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读故事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是《故事会》编辑部的优良传统。    
      早在创刊之初,顾伦、李中法、钱舜娟、陈中朝等老编辑,就以自己人格的力量,为后人做出了榜样。    
      《故事会》虽然来稿多,但是编辑们处理却从不马虎。精选精编精加工早已成了编辑部的传统,用“沙里淘金”来形容编辑们的工作并不过分。由于这些来稿,大都是生活在第一线的业余作者所写,因此在创作技巧上难免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精彩之处和生花之笔,往往会被埋没在一些陈词滥语之中,这就要求编辑得用一双“故事眼”去看稿,去审视稿件中有用的东西,从中发现其闪光的“故事核”,然后再按故事创作的规律加工成故事精品。    
      《故事会》的编辑们每天都在堆积如山的来稿中忙碌着。他们不但是好稿的编者,也是一位好稿的欣赏者,更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淘金者。他们年年月月都在如海的“沙浪”中淘金,同时提纯着这些“黄金”的纯净度。四十年来,许多人从满头青丝一直忙到银发如雪。他们在忙碌中享受着生活,领悟着人生的真谛。通过他们的忙碌,给数以千万计的读者带去了一种文化享受的幸福感。    
      拥抱平凡,远离功利,人生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智慧的程度。    
      陈中朝在担任编辑的时间里,编辑部的人手比较少,为了及时地处理来稿,他总是下班后将一摞一摞的稿子扎好,然后带回家去看。陈中朝改稿有个习惯,他总是手握毛笔,在稿子上写下一个又一个蝇头小楷。为了扶持作者,对于有发表基础的稿件,他都会下大功夫去进行修改,有一次,当一位作者看到自己被修改的稿子时,不觉惊住了,因为那几张稿子,早已变成了“山河一片红色”。    
      有一篇名叫《失踪的人》的故事,经过陈中朝的认真修改后在《故事会》上发表了。这篇故事开头在写船警小张得知船上有人失踪,去找王科长时有一段对话,原稿写得很长,表现手法上也不太像故事:    
      ……小张不免觉得有些唐突,说:“对不起,打搅你了。”“没关系,这不,我已经起床了。”科长穿警服说,“你有什么事吗?”科长虽然不高,但气宇轩昂,他行动敏捷,目光炯炯;浓黑的眉毛,微高的鼻梁,给人以强劲刚毅之感。他四十岁左右,和小张的父亲是老同事。“请坐。”“谢谢。”小张仍然站着说:“是这样,船上有一个人失踪了”“是吗?”科长看了一下表,说:“谁发现的?”“他的同事,吴会计,这不,他在门外等着我们呢。”    
      陈中朝在看稿中发现,这篇故事总体来讲还不错,但是作者对于故事的创作手法掌握得还不够,因此在写作手法上还欠“火候”,必须得花大力气进行修改。可是,这篇作品真要动笔修改,作者由于对故事的创作不太熟悉,改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培养作者,不让一篇好故事从自己的手中任意地“流失”,陈中朝决定自己动笔为作者改这篇稿子。    
      人们前面所读到的那一节开头的文字,很明显从语气到行文的格调,都是一种小说表现的手法,其意思在于通过人物的对话来介绍人物。但是,任何一个读者从他们那慢条斯理、从容不迫的对话中都完全无法感受到一种案情发生的紧迫感,也与发生案情后人物的心情格格不入。为此这篇故事从一开始,陈中朝就动笔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陈中朝用他那支毛笔,在稿子的旁边写下了几排红色的蝇头小楷:    
      ……小张一见王科长,急切地说:“船上有一个人失踪了!”王科长听了,马上看了一下表,说:“谁发现的?”“他的同事,吴会计,这不,他在门外等着呢。”王科长放下手中的文件走出来。    
      这真是点石成金!    
      通过陈中朝手中的神来之笔,删去了有关王科长的介绍以及王张二人那些毫无意义的对话,通过极简短的对话,突出了案情发生后两个人的急切心情,使故事一开始就渲染了气氛,并从对话中引出了情节,造成一种悬念,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    
      对于这篇故事,以后还有许多段落陈中朝都同样地动了大“手术”,使这篇原先根本无法发表的作品,变成了一篇深受读者喜欢的故事,发表后受到了读者的好评。陈中朝不但“救”活了这篇故事,同时也扶持了一位故事作者。    
      令人更加意想不到的是,有时一篇稿子一个编辑改完了,另一个编辑看过之后,认为还有些地方要进行再修改才能更生动,于是这个编辑又再次动笔。在一篇已发表的稿子上,经常会看到各个编辑不同的笔迹。比如故事《彩蝶》,就是这样经过几个编辑之手才成为现在的这个样子。    
      吉林有一位故事作者,看到编辑帮助加工修改的稿子后,十分感慨地说:“看了后心情很激动,实在感到做编辑工作是很辛苦的。每一篇稿件,从选稿、改稿……一直到看校样,哪一件工作都要付出许多心血。我作为一个业余作者向你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在北京采访范大宇时,这位在故事界声名远播的故事作家,至今没有忘记当年编辑们对自己的扶持,他告诉我说:“《故事会》编辑们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直到现在,我都保存着一份当年他们为我加工修改的稿子,我要把这作为一种永远的纪念。”    
      《故事会》所依靠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充满着敬业精神的团队,是每一个编辑的灵魂所汇聚起来的一种团体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一本刊物取之不尽的“战略资源”。    
      《故事会》正是依靠着这种精神财富,才获得了不尽的物资财富。    
      是的,如果一个刊物的编辑部失去了自身的一种精神,那么它就只能是一个生产刊物的工厂或车间,获得的利润也只能是暂时的。因为任何一件精美高档的产品都有过时的时候,而只有适合于人类文化心理的东西才能够永恒。    
      从一本期刊来说,支撑着这种人类精神产品的,只能是期刊编辑部自身的精神。    
      鲍放是现在编辑部里从事编辑时间最长的编辑,问她为什么几十年来都一直在这个编辑部?有没有动一动的想法?她说:“《故事会》编辑的工作是很辛苦的,但我喜欢这项工作,喜欢这里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氛围。”    
      当年从出版社“借”到《故事会》编辑部的归依玲,谁知这一借就是二十多年,竟在这编辑部“定居”了下来。她说:“别人都说《故事会》的人都是些‘老石(实)头’,我喜欢这里的工作环境。”    
      人们寻找工作,更主要的是寻找一种更加宽松和谐的生存发展环境。    
      在采访中,编辑们对于编辑部这种人文环境的认识几乎是共同的。    
      没有那种文人相轻的陋习,没有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猜忌,有的只是一个个埋头工作的身影,一个个相互支持的行动,一个个彼此体谅的温暖,只是从那一本本深受读者欢迎的刊物中所折射出来的人格魅力。    
      创造一种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对于刊物来说也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生产力。    
      要想办好一本刊物,就得下功夫去发掘这种资源,创造一个相互融洽的环境。在编辑部内实现一种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相互沟通,实际上就是一本刊物办刊宗旨、办刊路线以及办刊思路上的相互融会,这是一种办刊人整体素质的有机结合。    
    


第五章“幕后”之谜 (3)

    一本以讲故事为主的刊物,不可能每天都有大举措,大动作,有的只是平平常常的事,普普通通的人,正是这些普通的人和事,才创造了《故事会》的辉煌。    
      “官兵”一致是《故事会》编辑部的传统,从过去的顾伦、刘斌,到现在的何承伟、吴伦,虽然都曾担任过编辑部的领导工作,但是编辑们从来都未叫过他们的“官衔”,有事都是直呼其名。就连何承伟后来担任了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的社长,编辑们见了他也仍然是直呼他的大名,而他也总是乐呵呵地答应。    
      有一次笔会,作者和编辑们同坐一辆大客车。当大家高兴兴地到达目的地后,作者们这才发现,坐在汽车最后面位置的,竟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