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生于瑞士伯尔尼州的科尔丰根一牧师家庭,是个道地的瑞士人,祖辈几代
都居住在主要讲德语的伯尔尼州,为政治家和作家世家;父亲则为牧师。1935
年随家庭迁往伯尔尼市,在那读完中学。1941 年起在苏黎世度过一个学期
后,又返回伯尔尼城攻读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但同时对绘画颇感兴趣,
创作了许多具有“怪诞”特征的美术作品。毕业后一度在苏黎世《世界周报》
任美术和戏剧编辑。这时期他也写了一些尝试性的剧作和小说,后被收集在
《城市》(四卷1952)一书中。青年时期的迪伦马特文学创作上主要受古希
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的影响,哲学上接受了19 世纪丹麦哲学家基克加德的存
在主义学说,推崇表现主义艺术。迪伦马特的第一部剧作《立此存照》(1947) 
在苏黎世首演成功之后,随即走上了文学创作生涯,开始了专业写作生活。
1959 年他获得西德曼海姆城颁发的席勒文学奖,1969 年又获瑞士伯尔尼州文
学大奖。迪伦马特主要成就就是戏剧,其中代表作有《老妇还乡》(1956)、
《物理学家》(1962)和《罗慕路斯大帝》(1949)、《天使来到巴比伦》
(1953)、《弗兰克王世》(1959)等。还写过一些戏剧理论著作,以《论
喜剧》(1952)、《戏剧问题》(1955)等文章建立了自己悲喜剧理论。迪
伦马特的戏剧在世界舞台上享有声誉,令人瞩目,有人称他是“布莱希特死
后最重要的德语戏剧天才”,有人将他与阿里斯托芬、易卜生和肖伯纳相提
并论,也有人认为他的戏剧中的人物怪诞、情节离奇,把他归入“荒诞派”、
“先锋派”行列。的确,迪伦马特的作品具有两方面特点,形式上看似荒诞、
夸张,但并不晦涩,阐述了严肃的道德问题,主题思想明确、情节完整、戏
剧冲突紧张、结构严谨而语言生动、幽默。迪伦马特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
的小说,如《隧道》(1950)、《法官和他的刽子手》(1952)、《抛锚》
(1956)、《诺言》(1958)等。迪伦马特的作品无愧于他自己的文艺创作
的两句格言:“文化工作不是一种遁辞”,“每一部艺术作品都是启示录式
的。”

内容概要《老妇还乡》是使迪伦马特获得世界声誉的力作。这部三幕
悲喜剧故事发生在中欧某国一个名叫居伦的小城。这座小城正面临着一场毁
灭性的经济危机:工厂、企业倒闭,国库空虚,失业和饥饿威胁着全市居民。
居伦市等各界名流:市长、牧师、警察局长和五千多居民欣闻本地出生的女
大财主克莱尔·察哈纳西将莅临故乡,纷纷拥到火车站欢迎。克莱尔的昔日
情人伊尔也在欢迎行列中。大家盼望她慷慨解囊,使居伦城得以解救,重新
繁荣。这位衣锦荣归的女富翁是一个美国石油大王的遗孀,富可敌国,她在
45 年后重返故里。只见这位不可一世的贵妇人前呼后拥地出现在车站上。她
除了带来了一大批可观的扈从外,还抬来一口黑棺材和一头黑豹。居伦市长
委托已是本地小商人的伊尔前去向女富翁求援,并许下诺言:事成之后,将
来的市长继承人由他继任。伊尔和克莱尔曾有过一段风流韵事,她怀孕后被
抛弃,沦为妓女,飘泊异乡。可伊尔并不明瞭,他满以为凭特与克莱尔的旧


情,此事一定马到成功,便立即应诺这个使命。伊尔向克莱尔大献殷情,以
博得她欢心为目的,提出陪她故地重游,在那些往昔他们调情偷欢的地方追
忆往事。途中,克莱尔时时向伊尔暗示:她准备为尼伦城捐助一笔十亿的巨
款。市里的达宫要人们闻讯后,欢欣鼓舞,仿佛“救星”降临,马上召开全
城欢迎大会。会上,女富翁宣布给居伦人捐赠十个亿:“五亿捐赠给市政府,
五亿由各家均分”。但有一个条件:她要用这捐款买得“公道”,即换取一
条人命。顿时,会场由沸腾的欢呼声立刻转为鸦雀无声。市长马上“以人道
的名义拒绝接受”,表示“宁愿永远受穷,也决不让手上沾满血迹”。于是,
克莱尔命令她的总管,以前居伦法院院长公布伊尔的罪行,帮助她昭雪四十
五年前在居伦城遭受的冤屈:四十五年前,伊尔与克莱尔相好,女方怀孕后
被弃。女方控告伊尔的卑鄙伎俩,伊尔却用一瓶白兰地收买了两个伪证人,
在法庭上作假证、发假誓,说与克莱尔同过床,遂使女方败诉,使她从此流
落他乡,沦为妓女。幸亏后来她嫁给一个石油大王,成为富翁。她雇佣了土
匪,从天涯海角找回了两个假证人,阉了他们并挖去他们双眼。如今,克莱
尔带回这两个假证人重新作证,让他们道出当时被收买的经过。开始市长拒
绝这笔附带条件的捐赠。但不久,原来生意萧条、每况愈下的伊尔百货小店
突然门庭若市,变得生意兴隆起来,人们纷纷赊帐买这买那,包括市长在内,
个个都成了暴发户,甚至连伊尔的儿子也买了一辆奥波牌漂亮的小轿车。曾
一度对女财主想入非非的伊尔,面对这一“繁荣”景象,惶惶终日,明白全
城人都想要把他作为牺牲品,来换取克莱尔的施舍。于是,伊尔多次要求警
察局以“挑唆谋杀罪”逮捕克莱尔。可警察受了克莱尔的恩惠,借口没有对
他构成任何威胁为由拒绝了他的恳求,而奉命去进行全市性的所谓“抓黑豹”
的围猎活动。不久,伊尔又在市政厅看见人们在装饰为他准备的棺材,又看
到市长办公室墙上一幅市攻建设新设计图。此时伊尔终于恍然大悟,全城的
人“已经拿他的死在做投机生意了”,证明自己末日来临,已判“死刑”。
伊尔市长的继承人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于是,他又求助牧师,而牧师则叫他
向上帝祈告,“忏悔伊尔多年前为了金钱坑害了一个年轻姑娘,让自己灵魂
获得拯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伊尔要出走到澳大利亚,可全城人都到
车站“送行”,他“害怕上车时,别人准会拦住他。”此时,伊尔进一步领
悟,“这是不许他离开本地。。”。克莱尔在居伦逗留期间,凭恃腰缠万贯
的金钱,接连换了好几个丈夫,在与第八个丈夫办离婚手续的同时,就已开
始紧锣密鼓,筹备与第九个丈夫的婚礼。醉翁之意不在酒,她来居伦的目的
就是要复仇,策划对伊尔的谋杀:她物色了一个大力士“运动员”充当刽子
手,同时收买了一个“医生”,企图准备掩盖伊尔死因。市长为了得到贵妇
人的捐赠,也给伊尔送来枪,暗示他悄悄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求两全其美。
然而,伊尔似乎真的忏悔了,对牧师说:“一切都是我的错。——阉人、失
明、棺材、十亿捐款,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所弄出来的。”对市长说:“你们
可以杀死我,我决不抱怨,决不抗议,也决不进行自卫。。。”在捐赠仪式
会上,市长宣布接受女财主捐献十亿元,还领呼口号:接受捐赠“不是为了
钱”,“而是为了出于公道。”最后,伊尔面对恐怖气氛、在众目睽睽之下,
慢慢地朝舞台间走去,“走在两排人中间,走到尽头的时候,”伊尔的性命
就在那位“运动员”面前被“结束”了,而那位“医生”则证明死因是“心
肌梗塞”。于是,亿万富翁让人将伊尔装入棺材,抬着棺材浩浩荡荡地从容
离开了。


作品鉴赏《老妇还乡》是迪伦马特一生中最光彩夺目两部剧作之一,
(另一部《物理学家》)。典型的迪伦马特式的悲喜剧不仅很快风靡世界,
而且也轰动了苏联东欧各国剧坛,奠定了作者在当代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地
位。“性格固定的、僵化的克莱尔·察哈纳西安从一开始就是剧中的主人公,
而曾经一度作过她的情人的伊尔却需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步发展到剧中男主
角,”正如作者后记所说:女主人公“既不代表正义,也不代表马歇尔计划,
甚至也不代表什么上天的启示,简简单单一句话,她就是她,世界上最有钱
的一个女人。由于她有那么多钱,所以她能象希腊悲剧的女主人公一样行动,
专横跋扈,不顾一切,几乎有些象美狄亚”。(即女主人公遭遗弃而发生残
杀的故事)。纵观全剧,剧情构思并不新颖,但表现手法独特、别致。《老
妇还乡》的女主人公是个纯粹的复仇狂,是个令人憎恨的幽灵,而美狄亚则
是个反抗的女性,是个令人同情的形象。作者从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能”
的观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