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播剧作家。1942 年2 月5 日出生于约克郡斯卡巴勒。在斯卡巴勒和考文垂参
完语法学校后,上伦敦大学皇家学院英国文学系,于1963 年毕业,获特优生
称号。此后5 年,任《考文垂电讯晚报》书评专栏作家。自1939 年起,当专
业作家、记者、广播员,并一度专为英国广播公司写电视剧本。1975 年与莎
士比亚专家斯坦利·韦尔斯结婚,生有一女,此后便停止创作,但仍然是位
杰出的批评家、广播员和书评家。她10 多年间所创作的小说,一直盛销不衰。
希尔的作品讲究传统结构、艺术上精益求精,而且具有鲜明的主题,——探
索现代人的孤独感、失败感和隔离感。她以其女性特有的敏感,于细微处见
出人物独特的心理状态,往往寥寥数笔,尽得主人公(多为老人、小孩)内
心的隐秘和感情的微妙。希尔16 岁时便写出颇为成功的处女作《围墙》
(1961);在伦敦大学读本科时,又创作出《帮个忙》(1963),此后作品
趋向成熟,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绅士淑女》(1968), 《情况好转》(1969),
《我是城堡之王》(1970)(次年获萨默塞特·毛姻奖)、《奇异的会晤》
(1971),《保管员》(1972)、《夜鸟》(1972)(当年获惠特布雷德奖)、
《一年之计在于春》(1974)、《神秘的苹果树》(1982);短篇小说集:
《信天翁》(1971)、《来一点歌舞》(1973)广播剧《夏末》(1970)、
《草中蜥蜴》(1971)、《冬之挽歌)(1972)、《世界之窗》(1974)、
《清冷的乡间及其他》(1975)。
内容概要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暑假。埃德蒙·胡珀是个小学生,母
亲已去世,此时正与他父亲约瑟夫·胡珀住在沃林斯。这是一栋灰暗的房子,
坐落在小村的外沿。父子夫系不怎么融洽。埃德蒙生性乖僻,不可捉摸,但
对这所房子感情深厚,尤其依恋那个“红房间”,里面收藏了一些蛀虫,装
在玻璃缸里。几经考虑,胡珀先生决定雇用名叫海伦娜·金肖的女人当管家,
金肖太太是个寡妇,带着一个儿子查尔斯(查尔斯与埃德蒙年龄相仿)。对
此,埃德蒙很气愤,他不愿金肖夫人和儿子来,因为他要做这个城堡的国王:
“‘这是我的房子’,他心里想‘是归我私人所有,我先来这里的。不能让
其他任何人插进来’。不过,他又想,自己也不会损失什么东西的。那小子
我可以不理睬,可以避而不见,可以警告他离我远点。一切取决于自己。什
么手段都可以用的。”约瑟夫先生和金肖夫人万万没有料到,他们已经种下
了祸根。埃德蒙诡计多端,想方设法威胁、恐吓查尔斯。生性柔弱的查尔斯,
在埃德蒙的淫威之下,惶惶不安,他越来越受不了这栋房子,他本来就害怕
蛀虫,而埃德蒙变本加厉的施虐行为使他更加恐惧。胡珀先生和金肖夫人坠
入爱河,无心过问两个孩子之间危险的关系。后来,金肖夫人感觉苗头不对,
但以为只是些小摩擦。她急于想再婚,于是作出努力,弥合两个孩子间的矛
盾,而根本没有体会出部是什么样的“矛盾”。埃德蒙继续他的迫害,专找
查尔斯的弱点进攻。可怜的查尔斯屡次想逃跑,摆脱困境,但每一次又因害
伯而不敢那样做。整个暑假中,他没有别的伙伴,只能和埃德蒙在一起,终
于有一天,他忍无可忍,逃走了。埃德蒙追赶他,两人在一个名叫杭伍德的
森林中迷了路,那天晚上,他们在林中过夜,两人的关系似乎颠倒过来了:
查尔斯不怎么害怕,表现勇敢,而埃德蒙倒胆小起来,只好听查尔斯的话,
受查尔斯指挥。然而,一旦被领回那栋房子所代表的人工的、文明的世界,
埃德蒙故态复萌,重又飞扬跋扈起来。查尔斯深感孤寂无援,无力反抗他不
得不与之朝夕相处的埃德蒙。更有甚者,母亲竟还要嫁给胡珀先生,埃德蒙
的父亲!查尔斯彻底绝望了,于是回到那座森林中,自溺而死。
作品鉴赏这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心理小说,一个不该发生的而又符合少
儿心理逻辑发展的童稚故事。它使我们想起了1983 年因对人性的“恶的一
面”的深入观察和研究。因为“在小说中以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手法和变化
多端、带普遍性的神话阐明了世界人类的状况”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威
兼·戈尔丁和他的重要作品《蝇王》,两部作品都旨在探索人类社会中恶的
破坏力,而且都持有一种源于对现代社会失望的悲观情绪。虽然在范围和力
度上讲,《我是城堡之王》,不及素有现代寓言之称的《蝇王》,但是,苏
珊·希尔在这部儿童心理小说中,成功地展示出了现代文明所固有的、几乎
是毁灭性的病疾。埃德蒙实际上是一个文化意象,象征着他那个社会的权力
野心的恶性膨胀,而那栋灰暗的房子,似乎是当今人类生存方式的缩影:孤
独、隔离、毫无生机。然而,无论是恶的体现埃德蒙,还是善的代表查尔斯,
都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不能脱离它,甚至怀有一种依恋。于是大家生活在
这个由两极交织而成的恐怖气氛中,或施虐、或受虐,相互隔绝,不能勾通,
无法理解。小小的埃德蒙利欲熏心,把自己的满足感建立在主观占有欲的膨
胀和客观的摧残弱者的基础之上,因此,他同时也是在毁灭自己:他孤独,
没有朋友,没有寄托,只好呆在“红房间”里,与封闭在玻璃缸里的蛀虫为
伍。他既是这座城堡的国王,又是这座城堡的奴隶,更是这个城堡的毁灭者。
处于物质和心理劣势的查尔斯,虽然反感他的生存环境,然而又欲逃不能,
注定承受一切的暴力和不公,直至死亡。胡珀先生和金肖夫人虽然获得了片
刻的爱的满足,但那原已破碎的爱又得以爱的损失——查尔斯之死——为代
价。在这4 个人组成的小社会里,上代与下代的心灵不能沟通,同代之间不
能和平共处(埃德蒙和查尔斯之不共戴天,实际上一直在威胁、破坏着胡珀
先生和金肖夫人的短暂的爱的和平)。于是,读者看到的是一幅冷漠、仇视、
孤独、隔绝、恐怖、死气弥漫的生存图。苏珊·希尔素以心理刻画著称,她
的创作过程似乎就是她对人类黑暗的心理进行分析的过程,而她这方面的努
力,当以这部小说为最高成就。她很冷峻,笔法简洁,含蓄,不事夸张,颇
有海明威的朴素深沉的力量。她的敏感、同情和对人物心理变化的把握,往
往体现在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一句平常的话语、或者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动
作之上。《我是城堡之王》并没有什么起伏跌宕、惊心动魄的情节,然而,
它的内在情感的紧张,却无处不在;它对人性的深刻的理解和彻悟,震撼着
一切敏感的读者的心灵;它对于现代文明的寓言式的点评,让人掩卷长思。
苏珊·希尔就那样静静地站在幕后,让她的人物自然、现实地演着那座城堡
的童话故事,而那座黑暗的城堡,便是现代文明黑暗的心脏。
(郭洋生)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人到中年(1980)
作者简介玛格丽特·德拉布尔(1939—)英国小说家。
1939 年6 月5 日出生于约克郡的设菲尔德一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父
亲和哥哥都是法官,大妹是当代著名作家A·S·拜厄特。德拉布尔出生不久,
举家南迁。她曾受教干剑桥纽汉姆学院,学习英国文学。1960 年获学上学位。
毕业后她曾随C·斯威夫特在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搞戏剧,不久与他结婚,怀
孕和抚养孩子使她离开了演员的生涯,开始文学创作。第一部小说《夏天的
鸟笼》(1963)写于她婚后的第一年,反映了德拉布尔和她的同龄人大学毕
业后没有工作无所事事的心态。1964 年创作的《加里克年》是她怀第二个孩
子时所作。小说以主人公爱玛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妻子和母亲的微妙而复杂的
心情。此书尤受女权主义批评家的青睐。1965 年她完成了《磨石》,这部寓
言式的小说获1966 年里斯纪念奖,后被改编成电影《非常感谢你们大家》。
小说写25 岁的斯苔西,在攻读博士学位时与一个BBC 播音员相爱,不期怀孕
使她苦恼。最后她下决心要生下这个孩子。经过努力她还成功地完成了论文。
1967 年发表的《金色的耶路撒冷》获布莱克纪念奖,奠定了作者的地位。在
此后的10 年内她又写了《瀑布》(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