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经常打一个比方,说现在有些孩子接受的批评、责备太多了,被泼的冷水太多了,在学校里泼冷水,在家里还泼冷水,就是说好比他的心里头有一团柴火,这团柴火都是新柴火,都打湿了,积年累月被泼冷水,所以老是处在湿柴火的状态,所以他老是燃烧不起来,他对任何事物都缺乏热情,缺乏激情。我们古人讲“哀莫大于心死”,缺乏这种热情,缺乏这种激情,比少认几个字,少懂一点知识更可怕,他没有激情,对什么都不热爱了,这个特别可怕,而这种局面的造成就是因为我们很多家长经常给孩子泼冷水。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是要让头脑像火把一样燃烧起来,而不是成为装水的容器,自己的头脑要燃烧,但是大家想一想,这样一堆经常被泼冷水的这么一堆柴火,它怎么燃烧呢?它燃烧不了。我们如果把孩子状态的激发看作是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的话,那么一定要让这堆柴火变干,变干的办法就是经常给这堆柴火以阳光,而不是泼冷水。我们有时候为了一个字,影响了孩子整个写作的兴趣。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批改孩子作文的时候,其他一些老师有时候就看不懂,就问,陈老师,你对这篇作文谈了那么多优点,可这篇作文里头有好几个错别字,你怎么没有说呢。我说不着急,因为孩子现在身上储存的热量不够,阳光还不够。我现在需要的就是表扬、表扬、再表扬,鼓励、鼓励、再鼓励,等到他心中充满了更多的温暖,更多的能量,更多的阳光以后,这个时候我才跟他再讨论一下,这一句我们怎么表达更好一点儿,这个字有没有写错,这个标点符号用哪个标点符号更好,那么这些都是技术性的问题,先解决的是一个他热爱不热爱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一个错别字,一个标点符号,丧失了孩子对于写作的热情和信息,那么这个损失就太大了。
那么这条道理讲的是面揉得太多了,容易成死疙瘩。我们会揉面,我们以前少不了要做馒头,做面,包饺子都少不了要和面,要揉面,那么这个和面,揉面,最后做得效果好不好,其中很重要要有一个环节,就是当面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把面放在那儿,搭上一条湿毛巾,让这个面醒一醒,我们叫做醒面。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个生活中的场景用来比喻今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我觉得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光揉不醒,不停地揉,两只手不停地捣,没有片刻醒面的工夫。为什么不醒面?家长就怕孩子,我一放手,你就掉下来,我得不断地盯着你,不断地说。揉面的方式有很多,揉面的工具有很多,比如说最粗暴的揉面是怎么揉的呢?伸手打耳光,就开始有家庭暴力了,这也是一种揉法;还有一种不用手揉,但是用嘴揉,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地说,批评责备,说的孩子耳朵根都起了茧子,这叫用嘴揉;第三种揉法用眼睛揉,嘴里虽然没说,眼睛老盯着。
我们接受过这样一个孩子,已经是初三了,今年该高一了,他来参加我们训练营的时候,我们训练营有那么多的孩子,还包括小学的孩子,他已经是初三的孩子了,已经是人高马大了,但是他的家长,他的妈妈形影不离地跟着他。当时我们就很奇怪,你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呢?其他的孩子家长都没有来,就是你一个家长老跟着他,包括吃饭都跟着他,她说,我放心不下,她说,陈老师实话告诉你吧,为了这个孩子,我都辞职了,我都没工作了,现在我成为一个全职家教,天天跟着他。那么我们跟他讲这个道理,就是你不能老盯着孩子,你得给孩子一个空间,但是这个家长就是接受不了,还是盯着。盯来盯去实际上孩子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紧盯着这个孩子他是长不大的,因为你一盯,孩子的空间就小了,你盯得越紧,孩子的空间越小,孩子的成长需要自己去创造,去拓展空间,你空间有多大,孩子飞行的能力就有多强,盯得太紧,孩子就没有空间,他就不能飞了,给孩子空间非常重要。
那么在我看来,我们很多的成人,或者说大多数的成人,我把他归纳为左脑人,反过来我认为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右脑人。右脑人跟左脑人有什么区别呢?我把右脑叫做哲学脑,或者叫大智慧脑,把左脑叫做经济脑,或者说是小聪明脑。左脑不是没有聪明,它很聪明,但是它这种聪明是有限度的。右脑正好相反,它看起来是比较笨,呆呆傻傻的,语言不利落,但是它储藏着大智慧。孩子刚刚降生,他是大自然的精灵、精华,所以孩子刚刚降生的时候,婴儿,幼儿甚至是少儿初期,他都是非常有智慧的,这种智慧不是人类文化学的智慧,而是大自然创造人的智慧,他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他这种大智慧不太擅长用语言来表达,左脑是负责语言的,是负责程序逻辑的,所以左脑人特别会用语言来表达。
而我们日常的生活交流,孩子跟家长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所以这就造成一个情况,右脑人跟左脑人在一起的时候,孩子跟家长在一起的时候,处于一个天然的劣势,孩子不会表达,不会说,我们成人太会表达,太会说了,我们除了有天然的生理上的优势之外,还有天然的语言上的优势,所以孩子在我们面前,他没有更多的权利,没有更多的能动性。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一点,一定要防止滥用这样一个先天的生理优势和语言优势,因为语言的优势不一定是真正的、真理的优势。我们能说,但是我们说得不一定对。其实很多时候是孩子们做得对,但是我们通过我们的语言作用,通过强化语言的作用,甚至是有时候是通过强词夺理,我们来争取这样一个主动权,我们来保持对孩子的批评的权利,孩子有时候做得对,但是我们更能说,所以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天然的不平等。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过分地滥用了语言的力量,所以就造成了孩子对我们反感、厌倦,所以就造成了孩子跟大人之间的冲突。
有一次,有一个家长,向我咨询,他说了很多孩子身上的问题,后来我听着听着,我算是听明白了,我给他一个建议,一周之内,不要动用你的嘴,不要动用你的嘴去说孩子,去管教孩子,尽量少说话。这个家长听了就很奇怪,这是为什么?我说,你不问为什么,你试试看,用一个虚拟的胶条把自己的嘴封起来,坚持一周看看,怎么样,你非要对孩子说什么,你就用最简单的话说就完了,而且尽量不要用嘴去管教孩子,甚至有的时候,你非要怎么样的话,你给孩子写一个便条,就是不用嘴,就是闭嘴。这个家长照我的话去做了,后来他跟我说,他说,陈老师前两天我都坚持住了,第三天我就不行了,第三天我那个胶条就开了,我憋不住。所以我现在说起来,这是一个二律悖反的问题,是一个矛盾的问题。
我们特别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特别管不住自己的嘴。告诉大家,很多时候对孩子的伤害,是通过嘴来完成的。我们很多家长批评孩子的话,斥责孩子的话叫做随口而出。我发现现在很多家长说话已经丧失了原来的目的,因为你说话无非是想教育孩子,但是实际上每一次说话都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给自己添堵,给孩子添堵,那说话的嗓门越来越高,说话的时候那个气头越来越足。所以我想,作为成人,我们的语言系统非常发达,但是越发达,越要慎用语言,因为用得不好就很容易让语言伤害到孩子,跟孩子的交流一定要设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孩子的自尊心,伤到这个底线,教育就变成了非教育,就变成了反教育。所以总体来讲,就是我们成人跟孩子,右脑人跟左脑人要成为平等的人,我们要进行平等的交流,让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语言力量,更能够发挥好的作用。
那么刚才说到语言的这样一个天然的优势,语言的正确应用和滥用的问题,现在说起来,我是非常同情很多孩子的这样一个遭遇。我们老话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在我看来可怜天下孩子心。我们父母关心孩子,起码我们还能够比较充分地、比较主动地表达我们的意愿,甚至当我们做得不好,做得不对的时候,我们也能够强词夺理,孩子没有这个特权,孩子总是处于被批评、被责备的这样一个地位上。
我记得孩子小时候,有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大概是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是我们天天给孩子洗脚,那么洗脚用的是热水,热水的温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