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后汉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四'郦元注水经曰,*'成'*郎水北有耿乡,光武封耿纯为侯国,俗谓之宜安城。其故城在今恒州栆城县西南也。 
  是时郡国多降邯郸者,纯恐宗家怀异心,乃使欣、宿归烧其庐舍。世祖问纯故,对曰:“窃见明公单车临河北,非有府臧之蓄,重赏甘饵,可以聚人者也,'一' 
  徒以恩德怀之,是故士觽乐附。今邯郸自立,北州疑惑,纯虽举族归命,老弱在行,犹恐宗人宾客半有不同心者,故燔烧屋室,绝其反顾之望。”世祖叹息。 
  及至鄗,世祖止传舍,鄗大姓苏公反城开门内王郎将李恽。纯先觉知,将兵逆与恽战,大破斩之。从平邯郸,又破铜马。 
  注'一'黄石公记曰:“芳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易曰:“何以聚人,曰财。”故纯引之。 
  时赤眉、青犊、上江、大彤、铁胫、五幡十余万觽并在射犬,世祖引兵将击之。 
  纯军在前,去觽营数里,贼忽夜攻纯,雨射营中,'一'士多死伤。纯勒部曲,坚守不动。选敢死二千人,俱持强弩,各傅三矢,使衔枚闲行,'二'绕出贼后,齐声呼噪,强弩并发,贼觽惊走,追击,遂破之。驰骑白世祖。世祖明旦与诸将俱至营,劳纯曰:“昨夜困乎?”纯曰:“赖明公威德,幸而获全。”世祖曰: 
  “大兵不可夜动,故不相救耳。军营进退无常,卿宗族不可悉居军中。”乃以纯族人耿伋为蒲吾长,'三'悉令将亲属居焉。 
  注'一'矢下如雨也。 
  注'二'傅,着也。 
  注'三'蒲吾,县名,属常山郡,故城在今恒州灵寿县南。 
  世祖即位,封纯高阳侯。击刘永于济阴,下定陶。初,纯从攻王郎,墯马折肩,时疾发,乃还诣怀宫。'一'帝问“卿兄弟谁可使者”,纯举从弟植,于是使植将纯营,纯犹以前将军从。 
  注'一'怀,河内县名,有离宫焉。 
  时真定王刘扬复造作谶记云:“赤九之后,瘿扬为主。”'一'扬病瘿,欲以惑觽,与绵曼贼交通。'二'建武二年春,遣骑都尉陈副、游击将军邓隆征扬,扬闭城门,不内副等。乃复遣纯持节,行赦令于幽、冀,所过并使劳慰王侯。密□纯曰:“刘扬若见,因而收之。”纯从吏士百余骑与副、隆会元氏,俱至真定,止传舍。扬称病不谒,以纯真定宗室之出,'三'遣使与纯书,欲相见。纯报曰:“奉使见王侯牧守,不得先诣,如欲面会,宜出传舍。”时扬弟*(林)**'临'*邑侯让及从兄细'四'各拥兵万余人,扬自恃觽强而纯意安静,即从官属诣之,兄弟并将轻兵在门外。扬入见纯,纯接以礼敬,因延请其兄弟,皆入,乃闭合悉诛之,因勒兵而出。真定震怖,无敢动者。帝怜扬、让谋未发,并封其子,复故国。 
  注'一'汉以火德,故云赤也。光武于高祖九代孙,故云九。 
  注'二'绵曼,县名,属真定国,故城在今恒州石邑县西北,俗音讹,谓之“人文”故城也。 
  注'三'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也。 
  注'四'东观记、续汉书“细”并作“绀”。 
  纯还京师,因自请曰:“臣本吏家子孙,幸遭大汉复兴,圣帝受命,备位列将,爵为通侯。天下略定,臣无所用志,愿试治一郡,尽力自效。”帝笑曰:“卿既治武,复欲修文邪?”乃拜纯为东郡太守。时东郡未平,纯视事数月,盗贼清宁。四年,诏纯将兵击更始东平太守范荆,荆降。进击太山济南及平原贼,皆平之。居东郡四岁,时发干长有罪,纯案奏,围守之,奏未下,长自杀。纯坐免,以列侯奉朝请。从击董宪,道过东郡,百姓老小数千随车驾涕泣。云“愿复得耿君”。帝谓公卿曰:“纯年少被甲冑为军吏耳。治郡乃能见思若是乎?” 
  六年,定封为东光侯。'一'纯辞就国,帝曰:“文帝谓周勃‘丞相吾所重,君为我率诸侯就国’,今亦然也。”纯受诏而去。至邺,赐谷万斛。到国,吊死问病,民爱敬之。八年,东郡、济阴盗贼髃起,遣大司空李通、横野大将军王常击之。 
  帝以纯威信着于恚У兀Ф彩拱萏写蠓颍褂氪蟊岫ぁ6の糯咳虢纾猎艟徘в嗳私砸璐拷担蟊徽蕉埂g羰楦匆晕ぬ兀裘裨梅J辏涔伲衷怀珊睢W痈匪谩!
  注'一'东光,今沧州县也。续汉书曰:“六年,上令诸侯就国,纯上书自陈,前在东郡案诛涿郡太守朱英亲属,今国属涿,诚不自安。制书报曰:‘侯前奉公行法,朱英久吏,晓知义理,何时当以公事相是非!然受尧舜之罚者不能爱己也,已更择国土,令侯无介然之忧。’乃更封纯为东光侯也。” 
  注'二'东郡旧恚У匾病!
  植后为辅威将军,封武邑侯。'一'宿至代郡太守,封遂乡侯。欣为赤眉将军,封着武侯,从邓禹西征,战死云阳。凡宗族封列侯者四人,关内侯者三人,为二千石者九人。 
  注'一'武邑,县名,属信都,今冀州县也。 
  阜徙封莒乡侯,永平十四年,坐同族耿歙与楚人颜忠辞语相连,国除。建初二年,肃宗追思纯功,绍封阜子盱为高亭侯。盱卒,无嗣,帝复封盱弟腾。'一' 
  卒,子忠嗣。忠卒,孙绪嗣。 
  注'一'续汉书云“封腾高亭侯”也。 
  赞曰:任、邳识几,严城解扉。'一'委佗还旅,二守焉依。'二'纯、植义发,奉兵佐威。 
  注'一'解犹开也。 
  注'二'委音于危反。佗音移,行貌也。旅,觽也。还旅谓自蓟而还也。二守谓任光为信都太守,邳彤为和成太守也。左传曰:“平王东迁,晋、郑焉依。”言光武失军而南还,依任、邳以成功。 
   校勘记 
  七五二页一行力子都汲本“力”作“刁”。校补谓应作“刁”,刁字本即刀字,故易与力混。今按:前书莽传作“力”。 
  七五二页二行拜光为左大将军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水经注云左将军,无“大”字。 
  七五二页一四行拜曾东莱郡太守刊误谓他处复字郡名皆不言“郡太守”,明此衍“郡”字。今按:何焯校本灭“莱”字,谓上云寇掠河济闲,则“莱”字当衍,注亦误。 
  七五四页七行*'鲠言谓'*执议不移据校补补。 
  七五四页一一行东观汉记*(曰)*按:“曰”字明衍,今删。 
  七五四页一三行李忠字仲都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纪“都”作“卿”。 
  七五五页二行高密侯*'国'*按:刊误谓“侯”当作“国”。校补谓高密前汉为王国,后汉为侯国,注所引乃续志,作“侯”明不误,特夺“国”字耳。今据补。 
  七五五页五行以为右大将军按:集解引惠栋说,谓东观记无“大”字。 
  七五五页六行时世祖自解所佩绶以带忠按:沉钦韩谓北堂书钞引东观记曰“时无绶,上自解所佩绶以赐仲都”,疑此脱“无绶”二字。 
  七五五页九行解澣长襦按:“澣”原斗“瀚”,径改正。 
  七五五页九行*(解)**'鲜'*支集解引沉钦韩说,谓当作“鲜支”,广雅“鲜支,绢也”。今据改。 
  七五七页九行泫音*(工玄)**'胡涓'*反据汲本、殿本改。按:原作“工玄反”,疑是“五玄反”之误。 
  七五七页一一行邳彤按:校补谓蜀志谯周传作“邳肜”。 
  七五七页一一行彤初为王莽和成卒正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本纪作“和戎”,胡三省、王应麟本皆作“戎”,惟水经注作“和城”。 
  七五八页一行所到县莫不奉迎按:李慈铭谓“所到”下脱一“郡”字。 
  七五八页六行亦未有感物动民其如此者也按:王先谦谓“其”字当衍。 
  七六0页二行论语*(曰)*鲁定公谓孔子之言据汲本、殿本删。 
  七六0页八行东观记*(曰)*按:“曰”字衍,今删。 
  七六0页九行漆*(园)**'里'*即郭氏所居之里名也据刊误改。 
  七六一页二行故城在今魏州*(华阳)**'莘县'*南集解引沉钦韩说,谓注“华阳”误,隋志莘县后周置武阳郡,“莘”与“华”相似,又衍“阳”字。今据改。 
  七六二页一行沛有余*(优饶)*貌据今本公羊传何注删。 
  七六二页四行奉迎于育通鉴胡注谓贤曰“育,县名”,余考两汉志无育县,盖“贳”字之误。今按:前志钜鹿郡有贳县。 
  七六二页六行*(柱)**'驻'*节道中据汲本、殿本改,与聚珍本东观记合。 
  七六二页七行言王郎*(所)*反*(之)*状据王先谦说删。 
  七六二页一0行*'成'*郎水北有耿乡据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