉的父亲在法国的印度支那殖民地教授数学,母亲是小学教员,她在
那里度过青少年时代,那里的氛围以及发生的事阵后来都深深地影响了她的
创作。她4 岁时死了父亲,母亲拖着3 个孩子在印度支那四处奔波谋生。18
岁时,她回到巴黎,学习法律、数学和政治学。与第一个丈夫分手后,她于
1942 年又遇上了第二个丈夫,并生下一个儿子,她曾参加共产党,但旋即又
退出了。1935 年至1941 年杜拉曾在法国殖民部任秘书。四十年代初,杜拉
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1943 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厚颜无耻的人》,1950
年出版了《挡住太平洋的堤坝》,这部小说后于1957 年被搬上银幕,此后,
社拉似乎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1952 年发表的《直布罗陀的水手》也改编成
电影,1958 年出版的《琴声如诉》于1960 年拍成电影,根据她写的剧本《广
岛之恋》拍摄的电影更在1960 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荣获金奖,后两部作品的成
功使得玛格丽特·杜拉跻身于当代法国重要作家行列,杜拉初期的作品描写
细致,故事相当感人,但从写了《塔基尼亚的小马》(1953)和《街心花园》
(1955)之后,这位小说家就逐渐抹去了小说情节,而力求用一种非常平淡
的风格,更客观、更直接地夫发掘心理上的变化。正因如此,一些评论家常
将她与当时的新小说派作家相提并论。杜拉的小说还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
兼具戏剧、电影的形式,也就是说作品中充斥着对话与画面。事实上,她写
过许多电影剧本,自己也导演过不少影片。玛格丽特·杜拉创作甚丰,主要
作品还有:《洛拉·维·斯泰因的喜悦》(1964),《英国情妇》(1967,1970 年获易卜生奖),《她说毁灭》(1969),《印度之歌》(1974),《死
亡之病》(1982),《情人》(1984 年获龚古尔奖),等等。
内容概要故事发生在外省的一座海滨小城市。春末的一天,海岸冶炼
厂经理的太太安娜·戴巴莱斯特领着她的儿子到小城的另一头,海港区的吉
罗小姐家学钢琴。那孩子太过任性,学钢琴心不在焉,而母亲又溺爱孩子,
不肯责备他,因此钢琴教师有点束手无策。突然,窗外传来一声女人的尖叫,
接着便是人群乱纷纷的闹声。钢琴课结束了,楼下咖啡馆门口乱成一团的人
群还未散去。安娜·戴巴莱斯特走近去,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她发现,在咖
啡馆里面,有一个女人满身血迹,直僵僵地躺在地上,还有一个男人,趴在
那女人身上,抓住她的两肩,喊着她。警察过来要把他带走,他唇然深情地
在那女人脸上吻了一下,弄得自己脸上血迹斑斑。这场面显然深深地刺激了
年轻妇人,第二天她又以散步为借口,带着儿子来到了那个咖啡馆。她进去
后,要了一杯酒,抓住酒怀的手却抖个不停。她先与老板娘谈了几句,后又
与柜台边一个正在看报的男人聊上了。小孩在外面玩耍,里边的对话也在一
步步深入。那男人说他叫肖万,他跟安挪·戴巴莱斯特一样也对昨天发生的
那一幕表现出极大的好奇。他们连着喝了好几杯酒,探讨着那幕惨剧。“据
我所知,他在她心上打了一枪。”“究竟是为了什么,好象是无法了解到?”
“我很希望能告诉您,不过我知道得也不确实。”肖万承认他早就认识安娜:
“您在滨海大道尽头有一处很漂亮的房子。还有一座花园,一座门禁森严的
花园。”渐渐地,随着谈话的继续,时间一分一钞地过去了,6 点钟,一些
下班的工人走进咖啡馆,打破了宁静。随后黄昏来临,太阳西沉,他们还在
那里交谈着,显然,由于昨天的事件,在他们两人之间产生了一种奇特的亲
密感。直到夜幕降临,安娜才依依不舍带着孩子回去。接下来的几天里,安
娜几乎天天都带着孩子到那咖啡馆去,与肖万见面,一起喝酒,聊天。还是
谈论那天发生的事,同时肖万也想方设法让安娜谈起她自己的生活。对于他
们这种已经形成习惯的会面,连老板娘都感到不快了。下班的工人们见到他
们,也都把头扭开,似乎觉得他们这样的行为很不体面。而安娜和肖万两人
却旁若无人,不知疲倦地谈论着同样的话题。他们不仅议论那事件的每一个
细节,象侦探一样地把事件的前前后后都重现出来,而且还探寻他们的心理,
他们为什么要用流血来结束他们的爱情:因为据安娜和肖万分析,那男的显
然是应女的请求才朝她开枪的。安娜酒喝得越来越厉害。谈话始终由肖万控
制着,不时地,他把谈话引到安娜的生活中去。而且他似乎对安娜非常了解,
甚至连她晚上睡觉的一些习惯也都知道。他告诉她,他很早就认识她,去年
他还在她丈夫的工厂里工作,头一次发现她是在冶炼厂的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