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联系的当前的兴奋过程,这一兴奋过程又必然会伴随着脑内表征的呈现,这就表明了它们也是
具象的。这种指代关系是伴随着我们对具体事物的直接经验在神经活动的制约机制上建立起来的。
我们可以想象,在人类思维发展的早期,具象概念(起先肯定是只有具象概念)的形成原因和内
容也是如此,只是还要多出一个群体约定的过程,即用什么语音专门指代什么事物的在有限群体
中的统一规定的过程。
再回到现在来认识一下人们所说的“抽象概念”。比如在你获得了很多具象的概念以后,妈妈
指着苹果对你说:这也叫“果实”。这时你一定会问,什么叫“果实”呀!?因为你没见过叫“果
实”的实物,而在你以前所形成的概念中,指代的名称都是有单个而具体的视觉或听觉等感觉实
物的。而没有实物你没法指代,即你此时脑内所形成的承载“果实”语音表征的暂时神经联系找
不着与之建立联系的另一暂时神经联系,这时妈妈会对你说:象苹果呀、桃子呀、香蕉呀、枣子
呀等等它们都叫“果实”,那么,此时随着***语音刺激在你的脑内就会同时出现以上各种果实的
63
… Page 65…
形象表征并由于这些表征的同时出现而形成了新的相互间的制约关系,也由于这些表征的同时出
现而形成了你对“果实”语音的“理解”,这意味着你产生了“果实”的当前概念(这是归纳性的
概念,也许是你思维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第一个抽象概念)。而由于这些表征之间已经形成了相互
的制约关系,在你以后再遇到“果实”的词语刺激时你的脑中就又会因出现这些不同果实的具象
的表征而再次形成“果实”的概念,或是因为看到了某一种果实而在脑内引起了其它果实的视觉
表征以及“果实”的语音表象而再次产生“果实”的当前的抽象概念。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
一个事实,象“果实”这类抽象概念的皮层内容显然也是具象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具象概念”
和“抽象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伴随具象概念在脑内出现的是个别事物的表征,伴随抽
象概念在脑内出现的是很多事物的表征。一个词语的表征加一个事物的具象表征就是一个概念,
而一个词语下面有很多同类事物的具象表征就是抽象概念。
显然,在人类的思维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第一个抽象概念不会象我们在有人引导的情况下来
得如此简单,但基本过程也就是因暂时神经联系之间的制约机制而实现的。可以想象,那时人们
在生活中眼前经常出现的各种果实首先由于它们形象之间的相似而经常引起类比联想(类比性制
约反应),比如在看到或在吃某一种果实时,总会想起另几种果实的形象和味道,当人们第一次对
这一共相进行命名,即:使之与某一语音建立指代关系,那么就意味着人类产生了第一个抽象概
念。与我们通过学习而得的一个抽象概念的形成所不同的是,它是先有共相实物之间的制约联系
后有作为指代事物的语音单词在我们个体人生的其它时期,概念的基本形成方式与过程也都是如
此。比如“是树上结的”、“富含维生素”等,我们在遇到或学习这些有关苹果的知识时,承载这
些新的语音或文字表征极其所含信息的脑内暂时神经联系与重新激活的原来承载苹果的语音、文
字和形象表征的暂时神经联系又在一起共同兴奋,并建立了制约关系。这就丰富了苹果概念的内
容,并会在以后的一定条件下呈现为对苹果的当前心理概念。虽然抽象概念在人类思维发展过程
中是一个飞跃性的进步,但它的形成过程也只能是我们今日过程的“慢镜头”。
而象“果实”作为一种抽象概念,就是我们已有的一些各种果实的形状和性质在神经联系的
制约机制中建立起来的,即,当我们看到或想到某一种果实时会引起已有的其它果实的概念内容
的制约反应,并共同与文字和语音的“果实”建立进一步的制约关系。早期哲学中的所谓“理念”
的原形显然就是我们现在所认识到的抽象概念。可以肯定的是,当我们平时听到语音的或看到文
字的“苹果”时,如果没有特定的情境刺激或任务要求,在当前形成的对苹果的心理概念并不会
是“是果实”等等这些抽象的概念,而通常只能是苹果的视、听表征或“好吃”的感觉联想,因
为它们所对应的脑内暂时神经联系显然是更加“深刻”而活跃的,心理概念既然是神经活动的产
物,那它们肯定会遵循神经活动的自然规律。
现在我来依据以上对概念形成和产生的内部过程的分析,对概念进行一些归纳。
一、个体概念的形成
语言是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指代的一种符号,这种符号中包含着对某个事物或现象的一些具象
或“抽象”的知识信息,对这些知识信息我们称为概念。这表明概念是在语言指代的基础上形成
的,因此心理概念的形成同语言指代关系的形成的基本方式和过程是一样的。与概念形成在脑内
对应的是与某一事物有关的多模式暂时神经联系之间制约关系的建立,这种制约关系的建立是因
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在同一时间内的共同兴奋而实现的,这一神经过程的外显表现,就是我们对某
一事物各种知识的获得和理解。
64
… Page 66…
二、概念的当前产生
人们之所以说概念是由语言记载的,原因在于它的内容往往是由语言刺激而在脑内当前引发
出来的。从概念当前产生的“刺激——引发”这种内部方式上来看,语言只能是记载概念的形式
之一,其它来源的刺激一样可以引发概念的产生。概念形成于多模式暂时神经联系之间制约关系
的建立,概念产生意味的就是这些制约关系的实现,即在这一制约系统中(我们可以把与某一个
概念有关的所有内部制约关系称为一个小小的系统)由来源于某一模式的刺激产生的暂时神经联
系的重新兴奋引起了其它模式的暂时神经联系的重新兴奋,这些兴奋使该事物的多种信息表征同
时在意识中呈现,但不是所有信息。制约兴奋的方向依当前情境和任务要求而决定,这意味着情
境和任务要求也含有制约因素。比如,当“动物”一词作为概念的刺激物出现时,如果我们此时
从事的是听故事等日常活动,那我们心理产生的往往只是老虎、狼、猫之类的原形表征和关于习
性方面的意象;如果是在生物课的考场上,这时心理产生的概念就是“种属归类表”了。因此可
以说,“层次网络模型”和“原形模型”都只是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可是却都把它当大象来说。
如果人们对自己或别人的理论,只要从现象中发现存在一个反例就不把它当成正确的理论来说、
来接受,那我们早该看清了大象的全貌。
从语言角度来说,语言是指代事物的符号,概念是符号中的具体内容。语言不仅可以指代个
别事物,也可以指代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各种现象,因此,承载概念的语言也就不仅仅是单词,
也可以是不同长度的语句。比如“花在盛开”、“风把树刮倒了”等等,这些概念的形成也是当前、
同时而完整的。
三、概念对思维的作用
思维是运用概念来进行的。概念对思维的作用更在于它是关于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多种知识的
聚合体,概念因有这种性质才使思维能超越个别而实现概括,使思维更加直接和快捷。我们的无
声思维就是运用概念来进行思维的。我们的无声思维训练基本上就是遵循上面说得这样一个过程:
从具体概念的无声化到抽象概念的无声化。也就是对我们头脑中的已经存在的概念作一个整理,
就好像电脑中的文件进行了一次整理优化。而我们运用无声思维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就是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