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裁的宣传于广大的区域,而积累革命的军力。现时特别要注意盲动主义情绪
的余波与再生,特别要注意忽视农民革命作用。在党的理论工作和干部教育
工作方面,他提出了自己的工作设想:理论的重要与教育干部的重要是显然
而又显然的。他将在最近二礼拜间,想一想此地的工作计划:①马列选集,
②国际经验,③国际时事,④苏联时事,⑤中国革命问题的编译。至于国内
则此次决议的通俗化宜从速进行。他建议由一些同志作些通俗地宣传六大决
议的工作。
他自己也动笔,撰写宣传六大精神的小册子。不久,一本六万字的通
俗读物写出来了,书名叫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开门见山,这书的
第一段文字就把读者紧紧抓住了:
一千九百十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打倒清朝皇帝,建立了中华民
国,这便是辛亥革命。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是老百姓的生活依然非常痛苦。
辛亥革命,并没有打倒官僚军阀,平民仍旧是受压迫,外国帝国主义和资本
家更加剥削中国的工农。这是为什么?说起来,原因很多呢!②①瞿秋白
致周恩来信,是从杨之华《回忆秋白》中引来的。
②瞿秋白:《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出版局1928 年版第5 页。
瞿秋白用通俗的文字,丰富的知识,清楚的说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
中国社会历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历程及其经验和教训,指出了中国共产
党当前的任务。这本书后来在莫斯科出版,对于国外读者了解中国革命,作
出了有益的贡献。
身在异域,病痛缠绕。接任伊始,他就想到了回国,而他的思绪早已
飞回了祖国,飞回到国内同志的身边。给周恩来的信,说出了这种埋藏得很
深的激情:我在俄做国际工作(政治)及理论的工作,本是党的需要,国内
工作自然是你们多负责了。但我想不久就要回国的,我又要养病,又要想做
许多工作,不知如何是好,要做的事太多了!
过了不久,大约在11 月间,斯大林约瞿秋白、张国焘会谈中国革命问
题。张国焘不通俄语,由瞿秋白把斯大林的谈话翻译给他听。谈话从晚间九
点,一直谈到零点才结束。
在斯大林那间陈设很简单的办公室里,主人坐在大办公桌的后面,客
人隔着办公桌对坐。
斯大林不停地抽着烟斗。他关切地问他们在莫斯科的生活情况,使客
人感到亲切。斯大林问到了中国国内的情况,问到宋庆龄和陈独秀。瞿秋白
向斯大林报告了共产国际东方部最近讨论中国问题的要点,并说明他个人的
见解,请斯大林给以指示。斯大林说他没有什么新的意见,中共六大决议已
经把问题讲清楚了。他说:中国共产党的布尔什维克化,首先应学习马克思
列宁主义。他说他少年时,在穷乡僻壤,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直到三十多
岁,才得读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一册,以后又千方百计找到第二、三册,
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著作,在警探环伺的环境中,用了几年时间,熟读
这些书,才真正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这时的斯大林,正在与党内外的反对
派作斗争,因此他还是谨慎的,谈话也比较现实和谦虚。
这次会见前后,瞿秋白因病到南俄的黑海疗养地休养了一段时间。回
到莫斯科又投入紧张的工作,结果到1929 年2、3 月,肺病又加重,不得不
再去休养。地点是马林诺的列宁疗养院,位于莫斯科南面数百英里,要坐一
夜火车才能到达。这是一个乡村疗养所,附近有青苍苍的寒林,厚厚的积雪
铺满大地,空气冰冷,异常清新。同来休养的黄平,身强力壮而又喜欢运动。
瞿秋白羡慕他那强健的身体,自己觉得惭愧,但很想锻炼一下,使自己也有
那样好的体魄。黄平常去滑雪,瞿秋白便高兴的同他一起去练习滑雪。手握
撑杆,跕出稀疏的灌木丛,踏着滑雪板从坡顶往下滑。滑雪板在雪面上发出
丝丝的声音,顺坡而下,轻快,平稳,犹如荡舟,又与荡舟不同;江南水乡
的荡舟,另是一番情趣。
瞿秋白从此爱上了滑雪,后来回到莫斯科,他和黄平还一起到列宁山
去滑过雪。
共产国际机关的外国工作人员,都住在特维尔斯卡亚大街(今高尔基
大街)的柳克斯旅馆,离克里姆林宫不远。瞿秋白第一次旅俄时住过的东方
大学宿舍,就在这条街的A 字15 号。柳克斯旅馆公寓式的房间,每月要付
四十多个卢布的房金。瞿秋白每月约有二百五十个卢布的薪金,这个数目是
当时苏俄机关的最高薪额。杨之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中学习。这个班
的同学里,有吴玉章、林伯渠、何叔衡、徐特立、方维夏、江浩、夏曦、董
必武、叶剑英、赵世兰、李文宜、杨子烈等。别的班的同学称特别班为老头
子班。性格开朗活泼的杨之华来到这里,顿时使班中热闹起来,充满了生气。
人们常常看见她在校园里参加篮球、排球运动。她刻苦用功,学习俄文进步
很快。班里讨论时,她积极发言,观点鲜明,言之有物。回到公寓的家中,
她还要抽出时间来照料瞿秋白的生活,使他集中精力于写作和工作。当时莫
斯科的物资缺乏,有钱也难买到东西。食品更缺,有时一连三个月,顿顿饭
的菜品只有鱼类,吃得使人腻味。杨之华总是设法调剂副食品,尽可能使瞿
秋白吃得好些。
俩人的生活是俭朴的,但他们的生活又是十分和谐的,感情是十分亲
密的。据当时在列宁学院学习的庄东晓回忆说:“每逢节日或假期,我常到
华姐秋白的住所——柳克斯公寓十二号去看她。”“当秋白工作的时间过长,
面带倦容,需要休息时,华姐在旁就说几句诙谐风趣的话,或叫秋白放下笔
去做点什么,调剂调剂。有一次我和潘家辰同志去看他们,寒暄了几句,秋
白又伏在桌上,奋笔疾书了。华姐向我递了个眼色,笑着说:‘有个人连脸
都懒得洗,洗手也只洗手心,连手背也不洗,这个人更不喜欢搞卫生,房子
里有气味,他就洒点香水,你们猜这个人是谁?’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秋
白也只好放下笔,同我们一起说笑,这才稍得一点休息。”①。。 ①庄东晓:《难
以忘却的怀念》。《回忆杨之华》第40 页。
女儿独伊到莫斯科后,送进了一家孤儿院。瞿秋白、杨之华平时很忙,
只有周末才有时间去看她。独伊一人,言语不通,有些调皮的苏联男孩看她
是黑头发,便把她当作犹太人,歧视她。虽然孤儿院院长、一位老布尔什维
克待她很好,但她还是时刻都想念爸爸妈妈。每次他们来看她,都使她感到
无比的快乐。瞿秋白知道独伊爱吃牛奶渣,每到周末从共产国际机关下班回
来路过商店,总要买一些带到孤儿院去给女儿吃。
后来,独伊调到另外一个幼儿园,在离莫斯科较远的一个小城依凡城。
瞿秋白夫妇仍然每逢周末去看她。他们在星期六晚上从莫斯科坐火车,星期
日早晨抵达伊凡城,要坐整整一夜的车。他们就睡在火车上过夜。星期日清
晨,一家人见面,分外高兴,痛痛快快地玩上一整天。
早晨,我们走到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排了队出来,唱歌欢迎父母,
接着又表演节目给父母看。父母带来的食品玩具都放在一起,大家一起吃一
起玩。然后由父母分别带领自己的孩子出幼儿园,秋白和我带着独伊到附近
的森林中去。这是我们最幸福最愉快的一天,我们充分享受了天伦之乐。在
这一天中,秋白是高兴的,活泼的,使他忘却了工作的紧张与疲劳,他和孩
子痛快地尽情地玩着。夏天,我们在树林里采蘑菇,秋白画图和折纸给孩子
玩;冬天,地上铺满了厚厚的雪毡,秋白把孩子放在雪车里,他自己拉着雪
车跑,故意把雪车拉得忽快忽慢,有时假装跑不动了,有时假装摔一跤,用
手蒙了脸哭了起来。这时候独伊就向我叫起来:“妈妈,我跌一跤不哭,你
看好爸爸跌一跤就哭了。”秋白一听这话,放开了手,哈哈大笑。孩子也很
高兴,拍手大笑。笑声震荡在天空中,似乎四周的一切也都为我们的欢乐而
喜气洋溢。①
这是杨之华的回忆。下面是独伊的回忆:
我永远也忘不了在莫斯科儿童院时的一件事。我们的儿童院设在莫斯
科郊外沙皇时代的一座地主庄园里,四周是茂密的丛林,风景很优美。那一
天,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