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印证了佛经中的“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十一义所说的“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的道理。不是吗?最初一世坚贝央处境困难,甚至面临死亡的危险,但返回原籍后,一切都变了。从地狱一下进了极乐香巴拉世界,这不是天翻地覆,天上人间吗?和硕特亲王的处境也何尝不是如此!一世坚贝央来到安多后,他也不是从危机四伏中走向了灿烂阳光,从内外交困走到了兴旺发达吗?由祸到福,由苦到甜,不都说明宇宙一切现像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存关系吗?看来,这世界万物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中,在对立统一的轨迹上运行。所有事物的性质必然是无常的,这就是佛教的真谛、精髓。他不相信神创造世界,只相信规律规范着世界。藏人把佛教翻译成规律理论是完全正确的。
吉祥右旋寺的鼎盛也仰仗于中央政府的呵护支持。二百多年来,吉祥右旋寺虽几经风波磨难,但基本没有伤筋动骨,元气一直持续上升,这全赖于中央政府的器重和保护。当然,这也与历世坚贝央积极靠拢中央政府,与中央保持一致的传统有关系。
一世坚贝央曾被康照皇帝敕封为“执法禅师班智达额尔德尼诺门汗”,颁发了金册金印。二世坚贝央曾赴京朝觐过乾隆皇帝。三世坚贝央得到道光皇帝授赐的“执法禅师”的印鉴、诰命。四世坚贝央不仅获得“广济禅师”的名号,光绪还多次遣使赏黄色伞盖、诰文、匾额,并亲自接见。这世坚贝央也被国民政府册封为“辅国阐化禅师”,颁赐了册印。
无论是哪世坚贝央,走到哪里都讲的是大清皇帝和民国政府的恩惠广泽,劝导藏蒙僧俗遵守中央政府的法规法令,当遵纪守法的好百姓。在教化民众、导向民俗、调解民事纠纷方面,历世坚贝央都主动协助政府官员行事,因而得到了中央政府上上下下的赞誉。
和硕特亲王也是如此,由于他反对叛乱、维护祖国统一,遭到了罗藏丹津的嫉恨和追杀,但他执意拥护中央政府,矢志不移,使黄河首曲一带免于战火,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从而受到康熙皇帝的封赏,正式册封为“和硕亲王”,驻牧前首旗,又将其侄丹增病亡时奉献给清廷的全部牧地、财产赐给察罕丹津。这样,河南蒙古亲王的势力如日升天地不断壮大,对吉祥右旋寺的保护供养和推动发展的力度也更大了。大寺的规模日渐扩大,各地僧侣犹如百鸟朝凤迅速增多。修习内容日臻完善,属寺也不断增加,势力由松曲河流域扩展到整个东部藏区,还有内地不少地区,号称子寺一百零八座。
地理因素是吉祥右旋寺发迹的又一原由。
吉祥右旋寺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是雪域高原的东北部,这儿是藏区较富庶的地区。水草丰茂草原辽阔,牛羊肥壮骏马骠健;谷地湿润暖热,麦香禾壮豆子硕圆,不愁没有粮食吃;林区原始森林苍苍郁郁遮蔽日月,修建佛殿佛堂有的是林木,僧舍也全是木板房。
老百姓经济富裕,自然供养寺院的能力强、后劲大、热情高。吉祥右旋寺的经济根基也就自然扎实庞大多了。另外,这儿靠近内地,交通方便且路程不远,牛羊林木交易赚钱不少,物价便宜,生活生产资料来源丰富,老百姓的腰包较之雪域腹地的藏人鼓得高,又加上见多识广,人也斯文虔诚多了,不轻易闯祸闹事,内耗不大。
靠近内地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还有内地汉人、蒙古人、裕固人等信徒的增多。朝香拜佛者的增多,政府官员和商贾旅客的增多,使吉祥右旋寺所在的小镇日趋繁荣,号称“小北京”。
吉塘仓活佛觉得还有一条不能说出口的原因,那就是吉祥右旋寺远离西藏拉萨。虽说文化交流、宗教学习等等不太方便,但却省却去了很多麻烦。无须卷入西藏的政治、宗教的是非漩涡之中,西藏的大小事务也影响不了吉祥右旋寺。结果,吉祥右旋寺独树一帜,自由发展,创造了自己的天下,有了自己的气候。这真是祸福相依转化,福带来祸,祸孕育出福。说到底这世界真是变化无穷,永无恒定啊!
吉塘仓让思想漫无目的纵情飞翔,任心头的云端自由泅游。他依然眯着眼睛,懒洋洋地任难得的冬日暖阳按摩全身,化开每个僵硬的关节。大寺发展了,但寺内的是非也增多了。他和坚贝央之间的矛盾由小变大了,成为寺中佛僧们议论、注目的话题。这是为什么?究意怪谁呢?要说我吉塘仓树立自己为中心,在大寺内另搞一套,明里暗里想削弱坚贝央的核心,那可真是冤枉我吉塘仓了。我要真有那个“贼心”、“贼胆”,我不会在寻访转世灵童上做手脚吗?谁不知道决定转世灵童的大权是四世坚贝央交给我的?从寻访认定他为灵童到接迎进吉祥右旋寺座床的是我吉塘仓;从他幼年学经到十八岁亲政期间,主持寺院教务、扶持他安心读完学业的又是我吉塘仓。我们的关系应该水乳交融,唇齿相依啊!但是……
认定灵童和主持灵童坐床,是吉祥右旋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他吉塘仓一生经办的几件大事中数得着的一件,他至今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那一天,他率领的寻访灵童队二十余人疲惫地跋涉在牛马踩出的曲径小路上。他现在已进入了西康藏区的理塘境内,这里草山连绵,山丘逶迤,一座山包与一座山包头尾衔接,或者携手并进,或者头碰头肩摩肩,或者屁股抵着屁股,反正没有规则,不见章法,不像安多藏区的草原,要么一眼望不到边,平平坦坦数百里;要么一条沟走不穿底,骑马得走一两天。西康的路是一条漫漫不着边际的路,它离吉祥右旋寺重山叠岭已经远距几千里。他们出来已经两个多月了,但还是嗅不见灵童的一星半点气味。
浑身上下已经冒出了一缕缕酸臭气。热汗一浸,身上痒痒得难受。只要随手在胸部、脊梁和大腿根一搓,垢渍便像麦粒一样掉下一串串来。西康地广人稀,很多时日,他们是扎帐于野滩山沟风餐露宿。乍寒乍暖且不说,就连按时吃糌粑喝热茶都办不到,常常是饱一顿饿一顿地捱日度辰。他的腹部已不见了赘肉,眼窝子塌下了些许,眼珠子变大变得冒饥火。今天又是赶了一天的路程,天也昏沉沉,地也灰暗暗,他在马背上疲倦得昏昏沉沉,打开盹了。
不知翻过了几座山包,转过了几道山弯,全身骨架都快散架了。又过了一道弯,忽然,前面抹过一道潺潺小溪流,在斜阳照射下银波粼粼。他让随从停住步子,下马走到流溪旁,躬身捧起一掬,冲了冲额头和脸。一股冷气袭过脑门,脑袋一下清凉了许多。
他抬头望去,西边的天际斜挂着一轮黄里透白的夕阳。夕阳已经没有多大热力,光芒也不灼人刺目,显得苍白衰弱,但也散发出温馨的暖意。吉塘仓心头一抖,蓦地感到夕阳就像四世坚贝央圆寂前夕找他喧谈安排遗嘱时的目光。模模糊糊的,他眼前浮现出四世坚贝央深情凝注的目光,那眸子中仿佛还有一丝责怪和怨恨。
他不敢正视那夕阳,不由埋下了头。
那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呢?那是一双睿锐无比、洞穿一切的眸子。峭立的眉骨,鱼纹密布的眼睚里,到处潜藏着一条又一条的智慧,一道又一道的计谋;那又是一双流露着仁慈、善良、同情、宽厚、温情的眼睛。谁要碰上它,即是冰雪也不得不消溶,即是怨恨也不能不化解。就如冷天里煨起炭火,阴暗中捧出明媚春光。
三年前的那一天那一景,至今历历在目,印在脑海中。
第二部分第五章 寻访灵童(3)
也是这样一个夕阳暮天,也是这样一个夕阳般温情脉脉、充满眷恋的眼睛。已经五十八岁的四世坚贝央躺在厚厚的卡垫床上,寺主不舒适已经一个来月了。气有点喘,喉咙口像有什么堵了一半,说话带点呼噜,不是以前那样清爽畅通。清瘦的面庞虽然还是泛着亮光睿气,但印堂那儿已经显出灰暗。他的心拧紧了。他说了几句安慰的话,试图开导四世坚贝央。
四世坚贝央笑笑,从被筒里伸出左手,掌心向上,示意吉塘仓把右手按在上面。他急忙伸出两只手,把掌心掌背都夹住托起。
坚贝央的手背厚墩墩、软乎乎的,五指的关节根都陷下窝窝,正是俗人所称的佛掌。人虽然瘦下去了许多,但佛掌却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