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的是一只废阉,有一万个不服气,又无法反悔,便在私下联络人,准备在全乡教师集训时闹个天翻地覆。万站长不怕胡校长,就担心界岭小学这边,眼下邓有米和孙四海还只是听到传闻,完全没有想到蓝飞如此胆大包天,等到真相大白,谁也不敢预料他俩会翻成什么样子。万站长要余校长尽早回来,协助他处理这件事。
余校长的手在不停地颤抖,心里也在一阵阵抽筋。他觉得天旋地转头重脚轻,幸好屋子里有空调,余校长将头伸到风口上吹了一阵,才缓过劲来。他将自己的东西收拾好。就去找省报的王主任。
王主任的妻子还在休产假,见到余校长,第一句话就说,他教出来的学生真是太好了,既聪明能干,文善解人意。之前,闺密们总在抱怨,找个合适的小阿姨,比找个好老公还要难。几个月下来,叶碧秋的表现让她们羡慕死了,都说恨不得再生一个孩子,将叶碧秋请去,好好享受产妇的幸福生活。王主任的妻子对叶碧秋也不错,不让她看电视,而将自己上自修大学的书籍全给了她,要她抽空慢慢读。想不到叶碧秋家务事一点也没耽误,还看了许多书,打算这个月底就去参加第一门课的考试。
趁她到卧室打电话叫王主任回家时,余校长问叶碧秋是不是真要去考试。叶碧秋点点头说。难得遇上这么多好人,自己说什么也要争一口气。
余校长还没来得及高兴,叶碧秋又小声说,王主任写的那篇文章出了问题。先是实验小学的书记告状,说余校长的教学能力很糟糕,宣传这样的人,不仅是出实验小学的丑,也是丢教育界的脸。紧接着省报总编与社长又对着干了起来,总编说好,社长坚决说不好,还找来实验小学的书记,证明所谓自我师资培优是一场刻意安排的作秀。所以,王主任这几天总在家里骂人。
王主任回来时果然脸色铁青。他给了余校长一封信,说是压在一大堆群众来信中,刚刚发现的。
这封信就是万站长说的那封“第一时间”通知他转公办教师的信。
可惜因为王主任的失误,从过程到结局已经全都不同了。
王主任的妻子见余校长轻叹了一声,就问是不是有为难事。
余校长赶紧摆头表示,大概是想家了。王主任被这话逗笑了,说你连老婆都没有,这么大年纪想什么家。余校长笑着说,难道不能想儿子吗?王主任顺便问了一下余志的情况。余校长嘴里说余志,手上已经将村长余实儿子的几篇作文拿出来,递给王主任。
王主任翻了一遍,当即将写落雪时兔子蹿到屋顶上的那篇留下来。
接下来,王主任主动谈起他那篇文章,情况似乎不像叶碧秋形容的那样严重。王主任只说标题要改一下,用“民族英雄”来称呼民办教师会引起争议,改成“乡村英雄”,分量虽轻了,但更稳妥。王主任要余校长留意教师节那天的报纸。
余校长要赶夜行班车回县里。
王主任和妻子将他一路送到公共汽车站。第一次见面时,王主任的妻子挺着大肚子,脸上长满孕斑,看不出模样。生完孩子后再看,他才明白王主任为何要将这个可以做他女儿的女子,亲手改造成少妇。
20
因为不是最后一趟夜行班车,回到县里时,天还没亮。余校长在充满各种异味的候车室里打瞌睡时,有人悄悄地捅他一下,让他当心那几个小偷模样的年轻男女。朦胧中,余校长差一点将其中一位认成了自己的学生,后来发现并非如此,才放下心来。外出四个月,除去一些小的开销,加上买了点做礼物的东西,身上还有一千元钱。他不敢再睡,便将因目睹王主任的美满家庭而断断续续想过的再婚问题,重新拿出来煎熬自己。除了蓝小梅,也没有其他人可以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可以想想别的人。只要有女人从眼前经过,他就要想,这人能不能成为自己的妻子,真的成了自己的妻子,又如何一起生活。在经过种种论证之后,像结论一样重新出现的女人仍旧是蓝小梅。
开往乡里的班车终于有动静了。余校长拖着行李到车上找了个座位。别的人占了座位后,便下车去买吃的。坐了通宵车,余校长也有些饿,但他觉得这么早就吃东西,是没有道理的。
这时,从省城开来的最后一趟夜行班车到站了。在下车的人群中,余校长看见了张英才。他有些兴奋,正要叫喊,又突然改变主意,只在车窗后面静静地看着。张英才的行李不少,一共有三包,一包是行李,两包是书。下车的人都走了,他还站在那里,直到一个很有艺术气质的女孩推着自行车走过来,惶惑的面孔才灿烂起来。张英才和女孩隔着自行车搂抱了一下,再将三包东西绑在自行车上。
这时有人叫那女孩:“燕子,大清早送什么客?”
女孩有些害羞地回答说:“哪里,接一个同学。”
女孩与张英才并肩走出车站时,回乡里的班车也启动了。班车追上自行车后,余校长隔着玻璃,将张英才重重地看了一眼,发现他身上有许多溢于言表的幸福。
班车上人很少,司机开得飞快,为的是抢乡里早起到县城办事的乘客。在县内跑的车子,比到省城的车子破旧许多,加上公路也不行,余校长又坐了一夜车,自然有些头晕。下车后,余校长先到乡教育站,还没开口,李芳就冷冰冰地说,他不在!余校长扭头就走。这个动作并不是成心要做的,实在是正好赶上一阵眩晕。
一踏上回界岭的小路,他就不停地想万站长信中提到的那些事。经过细张家寨时,万一遇上蓝飞和蓝小梅,自己是否能沉住气,会不会将蓝飞痛骂一顿。好在那扇大门紧闭着,褪色春联的脱落部分,在微风中晃动,屋里却没有任何动静。余校长刚刚松了一口气,便又开始后悔。在他的行李中,藏着一双女式皮鞋。那是他在省实验小学旁边的商店里看过许多次后,才下决心买下的。掏钱时。他心里想的是明爱芬,她患病之前,几次想买皮鞋,又都放弃了。皮鞋到手后,余校长决定送给孙
四海,让他转给王小兰。他想,如果王小兰坚辞不要,那就送给成菊。余校长想,如果这时候遇上蓝小梅,说不定自己会将这双皮鞋送给她。
细张家寨像是关卡,过去了,往后的路就好走了。
在半山上,余校长意外碰上村长余实妻子和儿子。隔着老远,余壮远便兴奋地叫起来。村长余实的妻子不似以往那样热情,连点点头都不肯。
余壮远不管这些,当场撒起娇来:“余校长回来了!我不转学了,就在界岭小学读书。”
余校长装作不明白:“为什么要转学?村长高就了吗?”
村长余实的妻子叹了一声:“当村长的能高到哪里去!连教民办的蓝飞都敢欺侮我们!看上去斯斯文文,却不像老师,完全是杀牛的屠夫!”
余校长说:“你是村长的夫人,遇事一定要冷静,过完暑假就是六年级,这时候转学对孩子的学习很不利。有什么问题,由我来解决。另外,有一个好消息。我在省里见到报社的王主任,将带去的十几篇学生作文给他看,他就选中了余壮远的一篇,答应在报纸上发表出来。”
余壮远一听,更高兴了:“我喜欢余校长。我只要余校长当我的老师!”
村长余实的妻子愣了一会儿,终于松了口气:“我带孩子到亲戚家玩两天,他爸也在乡里办事,转不转学,先问问他再说。”
余校长没走多远,余壮远又从背后追上来,将一只熟鸡蛋塞到他手里,说是上山路特别累人,余校长走了这么久,一定饿了。余校长趁机对他说,乡中心小学大多是公办教师,管教学生比蓝飞还厉害。余壮远赶紧说,他妈妈觉得还是余校长好,同意不转学了。
越临近界岭,熟人越多。大家见到余校长都很热情。也有开玩笑的,问他为什么不带个烫着卷发的老婆回来。余校长也笑着回应,说自己只喜欢扎辫子的女人。开玩笑的人要他跑步回去,有一位扎辫子的漂亮女人正心急火燎地等着他。
余校长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走上学校后面的山脊。
扑面而来的凉风竟然如此熟悉。季节才到阳历七月,风与风的缝隙里,就挤满了各种植物对收获的向往。界岭的秋冬来得早,春天和夏天却总是迟到,山下的人都在准备收割早稻了,山上的中稻秧苗才刚刚封行。更有特别不着急的人家,还在满是浑水的秧田里插秧。人人嘴里说夏天来了,其实春天的痕迹还在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