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陈洁如就住在山城,蒋介石念旧之情自然萌发。禁不住暗自喟叹:“他日黄花,而今的半老徐娘!”但是,相见的一刹那,他惊呆了!陈洁如那诱人的丽色非昨日能比。15年岁月,不仅没有耗去伊人如花之貌,而且还增添了成熟女性和西方女性才有的高贵之美。
五、风波起爱池(2)
从此,旧梦重温,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蒋介石同陈洁如重圆旧梦的消息不翼而飞。先是在达官要人中间私议,旋即在消息灵通的舆论界风传,很快便成为重庆街谈巷议的头号新闻,甚至成为驻外使节揣度蒋宋两大家族矛盾的重大新闻。宋美龄最为宠爱的孔二小姐,从美国人的口中获悉了蒋介石与陈洁如重温旧情的消息。
这孔二小姐本名孔令俊。她生性放任不羁,喜欢女扮男装,又仗着蒋、宋、孔三大家族的盖世势力,敢说敢为,从不顾忌。在她的观念里,早已没有了东方道德的遗痕。就常理而言,她是不会去管这类闲事的。但是,长年和青帮大亨们打得火热,封建的江湖侠义,行帮习气又浸透了她的骨髓。在她看来,这陈洁如回到蒋介石身边,是有意跟姨妈过不去,是成心欺辱病中的姨妈。这口窝囊气是一定要出的。
于是,她施展江湖手段,用钱买通了蒋介石官邸中的侍从,掌握了陈洁如来去的规律,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便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宋美龄。
宋美龄一直自称是美国式情感。但在争风吃醋这方面,绝对不亚于贾府中的王熙凤,尤其是经过孔二小姐的数落。自己离家养病才几天,这陈洁如居然乘危而入——仿佛“第一夫人”的桂冠已经被陈洁如抢去——她气得浑身打颤,荨麻疹也猝然发作。
她极力按捺住就要爆发的怒火,哆嗦地问:“你……有证据吗?!”
“姨妈,您和委员长的双人床下边,还放着陈洁如的高跟鞋呢!”
宋美龄气得突然来了精神,当即驱车赶回久违的官邸。
看着夫人怒气冲冲地进到庭院,侍从人员个个紧张得不知所以。
一看到侍从们惶恐的样子,宋美龄更认为孔二小姐说的全是真情。她一改往日对随从和蔼客气的态度,满脸怒气地直冲她熟悉的卧室,一眼就看见了摆在床下边的那双高跟鞋。她忘记了身份,俯身拿起一只高跟鞋,高高地举在空中,大声怒吼:“侍卫!”
值班侍卫就像早有准备似地应声而入,双腿并立,行过军礼,但一看到宋美龄高举着高跟鞋的样子,吓得不知所措……
……
宋美龄气得将手中的高跟鞋朝侍卫掷去,吓得失魂落魄的侍卫把头一歪,高跟鞋擦着耳边,“嗖”地飞过,击破了窗上的玻璃,飞向了庭院。宋美龄扬起右手,对准侍卫左边的面颊,狠狠地打了一记耳光。
就在宋美龄大闹卧室的时候,蒋介石主持完军事委员会议回来了。他一见从窗口中飞出的高跟鞋,便怒火骤起,再一听卧室中噼啪打人的声响,忍不住大声训斥,然而一进卧室,全然明白。他只好破怒为笑,故作镇静地说:“夫人,如此大动肝火,于病体不利哦!”
“你巴不得我早一天死去呢!”
蒋介石自知理屈,不敢强辩。只得寻机采取怀柔政策。
“夫人!”当只剩下二人在卧室时,蒋介石趋身向前,愠怒地说:“做事不要忘了身份,更不要不顾及影响。”
宋美龄听罢就如火上加油,转身拿起床下另一只高跟鞋,举到蒋介石的鼻子前,厉声问道:“这就是你要的蒋委员长的身份,这就是你顾忌的蒋委员长的影响!
是吗?!……”
怨气、怒气一并涌上心头。宋美龄怒不可遏地扑过去,蒋介石把身子一闪,宋美龄收身不稳,幸好被摆设工艺品的橱柜相阻,才未摔倒在地。顷刻间,她完全地失去了理智,抄起一只花瓶,转身朝蒋介石掷去,只听得“啊”的一声,随着破碎的花瓶落地,蒋介石双手捂着的额头慢慢地渗出了殷红的血……
宋美龄砸了醋坛子,解了一时之愤。
冷静下来后,宋美龄终于明白,“打上府去”的举动是何等的愚蠢!她终于清楚,向外倒屎盆子,其实也是自污其身。那陈洁如,只能算昔日的情敌,绝对构不成对自己“第一夫人”地位的威胁!
就这样,陈洁如在蒋介石的跟前消失了!
宋美龄赢了。
六、春江知水暖(1)
1927年,宋美龄与大权在握的蒋介石结婚。时论认为这是一桩“金钱与权力”结合的“政治婚姻”。
他们结婚后才一个星期,由于南京政府请蒋介石重新担任总司令的职务,宋美龄就随蒋介石来到了南京。
1927年的南京远没有1937年的南京那样漂亮整洁。那时还是一片令人疾首蹙额的混杂景象,萧索凄凉。在初到南京的几个月里,他们的居处是非常简陋的,有时连街道都成了政府人员的办公地点。这里没有那种通常五光十色的社交场合。蒋介石就是把他的新娘带到了这样的一个地方,他们将在这里安家,直到蒋介石率领部队重新开始北伐。
虽然宋美龄到过许多地方,但是仅限于天津、上海和广州几个大城市。用她自己的话讲,一直是“惬意而又舒适的。”住在南京对她是一种磨练,一种她这个阶层的绝大多数妇女所不愿经受的磨练。南京政府官员的太太们没有一个前往南京定居,她们宁愿留在上海,让自己的丈夫偶尔得空去探望她们。
宋美龄说:“南京当时只能称得上是一个带有一条所谓宽路的小村庄。马路也是如此之窄,……南京所有的房屋都是那样简陋、阴冷,令人难以忍受,惟有教堂例外。”
1928年1月,宋美龄离开了有暖气的现代化上海寓所,在中国内地的一个“冰窖”
里安了家。
虽然两人的感情在婚后才开始培养,但在公开场合,谁都不难看到两人亲密扶持的景象。
大约10年,宋美龄经常是在旅途上奔逐的,她的足迹,踏遍了全中国。并且,宋美龄还担任起丈夫的外交顾问,以自己西学的知识,完善丈夫的空军建设,并结交欧美列国 。
这对别人眼中的政治夫妻未必没有浪漫情感。
1934年除夕,蒋介石夫妇在福建浦城郊外山中散步,发现了一株怒放的白梅。蒋细心折了几枝梅花,晚上点起红烛时,把梅花放在一个竹筐里送给宋,作为新年礼物。宋美龄于是对旁人说:“你们或许明白我何以愿意和丈夫在前线共尝艰苦。他具有军人的胆略,又有诗人的温柔呢!”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一时间人心惶惶,战云密布,南京国民政府大乱。在如何营救蒋介石和如何对待张、杨的问题上,出现了主战、主和两派的分化。主战派不顾宋美龄的反对,偷偷调兵准备轰炸西安。而宋美龄以她的果断和睿智,极力缓解国民党各个方面的紧张关系,不惧凶险,排除阻挠,只身飞赴西北。
当宋子文先前去西安时,她曾委托其兄对蒋介石说:“ 如子文三日内不回京,则必来与君共生死!”宋美龄亲自去西安的时候带了把枪,很有烈士态势。当时,她对身边人说,“如果有人对我无礼,就请打死我。”上演一出“美人救英雄”
的壮剧,赢得世人广泛的尊敬。
宋美龄后来曾回忆,蒋介石在西安被张学良囚禁,当宋美龄赶到西安看他时,“他惊诧得以为我是一个幻影”。
“在他稍微安定之后,他给我看那天早晨他所读的经句中的一句‘耶和华在地上造了一件事,就是女子护卫男子。’”大众钦佩她的胆量之余,也终于明白,她与蒋介石同死生,共患难,光有勇气,没有爱情是绝对讲不通的。
蒋介石退守台湾时,宋美龄已经年届五十又二。1950年元月,正在美国的宋美龄离开平静繁华的美国纽约,回到丈夫身边。此时的蒋介石,已经是失败命运无可挽回的楚霸王,看来宋美龄是要做他的虞姬了。上世纪50年代初,无疑是台湾局势最紧张,地位最模糊暧昧的一个阶段。如果宋美龄是一个善于临阵脱逃的人,她大可不必去台湾,但她毅然决然地去了,随时准备以身相殉。如果宋美龄当初嫁给蒋介石只是为权,那么恐怕这时的宋美龄则对蒋介石已有了真情,已动了真情。 患难见真情。
撤居台湾后,宋美龄与蒋介石之间相依为伴的情感色彩倒占据了主要地位。
蒋介石与宋