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置?还是按惯例称赞她的前任?而她的前任又恰巧是她的丈夫。这是多么令
人注目的时刻啊!下午一点三十分,居里夫人在掌声中走上讲台,她脸色苍
白,目视前方,用镇定冰冷的语调,从丈夫最后说的那句话讲起她的新课:
“在默察近十年来物理学上的进步的时候,人们对于我们在电气和物质方面
的思想进展表示惊异……”这个简洁、出人意料的开头,使在场许多人的眼
睛里含满了泪水。
失去伴侣的生活是艰难的。如今玛丽必须独自抚养两个孩子,承担全家
的生活费用;她还必须独立地继续研究她和丈夫共同研究的放射性科学,她
要指导学生,还要实现比埃尔生前的梦想:建立一个像样的实验室。集教授
和母亲于一身的居里夫人,出色扮演了双重角色。她用新的教育方法培养孩
子,她的研究工作进展迅速,她与安德烈·德尔比纳合作,成功地分析出金
属镭,后来她又单独研究并发现用镭射线测定镭的分量的方法。1910年她出
版学术专著“放射性专论”,还发表“放射元素分类”和“放射性系数表”,
同时她还预备镭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单位。……随着事业如日中升,居里夫人
的声誉也日见隆盛,书桌上堆满了各地寄来的名誉博士学位证书和外国科学
院通讯院士证书。当时法国对健在伟大人物表示尊崇只有两种办法:授予荣
誉勋位和博士学院院士头衔。1910年法国政府提议给居里夫人以骑士十字勋
章,但被她拒绝。后来有人提议她申请理科博士学院院士候选人,她考虑到
这是一种科学尊崇,便答应下来。但是她没有料到,围绕居里夫人能否成为
科学院院士引起一场激烈争论,有人竟公开叫喊:“妇女不能作科学院院士!”
1911年12月23日选举结果揭晓,玛丽·居里差一票落选。这位对荣誉淡漠
的女性没有因为这个挫折而苦恼,她依旧像往常一样平静地进行她的研究。
不久瑞典便以行动来纠正法国的态度。1911年12月,斯德哥尔摩的科学院
决定把本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居里夫人,表彰她在丈夫去世后取得的辉煌
成绩。
这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决定,迄今为止,无论男女,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两
次享受这一特殊荣誉的资格。居里夫人的声名传遍了世界,有人钦佩、羡慕
她,也有人嫉妒、仇视她,恶毒的诽谤降临到她的头上。尽管不少亲人、朋
友、学生在帮助她,替她战斗,但她衰弱的身体承受不了过重的负担。1912
年12月她被送进医院,著名外科医生查理·瓦尔泰为她实行手术,为了疗养
身体并躲开别有用心的攻击,艾尔敦夫人把居里夫人及女儿接到英国海滨一
所宁静的别墅去居住,并派专人照顾她。
… Page 17…
1913年居里夫人回华沙参加放射学实验室落成典礼。在此之前,波兰教
授代表团曾专程面见这位著名女科学家,请她回国去指导放射学实验室。这
虽然是离开法国,避开诽谤的极好机会,但居里夫人还是放弃了。因为她挂
记着法国即将创设的相当规模的实验室,这是她和已故丈夫的多年梦想。如
果在这关键时刻逃离法国,这个梦想就将破灭。不过她答应在远方指导华沙
的实验室,并且派两个最好的助手到波兰去管理这个实验室。这次她返回祖
国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在一所挤得满满的大礼堂里,她生平第一次用波兰
语进行科学讲演,接着波兰妇女为她举行特别宴会,在这里,她遇见了小学
时的老师西科尔斯卡女士,她离开自己的座位,走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身边,
轻轻吻了她老师的双颊,这位快乐的西科尔斯卡女士禁不住热泪盈眶。
1913年夏,恢复健康的居里夫人带全家同爱尔伯特·爱因斯坦及其儿子
一块儿游历昂加地纳。回来后先到英国,后到布鲁塞尔,在伯明翰居里夫人
又接受了一个名誉博士学位。与此同时,法国对这位著名女子的攻击也烟消
云散了。早在比埃尔刚刚去世时,法国当局提议征求全国捐款创设一个实验
室,被居里夫人一口拒绝。1909年,巴斯特研究院的院长罗大夫建议为玛
丽·居里创办实验室,请她来此处工作,这使大学的首脑们感觉不妙,怎么
能让居里夫人离开?大学教授中怎么能缺少这样一位著名学者?经过一番协
商,大学和巴斯特研究院决定共同出资,创设镭学研究院。工程开始后,居
里夫人时常跑到建筑工地,向工程师讲述她最新、最“近代化”的意见。1914
年7月,这座神圣的建筑工程竣工,在进门的地方刻着醒目的几个大字:镭
学研究院一居里楼。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居里夫人的第一个念头便
是为她的第二祖国——法国服务。当她得知前线和后方医院几乎都没有X光
检查设备时,立即决定把研究工作转到这方面。她用法国妇女联合会的款项,
创造出第一辆“X光汽车”,接着又向个人索借20辆轿式汽车,并将它们改
装成X光汽车,以满足越来越多的伤员的需要。居里夫人自己还备有一辆这
样的汽车,每当她得到电话通知某战地医院急需X光设备时,她立刻乘车前
往医院。在离开医院之前,她一定设计好在何处安置固定的X光设备,然后
她便返回巴黎,不久,她带着一套仪器来到该医院,从此这个医院便拥有了
X射线室。居里夫人采用这种方法,创设了200个X光照像室,救助伤员共
计100多万。1915年4月的一天,当居里夫人乘X光汽车从佛耳芝医院返回
时,司机不小心把汽车翻到沟里,装有仪器的匣子倒下来压在居里夫人身上,
年轻的司机吓坏了,他惊慌失措地低声问:“夫人!夫人!你死了么?”这
使居里夫人忍不住笑起来。她只是被摔伤,自己包扎了伤口,很快又奔向另
一所战地医院了。很快,居里夫人发现,仅有X光设备还不够,还必须训练
专门技术人才。在她的提议下,在镭学研究院开设X光科训练班,从 1916
年到1918年,居里夫人共训练150名X光照像技师。法国的盟友也陆续向居
里夫人求助,她先后多次到达比利时各地医院,1918年还到意大利北方研究
当时放射性物质的资源。后来美国远征军的20名战士也来到她的实验室,学
习放射学。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有人请居里夫人撰写《放射
学与战争》一书。在这部学术专著里,她高度称赞了科学发现给人类带来的
种种益处,她写道:“科学在19世纪末把种种新放射显示给我们……这种种
新发现,似乎应该使我们对于公正无私的研究更有信心,应该增加我们对于
这种研究的尊崇和钦佩。”
… Page 18…
世界恢复了和平,居里夫人对自己在战时所作的特殊服务只字未提。她
和她的合作者又一头扎进物理楼,继续进行因战争间断的试验,同时开始新
的工作。这位年过半百的著名女子,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停地奋斗,直到
生命的最后一息。
七、享誉世界
1920年5月,美国记者威廉·布朗·麦隆内夫人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
镭学研究院的小会客室里见到她十分崇拜的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在交谈
中,这位女记者向居里夫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若是把世上所有的东西任
你选择,你最愿意要什么?”居里夫人未假思索便平静地回答:“我需要1
克镭,以便继续我的研究,但是我买不起,镭的价格太高了。”这个极其简
单的回答却使麦隆内夫人产生一个伟大计划,她要动员她的国人买1克镭赠
给居里夫人。回到美国之后,麦隆内夫人发动了全美妇女为玛丽·居里镭捐
款运动。不到一年功夫,她便写信给居里夫人:“款已凑足,镭是你的了。”
同时她又提议居里夫人亲自赴美接受赠礼,她说:“来罢!我们替你安排一
次很好的旅行,合众国大总统在白宫里将亲自把那1克镭赠给你。”居里夫
人被美国妇女的热忱所感动,她决定接受这一邀请。即将开始的远行使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