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观多年的咨询经历,最令学步儿家长担忧的事情之一就是孩子不肯分享。家长们内心都非常希望孩子慷慨大方、乐于分享,有些时候在众人面前,往往为了面子,而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替孩子做主,强迫孩子分享,给孩子带来伤害。
我总是告诉家长们,对于一个学步儿来说,“自私”是一个正常现象,甚至是通向分享的必经之路。因为学步儿正在建构自我意识,正在建立所有权的概念:我、我的、我的东西。在他们心目中,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并没有意识到别人也有“我的”这种观点,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跟别人分享。其次,他们尚未掌握“借”与“还”这种概念,不知道“借”出去的物品还能完璧归赵,而是片面地认为一旦离开手边,就意味着丢失。分享意识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首先要建立自我意识,建立我、你、他的关系,而后才能在反复的社交活动中,逐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一般来说,儿童要到4岁之后,才能做到心甘情愿的分享。
不过,理解并接纳儿童这种特性,并非意味着我们束手无措,放任孩子“小气”下去。建立孩子的分享意识,也需要我们家长的积极参与。参与的方式之一,就是巧妙地给孩子创造分享与合作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在自由玩耍中,自发产生分享与合作的需求。孩子不肯做一件事情,往往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如果儿童总是在成年人严格监督下,因为害怕冲突而不允许他与小伙伴多接触,那么他也不会有分享的需求和愿望。
事实上,在学步儿时期,儿童的玩耍也进入了一个分水岭:他们开始将其他小伙伴融入自己的游戏世界里,开始意识到他人的感受,用一句术语来形容,就是他们开始了“去自我中心化”历程。我们这些做家长的,要善于抓住时机,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伙伴,同时放松心情,放手让孩子在自由玩耍中,发现分享的必要,体验分享的快乐。
我们信任孩子,孩子就会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发明独特的分享办法。一天我去儿子的学校开家长会,看到他和同学们正在玩荡杆器械,上边只能站一个人。于是他们发明了这样一个游戏:谁爬上去,就要承受大家的推搡,站不住掉下来,就换别人上去。孩子们哄闹着大笑着,其乐融融地分享着这一件好玩的荡杆。
为何宝贝如此“没礼貌”
靓靓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是个聪颖可爱的漂亮姑娘。靓靓妈妈就像所有生下漂亮闺女的母亲一样,喜欢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门在外,无论熟人生人,往往会止步惊叹小靓靓“这么漂亮”“这么可爱”。靓靓妈妈则催促女儿:“靓靓,叫阿姨!快叫阿姨好!”分手的时候再催促女儿:“说,阿姨再见!”
靓靓呢,原来倒挺乐意配合,见到谁都是一脸灿烂的笑容。不会说话的时候,只要妈妈抬着她的小手,她就一晃一晃着打招呼;说“拜拜”的时候,她会飞吻、挥手道别。所有的人都忍不住夸奖她:“这孩子,真懂礼貌!”靓靓妈妈心里好得意。
有一天,靓靓带着心爱的小自行车到院子里玩耍,那是妈妈送给她的两岁生日礼物。刚下楼,碰见住在同院的妈妈同事黄阿姨。这个阿姨平常最喜欢逗靓靓玩了,这会儿凑过来:“靓靓,这车子好漂亮哎!谁给你买的啊?是你的吗?给阿姨骑骑好不好?”说着,伸手就去拿车。靓靓突然大叫一声“不行!”把身子扑在车上,紧接着用脚去踢黄阿姨。靓靓妈妈和黄阿姨对此毫无准备,都愣了一下,妈妈马上劝靓靓:“给阿姨看看你的车。”黄阿姨也应声说:“阿姨逗你呢,给阿姨看看吧。这样吧,你叫我,叫阿姨,我就松手了。”
谁知靓靓干脆放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使劲儿去掰黄阿姨抓住车的手。黄阿姨悻悻地放开手,靓靓妈妈感觉很丢面子。
哪曾想到,从此之后,再见到谁,无论妈妈怎样督促“叫啊,叫爷爷!”“说啊,阿姨好!”靓靓都沉着小脸儿躲到妈妈身后,紧闭着小嘴儿,不肯开口。妈妈只能自我解嘲:“这孩子!越大越不懂事儿了。”
大多数家长都很在意孩子在外人面前的表现,尤其在“礼貌”方面,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遵从成年人制定的“礼节”:见了人要叫。为此,家长们教导、敦促、提醒乃至强迫孩子,而孩子们呢,却很少跟家长配合,往往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家长们很困惑:孩子为什么这么别扭啊?我怎样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彬彬有礼的人呢?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父母们犯了操之过急的错误。首先,对于一个小小的孩子来说,一个高大的陌生成年人,很容易形成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威胁。孩子看着陌生人,心里十分恐慌,本能地要以沉默来保护自己,我们督促他假装欢喜地去“叫”这个人,是不是强人所难?在孩子面前,大人平时就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向孩子示范社交场合的礼节,比如见面打招呼、分手道再见等。平时在家里,家人之间要注意使用文明语言,如“劳驾”“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等等。孩子吸收性的心智,会将这种礼貌内化,日后时机成熟,他自己准备好时,会自然融入行为当中。
其次,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并不理解“礼貌”的重要性,不知道为什么要“叫”人。这个陌生人也许对父母来说很重要,但是跟孩子自身却毫无关联。幼儿天性只对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发生兴趣,而对一个不知是谁的陌生人展示笑脸,不是一个自然、自发的行为。因此在他人面前,要把孩子当作一名与成年人平等的人,介绍给对方,比如:“这位是某某阿姨,她是妈妈的同事;这位是我的儿子某某。”这样既能让他人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也能帮助孩子熟悉、接纳对方,有助于孩子放松下来,自然地流露礼貌。
另外,孩子也不能理解自己的表现对父母“面子”的重要性。他们不懂得怎样做是给父母增光的,怎样做是丢脸的。这些都是成年人的感受,跟孩子本身没有关系。因为孩子没有达到礼貌标准而批评他,给他施加压力,不仅是不公平的,也往往适得其反。如果不杜绝那些看上去友善的“逗”,对孩子就是一种伤害。孩子对自己的财产有一种本能的保护意识,对陌生人有戒备心,这是正常的,应当得到鼓励。成年人说要把他们心爱的玩具拿走,孩子不懂得这是开玩笑,而是信以为真,因此会奋起反抗。总是这样挨逗,孩子会对他人失去信任,产生严重焦虑和社交障碍。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温和地制止对方:“请不要这样逗孩子!”
多接触才不认生
我的孩子现在一岁半,白天爷爷奶奶、阿姨带,晚上下班主要我带。
他最大的问题是不与同龄小孩子互动。在家里你问他今天跟谁玩了,他会说出邻居小孩的名字,还会说要拥抱×××,可是出去了却绝不允许别的小孩碰他一下。他会远远地指着说出小朋友的名字,可是拒绝过去跟别人玩;如果你逗别的小孩玩,他会拽着你离开,否则就不高兴;如果你要他跟别的小孩握手,他会藏起自己的手说“不”,然后叫你一起离开;以前玩玩具有小孩抢走,他就找大人,现在只要有小孩稍微接近他(不管是有意无意、善意恶意);他就会飞快地躲开……
总之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心理上还是对小孩子感兴趣的,却惧怕同小孩子交往。但是他和老人、成年人一点不认生,可以称呼别人,聊天,小区的人都很喜欢他。你认为我儿子在与人的交往上有问题吗?
我知道孩子受到了爷爷奶奶、阿姨的过度保护,也许我有些地方也做得不够好,那么是不是到了晚上我再按照对他有利的方式去引导他呢?这样孩子会不会矛盾?
如果这些方式都不可行,那我是不是就把他送去幼儿园?我该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隐藏在你自己的描述当中:“他和老人、成年人一点不认生,可以称呼别人,聊天,小区的人都很喜欢他。”显而易见,你儿子平时接触的成年人过多,和同龄人相处的时间过少。如果我们用鹅与鸭来分别形容成年人与儿童的话,就是你们家这只小鸭子,因为总是跟成年鹅朝夕相处,也误把自己当作一只鹅了,见到同类小鸭子,反而因为缺乏经验,而显得失去了交流交往的能力。
另外,我猜测你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