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现代史下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争宣告停止。 

     英国对印政策与蒙巴顿方案 面对印度殖民地的危机,英国政府从战 

时起就不得不调整其殖民统治政策。1942年3月派遣内阁阁员克里浦斯率领 

的调查团来印度与各政党谈判,答应给予印度自治领地位。战后英国工党政 

府上台后进一步确定了从老 殖民主义向新殖民主义转变的统治方针。1945 

年9月19日艾德礼发表了对印度政策声明,宣布进行宪制改革,在印度进行 

合法选举,1946年2月19日即孟买水兵起义的第二天,艾德礼立即决定派 

遣由印度事务大臣劳伦斯、商务大臣克里浦斯和海军大臣亚历山大组成的使 

团到印度。临行前,艾德礼说:“把过去的公式应用到目前的形势是不行的。 

1946年的局面不是1920年、1930年、或甚至1942年的局面……”。他准各 

向印度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作更大的让步,以抑制群众革命运动的发展, 

继续维持英帝国的殖民利益。 

     内阁使团到印度后,与各政党领袖和土邦王公进行会谈。5月5日至12 

日召集国大党与穆盟代表举行西姆拉圆桌会议,由于两党意见分歧,会议没 

有取得任何成果。5月16日内阁使团公布了带有强制性的白皮书,提出未来 

印度将由各行省和土邦组成联邦,享有自治领的地位;通过制宪议会和总督 

领导下的临时政府,建立自治领的联邦政权。使团回英后,同年7月印度举 

行制宪议会选举,国大党获209席,穆盟获75席,其他党派获14席。8月 

25日成立了由总督任总理、尼赫鲁任副总理的临时政府,10月26日穆盟勉 


… Page 111…

强加入政府。同年12月艾德礼在伦敦与尼赫鲁、真纳会晤。 

    特仑甘纳起义和工农运动的高涨使英国统治者感到恐惧。当时的印度好 

似一艘满载弹药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对英国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在大火烧 

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如果用军队镇压,据估计,至少需要50万占领军,这 

对战后被削弱了的英国来说,是难以办到的,因此,必须抛弃这种传统的殖 

民统治方式。出路只能是与印度资产阶级妥协,通过移交政权,在维护英联 

邦的前提下,借助英印条约尽可能多地保留其殖民利益。1947年2月20日, 

艾德礼在下院发表了新的政策宣言,宣布“英属印度的政权将于1948年6 

月前移交给印度”。1947年6月3日在德里和伦敦同时公布了以总督蒙巴顿 

的名字命名的移交政权方案。7月18日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印度独立法案》, 

宣布自 1947年8月 15日起在印度境内成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和巴基 

斯坦。 

      《蒙巴顿方案》规定,印巴两个自治领的划分主要根据英属印度居民的 

宗教信仰。西旁遮普、信地、西北边省、俾路支组成西巴基斯坦,居民2500 

万人,其中穆斯林占800万。东孟加拉、阿萨姆的西尔赫特县组成东巴基斯 

坦,人口 4 400万人,其中穆斯林3100万人,其余各省组成印度联邦,共 

22500万人。原有的 562个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以通过谈判 

分别加入巴基斯坦和印度,共有8100万人口,面积占印度的2/5。“独立法 

案”规定,总督将以英王陛下名义批准自治领合法机构通过的任何法律。 

     印巴分治及其冲突 1947年8月14日巴斯坦宣告成立,真纳自任总 

督;同月15日印度宣告独立,尼赫鲁任总理。此后,印度在1950年1月26 

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巴基斯坦在1956年3月23日颁布宪法,改自治领为巴 

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印巴独立结束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印度次大陆长达 

190年之久的直接统治。这是印度次大陆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印度是“大 

英帝国的枢纽”,印、巴独立对广大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有深远的影 

响。 

      《蒙巴顿方案》也给独立后的印、巴留下了严重的祸根。英国在准备移 

交政权的过程中,继续施展其传统的“分而治之”政策。它极力扩大国大党 

与穆盟之间的分歧,以及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冲突。1946年8月临时政 

府建立时,穆盟就认为英方有意偏袒国大党,遂于8月16日发动了建立巴基 

斯坦的直接行动日,组织穆斯林示威抗议。国大党则实行“以剑还剑”的对 

策,于是,一场宗教大仇杀在加尔各答、孟买等地发生了。蒙巴顿方案公布 

后仇杀达到(禁止)。据估计,约有50万人在相互殴斗、残杀中死去。甘地为了 

平息宗教纠纷,1948年1月30日被印度教的极端分子杀害。 

    从蒙巴顿方案公布至1951年,约有720万伊斯兰教徒成群结队迁往巴基 

斯坦;在巴基斯坦的约890万印度教徒也携儿带女迁往印度。他们背井离乡, 

倾家荡产,衣食无着,流落街头,形成了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印巴难居问题。 

加之蒙巴顿方案没有明确划定印巴边界,东西巴基斯坦相隔1600公里,而恒 

河和印度河流经印巴两国,这又造成了印巴边界纠纷回题和河水争端问题。 

    特别是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更造成了印巴的严重对立、该土邦包 

括查谟和克什米尔两部分,位于印、巴、中国和阿富汗之间,是战略要地。 

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 500万,其中77%是穆斯林, 20%是印度教徒。 

蒙巴赖方案规定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巴基斯坦,但又规定克什米尔可以自 

由选择归属。印度利用印度教徒在该地上层所占的优势,控制其议会通过决 


… Page 112…

议,宣布归属印度,遭到巴基斯坦坚决反对。1947年10月印、巴在克什米 

尔发生武装冲突,在联合国的干预下,1949年元旦停火。联合国印巴委员会 

于当年元月7日划了停火线,印度占 3/5地区,人口3/4,巴基斯坦占2/5 

地区,人口1/4。克什米尔人民要求自决权。 1953年,印、巴总理发表联合 

公报,主张通过公正无私的公民投票解决争端。但后来印方又反对公民投票, 

加之外部势力的插手,致使克什米尔争端长期不得解决,而且愈来愈复杂化。 



                         二、印度尼西亚的独立 



     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 “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的大国。 

它的独立对于广大殖民地和附属国是很有影响的。1942年日本取代了荷兰的 

殖民统治地位后,一方面强化军事占领,另一方面也实行一些怀柔政策,释 

放了被荷兰殖民当局逮捕和流放的一些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代表人物,如苏加 

诺、哈达等。战争末期,日本为了挽救在东南亚的败局,声称要“恩赐”印 

度尼西亚独立。为此,1945年3月还成立了包括苏加诺、哈达在内的“筹备 

独立委员会”。 

     日本占领期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和其他爱国政治组织在工人、农民、 

士兵和青年学生中进行抗日宣传,领导者多是青年人。1945年8月15日当 

他们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后,立即在雅加达北刚珊东街细菌学院的一个会堂 

举行会议,决定拒绝“恩赐独立”,而由人民自己宣布独立,并派代表与苏 

加诺、哈达会谈。当日晚12点,他们又在芝敬宜街71号后院举行会议,决 

定把苏加诺、哈达转移到城外和人民群众在一起。次日,他们把苏加诺、哈 

达带到由爱国者控制的宁各洛兵营。17日凌晨两点,苏加诺、哈达在青年们 

的说服下签署了《独立宣言》。 

     8月17日上午10时在北刚珊东街苏加诺的住宅前举行独立仪式,苏加 

诺向欢乐的人群宣读了《独立宣言》,并宣告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诞生。青年 

们夺取电台,向全国人民广播了这一消息,人们奔走相告,群情振奋,到处 

响起了“默迪卡”(印度尼西亚语:独立)的呼声,并纷纷行动起来夺取日 

军武器,解放大小城镇,在万隆、泅水、梭罗等地还发生激烈战斗,全国形 

成革命(禁止)。 

     8月18日政界领袖召开“独立筹备委员会”,根据苏加诺的“建国五基”, 

通过了共和国宪法。苏加诺和哈达被选为正副总统。成立国民委员会,协助 

总统处理国事。9月4日,右翼社会党人沙里尔组阁。尽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